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田波
積極教育是在學生固有的積極能力和積極品質的基礎上,以發(fā)展學生的樂觀能力為核心,來培養(yǎng)學生在個體層面和集體層面的積極品質,使其形成積極的人格特質。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礁玫陌l(fā)展和提高。
一、核心概念
與傳統(tǒng)教育偏重“知識”學習不同,積極教育在鼓勵“求知”的同時,強調培養(yǎng)“知識以外”的能力。加拿大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認為,知識之外的能力第一是設計感,抑或說美感;第二是快樂感,讓自己與他人都身心愉悅健康;第三是意義感,找到生命和生活的意義;第四是形象思維的能力,善于講故事,把抽象概念具體化;第五是引起共鳴的能力,善于感染和激勵他人;第六是共情能力,善于捕捉和理解他人的感情、感覺。
開展積極教育除了進行“樂觀性格教育”“社會關系教育”“健康生活習慣教育”之外,還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情商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在心情積極的時候思路更開闊、行為選項更豐富、行動的欲望更強,大多數(shù)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是在快樂積極的情況下完成的。積極教育重視情商,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管理、交流積極情緒。
(二)幸福教育。美國心理學家齊斯真秘·哈伊認為,幸福就是一種全身心的快樂的體驗,它描述的是一種沉入其中、物我兩忘、駕輕就熟、點滴入心、酣暢淋漓的心理體驗,并且這種體驗是可以通過學習、創(chuàng)造獲得的。
(三)利他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利他是幸福的,幫助別人是在尋找快樂。積極教育就是以科學的方法開展利他教育,使利他成為一種全身心愉悅的體驗。
(四)美德教育。“美德”是建立在人心、人情、人性基礎上的價值理念。
目前,大部分學校采取大班教學,因此,如何實施分層教學值得探究。且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分層教學措施方面研究的較少,這方面的研究有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方法,分層走班方法,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方法。
因此,如何實施分層教學,從積極教育理念的角度進行分層教學的研究與探討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研究分層教學下的可操作性措施。相對于已有研究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細致探索,研究成果將直接運用到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當中,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方法
在生本課堂中,“分層互動”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非常好的分層教學方法。實際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里的“分層”是一種隱性的分層,首先,教師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huán)境,將學生按照心理特點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整體發(fā)展的機會。特別是學生間人際互動,利用了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于每個成員協(xié)調發(fā)展的集體力量,在生本課堂中,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分層教學方法。
三、結論
分析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可知,他們更喜歡自己動手實踐,從中有所體驗和感悟,所以采用將積極智慧教育課堂與分層教學相整合,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準確地接受知識,可行性較高。以數(shù)學課堂教學為例,研究“圓”的有關內容,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體驗,全方面的認知“圓”,而不再是單一的片面了解。
在班級開展分層教學的活動,將學習內容分為簡單、容易、一般,較難、困難等層次。學生得到積極教育思想引導,根據自己的實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練習內容,并充分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可以達到自己的最高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