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智強
(天津外國語大學 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天津 300204)
百年來的中國學術,經歷了“西化”洗禮,如今已經很難發(fā)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翻譯研究亦未脫此劫,西方譯論疊進,本土譯論倍受沖擊。西方翻譯理論雖為解讀紛雜的翻譯現象提供了諸多新穎視角,但其見解與觀點多圍繞印歐語間的轉換展開,對于類型迥異的英漢語間的翻譯,則仍顯解釋力不足。返觀本土譯論,面對西方譯論的“虹吸效應”,許多寶貴的本土翻譯思想和材料都被簡單地歸入了西方的譯學體系,進而簡化為“直譯”“意譯”之分,或是“歸化”“異化”之別,甚至成為西方譯論的附庸,令人扼腕。
事實上,我國既有源遠流長的對外交流,又有成果豐富的翻譯實踐,同時也有如“文質”之爭和“信、達、雅”等關于翻譯的思辨論述。當下若能總結前論,去蕪存菁,完全可以產生起源于本土、應用于實踐、凝華于理論的中國本土譯論。著名翻譯家羅新璋先生就堅信“我國兩千年翻譯實踐中能提煉出大量的翻譯思想”,并呼吁“如何將這些思想理論化,是我們這些后人需要系統(tǒng)化的內容”(張汨,2020:4-5)。建設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理論體系,以中國之力推動國際譯學的發(fā)展,已成為翻譯學界的共同呼聲。21世紀初,基于對語言學、語言哲學、文學、特別是翻譯學等領域多年的實踐與思索,尤其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理論長期的涵泳,著名語言學家、資深翻譯家潘文國先生首倡文章翻譯學。創(chuàng)建源自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本土翻譯理論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翻譯研究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學術創(chuàng)新的宗旨。倡導者(潘文國,2013)深信,中國特色翻譯學的建設既可以有助于解決翻譯領域中的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問題,也可以回答中國翻譯學發(fā)展前途的問題。
20世紀以來的中國學術多以西方為圭臬,理論先行,削足適履。許多討論主要還是圍繞“信、達、雅”“直譯”“意譯”以及“歸化”“異化”進行,有的研究甚至對于這些范疇的真正意義尚未搞清楚。學術的正常發(fā)展至少應該是中西方理論相互影響、取長補短,而非“一邊倒”。只有打破這種失衡格局,才能真正促進譯學良性發(fā)展。
建立中國特色的翻譯學,抑或翻譯學的中國學派,不但可以嘗試解決中西互譯的現實問題,還可以為國際譯學多樣性做出貢獻。理論是由術語構成的學術體系。因此術語的創(chuàng)生尤為重要。相當一段時期以來,眾多中國傳統(tǒng)譯論中的術語諸如“信、達、雅”“文”與“質”被誤解、歪曲和異化。一味追隨西方譯論概念,便難以構建中國自己的學術話語體系,更不能奢望理論系統(tǒng)的形成。中國有著極具特色的語言和文化,更有著兩千多年源遠流長的翻譯實踐和豐富的譯學資源。之所以沒有產生西方學術意義上的長篇大論和所謂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翻譯學,主要是由于東西方的認知維度和表述方式不同。有著多年對外翻譯與傳播經驗的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今天,我們需要澄清誤解,需要講清楚中國的故事,更好地開展國際合作、傳播中國文化、進行國際輿論斗爭”(王曉輝、曾佳寧,2022:2)。努力發(fā)掘本土資源,積極吸納西方學術方法,發(fā)揚中國特色優(yōu)勢,建立起一套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中西語言文化之間差異巨大,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民俗傳統(tǒng)等頗為不同。從語言類型學而言,作為孤立語的漢語和屈折語的英語分屬漢藏和印歐兩大不同語系,類型上的差異使得這兩種語言間的跨語系轉換成為復雜的世界性難題。以印歐語系內部諸語言轉換為基礎的西方譯學,在指導和詮釋英漢漢英翻譯時往往力不從心,甚至無能為力。因此,建構有漢語與漢文化參與,以漢英、英漢之間轉換為基礎的譯學理論迫在眉睫。無論普通語言學還是普通翻譯學,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其加盟和融入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不但是漢英翻譯實踐的需要,更是突破中西交流壁壘的需要。
