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穩(wěn) 王言升
[摘要]視覺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導致當代視覺文化產(chǎn)生轉向,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圖像來認識和理解世界,并且廣泛的視覺化改變了許多文化活動的形態(tài)。書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書籍設計師在設計書籍時,需要關注社會大眾在視覺文化轉向下新的視覺文化需求,對書籍設計進行新的建構,從而形成讀者與書籍的良性互動。
[關鍵詞]視覺文化轉向;書籍設計;視覺化;審美文化;體驗設計
書籍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它的變化通常與時代、社會、文化的變遷相關聯(lián),是視覺文化內(nèi)容表征的手段之一。書籍是一種社會場域?qū)嵺`的產(chǎn)物,書籍設計師在設計書籍的過程中必然要對視覺文化轉向下大眾新的視覺文化需求進行回應,以此建構起適應當代讀者視覺文化需求的表征形式。因此,當代書籍設計師除了要掌握設計中所需要的藝術形式,更要時刻關注時代技術的發(fā)展、社會文化的變遷等,從文本視覺化建構、美學品位建構、閱讀體驗建構等方面回應視覺文化轉向下讀者對書籍認知態(tài)度的轉變。
一、文本視覺化的建構
(一)泛視覺化的讀圖時代
視覺文化轉向的第一種傾向就是泛視覺化,即圖像需求。威廉·米歇爾在《圖像理論》[1]中提出了“圖像轉向”的概念,用來概括將要到來的文化變遷,即電子影像以其強力的傳播力、感染力使印刷時代成為過去,當代文化從印刷文化向視覺文化轉變。讀圖時代這一稱呼揭示了圖像成為大眾觀看的重要內(nèi)容,大眾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圖像來認識和理解世界?!靶碌囊曈X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2]無處不在的視覺化融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任何領域想要蓬勃發(fā)展都需要通過視覺化凸顯優(yōu)勢,從而吸引人們的視線。
伴隨讀圖時代的到來,書籍文本的呈現(xiàn)也逐漸以視覺化為主。結構主義哲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在本質(zhì)上是結構化的。因此,書籍設計的文本視覺化并不僅僅指使文本成為視覺化內(nèi)容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對人類將語言文字轉譯為視覺圖像的一種大腦想象能力的利用,將書籍文本中抽象、晦澀的暗示轉化為直觀、清晰的圖示,借由讀者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此形成語言到圖示的指向性結構。
(二)文本視覺化的視覺表現(xiàn)范疇
1.非視覺性信息視覺化
非視覺性信息視覺化呈現(xiàn)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其一是書籍設計師將書籍文本中的語言文本轉化為視覺符號進行主觀處理的文本符號化;其二是書籍設計師將文本信息抽離形成視覺符號,以此解釋文本信息所表達的內(nèi)容的符號文本化。
(1)文本符號化
文本符號化在書籍設計中常表現(xiàn)為書籍設計師對書籍語言文本進行視覺化編排。具體而言是書籍設計師打破傳統(tǒng)頁面中單一的橫向或縱向排版,把文字看作“單位”,將其排列組合形成可視化的視覺圖像,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例如,在書籍設計師朱贏椿的《設計詩》中,有一頁用動畫中常用的速度線來表示隨
著列車的快速移動,列車窗外的風景如水一般快速流動,與文本詩句暗示時間的流去形成互文;有一頁以流星劃過和地平線的“一捺、一橫”構成了詩歌的主要意象,并用字體大小變化的手法使流星的逐漸遠去和地平線的不變形成對比,使平面具有一定的空間感。
(2)符號文本化
符號文本化指書籍設計師以語言文字符號作為輔助,以圖片等視覺圖示符號為主導的形式來呈現(xiàn)信息。在書籍設計中,書籍設計師主要使用圖示符號來直觀表達概念或事物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減少使用語言文字符號,語言文字符號和圖示符號共同建構起視覺符號的表達含義,從而構成符號文本化系統(tǒng)的表達內(nèi)容。例如,書籍設計師曲閔民、蔣茜為藝術家王牡羽設計的作品集《水:王牧羽作品集》,書籍內(nèi)的語言文字符號僅作為圖示符號的提示而存在或完全分離存在。在書籍設計中,書籍設計師的視覺形式理念使讀者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作品。
