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旭 鄭心怡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新聞史學是新聞傳播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長期以來,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主要依據書籍、報刊等傳統教學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聞史學的教學模式固化、教學內容單一,以及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等諸多問題出現。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主流媒體的影視創(chuàng)作活動方興未艾,其中不少作品包含對中國新聞傳播史的回顧與講述,以影像的力量呈現了新聞的歷史。這些鮮活生動的影視作品可以作為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重要資料補充,成為創(chuàng)新高校課堂教學形式的一只抓手。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提高對影視資源的關注度,在教學中合理而充分地運用影視資源,以增強學生學習中國新聞傳播史內容的效果,同時提高學生檢索、收集和甄別信息的能力。
影視資源與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結合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進入讀圖時代,人們在文化視覺轉向中已經逐漸習慣將觀看影視資源作為一種學習手段。作為數字土著一代的大學生,也養(yǎng)成了通過屏幕終端學習的習慣。加之單純依憑書本授課的模式難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影視資源與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結合有其深刻的現實根源。
隨著媒介技術的迭代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從文字時代走向讀圖時代。具象化的圖片和更加生動的動態(tài)影像不僅降低了解碼的難度,而且刺激著我們的眼球,激發(fā)著我們的求知欲。我們越來越習慣于以讀圖的方式來認知、理解世界。這種文化的視覺轉向也在影響著教育領域。正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說:“人們不再認為教育應該建立在緩慢發(fā)展的鉛字上,一種建立在快速變化的電子圖像之上的新型教育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盵1]多媒體教學、慕課等讀圖時代的教育方式推動著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革新,觀看影視資料成為教師講授、閱讀教材之外的新的教學手段。因此,運用影視資源開展新聞教學活動正契合文化視覺轉向所帶來的現實需要。
當下的大學生正是數字土著的一代,他們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終端的飛速發(fā)展,且如今已從讀圖時代進入讀屏時代,電腦、手機、平板等各類移動屏幕終端的使用成為其生活習慣。這些屏幕終端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社交、娛樂,事實上,它們已經成為廣受大學生青睞的學習工具。通過屏幕終端,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各種影視圖像,也更加習慣通過影像學習知識。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有必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引入影視資源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推動他們對中國新聞傳播史的理解。
長期以來,中國新聞傳播史課程的教學一直存在著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在“新聞無學、新聞無用”的社會論調下,相較于人文素質教育和史學素養(yǎng)培育,學生更重視實用專業(yè)技能的訓練,新聞史隱性的影響難以被初涉新聞學的學子探知:長期系統的史論課程能夠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提高理論素養(yǎng),進而形成獨特的新聞價值觀、使命意識、專業(yè)精神和職業(yè)理想。這些正是新聞傳播專業(yè)學生所應當具備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共鳴和使其深刻認識新聞史上的媒介活動與媒介思想。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課堂往往枯燥生硬,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厭倦情緒。即使教師能夠旁征博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往往只記住了傳奇逸聞,知識的攝入只靠期末對教材的背誦記憶。無論是在課堂接收單向的知識灌輸,還是課下自主閱讀書籍,學生吸收知識的空間都較狹窄。
對于影視資源在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中的應用,我們不能僅以影視資料富有趣味性、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的理由而簡單地將其引入,而是必須厘清影視資源運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理論和現實依據,疏通兩者結合的內在邏輯。首先,要界定哪些影視資源可以應用于教學;其次,要分析這些影視資料應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課堂的可行性,即影視資料內容與課堂知識的一致性。
中國新聞傳播史是一門歷史的科學,要將影視資源應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首先要承認影視資源作為一種歷史載體的正當性。自古以來,結繩、甲骨、青銅、竹簡、書籍都作為載體記錄著歷史的信息。邁入近代,隨著媒介技術的演進,膠片、數碼相機拍攝的紀實影像直接記錄著歷史。不僅如此,人們也認同老電影展示的一些社會風貌可以作為研究歷史的佐證。諸多學者承認,影視資源是可以表現歷史的。海登·懷特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影視史學”的概念,主張在視覺圖像和電影話語中再現歷史、呈現對歷史的思考[2]。年鑒學派學者馬克·費羅則認為,電影不僅可以充當歷史文獻,而且作為歷史的記錄甚至比書寫史學、紙質媒體更有優(yōu)勢[3]。影視作品以影像和聲音為中心對歷史進行了立體敘述和思考,從此角度而言,影視資源無疑是一種正當的歷史載體。
將影視資源運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除了承認影視資源作為歷史載體的正當性之外,還要契合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本身的需要。
中國新聞傳播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系統展示我國新聞傳播事業(yè)的誕生和發(fā)展,探尋媒介思想和媒介實踐,使學生認識我國新聞傳播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趨勢,培養(yǎng)其獨特的新聞價值觀和責任意識。作為中國新聞傳播史重要內容的報人和報業(yè)實踐活動,在影視作品中有大量生動的展現。相關影視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歷史題材的專題文獻紀錄片,直接為中國新聞傳播史提供鮮活的影像注腳,如《一份報紙的抗戰(zhàn)》,以1931年至1945年《大公報》參與、推動、見證的中國抗戰(zhàn)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重大事件為線索,講述了新聞界、文化界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的貢獻與擔當;另一類是歷史題材劇情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力圖復現真實的歷史,反映時代的真實氣質面貌,如《覺醒年代》,其劇情涉及陳獨秀、李大釗等知名報人,介紹了《新青年》等重要報刊的報業(yè)實踐活動,復現了白話文運動、北大新聞學研究會的創(chuàng)立等重要歷史事件。這些影視資源的內容和價值導向與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影視資源應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具有多重優(yōu)勢,既表現在影視資源的易于接近性上,也表現在其內容的豐富性上。同時,影視資源憑借其現場感、對話感對學生有著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也有益于學生加強對知識的記憶。把影視資源應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具有獨特而深遠的意義。
