孫敏
摘要:為探究音樂心理劇對青少年閾下抑郁狀態(tài)的干預效果,選取61名閾下抑郁青少年被試,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接受8次音樂心理劇團體輔導,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心理健康教育課。利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在干預前一周、干預后一周對兩組被試進行評估。統(tǒng)計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干預前兩組被試的抑郁自評得分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干預組的抑郁自評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音樂心理劇團體輔導能顯著改善青少年閾下抑郁狀態(tài)。研究為探索療程短且有效的調節(jié)青少年閾下抑郁狀態(tài)的干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音樂心理??;閾下抑郁;團體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1-0008-05
一、引言
抑郁癥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高發(fā)的心理疾病。抑郁癥的譜系視角認為,抑郁的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無抑郁和重度抑郁癥分屬同一連續(xù)體的兩端,閾下抑郁屬于抑郁發(fā)生的前驅階段[1]。所謂閾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又稱亞綜合癥性抑郁(Subsyndromal Depressive Symptom)、亞臨床抑郁(subclinical depression),指具有一定的抑郁癥狀,但不滿足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Ⅳ)重度抑郁癥診斷標準的狀態(tài)[2]。有研究發(fā)現(xiàn),閾下抑郁和抑郁癥表現(xiàn)出同樣的神經生理患病機制和危害后果。當個體的大腦獎賞系統(tǒng)出現(xiàn)異常時,會促使抑郁產生,進而激發(fā)個體出現(xiàn)不恰當?shù)淖晕邑焸洹⑾麡O的自我偏見等自我加工受損狀態(tài)。若不加以干預,會增加發(fā)展為重度抑郁和自殺風險的概率[3]。
在所有年齡組中,閾下抑郁的患病率均高于重度抑郁癥[4]。其中,青少年中閾下抑郁的發(fā)病率高達30%~
40%,12個月的患病率從3%到12%不等[5]??梢姡撓乱钟粢褔乐赜绊懬嗌倌耆后w。目前中國青少年的閾下抑郁患病率高達36.56%,高患病率背后存在兩點原因。一是由閾下抑郁自身特點導致的,閾下抑郁雖表現(xiàn)出明顯的情緒低落,存在疲勞、頭痛、腸胃不適等軀體不適反應,但憂郁癥狀往往不顯著,達不到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容易逃過精神病學篩查[6]。二是我國閾下抑郁青少年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空閑時間有限,以及對心理輔導存在弱依存性,導致其未能掌握成熟的心理調節(jié)策略,容易錯過最佳干預期。
目前,閾下抑郁的心理治療方法較多,但普遍成本高、時間長[7]。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行為療法對干預青少年閾下抑郁具有中等效應量[8]??紤]到中小學心理資源和空閑時間的有限性,選擇有效且時程短的干預方法成為改善青少年閾下抑郁的當務之急。
音樂心理劇作為學科融合的新技術,是將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音樂想象及其他音樂治療技術與傳統(tǒng)情節(jié)心理劇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9]。其成員容量大,樂器循環(huán)使用率高,能節(jié)省學生的時間資源和心理輔導的人力成本。而且音樂作為生活中極易接觸的精神文化,與其他療法相比,具有更大耐受性[10]。應用音樂心理劇的關鍵是,成員利用各種無調性打擊樂器即興演奏[11]。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古典、打擊樂在改善抑郁癥方面有顯著效果[12]。Becker[13]認為,個體身體內存在多種振蕩器,利用打擊樂器敲擊時,個體會隨著節(jié)奏節(jié)拍驅動身體,產生的身體運動進而激活小腦,誘發(fā)丘腦下部的快樂中樞,使個體在控制行為的同時滿足積極情緒。另外,即興演奏能喚醒個體早期應聽性記憶,幫助個體自發(fā)表達多種情緒情感,表露個體內心最深處的意象和情感。
Moreno[9]認為,使用音樂心理劇的效果優(yōu)于單獨運用其中任何一種治療技術,這主要取決于心理劇和音樂治療發(fā)揮的雙重效果。心理劇的主要元素——替身技巧(Doubling),能映射主角內心的影像,幫助主角審視潛意識的想法和感受,呈現(xiàn)主角矛盾動態(tài)的觀點,促使主角剖析困難點,做出行動決定[14]。替身技巧將主角內心隱藏、抽象的自我對話用明顯的、易操作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主角脫離僵化的角色,釋放情緒,在自我和解中獲得自發(fā)性,產生治療效果。音樂代替語言作為主角表達和探索的媒介,既能刺激個體生理反應,減輕疼痛,治療失眠,還能通過特定的大腦結構喚醒情緒,加強對積極情緒的意識和敏感性[15-16]。音樂期待模型(Expectancy theory)認為,在音樂活動中,音樂旋律影響個體的音樂認知,使個體對音樂刺激的發(fā)展及后續(xù)出現(xiàn)自動化的期待,當期待實現(xiàn),即音樂刺激與個體頭腦中的音樂表征相匹配時,便會產生積極情緒[17]。
基于此,本研究將音樂心理劇引入閾下抑郁青少年群體干預方案,以期改善閾下抑郁青少年的低落情緒核心癥狀,誘發(fā)積極情緒,為閾下抑郁的干預治療提供新視角。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廣東省某學校609名高一學生,最終篩選處于閾下抑郁的青少年61名,年齡為15~17歲(24名男生,37名女生,平均年齡為15.77±0.61歲)。參加標準:(1)根據(jù)流調中心調查,抑郁量表(CES-D)得分大于等于24分并小于29分;(2)結構化訪談結果發(fā)現(xiàn)不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抑郁癥的診斷標準;(3)未被診斷為抑郁癥;(4)自愿參加。利用G*Power3.1對所需樣本量分析,假設存在中等效應量0.25,統(tǒng)計檢驗力0.95,顯著性水平0.05,計算推薦樣本量54,發(fā)現(xiàn)本研究所選樣本量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18]。
(二)研究工具