當下,對書籍文本中語言文字符號進行解讀、轉譯進而再構成為圖示符號,所形成的信息圖表作為闡述書籍文本內(nèi)容的手段被書籍設計師廣泛采用。例如,日本書籍設計師杉浦康平在1979年設計的《全宇宙志》中就已采用信息圖表的方式,書籍中布滿年表、插圖、照片,以視覺化形式直觀展現(xiàn)時間、空間等抽象的數(shù)理概念。
2.視覺性信息增補化
視覺性信息增補化指書籍設計師在已使用圖畫、照片等圖示符號以及語言文字符號共同呈現(xiàn)內(nèi)容的基礎上,利用當代視覺技術和媒介技術對書籍本體進行視覺增補,使書籍成為視覺符號的一部分。例如,書籍設計師周晨設計的《江蘇老行當百業(yè)寫真》就用到了相關設計手法。大到紙張選擇和內(nèi)容印刷,小到書脊的激光雕刻、紙張運用等,周晨不滿足于僅對文本進行重新整合編排設計,而是利用書籍自身的各個屬性進行設計,使書籍本體作為視覺化的一環(huán)被顯露出來。
文本視覺化是視覺文化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新型視覺結構。這種新型視覺結構反映了以文字為代表的書籍文本逐漸視覺化的趨勢,是在視覺文化轉向下文字與視覺所代表的文化對抗所顯現(xiàn)的新視覺呈現(xiàn)方式,在書籍設計中表現(xiàn)為書籍設計師對“非視覺信息視覺化+視覺性信息增補化”設計范式的建構。
二、美學品位的建構
(一)審美需求與情感認同
視覺文化轉向的第二種傾向就是泛審美化,這種審美文化的本質(zhì)在于大眾將現(xiàn)實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具體的感性存在作為審美對象。
大眾對圖像的美化的追求,并非只是對物的外在的、視覺性的要求,而是關乎審美需求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呈現(xiàn)階段式演進趨勢。首先,視覺需求與文本視覺化所形成的視覺消費場域?qū)е麓蟊娪^看方式的改變。荷蘭文化理論家米克·巴爾認為:“看的行為根本上是不純粹的,一方面它受生理性的感官控制,另一方面它是被主體情感所構建和闡釋的?!保?]因此,當書籍設計師開始習慣用文本視覺化進行表征,那么這種表征所呈現(xiàn)的形式也會與視覺性相關聯(lián)。因為文本視覺化所產(chǎn)生的個體視覺經(jīng)驗的介入,促使人們對圖像的想象思維變得更加發(fā)達,更進一步渴求新的視覺化創(chuàng)作,由此產(chǎn)生文本視覺化與圖像需求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同時,因為圖示符號能夠被大眾廣泛接受并理解,大眾逐漸根據(jù)自主意愿解釋文本,從而打破了作者與讀者的界限,兩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響。這既是多樣審美信息轉變?yōu)橛勺骷液妥x者共同創(chuàng)造作品的一環(huán),也是用既有語匯關系產(chǎn)生新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眾的個體表達欲望被激發(fā),個體對作者創(chuàng)作的影響日益增加,并且在視覺消費場域的影響下,這種個體表達欲望致使大眾化、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反饋于市場,進而產(chǎn)生了當代視覺產(chǎn)品的泛審美化,而其反之又強化了大眾視覺對圖像需求的欲望。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現(xiàn)代視覺媒體和它所主導的視覺文化是人類欲望的曲折的表達[4],且“日常生活的審美化首先反映在表層的審美化。物質(zhì)層面的美化,對外表的重視,這一切都為人們的體驗需求服務”[5]。所以,大眾越來越傾向于通過觀看視覺圖像所構成圖示符號形成的“視覺景觀”來滿足自身的視覺欲望,這種著重于視覺感官體驗的視覺文化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審美對象不再系統(tǒng)思考,而是直接出于感官經(jīng)驗的反饋。由此,大眾開始出于自我視覺審美的接受與認同,遵從視覺指引挑選符合自身審美價值的產(chǎn)品。
(二)審美需求背景下的美學品位建構