文章在中國自古便被視為“經國之大事,不朽之盛事”(曹丕,2013:176),文章學發(fā)達且歷史久遠:從發(fā)軔先秦并成型兩漢的訓詁章句之學、六朝的辭章聲律之學,到隋唐的注疏之學和宋元的圈點之學,再到最終完成于明清的評注之學。“文心”“文則”“文鏡”“規(guī)范”“通義”等文章學概念被秉承數千年,文體、文道、文風、文氣等也是文章學不斷探討的命題。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劉熙載的《藝概》、章學誠的《文史通義》等更是文章學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傳統(tǒng)譯論與文章學相伴相生,從漢代佛經翻譯到嚴復的西學翻譯以及由此產生的翻譯思想,概莫能外。發(fā)軔于佛經翻譯的中國翻譯實踐活動,通常是胡僧口授、華僧筆受的中外合作方式,精力主要集中于譯文潤色加工,注重譯文的質量,并由此出現“文質之辯”,做翻譯此時已是在做文章了。文章翻譯學正是發(fā)軔于這些傳統(tǒng)譯論,這也應該成為文章翻譯學秉承的特色。正如潘文國先生強調,特色是“特點+優(yōu)勢”,不是自外于一般理論,而只是更強調發(fā)掘相關的特點和優(yōu)勢(王宇弘、潘文國,2018)。
《馬氏文通》問世以來,西方以語法為中心,重口語、建理論、輕實踐的語言學研究模式嚴重地影響了中國的語言學乃至翻譯學等領域。由于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比之印歐語內部諸語種間更為復雜,這也必然反映在翻譯理論上來。如果說描寫翻譯學尚可以對翻譯現象進行分類、分析和研究的話,對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特別是典籍外譯則越發(fā)無能為力了。中西譯論有著不同的理論形態(tài),中國自古以來有重文章、重書寫、重修辭的傳統(tǒng),與此相應的中國譯論走的是一條人文主義的路線,這與西方譯論所走的技術主義路線大不相同(潘文國,2014)。中國的典籍幾乎都是經典美文,關于美文的翻譯顯然不只是達意那么簡單,因此這種“美文需美譯”,即文采問題,只有文章翻譯學才能夠有望得到解決。由此,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中西各自的長處與不足,從而實現優(yōu)勢互補,在構建具中國特色的本土譯論的同時,也彌補了國際譯學在漢外譯論層面的不足。
隨著中西互譯翻譯實踐的不斷推進和翻譯空間的不斷拓展,不斷拓展的翻譯活動需要更具解釋力和指導意義的翻譯理論。在對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重新審視以及中西翻譯理論比較之中,文章翻譯學逐漸孕育生成,其優(yōu)勢也已得以彰顯?;谖恼聦W概念的翻譯理論及實踐,有助于外譯中和中譯外的雙向提升。將譯者即作者、翻譯即是做文章的理念帶入翻譯的全過程,既是理論上的突破,也是實踐上的解放。
根據潘文國先生的研究,“信、達、雅”并不是翻譯的標準,而是做文章的標準,是文章學的要求。“三者乃文章正軌,亦即為譯事楷?!?這里嚴復是將“文章正軌”借用作為“譯事楷?!?潘文國,2014:94)。文章學翻譯學正本清源,消解長期以來學界對“信、達、雅”的誤解,倡導“翻譯就是做文章”,要用做文章的方法來對待翻譯,指出其第一要義是“信”,強調文章的地位和對文章的態(tài)度,即對翻譯事業(yè)高度的責任感。第二要義則是“達”,是思想或內容得到充分的表達,即達意,包括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而第三要義“雅”,則是強調文章要有文采,有表達力,文字當求爾雅,否則不能傳遠,這是對翻譯的極高要求。嚴復的“信、達、雅”是從傳統(tǒng)文章學的角度,對譯者人品、翻譯過程、雙語素養(yǎng)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了對翻譯要素的整體觀照,是集責任意識、讀者意識、審美意識于一體的翻譯哲學。另外,爭論了幾千年的“文質”問題其實是直指文體問題,即文章風格的雅馴與質直問題,而西方譯學中的“直譯”“意譯”討論的卻是翻譯方法?!拔馁|”與中國文章學傳統(tǒng)一貫注重的“文采”息息相關,將其類比于“直譯”“意譯”實際上是風馬牛不相及。
