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對話離不開話題。確定話題時應考慮話題是預設的,還是生成的,是教師的,還是學生的,是主話題,還是輔話題,進而從文題、中心句、關鍵詞、文圖、導讀題、文本脈絡、相關文章、相似經驗、文本空白、語文要素等入手,創(chuàng)生話題,并借助以主話題為核心的話題群,為多元對話提供方向,確保課前、課中、課后的對話滲透融合,趨向一致。
關? 鍵? 詞 閱讀教學 對話 話題定位 話題驅動
引用格式 鄭春.閱讀教學中話題的定位與驅動[J].教學與管理,2023(08):31-35.
大家普遍認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1]那么,如何創(chuàng)生適宜的話題,讓話題既與學生經驗、興趣、需求相契合,驅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對話,又能增強問題意識,活躍認知思維,讓深度對話持續(xù)發(fā)生呢?筆者試圖從主線教學角度,厘清話題的定位與驅動,以主話題為支撐提升對話的質態(tài)。
一、話題的定位
在將主要教學內容轉化為開放而有張力的話題群時,不僅要考慮能否喚醒學生對話動機,是否可以增進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要注意話題的真與假、難與易、多與少……讓對話具有適宜的挑戰(zhàn)性,讓學生思維活躍、思緒連貫。如果話題太多,學生忙于應答,會覺得對話零散,也無暇思考話題之間的關聯;如果話題過少,對話容易泛化,思路難以打開,會有淺薄之嫌。為此,預設、推送和舒展話題時,要著重做好如下定位。
1.是預設的話題,還是生成的話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掝}有事先預設與動態(tài)生成之別。事先預設是課前設計的,動態(tài)生成是依據課中的教學場景、語境變化、學生狀態(tài)等即興產生的,有隨機性和現場感。一位教師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月光曲》時,準備將皮鞋匠兄妹倆、皮鞋匠與貝多芬、盲姑娘與貝多芬的三輪對話,集中在一起展開教學,并預設了相應的話題:“從這三輪對話中大家讀懂了什么,貝多芬為什么彈琴給盲姑娘聽,為什么彈了一曲又一曲?”試圖引導學生走進皮鞋匠兄妹倆與貝多芬的內心世界,理解貝多芬即興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真實意圖。交流中,有學生說:“從兄妹倆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哥哥十分愛護妹妹,妹妹也十分體貼哥哥,兄妹倆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打動了貝多芬?!边@位學生一眼看出兄妹倆與貝多芬之間的相互感動,該教師及時抓住這一動態(tài)生成,順著該生思路追問:“誰被誰的什么感動后,做出了什么更感人的事?”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發(fā)現人物的情感變化,感受人物的生命情感。從交流情況看,學生的話匣子已被打開,對話更為積極和充分,產生“感動是雙向的”這一生命體驗。
學習具有適度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但不應總是不確定的,且確定與不確定應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這就需要相宜的預設,但預設不是想方設法管控,而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等,以便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雖說課前無法預測學習的細枝末節(jié),課中出現未曾預料的事件或問題是正常的,但如果把課中動態(tài)生成絕對化,就沒有預設的必要。實際上,面對靈動的學習,可以通過事先預設與動態(tài)生成相結合,一邊對照事先預設引領動態(tài)生成,一邊依據動態(tài)生成調適事先預設,以便因勢利導,助力對話深度發(fā)生。為此,一要堅持話題創(chuàng)生觀,盡可能讓話題在對話中自然生成,有不斷推想、吸納和提升學生對話的意識,有因生而動、因時而變、因情而作的習慣;二要賦予話題適宜的開放性,對動態(tài)生成多模擬一些情境,多推演一些可能,對學生的各種可能應了然于心,以免在課堂上或望洋興嘆,或聽之任之;三要預設一些通式應變的話題,儲備要全、實施要選。這樣,才能根據課中的意外生成,捕捉到有價值的邊緣話題或小話題,利用其中之意,調適對話走向,助力學生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有所感悟。長此以往,即使對話中出現未曾預約或無法預約的話題,我們也有足夠的智慧應對自如,進而促使動態(tài)生成的不確定性向利于突破學習重點的確定性轉化,增強對話的內驅力和動態(tài)生成的活力??傊?,話題的預設必須基于對學情的全面了解,對各種可能做到充分預想,這樣的話題才富有生命力,擁有內驅力,生成的話題才可預想、可引導。