1.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采用Sirodff編制流調中心用抑郁自評量表,量表共20題,包含抑郁心情、罪惡感、無價值感、精神運動性遲滯、食欲喪失、睡眠障礙6個維度。采用四點評分,1表示偶爾或者無(少于1天),2表示有時(1~2天),3表示時?;蛞话霑r間(3~4天),4表示多數(shù)時間或者持續(xù)(5~7天),問題如“我不能集中精力做事”“我睡不安穩(wěn)”“我不想吃東西,胃口不好”等??偡衷?~60之間,分數(shù)越大代表個體的抑郁癥狀越多。本研究中,問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7。
2.抑郁自評量表(SDS)
采用Zung編制,張明園、王春芳等修訂的抑郁自評量表,該量表能直觀反映個體的抑郁主觀感受及其在干預中的變化。量表共20個項目,分為精神病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抑郁的心理障礙4個維度。采用四點評分,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2表示少部分時間,3表示相當多時間,4表示絕大部分時間或全部時間,問題如“我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沉”“我無緣無故感到疲乏”等。標準總分為所有項目分數(shù)相加后乘以1.25后的整數(shù)部分,標準分為53分,總分50分以下者為無抑郁,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分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分數(shù)越低表示癥狀越少。本研究中,問卷的奇偶條目分半信度為0.73和0.92,重測信度為0.92。
(三)干預方案及實施
將被試隨機分為對照組(n=30)和干預組(n=31)。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心理課輔導,干預組接受音樂心理劇團體輔導。音樂心理劇團體干預的主題為:幫助閾下抑郁青少年調節(jié)情緒,改善閾下抑郁癥狀。本次干預共分為8個單元,詳見表1。團體干預在廣東省某學校的團體輔導室開展,每周一次,時間為周三17:30—19:00,每次干預時間為1.5小時。每次干預結束后,由成員對團體活動過程和自我參與度進行效果評估。
(四)統(tǒng)計分析
前后測數(shù)據(jù)為干預前一周訪談時所測和干預結束后一周后所測。采用一對一施測,主試由有經驗的心理教師擔任,主試分發(fā)問卷宣讀指導語,被試在15分鐘內完成測試,現(xiàn)場回收問卷。利用SPSS27.0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分析,對前后測數(shù)據(jù)利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抑郁基線水平的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干預組和對照組被試在干預前的抑郁基線水平,發(fā)現(xiàn)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
(二)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后的抑郁自評得分差異比較
對抑郁自評得分進行2(組別:干預組和對照組)×2(時間:前測和后測)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見表3):測試的時間主效應顯著(F=37.07,P<0.01,ηp2=0.38),時間與組別的交互效應顯著(F=8.04,P<0.01,ηp2=0.12)。簡單效應分析結果表明,在后測T2時間點組別效應顯著(F=4.13,P<0.05),說明干預組的抑郁自評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四、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音樂心理劇團體干預后,干預組的抑郁癥狀得分比對照組得分顯著降低,說明音樂心理劇對減少青少年閾下抑郁癥狀有顯著效果。
音樂心理劇將音樂元素和心理元素結合,兩者相互促進,幫助青少年宣泄情緒,轉變自卑與失望,改善自我接納和容納他人的能力[19]。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在接受干預或治療時,易受耐受性、可及性、成本、個體多療法的厭惡程度等影響。音樂作為日常易接觸物,個體排斥性小,對誘發(fā)情緒具有高成功率,是情緒喚醒、調節(jié)和表達的極佳方法[20]。因此,音樂心理劇是受個體阻力小且有效的干預方法。
在音樂心理劇中,個體將音樂作為表現(xiàn)內心想法的語言,基于音樂誘發(fā)的意象,以心理劇形式(利用外顯動作)表達內心沖突,在精神和身體雙重方式下完成內心整合的同時,使他人產生共情。音樂情緒的協(xié)同化理論認為,借助音樂,個體與客體(物理或人際)環(huán)境互動時,自動激活與客體保持同頻率、同方向的傾向,本能地減少與客體的信息差距,實現(xiàn)個體與客體的協(xié)同化,以保障自我在環(huán)境中處于輕松舒服的狀態(tài)。如果個體難以完成協(xié)同,會陷入緊張不安[21]。因此當個體進入音樂心理劇團體,便對團體中的物理或人際環(huán)境做出判斷,通過行為模仿或情感擬合的方法,本能地與團體環(huán)境保持協(xié)同,而這種協(xié)同會引發(fā)個體的積極情緒,使個體脫離自我懷疑或掙扎絕望,接納自我,容納他人。研究表明,音樂還具有綜合性的認知加工特點,對個體的情緒調節(jié)、語言改善、溝通促進、運動改善、認知調節(jié)具有顯著效果[22]。
另外,心理劇中的替身技巧能以角色互換的方式幫助個體了解雙方,糾正錯誤認知。其作用機制是,主角和輔角通過身體姿態(tài)重現(xiàn)和感知對方,與角色對話,投射對方的想法和情緒,進而拓展自己的角色,幫助個體自我整合,獲得新的自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23]。這與具身模擬的觀點一致,模仿能激活個體的情感和身體感覺—運動狀態(tài),促進個體理解對方,進而完成自我調整[24]。
綜上,音樂心理劇團體干預能有效改善青少年閾下抑郁癥狀。音樂因喜聞樂見、方便接觸的特點,適合在青少年群體中運用。
同時,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1)本研究只關注干預結束后一次后測的短期效果,缺少對干預過程中個體變化的監(jiān)測及干預后長期效果的追蹤;(2)本研究只將青少年閾下抑郁癥狀的減少作為因變量進行觀察,未將閾下抑郁的其他癥狀表現(xiàn)納入;(3)閾下抑郁的癥狀僅有被試的自我報告,未納入他人評價。后續(xù)可以彌補缺點,針對音樂心理劇干預閾下抑郁的作用機制開展深層次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Szymkowicz S M,Woods A J,Dotson V M,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ubclinic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reduced brain volume in middle-aged to older adults[J].? Aging and Mental Health,2019,23(7):819-830.
[2]Mackin R S,Insel P,Tosun D,et al.The effect of subsyndromal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white matter lesions on disability for individual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13,21(9):906-914.
