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倫娜,陳立鵬
(1.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學院;2.中國人民大學 心理學系,北京 108723)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立國之本和民族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過程中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至關重要。中華文化來源于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同時又是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通過不同民族的文化體現出來。民族文化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文明智慧,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同時又以其特有的藝術表現力,承載了各族人民在其獨特的文化場域所形成的民俗風情、生產生活方式、價值觀等文化烙印。在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開展相關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源。然而從目前對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相關研究看,更多是集中在對文化本身的特征、形態(tài)、形成環(huán)境等本體方面的研究上,缺乏對相關文化資源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探究。如何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各民族締造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入到相關教育上來,反思其傳承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價值作用,尋求當代有效的踐行路徑,不僅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時代要求和理論呼應。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科學內涵,包括概念內涵、理論內涵、實踐內涵三個方面。[1]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普遍認可的觀點是:通過特定的方法、途徑讓受教育者接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知識和思想,達到增強中華民族認同和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的。[2]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具體內容看,有學者認為應該包括中華文化認同教育、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教育與中華民族政治共同體意識教育。[3]另外有觀點認為應該包括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中華文化特質、中華民族的政治屬性[4][5]。而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則可以理解為主要包括形勢教育、基本國情教育和歷史教育。[6]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認知體驗、價值信念、行為意愿三要素構筑,并能在“認知—情感—意志”的鏈接序列中生成實踐行動,這三個要素呈現為歸屬感、關懷感和使命感的統(tǒng)一,也是鑄牢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容。[7]這三個階段構建了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邏輯層次,即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價值觀教育。[8]
象征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通過利用可感知的象征符號、儀式以及節(jié)日活動,通過象征物反應和傳遞一定價值觀念、思想立場和行為模式的教育手段。[9]在我國學校場域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同時也是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政治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種集體認知,是對中華民族實體的反映,中華民族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旨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如何融入“中華文化認同”,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中最為豐富的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認同。[10]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提出了“四個共同”理念,即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我國多民族交融發(fā)展過程中,充分體現出這樣的理論淵源和演變過程,無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疆域締造還是發(fā)展歷史,乃至中華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fā)展寫照。[11]“四個共同”理念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特質剖析,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包含的認知體驗、價值信念、行為意愿三要素在“認知—情感—意志”鏈接序列中生成的教育實踐,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fā)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的深化提供框架導向。
文化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各民族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12]“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13]“共同體的基本特征就是‘共同’,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共同體所有成員發(fā)現‘共同性’、增進‘共同性’、凝聚和認同‘共同性’的過程”,[14]“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5]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增進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途徑,能夠“夯實我國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思想基礎,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16]政治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才能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盵17]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想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就必須要加強自身實力,強化“硬實力”的同時,也要充分兼顧和利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軟實力”。
情感教育是象征教育的進一步提升,顧名思義,情感教育強調體驗情境和生成情感的過程,更需要在教育過程中產生共情的能力,將原有認知的內容表象和屬性置于特定情境中,通過體驗方式生成情感,并在教育引導下,加強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育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認知的情感。具體指“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對那些關涉學生身體、智力、道德、審美、精神成長的情緒與情感品質予以正向的引導和培育”。[18]因此,在學校場域的不同階段,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都有不同要求,其核心在于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穿在教育全階段,并在中華民族情感的生成過程中遵循“知識習得—情緒感受—情感內化”的教學規(guī)律。
在新時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成為當務之急,特別是民族地區(qū)學校更應該注重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發(fā)掘,通過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深化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關懷感和使命感。因此,只有強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話語權,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教育,才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治根基,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來源于對民族生存狀況、民族榮譽感、民族前途命運發(fā)展的關懷與關注。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華文化寶庫中閃耀的明星,是開展民族自信心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活教材,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其獨特娟秀的姿態(tài),為中華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文化傳承向中國和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畫卷,有力彰顯了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色,在潛移默化中培育了中華文化認同意識,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民族地域特色藝術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血液中寶貴的活態(tài)基因,凝聚著各民族的智慧結晶,在其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以獨特的方式為后代生動傳遞著民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生產生活方式變遷、宗教信仰等文化內涵,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生態(tài)窗口。