2.是教師的話題,還是學生的話題
錢理群先生指出:“我們分析一篇作品的起點不應該是某些既定的觀念,還是老老實實地從本文開始吧——一字一句地閱讀、體驗、琢磨、品味。這本身就是一種絕妙的審美享受,因而要珍惜自己從作品實際中得出的審美體驗,它正是一切分析與研究的基礎與起點。”[2]那么,“從本文開始”的話題是誰的?是“我們分析”的,還是學生體驗的?起初可能是教師的,但歸根到底應在對話中轉化為學生的?!拔覀兎治觥蔽谋镜脑掝},不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因此,話題務必走向兒童,從兒童視角去閱讀,以兒童方式加以轉化,使其成為學生可對話的話題。如讀順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王戎不取道旁李》之后,可以展開“請同學們或借助注釋、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意思”的話題,這是深入對話的基礎,也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也能基本完成。然而,有位教師發(fā)現此話題驅動力不夠,沒有激起對話內需,學生處于為完成任務而學習的被動狀態(tài)。于是,該教師將此話題轉化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試著講一講?!边@樣,將理解文意轉化為試講故事,調動了學生的表現欲。在自主試講后,先提供相應的插圖,鼓勵把故事中的畫面講清楚。接著,合情想象,如孩子們看到道旁李樹多子折枝,會怎么想呢;“人問之”,問了些什么呢……將故事講豐富、講生動。然后,同伴之間互講互評。最后,激勵學生回家講給父母聽。這一系列的“講”,讓學生在循環(huán)往復中持續(xù)進階,輕松地弄懂文言文的意思,習得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雖說我們預設的話題在對話中起主導作用,但這里是“導”,不是“牽”。從教來說,話題只為文本意義生成提供相宜的語境,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目的地,是教學過程的總調節(jié)器,是整堂課凝神匯精的課眼。在文本整體與部分之間適時引領,會生成某個目標指向、某類內容意向、某種方法走向,代表著教學活動的發(fā)展方向。從學來看,話題是學生統(tǒng)攬文本全貌、把握文本主旨、習得文本表達特色的最佳視角,是學生行走全文的航標燈,品味要點的風向標,深度對話的助推器……能增強對話的方向意識,引領學生從現實的起點走向體現文本意義的終點。換言之,話題既是對話的中心問題,也是這些問題得以解決的出發(fā)點與著力點??梢姡掝}的預設和生成應從學生現實的心理經驗出發(fā),考慮有沒有喚醒學生動機,是不是學生與文本的最佳關聯,能不能增進文本之言與文中之意的有機轉化,會不會激勵學生以自身經驗觀照文本、對照文本,改造原有經驗。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倡導“話題中心論”,因為話題只起由來、引領、點撥、聚焦等作用,只營造對話文本的關鍵語境,提供解讀文本的某種支架,助力學生與作者對話,發(fā)現作者的情感變化和表達思路。這樣,將我們預設的話題轉化為學生自主生成的問題,讓話題、問題與文本適應性關聯,讓學生懷著好奇、充滿期待,感知作者意圖,領會表達思路,悟得語言精妙,學會將離散感受的“珠子”串成更具價值的“項鏈”,進而連貫起全文,體會到文本整體意蘊。
3.是主話題,還是輔話題
經驗在較大的真實背景中更易于生長?!盁o論如何,為了學習,每個學生都必須多次回到同一個主題上來,從不同角度研究它,在接觸日常事務時將之精練化?!盵3]可見,分散于文中的要點,必須置于全文語境,多次回應全文核心點,才能彼此關聯,生成連貫意義,融入長時記憶。這既要預設好表達全文核心點的主話題,又要處理好話題的主輔關系。所謂主話題是指核心的、有組織的,能對隨性的、離散的對話賦予意義并加以連貫的話題;所謂輔話題,是指指向主話題的下位話題,處于整體表意的最大關聯中的系列話題。雖說輔話題更貼近學生認知經驗,更易于學生打開思路,但其通常游離于全文核心點,難以融入連貫的語脈。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羿射九日》時,原打算隨文學習“弓”這個生字,并預設相應的話題:“知道‘弓’怎么來的嗎?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呢?”試圖從字形入手,借助多媒體演示,引導學生了解“弓”的演變過程,認識“弓”,寫好“弓”。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師意識到,從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角度,“弓”的學習還可以與文中羿的英雄形象關聯。于是,將這個話題向主話題轉化:“知道‘弓’怎么來的嗎?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從‘弓’的書寫中可以看出羿是一位怎樣的人?”著重引導“豎折折鉤(用紅色粉筆標注)要一筆寫成,折筆要長一點,在豎中線上出鉤,這樣,弓一長,才能拉得開,羿的神箭才能射得遠、射得快,才能把太陽射下來?!痹u點學生書寫時,相機引導“折鉤要寫長一點,弓要拉開,要有勁,要表現出羿這位大英雄的力量?!边@樣,原來的話題還在,并以此為“引子”,將“折鉤要寫長一點”的表象,先引向“射得遠、射得快”的意象,再引向羿的英雄形象,打通識字與學文之間的意脈,進而讀好相關語句,讀出羿的大無畏。
