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漱流
追根溯源
語出《三國志·蜀志·彭羕傳》:伏見處士綿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缊袍,偃息于仁義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節(jié)行,守真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
譯文:我見處士綿竹人秦宓,他服膺仲山甫的德行,踐行雋不疑的直率,枕石而臥臨溪漱盥,身著麻制衣袍吟詠山林之間,在仁義的道路上偃息,于浩然的境界中恬淡,高風(fēng)亮節(jié),真誠不渝,即使古之高人隱士,也還比不上他。
又,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孫子荊(孫楚)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王濟(jì)),當(dāng)‘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p>
抽思撥典
枕石漱流,頭枕著山石,用溪流漱口,指隱居山林的生活。古人認(rèn)為歸隱一定要做到枕流洗耳,一去俗塵;漱石礪齒,遠(yuǎn)離人間煙火。后遂用“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枕石、漱流、枕石漱流”等借寫隱居或閑逸的生活,或稱品質(zhì)的高潔無塵。
適用話題
歸隱 山水之樂 自然之美 閑與忙
名家引路
乘興穿行于溪谷之中,樵歌在耳,峽風(fēng)縈懷。或登高而嘯傲,或臨溪而賦詩?;蜃犗瑧严氩犁娮悠诟呱搅魉捴舻墓适?或枕石漱流,重溫晉人孫楚枕石洗耳、漱石磨齒的逸聞。
溪箐幽深,山勢奇險,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溪北山道旁的石巖下有座濯足亭,雖然亭名模糊,柱石斑駁,但讓人想起楚大夫屈原被謗流放澤畔、形容枯槁時,江湖高人滄浪漁父唱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歌。也由此聯(lián)想到“開宋詩之一代面目”的蘇舜欽被宋仁宗劾治閉居蘇州時,心懷“跡與豺狼遠(yuǎn),心隨魚鳥閑”的心境。此地建濯足亭,以表超塵出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清碧溪水在山清,出山也清,可以澡雪五臟,滌蕩六腑,溪邊構(gòu)此一亭,耐人尋味,獨具風(fēng)情。
(楊鯤峰《蒼山聽溪語》)
我愛竹,更愛它那份樸真。與它同在,便會多一份自然,少一些修飾;多一份清靜恬適,少一些世俗帶來的紛擾。你看吧,那份搖曳的芊華,那份悠揚的神韻,怎能不讓人寧靜飄逸,心生向往。想古代魏時的名士阮籍、嵇康、山濤、王戎、阮咸、劉伶、向秀“竹林七賢”,身世不同,地位有異,然而他們有一共性就是高蹈遁世,不貪權(quán),不求利,寄情竹林,撫琴作畫,枕石漱流,與周公夢語,與竹聲和唱,便在世上留下了“天上有祥云,竹林有七賢”的佳句。江南有些地方還把“竹林七賢”奉為神仙敬仰。這就是文人竹樣的氣節(jié)、竹樣的性格,面對他們,今天的人們是否能夠感到俯仰有愧?
(于保月《仰慕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