由此可見,只有為“信、達、雅”“文質之辨”正名,還原其本義,打破“以西律中”的慣性思維,立足本土資源,打通古今學術,會通中西譯學,重新建構中國翻譯話語,才能逐步建立翻譯學的中國學派。
如果說“信、達、雅”屬于“道”的范疇,那么“譯文三合:義、體、氣”則屬于“器”的層面。根據潘文國的研究,譯文和原文要在三個方面做到“相合”,即“義合、體合、氣合”;從譯者角度做到“三傳”:“傳義、傳體、傳氣”;而從讀者角度(即批評標準)則有“三品”:“品義、品體、品氣”。原文與譯文關系中“義合”是最低要求,“氣合”則是高要求(潘文國,2014:95)。進而言之,“義合”指的是譯文和原文在意圖和主旨上的契合,是文義方面切合題旨與立意;“體合”指的是譯文和原文在文體和形式上的契合,是文序、文聲、文體、語辭層面切合題旨與立意;而“氣合”指的是譯文和原文在氣勢和文脈上的契合,是文情、文勢、文品方面切合題旨與立意。既然翻譯是創(chuàng)作、是做文章,那翻譯就是一個創(chuàng)生過程,這就意味著翻譯的標準要具有有機、整體和動態(tài)的生命觀。文章翻譯學以全息視角綜合考量譯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譯者素養(yǎng)及其對“義、體、氣”的整體把握,使翻譯批評變得更加立體、豐富和全面。“譯文三合義、體、氣”是對“譯事三難信、達、雅”在跨語際層面的傳承和發(fā)展,是對翻譯過程和譯文質量的檢驗提出的更為具體、可操作性更強的要求??梢哉f,“三合”既是具體的翻譯標準和原則,又是切實可行的操作手法。
當今學術的發(fā)展,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人云亦云,唯西學馬首是瞻,更不能極端地厚今薄古或是厚古薄今。為此,潘文國先生提出了古今中外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發(fā)展之路,即“立足當前實踐、繼承中國傳統(tǒng)、借鑒外國新知”(趙國月等,2017:11),認為首先要從改變對待西方翻譯理論的態(tài)度,改變一味不遺余力引進,不加鑒別和檢驗照抄照搬的局面,改變以往“格義”式的研究方法,避免西方概念先入為主,而要以傳統(tǒng)譯論為本體,努力挖掘其本身內涵。然后再與西方譯論相比較,互相闡發(fā)與融通。只有基于中國自身文化傳統(tǒng)和翻譯實踐,才能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學派。
中國傳統(tǒng)譯論建基于文章學,強調為人和為文的一致性,即為人先于為文,人文實為一體。面對技術理性的泛濫和工具理性的擴張,翻譯的人文價值受到空前的挑戰(zhàn)和侵害。中國幾千年的文章學傳統(tǒng)強調做人和做文的一致性,正所謂“道德文章”要求先有道德,后做文章。由此而論,“信、達、雅”要求譯者必須做到“德、學、才”兼?zhèn)?潘文國,2014:95)。文章學翻譯學正是對人文主義精神的張揚,其翻譯標準就是在實踐和評價上貫注人文精神。
“信、達、雅”是從文章學的角度對譯者提出的高標準,而針對具體的翻譯實踐即語言轉換和文化傳譯,文章翻譯學提出了“譯文三合:義、體、氣”(潘文國,2014)。之所以如此重視“合”,強調譯文與原文的相合與對應(correspondence)和匹配(match),而不是“逐字死譯”(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正是為翻譯過程提供切實可行的操作手法和執(zhí)行標準。
“義合”要求譯文與原文在字、辭、句、篇各方面的意義必須相合,強調的是兩種文本在客觀意義而非主觀意義上的“合”。這里的“義”可以具體化為“字辭義”“組織義”和“系統(tǒng)義”,主張原文的每一個字的輕重、雅俗、古新、褒貶等在譯文中都要力爭做到靈活照應(潘文國,2014:96)?!绑w合”重點強調的則是形式。只有內容的翻譯,沒有形式的轉寫,其實不是完整的翻譯?!绑w”首先指“文體”,但又不囿于“文體”。翻譯中的合“體”,要求形式相應,也就是詩要譯成詩,詞要譯成詞,辭賦、駢文的特色在譯文中都要有所體現。對于中國古代文章的翻譯而言,只要掌握其四大要素,即“韻、對、言、聲”,“體合”也不難做到。
“氣合”則是文章的最高要求,可以統(tǒng)合“義合”與“體合”,產生靈動的翻譯效果?!皻狻笔俏恼伦非蟮淖罡呔辰?是歷代文章家畢生追求的目標和自我修養(yǎng)的手段。中西互譯特別是中譯外同樣也應該傳遞原文之“氣”,在目的語中以適當的形式予以表現,作為翻譯的崇高追求。“氣”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和中國文章學的靈魂,主要是指音節(jié)的調配與句子長短的安排,也就是注重“音義互動”的漢語的基本規(guī)律。文章翻譯學認為可以從“神”“氣”“脈”“味”四個維度進行把握。而西方人寫文章必然同樣講究節(jié)奏、韻律和寫作技巧,也有其“行文之氣”,這是實現“氣合”的基礎,這一點中西相通,可以實現對接。