不同層面話題的活躍度是不一樣的,處于主話題周圍的更為活躍,也更具價值;處于邊緣的動態(tài)生成的更容易引發(fā)學生好奇,觸動學生內心,但也容易游離,容易偏向天馬行空的自說自話。只有指向主話題的話題,才算得上輔話題,才會形成幾個相輔相成的對話著力點,幾個演繹主話題的感悟點,幾個內化主話題的生長點,最終促成前后對話語脈連貫、開放靈動,共同豐富主話題的意義。否則,那些輔話題會變成離散無序的碎話題??梢姡瑢υ挼馁|態(tài)不僅取決于主話題,還依賴于輔話題與主話題的協同以及前后話題的聯動。只有以主話題為導向,確保前話題為后話題做鋪墊,后話題是前話題的深入和拓展,前后對話形成進階態(tài)勢,生成超越單個話題的意義,才會促使話題群相融共生,形成較大的語境效果。
當然,主話題與輔話題是相對的,僅單篇教學可能有如下層面。如果體現這一篇核心點的是主話題,那么據此分層展開的文中要點就是輔話題;如果考慮到某要點必須歷經多維對話,才能悟得文本沒有明言之意,那么體現該要點意義的是主話題,而據此分層舒展的字、詞、言、意等就是輔話題;如果再考慮把握某個字(或詞),必須展開多維對話,那么體現該字(或詞)意義的是主話題,而圍繞該字(或詞)展開的識記、理解、運用等就是輔話題。就某個字而言,學會該字是本時段的目標,也是主話題,而圍繞這個字的音、形、義所展開的聽、說、讀、寫等就是輔話題??梢?,任何層面的主話題都需要與之相應的幾個輔助話題來演繹,以確保主話題的意義不斷增值。這就表明相關輔話題與主話題存在一定的對應和關聯,且輔話題之間務必滲透融合,才能促使主話題的意指在話題群的回應中逐步清晰、不斷豐盈。學習單靠某一層面、某個緯度是不夠的,務必借助主話題的統(tǒng)領力,鋪展多層面話題,展開多角度對話,直至多元對話彼此協同,多向交流融成語脈,生成相融相生的主要意脈,悟得整體意義。其實,主輔話題往往交織在一起,輔話題常常隱含在主話題之中。誰都可能既是主話題,又是輔話題。
二、話題的驅動
話題是驅動對話的抓手。如果話題能激起內需,喚醒求知欲,那么,對話會主動而充分。為此,有必要基于學生現實的心理經驗,創(chuàng)生既富情趣又有挑戰(zhàn)的話題,以驅動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懷著好奇心去對話,產生與文本相宜的言意體驗,直至與作者的生命情感和言語智慧相融。
1.從文題入手驅動對話
文題是文章的“眼睛”,或體現全文主旨,或概括主要內容,或點明主要人物……集簡約、凝練、豐富于一體。有時,借助文題與全文的內在關聯,與學生經驗的契合,將其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可以助力學生疏通文本,連貫起全文。如學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盤古開天地》時,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看到文題產生了什么疑問?”在暢所欲言中有意識地關注:盤古為什么要“開”?“開”中有哪些神奇?“開”后又出現了哪些神奇?這些是在交流中自然生成的,是由文題衍生而來的,有利于學生聚焦核心、融入文境、想象體驗,感受盤古的陽剛、偉岸和神圣,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在神話美的享受中浸潤一種民族精神。
2.從中心句入手驅動對話
許多文章有起總領、過渡、總結等作用的中心句,這類語句能揭示文本主旨、體現作者情思、彰顯行文思路,是解讀文本的捷徑。有時利用該句與全文的關聯,預設驅動性話題,引導學生從文中相關要點,多層面回應該句,可以促使對話方向清晰、語脈簡明,生成連貫意義,領會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思路。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自然段中的“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是全文的中心句。如果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與文本各部分有什么關聯?從哪里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從哪里可以發(fā)現西沙群島物產豐富?這么介紹有什么好處?就可以圍繞該中心句,分層展開幾個彼此呼應的話題,驅動學生探究文本內在邏輯,感受到作者推介西沙群島的言語智慧。
3.從關鍵詞入手驅動對話