人類審美活動的物化產(chǎn)品、觀念體系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構成了當代的審美品位,而人的觀念、行為始終被環(huán)境所影響。中國古典美學“意境”這一概念體現(xiàn)了美的本質(zhì)是不能被拆解的整體,人們之所以認為一件事物是美的,是因為這件事物所體現(xiàn)的美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所以作為中國的書籍設計師,無論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借鑒,還是對當代審美的變化的察覺,都需要全面地認知并應用。
例如,書籍設計師趙清在對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的科普圖書《鳥語四季》的設計中,以視覺化的形式回應當代大眾審美文化需求。趙清選用米白色粗糙的特種紙做書封,配合豎向排版與大面積留白從而奠定整本書的傳統(tǒng)基調(diào)。大眾能通過該書中多樣的異形切割圖像所產(chǎn)生的空洞看到下一頁部分內(nèi)容,這增強了書籍的交互性。該書中內(nèi)文將豎向排版的文本信息與靈活的非視覺性信息視覺化文字相結合,一動一靜,并與圖片融合,增強了排版的視覺趣味性。在該書籍的設計中,趙清既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應有的歷史沉淀感,又在書中采用各種視覺化手法與當代多元的審美文化接軌。
為滿足當代視覺文化轉向下大眾對圖像、審美的需求,書籍設計師在書籍中通過視覺化手段設計出與大眾審美價值相契合的視覺化情景,既滿足了視覺文化轉向下受眾的觀看訴求以及大眾的圖像需求,又通過對圖像精細的描繪來喚醒大眾的視覺感官,讓大眾在大腦中主動生成畫面,從而完成視覺想象的體驗,以此達到對書籍設計中美學品位的建構。
三、閱讀體驗的建構
(一)從平行式觀看到沉浸式參與的轉換
視覺文化轉向的第三種傾向就是追求視覺體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加快了圖像傳播的速度,以圖示符號為代表的影像媒介憑借具象性、直接性等優(yōu)勢,快速“侵占”大眾的視覺,培養(yǎng)大眾在當代基本的視覺圖像快速感知能力?;谛畔⒓夹g的文化傳播,大眾直接加入文化傳播行列中,達成對圖像信息的生產(chǎn)及再傳播,最終使大眾走向自主選擇參與的社會文化時代。
麥克盧漢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信息媒介創(chuàng)造的虛擬影像改變了大眾對傳統(tǒng)圖像閱讀的時空觀念,以及對圖像審美的感受,還改變了社會的文化權力分配結構,讓大眾擁有了自我詮釋的權利,可以對文化作品進行解讀,甚至對其再創(chuàng)作。因此,大眾不再滿足于平行式的觀看,而是追求視覺體驗帶來的沉浸式參與。
(二)閱讀體驗建構的互動機制
書籍設計中閱讀體驗建構的基礎在于書籍如何呈現(xiàn)對“互動性”這一概念的表達。布迪厄的場域概念中關于互動機制提出了一個闡釋模型,他強調(diào)各社會場域處在一種互動的過程中。換言之,一定場域內(nèi)的要素總是互相影響、彼此交換的[6]。在視覺場域中形成的視覺秩序的基本結構由主體與對象之間的觀看關系構成,即視覺場域內(nèi)的觀看行為本身就是由復雜場域內(nèi)的要素組合而成的,這代表對視覺行為的研究需要考慮到場域內(nèi)各要素的互動與結構功能。
這種基于場域內(nèi)“互動性”原理進行書籍設計的理念,強調(diào)書籍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不僅要關注作者,而且要關注讀者;不僅要關注書籍視覺的表達,而且要關注視覺的接受;不僅要關注平面視覺的設計,還要關注書籍整體的視覺體驗。如果說傳統(tǒng)的書籍設計強調(diào)書籍的視覺性,那么以信息技術為背景的新媒體時代,閱讀體驗建構的節(jié)點則在于尋求書籍與讀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即書籍設計的重點在于這種表達與讀者相關聯(lián)后將產(chǎn)生怎樣的后續(xù)影響。
(三)以場景理論搭建人書互動模型
以特里·尼科爾斯·克拉克和丹尼爾·亞倫·西爾為首的新芝加哥學派提出的場景理論[7]為閱讀體驗如何建構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視角。場景理論要求書籍設計師充分考慮書籍與讀者所處的特定時空環(huán)境,以場景化、空間化的思維構建閱讀場景,而讀者則作為閱讀場景的核心要素,周圍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行為)都是圍繞讀者(主體)展開的。例如,“夜晚,小明坐在窗前一個人靜靜地讀書”的場景,書籍設計師就要從各個要素出發(fā)進行聯(lián)想,如從時間要素出發(fā)思考什么顏色的紙張適宜夜晚觀看?從行為要素出發(fā)思考什么樣的紙張材質(zhì)易翻動?