若將影視資源融入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活動中,就要解決相關影視資源的收集整理問題。除了教師在課堂提供個別影視案例以外,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激發(fā)學生收集影視資料的自主能力。在浩如煙海的影視資源面前,學生需要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去對這些影視資源加以收集、整理和研判。這種文本爬梳、調研活動本身即是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作為一門史論課程,中國新聞傳播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史學基礎與理論素養(yǎng),而資料收集正是鍛煉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將影視資源應用于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中,影視資源的收集整理活動是其中一只重要抓手。
近年來,主流媒體創(chuàng)作了多部與中國新聞傳播史相關的影視作品,如電影《我的1919》《建黨偉業(yè)》、電視劇《覺醒年代》、紀錄片《五四記憶》《外灘》等都涉及我國近現代的新聞傳播事業(yè)。影視資源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易于接近性。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大眾媒體平臺促進了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這為學生的資源獲取提供了極大便利。以電視劇《覺醒年代》為例,在國內,自2021年2月起,《覺醒年代》在中央廣播電視臺、地方衛(wèi)視等傳統媒體上開展了三輪播放。同時,該劇在線上也引發(fā)了強烈的反響,打破了單向傳播的局限,用戶在微博、嗶哩嗶哩等新媒體平臺開展了大量的討論與二次創(chuàng)作,深度挖掘歷史、解讀人物。學生可以借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實現對影視資源的觀看、獲取與探討。影視資源盡管豐富,但需加以甄別。此時,教師可以參與其中對學生加以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引導他們走向研究性學習的方向。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指出:“知識的開端永遠必須來自感官。”[4]在教學活動中,單一地利用某種感官很難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學生在認識事物和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只有全方位地、全面地接觸和認識,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僅僅閱讀課本而不加以思考,學生無法理解知識,更遑論深刻記憶;僅僅聆聽教師講述,印象也不會太深刻。因此,在一般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閱讀課本、講述知識和調動學生互動討論結合起來。
相較于課本,影視資源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影視資源通常具有生動的畫面和音效,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提高信息的吸收和記憶效果。相比傳統教材,通過觀看影視資源,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新聞事件的細節(jié)和背景,提高他們對歷史事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在《覺醒年代》第3集中,陳獨秀在震旦學院的演講中提出了“當代”新青年的六條標準,這六條標準正是來自《新青年》的發(fā)刊詞。電視劇在表現這一場景時,特別對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新青年》的誕生、宗旨及作用進行了細致刻畫,以視聽影像來傳遞歷史信息。因此,在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將影視資源嵌入課堂,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從而實現對歷史的生動講述。這種極具感官刺激的授課模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的記憶,也創(chuàng)新了知識的呈現方式。
在高校教學活動中,書籍類的教材一直是常用的教學資源。不可否認,經典教材、著作在教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而言,經典教材同樣不可或缺。但是,影視資源可成為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的重要資源補充。將影視資源與經典教材相結合,不失為探尋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一種有益嘗試。
作為知識的傳播載體,影視資源與教材之間會存在一定內容上的重疊性。因此,對于影視資源與教材之間的結合,可以以互鑒的思維而展開。比如,在《中國新聞傳播史》《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等著作中都介紹了中國新聞史上的著名報案“蘇報案”,以及鄒容、章太炎等人的言論事跡[5-6]。與這一史實相關的影視作品有電影《革命軍中馬前卒》。該電影展現了受維新思潮影響的鄒容從封建家庭中出走,留學日本開啟政治生活,再到上海投身報業(yè)活動,最終獻身革命事業(yè)的歷程。在對鄒容一生的回顧中,同時講述了以鄒容、章太炎為代表的革命派報人與清政府、帝國主義之間的斗爭活動。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與影片內容相互融會貫通、印證補充,從而達到對新聞事件及新聞人物更加立體、全面的認知。
影視作為一門敘事的藝術,其不僅可以敘述歷史,還對觀眾具有情感激發(fā)的作用[7]。影視作品因其極具感染力的傳播特點,對新聞事件的講述更加生動,對歷史報人的形象塑造更為鮮活。因此,學生可以透過對影視作品的賞析產生重返歷史現場并與歷史對話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在影視作品對歷史的摹寫與重現中,學生更容易感知中國新聞傳播史的魅力,在視聽浸潤中接受歷史知識。影視作品善于利用光影、情節(jié)、表演等營造氛圍和傳達情緒,在這種情緒氛圍中了解中國新聞傳播史,學生會感到更加熱血沸騰,進而能深刻感受先輩報人上下求索的艱難困苦。這種情感體驗有助于引導學生體會歷史上著名記者的新聞理想,建構其對中國新聞事業(yè)的認同。在豆瓣與新聞相關的社區(qū)中,即有網友發(fā)帖“看《覺醒年代》想起大學中國新聞史課程”,也有網友回復“每次看到這些人名我都熱血沸騰,雖然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他們這樣的魄力,但是我永遠敬佩他們,向他們靠齊”。由此可見,影視作品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在現實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影視作品的情感渲染作用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其對歷史的理解與認同。
影視資源在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中的應用,是契合當前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教學方式。影視資源進入高校課堂,具有改變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時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中國新聞傳播史知識和深厚的學科素養(yǎng),還應具有相當的影視素養(yǎng),熟悉影視的語言表達,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借鑒運用影視語言組織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展望未來,隨著媒介技術的迭代更新和文化影視行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影視資源在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中將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