片言居要,要言不煩。有的字詞看似平淡無奇,細細品味,精妙傳神、耐人尋味,蘊含著作者特有的情思,體現著全文的核心價值。如果先建立這類字(或詞)與學生的聯結,再將其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就可以通過與該字(或該詞)的多維對話,領會文本的深層意脈。如李白的《靜夜思》,是一望而知的經典,但要讀出妙處并不容易。全詩的關鍵詞是“疑是地上霜”中的“疑”與“霜”,床前月光這么明,致使心有所“疑”,是月光還是霜華?因為心生疑問,所以舉頭望月。為什么李白懷疑床前月光是“霜”的光,而不是燈光呢?可不可以改為“床前明月光,疑是燈在亮”呢?當然不可。因為燈光的意象是溫暖的,而霜給人寒意撲來的感受,“霜”的意象與李白當時深沉的鄉(xiāng)愁是一致的、和諧的,“霜”使這首詩的鄉(xiāng)愁在李白舉與低、疑與思的情動中連貫起來,意脈相通??梢?,將“疑”和“霜”與學生的疑惑關聯,轉化為驅動性話題,引導學生沿著鄉(xiāng)愁的意脈,體察李白當時的心境,意境會豁然開朗。
4.從文圖入手驅動對話
有時,文中插圖、配套掛圖、相關視圖等,再現著文本的主要內容,展現著所表達的形象。如果將這類圖與文中相關要點對應,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就可以助力學生激活表象經驗,增進直覺感受,引發(fā)合情想象,還原真實場景,進入體驗狀態(tài),與文本深度對話。如學習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就可以將文中插圖轉化為驅動學生與全文對話的話題:聯系課文想一想,文中兩幅圖哪兒不一樣?畫中小女孩的表情又有什么不同,從中揣摩小女孩的內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引導學生一邊比較前后兩幅畫中小女孩的變化,生成幾個相互關聯的話題,連貫起全文;一邊在了解小女孩悲慘處境、梳理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的幻想、感受小女孩的愿望中,適時回眸插圖,增強對話張力,進而品味文字的真意,體驗語言的溫度,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增添一份同情心。
5.從導讀題入手驅動對話
課文中的導讀題是根據單元“雙線”和文本體式精心編寫的,有的指向人文主題的感悟,有的指向語文要素的內化,有的指向學習方法的習得……將這類導讀題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可以打開閱讀思路,增進文本言與意的轉化,幫助學生連貫起全文。如學習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就可以將課后導讀題“如果到小興安嶺旅游,你會選擇哪個季節(jié)去?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由”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引導學生關注: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點?哪些美景印象最深?哪種介紹方法值得學習?這些話題是由該導讀題衍生出來的,有利于學生先從感興趣的話題學起,然后在同伴分享中,全面了解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習得作者的推介方法,悟得作者以言盡意的智慧,進而學會感受美和表達美。
6.從文本脈絡入手驅動對話
課文一般結構明晰,如果從中拎出一條主要線索,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可以助力學生循著該脈絡,連貫起全文,悟得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思路。通常情況下,文本有事情發(fā)展、方位轉移、情感變化等線索,如果能將情感變化轉化為對話話題,更利于學生撥動情弦,觸動內心,品言共情,情以言表。如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走月亮》,描寫阿媽牽著“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場景。全文以“走”為線索,展現途中所見景物及聯想,帶給我們詩情畫意般的享受。如果將“走”轉化為:“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手,走過哪兒?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話題,以此引導學生循著“走”的脈絡品讀文本,體會親情,觸摸語言的溫度,就會發(fā)現一唱三嘆的寫作手法,感受到作者情感的一脈相承和自然流露。
7.從相關文章入手,驅動對話
有時可以將與課文相關的(或同類文體、或同一作者、或相似人文主題、或相同語文要素等)文章引入課堂,就它們的某個類屬,預設成與這一類文本對話相關的話題。這種跨課文、跨單元、跨學科的群文閱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習內容的開放性,而且有助于學生在互文參讀中,由個及類,習得某種概括性知識。如學完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后,可以將《詩經·小雅》、南朝蕭統(tǒng)的《迢迢牽牛星》、南朝梁殷蕓的《殷蕓小說》等文本放在一起,展開與葉圣陶《牛郎織女》的比較閱讀,化對比異同為這一類文章的主話題,引導學生梳理它們在故事內容、人物數量、情節(jié)設置等方面的異同,進而發(fā)現:該故事的傳承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口耳相傳中不斷豐富的,今天的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展開相宜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