從文章翻譯學的角度,翻譯就是做文章,一切文章都要講究文采?!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時刻提醒我們,文采是文章的要素。中國的文章,上至詩詞歌賦、下到公函奏折,無一不注重行文的文采,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節(jié)奏,從平仄到聲調,從風格到修辭,都有美的要求和標準,否則難以稱文。從整體出發(fā),反對人為過度割裂,這不但是對內容本身的要求,對文體風格亦是如此。
文章翻譯學重新思考和界定了翻譯活動的本質及其相關議題,旗幟鮮明地提出“翻譯就是做文章”,這是文章翻譯學的基本精神。既然創(chuàng)作通常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書寫以生成一個新的意義空間,是一個極具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那么翻譯必然具有創(chuàng)作的普遍特點,因此文章學視角下的翻譯這種書寫行為就具有了全新的意義。由此譯者主體性便會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同時讀者期待也會得到最大滿足。這是中西譯學領域里程碑式的創(chuàng)見,必將帶來翻譯理論與實踐上革命性的變革。
一種新理論要能夠看到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現象,解釋他人不能解釋的問題(馮智強、潘文國,2022:98)。從文章翻譯學出發(fā),有望繼續(xù)提高翻譯的地位。一直以來,翻譯始終被視作為他人做嫁衣的雕蟲小技,翻譯得好,是原作者之功;反之,則是譯者之過。把翻譯提高到創(chuàng)作的高度,可以使我們認識到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和復雜性,從而糾正以往對待翻譯的不公平的看法,進而提高翻譯的質量,加深翻譯的研究。同時,修正對翻譯的成見,增強了譯者主體性,也極大提高了譯者的地位。
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只有散文與韻文之分,而文學與非文學翻譯的區(qū)分乃是外來的分類標準,這的確給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導致了諸多問題,尤其是使得文學翻譯作品讀起來味同嚼蠟,甚至佶屈聱牙。文章翻譯學倡導翻譯就是做文章,具有超“文學”性和超“語法”性(潘文國,2012),并不做文學和非文學的嚴格分,主張一切文章皆需具有文采,這會給當下翻譯過程中出現的枯燥無味的行文風格和令人乏味的表達方式帶來革命性的生機。同時,文章翻譯學也告訴我們,中國傳統(tǒng)譯論中原本就存在著大量的關于所謂非文學翻譯的論斷與思想。也就是說,中國傳統(tǒng)譯論本來就是面向所有一般翻譯現象和問題的,并非只是針對文學翻譯。例如嚴復的翻譯主要集中在西方的科學、政法、經濟學等社會理論方面,幾乎沒有一部文學翻譯作品。這同時也昭示出,嚴復的主要翻譯思想并不是針對文學翻譯而言的。
以往從西方引進的翻譯理論在描寫和解釋中西翻譯活動時,經常會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即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隔膜,而在指導翻譯實踐時又會出現理論的解釋力不足和針對性不強等“水土不服”的問題。而長期以來對“信、達、雅”的誤解,又造成了大量中國本土翻譯資源的誤用與遮蔽。文章翻譯學的出現,可以彌合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作為“道”的“信、達、雅”是更高層面的翻譯哲學;作為“器”的“義、體、氣”是指導翻譯的操作性指導原則,二者各司其職,各有側重,又相互觀照。這樣,既有形而上的綱領性理論指導,又有指導具體翻譯實踐的操作原則和標準,由此文章翻譯學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了會通的橋梁。由此,文章翻譯學既突破了古今中外的界限,又打通古今學術,會通中西譯學,使傳統(tǒng)走向了現代。同時也突破了譯入譯出的界限,使得典籍外譯和美文中譯也有了彼此對話的可能。