臺灣大梨設計事務所設計了一本可以燃燒的書籍—《邪惡的純真》,該書將蠟燭作為圖形與封面結合,只要讀者點燃蠟燭,整本書就會燃燒殆盡,最終文字雖消失,但會幻化為氣味、聲音等,浮現(xiàn)于讀者眼前、游蕩于讀者耳旁。臺灣大梨設計事務所在該書中設計了讀者閱讀書籍時的呈現(xiàn)場景,將人們從日常的閱讀經(jīng)驗中抽離出來,對閱讀行為本身進行再認識、再體驗。
“閱讀不再是出版產(chǎn)業(yè)鏈的消費終點,而是整個文本網(wǎng)絡的核心節(jié)點?!保?]因此,讓大眾在什么樣的空間內(nèi)進行閱讀,以及書籍帶給大眾的視覺體驗與“閱讀空間”帶給大眾的視覺體驗是否相輔相成,書籍設計師所遵循的設計路線是:將“閱讀場景”作為整體呈現(xiàn),場景要素有機結合,最終使書籍成為能與人視覺閱讀相適應的整體化對象。
四、結語
視覺文化轉向?qū)Ξ敶鷷O計完成了三個層面的建構。首先,設計表達重視視覺化,造就了文本視覺化的產(chǎn)生,其“非視覺性信息視覺化與視覺性信息增補化”的視覺結構改變了大眾的觀看方式,并滿足了大眾對圖像的需求。其次,設計內(nèi)涵顯現(xiàn)審美化,將美學品位融入書籍設計中,發(fā)揮紙質(zhì)媒介作為物質(zhì)載體對人類審美感知直觀性的優(yōu)勢。最后,設計概念面向體驗化,重視讀者對書籍的參與性以及反饋給讀者的體驗性,把閱讀看作場景中的一環(huán)而非最終結果,如何利用視覺、媒介技術為讀者提供個性化閱讀體驗將成為更多書籍設計師的關注要點。由此可見,如何結合當下的語境,對書籍概念進行重新審視、重構其存在價值并實現(xiàn)價值的增值,成為當代書籍設計思考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W.J.T.MITCHELL. Picture Theor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 NICHOLAS MIRZOEFF.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M].London:Routeldge,1999.
[3] MIEKE BAL.Visual essentialism and the object of visual culture[J].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2003(01):5-32.
[4]舒也.論視覺文化轉向[J].天津社會科學,2009(05):46-51.
[5]汪嵐.“視覺化文本”與文本“視覺化”的相互闡發(fā)與遮蔽[J].編輯之友,2022(08):76-84.
[6]吳瓊.視覺文化研究:譜系、對象與議題[J].文藝理論研究,2015(04):25-38.
[7]特里·尼科爾斯·克拉克,丹尼爾·亞倫·西爾.場景:空間品質(zhì)如何塑造社會生活[M].祁述裕,吳軍,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8]于文.認知重啟:論書籍史研究對編輯出版學理論建設之啟示[J].科技與出版,2020(11):33-40.
[作者簡介]陳穩(wěn)(2000—),男,河南南陽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王言升(1971—),男,江蘇徐州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