[3]齊倩蕊. 抑郁癥患者大腦結構差異及腦網絡動力學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8.
[4]Jin hui Li. Exergames vs traditional exercise: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latform effect on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J]. Aging & Mental Health,2018,22(12):1634-1641.
[5]Fergusson D M,Horwood L J,Ridder E M,et al.Subthreshold-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hood[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5(62):66-72.
[6]肖艷麗. 閾下抑郁的辨識和調節(jié)[J].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0,7(1):90-92.
[7]Morgan A J.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vestigating? self-help email messages for sub-threshold depression:the Mood Memos study[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6):393-397.
[8]Imamura K,Kawakami N,F(xiàn)urukawa T A,et al.Effects on an 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CBT) program in manga format on improving subthreshol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healthy worker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LoS One,2014(9):e97167.
[9]Moreno J J. Acting your inner music,music therapy and psychodrama[M].? Saint Louis:MMB Music Press,1999.
[10]Shannon Gadd.Developing music streaming as an adjunct digital therapy for depression:A survey study to assess support from key stakeholder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Reports,2020(2):100048.
[11]杜麗麗. 音樂心理劇對流浪兒童自尊水平干預的研究[J].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1):121-126.
[12]Leubner D,Hinterberger T. Review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interventions in treating depression[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8):1109.
[13]Becker J. Rhythmic entrainment and evolution[J]. Music,Science,and the Rhythmic Brain:Cultur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2012(1):49-72.
[14]Goldstein S G. The effect of“doubling”on involvement in group psychotherapy as measured by number and duration of patient utterances[J]. 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1967(4):57-60.
[15]郭聲敏,劉曉敏,廖彬. 音樂放松療法對腦卒中失眠患者的影響[J]. 中國臨床康復,2004,8(28):6.
[16] Nizamie S H,Tikka S K. Psychiatry and music[J].? Ind.J. Psychiatry,2014(56):128-140.
[17]馬諧. 音樂與情緒誘發(fā)的機制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2013,21(4):643-652.
[18]Cohen J,Oliver M B,Bilandzic H.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direct address on parasocial experience and identific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or conceptual difference[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2019,36(1):78-83.
[19]文迪. 音樂心理劇改善大學生自我接納及容納他人的應用研究[J].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42(6):117-143.
[20]Martin M. On the induction of mood[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0,10(6):669-697.
[21]馬諧. 音樂與情緒誘發(fā)的機制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2013,21(4):643-652.
[22]Thomas H,Anne N,Volker B H.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on music therapy[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6(1060):271-282.
[23]游淑瑜,劉蕙菁.在臺灣校園中,特教老師最常被問到的從心理劇的角色理論探討[角色交換]督導模式督導效果的機制[J]. 國教新知,2010:73-82.
[24]陳向群.具身認知為何是內感受的——評《具身認知心理學:大腦、身體與心靈的對話》[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22,10(9):574-576.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