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水市縉云縣新區(qū)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胡偉敏 宋淳揚
皮亞杰、杜威等教育學家均強調經(jīng)驗以及與周圍真實世界的互動在兒童認知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重建兒童與自然的聯(lián)系,絕對不能隔靴搔癢,而是要讓兒童陶冶于大自然中,真正去探知大自然的奧妙。
當前,兒童自然教育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家長沒有為兒童提供充分認識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間與氛圍,使兒童對自然的認識比較局限,兒童通過圖片、繪本等資料了解的自然與真實的自然世界沒有建立起有效連接。如:幼兒A 對著兔子圖片興奮地贊嘆“小白兔好可愛,我太喜歡小白兔了”,可當真實的兔子呈現(xiàn)在眼前時,她卻嚇得哇哇大哭;幼兒B拿著科普類繪本能說出許多花草樹木的名稱,可當他站在真正的梧桐樹下卻渾然不知;幼兒C畫了紅色的樹葉,旁邊的幼兒大叫起來,“你畫錯了,樹葉應該是綠色的”。二是教師、家長開展自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與發(fā)展需要。如:幼兒D 的媽媽拿著卡片告訴他“草莓草莓甜甜的,橘子橘子酸酸的”,但感受味道需要靠說教嗎……從這些片段中我們看到,自然教育是易被忽視的,很多兒童對于自然是疏離的。對自然的漠視,會讓兒童喪失與自然親近的本能,不利于兒童社會適應力、對自然的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教師要為兒童創(chuàng)造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條件和機會,通過各類游戲和活動幫助兒童與自然建立有意義的關聯(lián)。
兒童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的,感官體驗將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和外界聯(lián)系起來,而傾聽是感官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
1.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教師通過不同的場景引導兒童有意傾聽風、雨、雷、鳥、蟲、水等的各種聲音,再讓他們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了解自然、感受驚喜。
在刮風下雨的日子里,幼兒靜靜聆聽風聲雨聲,然后模擬它們的聲音。每位幼兒對聲音的感受度都不同,他們說出了風的聲音:呼呼、嘩嘩、嗖嗖、沙沙、簌簌等,雨的聲音:滴答滴答、嘩嘩、啪啪啪啪、唰唰等。
2.感受生命的成長
春季是萬物萌動的季節(jié),兒童去樹林中感受大樹、花草的生長,傾聽昆蟲、鳥類的鳴叫,在傾聽中感受生命誕生的喜悅、成長的快樂。
兒童跟隨自然的腳步,去看去聞去談,有意觀察、用心體會周圍動植物的變化。
1.縱觀周圍,去發(fā)現(xiàn)自然中每一個當下的美好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弊鳛榻處?,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美。幼兒園的小農(nóng)場種植了許多果樹,每個班還有自留地,靠山的一角有個飼養(yǎng)角,飼養(yǎng)了兔子、烏龜?shù)刃游?。每一個季節(jié)的幼兒園里都有著許許多多詩情畫意的風景。此情此景,教師可以做些什么呢?
餐后帶著幼兒散步,是最愜意、最自然、最寬松的時刻?;ㄩ_時節(jié),幼兒駐足賞花,說說花的顏色,想象自己是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落花時節(jié),幼兒撿撿落花,聞聞花香,數(shù)數(shù)花瓣,用落花進行創(chuàng)意畫等。長葉時節(jié),幼兒發(fā)現(xiàn)葉子的色彩疏密變化、感受陽光從樹枝縫隙間灑落的美。收獲時節(jié),幼兒關注果子的點滴成長變化,一起采摘、清洗、品嘗,共同體驗收獲帶來的快樂……這些都是當下的美麗風景。
2.仰望天空,去發(fā)現(xiàn)天氣和氣候的秘密
兒童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風、云、雷、電、雨、雪等自然現(xiàn)象都是他們探究的對象。