8.從相似經驗入手驅動對話
有的文本離生活較遠,學生一時難以自知。如果調動相似經驗,將該經驗轉化為驅動性話題,建立學生與該文的關聯,就會消解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落差,助力學生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并依托自身經驗領會文中之意。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將相和》,本文以戰(zhàn)國時期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講述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過,贊揚藺相如機智勇敢、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不過,這是兩千多年前的事,離學生生活較遠。為助力學生讀懂故事,感受主人公形象,可以從生活經驗入手,先讓學生回想與好友發(fā)生過的矛盾,以及矛盾是怎么解決的。然后引導學生將這一生活經驗轉化為理解該文的話題:藺相如(或廉頗)解決矛盾的辦法與我有什么不一樣?哪兒值得學習?從中看出藺相如(或廉頗)是怎樣的人?以此拉近歷史故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助力學生以自身經驗為支撐,走進人物內心,融入文本情境,產生相宜體驗,領會“和為貴”的不易,進而對“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wèi)趙國”的體悟更深。
9.從文本空白入手驅動對話
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沒有寫明、召喚讀者想象的空間。好文章總有空白。如果聯系上下文,合情想象空白,就能看到文本的另一番風景。有時可以利用文中空白,將其轉化為與全文對話的話題,想象當時情景,還原具體場景,產生關聯體驗,讀懂背后的深意。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窮人》,文中有多處空白,其中13處省略號,大多用于表現桑娜時而矛盾、時而堅定,反反復復的心理狀態(tài),這一連串的省略,寫活了一位貧寒的家庭婦女。這些包括省略號在內的空白,看似孤立,其實有一條意脈貫穿其中,那就是窮人善良的同情心。如果以“此時桑娜(漁夫)會想些什么?”引導學生揣摩主人公內心,想象主人公神情,就可以將“會想些什么”轉化為連貫全文的主話題,助力學生將前后對話聚焦于“善良的天性”,進而透過桑娜(漁夫)的心理變化,感受窮人的精神世界,生成心靈深處的憐憫之情。
10.從語文要素入手驅動對話
聚焦語文要素,可以助力學生有針對地展開聽、說、讀、寫等,以增進文本之言與文中之意的有機轉化。尤其是“讀”,可以發(fā)揮以“一”總“多”的作用。如果將“讀”演繹為對話文本的話題,并一以貫之,無論是不同層面的要點理解,還是不同時段的言意體驗,都會融為一體,呈現出富有生機的整體美。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包括《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 《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等課文,其中《搭船的鳥》文字淺顯,三年級學生理解內容并不難。但作為習作單元第一篇,應側重“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這就成了學習難點。于是,將該難點轉化為話題:小作者觀察了什么,是怎么觀察的?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小作者是怎么用眼看、用耳聽、用腦想的,進而將“留心觀察”這一語文要素轉化為觀察實踐,內化為觀察智能。
除上述方式外,還可以從人文主題最突出、言外之意最豐富、人物情感最強烈、語言表達非常規(guī)等處入手創(chuàng)設話題,驅動對話。且上述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而是交叉重疊、動態(tài)生成、相輔相成的。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解讀語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220.
[3] 焦爾當.學習的本質[M].杭零,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50.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