文章學視角下,出于對文本生命的尊重和體悟,對譯者與原文的關系有了新的喻義,如若即若離關系、對話交流關系、交互作用關系、各美其美關系等,譯文作為有機整體而自然地保持。這些全新概念和領域給我們的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挑戰(zhàn),從而填補了翻譯理論,特別是中西互譯領域的空白。同時,必須考慮文章翻譯學的適應性問題,特別是其是否受語種的限制,以及該理論解決的是具體哪個翻譯層次、哪些方面等重要問題。
文章翻譯學發(fā)展與譯介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非常關鍵的問題:核心概念怎么翻譯,源自中國的概念如何與西方的(所謂現代的)學術對接,如何使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人接受,以及如何使已經喪失傳統(tǒng)、文化自卑的國人認同和接受等問題,也是接下來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文章翻譯學倡導在充分傳達原文意義的基礎上寫出具有文采的文章,上至文學作品、名著典籍,下至應用文體、日常表達,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從而打破了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進而,文章翻譯學會通了中譯外和外譯中兩個不同的翻譯方向。嚴格說來,中譯外和外譯中屬于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但是“信、達、雅”的重釋與“義、體、氣”的提出卻使我們看到了彼此會通的可能。潘文國多年來“典籍外譯”和“美文中譯”的實踐以及張德讓(2019)對嚴復《原富》翻譯的文章學研究,馮智強和龐秀成(2019)對林語堂“創(chuàng)譯一體”著譯作品的文章學解讀,林元彪(2019)對語言科技時代翻譯人文任務的文章翻譯學詮釋,李志強等(2021,2022)將文章翻譯學用于《爾雅》外譯的研究,都進一步證明了文章翻譯學的解釋力與可行性?;诖?我們可以進一步把文章翻譯學的原則推廣到更廣闊的翻譯實踐與研究領域。
近年來,翻譯研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西方譯論潮水般涌入卻難以真正落地,中國譯論博大精深卻難以把握。英漢兩種語言的巨大差異給英漢互譯提出了空前的挑戰(zhàn),為習慣以印歐語系內部諸語種翻譯立論的翻譯理論家提出了難題。西方的學術一般有嚴格理論與實踐之分,而中國的道器合一、情理互通可以使譯論與實踐融通相輔、相得益彰。文章學翻譯學的問世,給譯界帶來了新的生機。用寫文章的態(tài)度對待翻譯可以還翻譯學以人學。這個承繼傳統(tǒng)、源自實踐的指導思想會使翻譯本質、翻譯價值、翻譯標準、認知過程、翻譯單位、譯者地位、譯者素養(yǎng)等一系列翻譯理念發(fā)生改觀,而文章學的概念如文資、文意、文序、文境、文色、文聲、文勢、文術、文品、文體、文病等在這一過程中都會煥發(fā)強大的生命力。以“義、體、氣”為基本維度的生命有機論也會為翻譯學突破語言學這一基礎框架提供了可能的路徑,為翻譯學提出新的課題,帶來切實可行的操作標準,從而使相關翻譯理論更具解釋力,更有可操作性,進而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也會更加緊密。
文章翻譯學為譯學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的研究空間,其思想、原則和方法既可以具體化到字、詞、句、篇,又可以指導立意運思、謀篇布局、辭采風骨等諸多領域。文章翻譯學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翻譯,重新審視翻譯標準、翻譯單位、翻譯策略以及認知過程等,這對于翻譯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義、體、氣三合”的提出更是對翻譯實踐有著具體的指導作用,使得翻譯實踐有了有效可行的抓手。更為重要的是,文章翻譯學作為一個主要使用中國話語的翻譯學,充分認識到了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價值,特別是重振了翻譯學者的士氣,重拾了人文學者治學的信心,有望為中國的學術開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