如“看云識天氣”活動中,幼兒選擇晴天、陰天、雷雨天等不同的天氣,觀察天上的云,記錄云的顏色、形狀、樣子等,描述云的特征和動態(tài),持續(xù)觀察一段時間以后,師幼共同介紹、小結不同的云與天氣的關系。
3.俯視大地,去發(fā)現(xiàn)大地無處不在的寶物
大地上有著無限的寶物:可愛的小動物,形狀各異的石頭、貝殼、松果、樹葉,縱橫交錯的小路……可以讓兒童與大地做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幼兒開展了“寶物大搜尋”活動,帶著放大鏡、紙、筆,尋找、記錄這些自然物,談論自己觀察到的事物,玩“我說你猜”的游戲,如悅悅說:“我找到一個棕色的東西,它是橢圓形的,有一層層的,像花瓣?!逼渌變翰鲁鍪撬晒?/p>
《兒童自然活動體驗指南》(以下簡稱《活動指南》)中闡述了環(huán)境教育的主張:“關愛地球的思想不應該是被傳授或者誘導出來的,而是從熱愛和關心地球的態(tài)度中自然地流淌出來的?!彼裕鳛閮和酿B(yǎng)育者及教育工作者,需要為兒童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兒童調動各種感官與周圍真實世界親密互動,去嘗試、去感受、去思考。
1.照料和養(yǎng)護動植物,觸發(fā)“柔軟心”
作家林清玄曾說:“柔軟的心有力量。心有慈愛,心便柔軟,不會冷漠無情,如水潤生萬物?!币活w柔軟的心會讓兒童對生命和自然更敏感、更包容、更關懷。
小煜和同伴在自然角飼養(yǎng)了蠶寶寶,他們每天觀察蠶卵的變化。當黑黑的蟻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后,小煜給蠶寶寶做了格子狀的屋子。他每天來園第一件事就是精心照顧蠶寶寶,把桑葉擦干、剪碎,清理蠶寶寶的糞便。有段時間接連下雨,桑葉快沒了,小煜冒雨和父母去采了桑葉,并把一張張桑葉洗好擦干。他觀察到了蠶寶寶從吐絲、織繭變蠶蛾,再到蠶蛾產(chǎn)卵、死亡等整個生命過程。
在這樣的照料和養(yǎng)護活動中,兒童親歷動植物生長的完整周期,與動植物建立了感情,體驗到了長期照顧和觀察活動的辛苦和快樂,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與偉大。當兒童親自養(yǎng)護動物時,一向被大人照顧的幼兒,學習照顧更弱小的生命,照料的過程讓他們強烈感受到“哺育”對于一個生命成長的意義,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兒童的責任心、愛心、合作能力、生活能力等。
2.玩各種自然游戲,提高生活的“感受力”
玩水、玩風車、堆雪人、蕩秋千、玩沙子、放風箏等是兒童喜歡的游戲,玩水時水花四濺、蕩秋千時微風輕拂、玩沙時千變萬化的感覺都讓兒童感受到無窮樂趣。《活動指南》一書中建議:“到戶外去!無論天氣怎樣,要經(jīng)常去,越是頻繁、連貫地帶兒童到戶外去,他們在自然中就越感到舒服?!?/p>
在大班水主題活動中,幼兒穿上雨衣、雨鞋,帶著各種儲水容器去收集雨水。方方拿著小桶放在葉子下面,雨水從天空中滴落到葉子上,然后從葉子上流入小桶中。丁丁把盆放在地面上接水,可是等了半天還是沒有幾滴水,于是他改用海綿去油桶上吸水,一下子收集了特別多,他興奮極了。小寶把椅子狀的秋千抬起來,雨水“嘩”地被倒進了盤里。
在活動過程中,兒童感受了水的流動、柔軟和作用等,無比興奮和快樂。這些自然游戲能夠為兒童提供豐富、全面的感觀刺激,進而支撐兒童感知覺和大腦的健康發(fā)展。
3.嘗試學習各種生活技能,提高生活的“情趣”
人工智能的時代,科學技術能夠替代人們做很多事情,但唯一不能替代的就是人類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力。我們可以在插花、刺繡、制作美食等各類活動中傳達一種“慢生活”的樂趣和生活美學。
在番薯收獲的時節(jié),我們組織開展了親子活動,帶著幼兒去挖番薯,在DIY 美食吧里,教師和幼兒、家長助教一起嘗試曬番薯絲、磨洗番薯粉、曬番薯片、做番薯干、做番薯竹碗等。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卻能帶給兒童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在細微生活的點滴中使兒童的內心日漸豐盈,將每一個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jīng)驗與活動指導》指出:“每一個幼兒都是自然的恩賜,都應親近自然,與大自然親密相處。親近自然是俯下身來,細嗅花香,是輕輕走過,不忍驚動覓食的鳥兒,是以最虔誠的態(tài)度尊重每一個生命?!弊鳛榻處煟覀兊穆氊熅褪亲寖和诙δ咳局邪l(fā)現(xiàn),幫助兒童獲得對自然的直接體驗,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充分享受無拘無束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