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及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到來,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不斷進行碰撞與融合的過程中,引導人們將一腔熱忱積極轉化為實際行動,源源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大團結注入新鮮力量,有效強化了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各民族學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形成無堅不摧的凝聚力,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價值觀教育層面是情感教育到價值觀教育的升華,是觀念締造和價值理性的表現,價值觀的形成對行為具有指導和驅動作用,學生依據自身的價值觀而采取的行為,是理性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支撐,在價值觀教育中以實踐的形式呈現。作為凝心聚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寄托與共同信仰,承載著各民族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和價值理性,內蘊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根基。[19]民族文化傳承潛移默化增強政治認同,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筑了一道不可攻破的“文化長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泱泱大國,巍巍華夏,“中華文化不僅可以為提高國際話語權提供豐富的話語資源,而且可以堅定文化自信,激發(fā)勇氣和智慧,并從文化上解構西方中心主義,推動構建話語和思想多元化的時代”。[20]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許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走向了全國,而且在國際舞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大大提升了中華文化世界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學校作為文化傳承的主陣地,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和相關專業(yè)課程中,落實到課程思政實施中,在教育方式上,不同階段的教育要結合不同過程的學生及教育實際特點,遵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個邏輯層面,融合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通過課程教學、校園氛圍、社會實踐等途徑強化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文化傳承搭建了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不僅促進各民族內部、各民族與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而且增強了國家之間的交流互動。民族文化在各民族漫長的歷史沉積中一直延續(xù),寓意深遠,凝聚了各民族的價值觀以及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向世界展現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璀璨。如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在學校傳承的過程中,通過學生彼此相互借鑒、順應互助,使自身的特色更加突出,有效強化了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與各民族文化碰撞交互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和把握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異性,并在此后文化的交融與發(fā)展中,形成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的文化自覺與思想認知。學校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使學生理性地審視中華民族文化,建立起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忠誠感和責任感,無論從情感還是價值觀層面,自覺形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共識,在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的同時鑄牢各族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不難發(fā)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以民族團結的共同體為核心,聚焦國家統(tǒng)一的共同體,輻射到民族復興的共同體,并通過民族文化傳承,依托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來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不僅能夠彰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人民的家國情懷,還具有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獨特價值。當前,應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時代內涵,應對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新任務、新挑戰(zhàn),把握好民族文化傳承的內源動力,積極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和根源,是文化認同的基礎。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21]但中華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機械組合,而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機統(tǒng)一,具有各民族共同認同的內在基礎。同時,中華文化又通過不同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來,既要引導各族人民通過切身感受去體認本民族文化同中華文化的同質性和同體性,又要推進中華文化進一步融合、內化為各民族的共同文化。[22]增強文化認同,有助于拉近人們的心靈距離,引導其摒棄各種偏見與執(zhí)念,以聚合之力構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23]認同屬于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范疇,“認同是一個認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我—他者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并在交界處產生完全的超越”。[24]“文化認同是共同體社會最穩(wěn)固而長久的黏合劑”,[25]“每一種文化都是一種為更好地維護各個民族的獨立和民族尊嚴以及為民族復興奮斗的強大的精神支柱”,[26]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教育資源。
民族文化是文化認同的源泉,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了鮮活教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內容主要涉及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認同、中華文化認同、“四個與共”“四個共同”和“五個認同”等,而這些內容涵蓋了“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與各成員民族是歷史命運共同體關系,漢族與少數民族以及各少數民族在文化上是相互吸收的交融關系”。[27]因此,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過程中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至關重要,云南邊疆民族地區(qū)學校十分重視對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利用,將其融入音體美課堂和大課間活動,開展學跳民族舞、學唱民族歌等教學活動,積極推動相關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如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將佤族、傣族文化滲透中小學的各科教學中;鎮(zhèn)康縣中心幼兒園則把打歌、丟包、做三弦、畫家鄉(xiāng)和唱家鄉(xiāng)等活動融入一日教學常規(guī),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了民族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文化傳承作為培育文化認同的有效手段,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動力?!爸腥A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間存在著‘共在性、共生性和共意性’的關系同構”,[28]可見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是文化認同的源泉,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華璀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傳承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在固有屬性,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各民族先民在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科學技術等領域共同創(chuàng)造出的文化碩果,并以活態(tài)形式存在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文化傳承使人們不斷認識和把握文化的共性和差異,更加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加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由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傳承作為教育手段,是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抓手,將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納入教學課程、融入各類學科、進入校園活動,與學校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有機結合與滲透的過程,正是文化傳承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效手段的體現。很多民族地區(qū)學校積極開發(fā)民族文化資源,以“四個共同”為核心內容開展文化傳承教育。如瀘水縣片馬鎮(zhèn)利用鄉(xiāng)村少年宮這一重要平臺邀請民間藝人進校園,在課程育人、環(huán)境育人、活動育人中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觀認同和行為自覺,將文化認同、民族團結、民族自信心、愛國主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于學生的心中,從而使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外在行為要求內化為自身的行為需要。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應該緊緊結合國家政策作為工作的根本導向。在國家的相關政策上,相繼出臺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方針以及規(guī)章制度。2021年4月,教育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宣部國家民委四部門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教民〔2021〕1號)明確指出:“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促進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保護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中華民族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边@些政策都為民族文化傳承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施提供基本導向。
學校是人才培養(yǎng)、文化傳承和科學研究的場域,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陣地,而學生作為國家發(fā)展的后備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渡罨聲r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大中小各學段的主要教育內容,因此,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邏輯層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引導受教育者增強“五個認同”意識,通過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的交流互鑒,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如“民族風情文化周”是云南民族大學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活動自2010年啟動至今已連續(xù)舉辦了12年,始終秉持“促進民族團結,引領校園文化”的宗旨,內容包括風鈴寄心愿、井蓋涂鴉、活力民族風、哈尼族長街宴、民族隊伍巡游、民族舞蹈晚會等多樣化形式,以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深化新時代民族高校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通過“民族風情文化周”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展演、互動、比賽特色文體活動,使各族師生深切地體會異彩紛呈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強化“各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思想認識,架起一座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橋梁,讓師生“足不出?!币材荏w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極大彰顯了“維護民族團結進步,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價值遵循和行為導向。為其他民族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借鑒。此外,云南民族地區(qū)把具有代表性的傣族“章哈、象腳鼓、傣笛、傣武術”、布朗族“布朗彈唱”、拉祜族“三跺腳”、哈尼族“竹筒舞”等少數民族歌舞傳承寓于校園文化,不僅增進當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民族教育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繁榮發(fā)展,對于維護民族團結、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活動強調以“內容為王”,即內容的精準性和完整性決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學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效力,在偉大的人類文明積淀中積極探索教育智慧和實施路徑,不斷汲取優(yōu)秀文明賴以存續(xù)的精髓,潛心滋養(yǎng)具有民族文化傳承情懷和民族大義的有志之士,從個體發(fā)散至社會建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叭魏蚊褡宓慕逃际桥c該民族的文化一脈相承的,民族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途徑,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內容”。[29]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維度,[30]首先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即進行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的教育。其次是文化認同教育。盡管文化具有多樣形態(tài),總結起來主要有民族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馬克思主義文化,[31]民族文化是文化認同的源泉,主要是通過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增強其文化認同。再次是增強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主要通過紅色文化等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其認同。[32]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教育是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與學校教育目標、教育內容以及教育過程有機結合和滲透,聯系教育過程實際,逐步鑄牢大中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由此,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現路徑應該從以下方面展開。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心理長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33]從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角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需要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使各族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積極培育其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自覺維護祖國統(tǒng)一、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教育的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與認知發(fā)展狀態(tài)都是不同的,各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發(fā)展重點,且學生整體的發(fā)展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因此,學校民族文化傳承教育一定要把握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明確各學段的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構建完善的教育課程體系,積極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形成幼兒教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銜接。
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展的啟蒙期,在此階段應以學生學習簡單的概念為主,將老師生動的講解、多樣化的活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萌發(fā)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對中華民族發(fā)展歷程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初步的了解。初中階段是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展的成型期,在此階段學校教育應以學生學習掌握基本概念、培養(yǎng)動機為主,教師在講授中需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不斷深化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并初步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框架。高中階段是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展的強化期,在此階段的學校教育應以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創(chuàng)造實踐條件為主,讓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大膽實踐與嘗試,保持探索的熱情,為大學階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基礎。大學階段是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展的鑄牢期,在此階段的學校教育應以學生研究基本概念和理論、切身獨立實踐并提出策略為主,學校重在給學生提供先進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科研的機會和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平臺。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推進鑄牢中華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文化基石。2019年中辦、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以及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都強調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樹立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國家觀,增強“五個認同”,為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教育路徑提供了基本導向。
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文化根基不僅需要發(fā)掘,更需要保護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費孝通先生認為:“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并不是把 56 個民族加在一起的總稱,因為這些加在一起的56個民族已結合成相互依存的、統(tǒng)一而不能分割的整體,在這個民族實體里所有歸屬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即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感情和道義。這個論點我引申為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次論。多元一體格局中,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盵34]由此可見,我國民族團結包括56個民族在認同共同的中華民族身份形成的中華民族團結,同時也包括各民族在認同本民族身份基礎上所形成的各民族內部團結,此外還應該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集體性民族團結。其中,以中華民族身份為紐帶的團結位于最高層次?!皥F結必須從細微的碎片中建立起來。團結不是已經在那里等候被發(fā)現,它并不是以原始語言的形式存在著,我們只要聽到這語言,就可以認得它、發(fā)現它?!盵35](P135)因此,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了對中華民族的認知,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活教材,民族文化傳承教育促進了各民族學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學生在感悟中華絢爛文化的同時,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從而奠定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有力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開展。
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了價值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2017年中辦、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強調:“加大傳統(tǒng)文化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及國家認同。”[36]文化傳承是“地方性知識”走向學校教育的重要途徑,也為民族文化的再生產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場域。民族文化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囊括了文學作品、音樂舞蹈、民風民俗、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等形式,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文化內涵,如何將其融入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需要通過開發(fā)“地方性知識”課程,提升教師文化素養(yǎng),搭建“互聯網+”微傳播平臺,通過公眾號、遠程教學等多種渠道開展民族文化傳承教育。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素質提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保障。教育的實施、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離不開教師的參與,教師的素質在相關教育的實施中都顯得至關重要。一是加強教師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知識培訓。同時,教師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概念和內容是關鍵,積極引導其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狈e極引導其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二是加強對教師民族文化知識的培訓。教師觀念層文化的設計上要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契合,深化學生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等的認同,喚起學生對自己、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國師范體系中,暫未有針對某一民族文化專業(yè)師資的培養(yǎng)方案,具備高水平民族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極為匱乏,由此急需提升教師民族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教育教法,更新教學理念,開發(fā)隱性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結合不同民族學生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在教學中滲透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民族文化認同與民族文化傳承意識。三是加強對教師國家通用語的培訓。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教師的語言問題依舊比較突出,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雙語教師師資嚴重不足。要不斷提高教師通用語能力,幫助學生日后更好地進行文化交流,更好地融入社會,以實際行動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其次,發(fā)揮教育合力,形成個體、家庭、學校和社會“四位一體”穩(wěn)固循環(huán)。教育在文化傳承與人才培養(yǎng)上始終發(fā)揮著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一是個體要充分理解和認同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并且具備一定的政治覺悟和文化傳承意識,積極從事并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工作。這里的個體不僅指學生、教師、家長,還指相關社會成員。二是家庭要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充分擔當好輔助學生成長,配合學校及社會工作的職能,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家庭教育能夠使學生增進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從而科學地、自覺地做出文化選擇。三是基于學校作為教育場域的特殊性,學校文化具有天生的教育文化屬性,這種教育性強調學校場域是一個以促成學生生命發(fā)展、道德養(yǎng)成、品格塑造和知識、技能的形成,根本上提升人精神涵養(yǎng)的場域。[37]因此,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增強學生的倫理道德關懷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四是充分發(fā)揮社會有關部門的角色意識和輿情指揮棒的作用,完善相關文化的制度保障,加強文化宣傳影響力度,打造相關文化產業(yè)化的社會教育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盵38]民族文化蘊含了文化認同、政治認同、中華民族認同等豐富的多元認同,不僅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時代呼應,也賦予當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新的思路和依據。因此,在新時代的要求下,應充分認識民族文化傳承的當代教育價值,全面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積極探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施路徑,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地方性知識”,積極營造“各民族一家親”的校園氛圍和社會風氣,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引領其不斷增強“四個共同”理念,為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