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龍
(甘肅省隴西縣第二中學,甘肅隴西 748100)
應試教育時期,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口耳相傳加題海戰(zhàn)術為主,教師會要求學生多背誦、多記憶、多訓練,提高考試成績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這一教學模式是被動的、低層次的,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不斷深化高考制度變革,希望發(fā)揮好指揮棒的作用,能推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變革。學科教師也基于新高考的新要求、新目標,積極推動課堂教學的變革,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被發(fā)明并且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取得了巨大的教學成效。
在新一輪高考制度變革的推動下,必然會帶來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高考的新要求。從最近兩年高考語文試卷的編排與題型不難發(fā)現(xiàn),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考量不僅包含教材中要求背誦、默寫的知識點,還有對教材內容的延伸與拓展,這一考查導向明顯突破了教材的桎梏,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內容,教師教學要突破傳統(tǒng)“唯分數(shù)論”的淺層次目標,要將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包括語言素養(yǎng)、閱讀能力、寫作素質、人文素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等關鍵能力和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這些培養(yǎng)目標有效突破了傳統(tǒng)低層次的教學目標,可以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資源優(yōu)勢,彰顯語文學科設定的主要目標,目標的升華對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能采取一些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新模式。
新高考下的新目標對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摒棄自己陳舊的經(jīng)驗主義,加強對新高考制度的研究,對高考語文試卷的梳理總結,并與傳統(tǒng)高考制度及高考試卷內容進行對比,找準其中的異同點,以此作為自己教學過程轉變的重要依據(jù)。結合高考制度的變化以及最近兩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有很多,包括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過程的變革、教學素材的充沛等,只有教師在這些方面做出改變,才能滿足新高考的新要求,也才能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成長,以滿足新高考制度的要求。語文課堂教學的改變也給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帶來了積極的改變,尤其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全面深入,也避免了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推動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關系的一次重大變革。包括減負增效落到實處,根據(jù)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要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給予學生更多自由學習和成長的空間,這也是新高考制度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的集中體現(xiàn)。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的以背誦、默寫、題海戰(zhàn)術為主的教學過程的桎梏,能帶領學生廣泛閱讀、充分實踐,實現(xiàn)語文思維、語言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包括教學時空的延伸,不能將學生局限在教室內、教材中,而是能通過合適的途徑,帶領學生去瀏覽豐富的語文世界,能在真實生活中去感受語文的精彩紛呈,能在線上教學的助力下,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在實踐中去感受文字的力量。為了實現(xiàn)新高考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有效推動學生想學、能學、會學,這也是對高效課堂教學的具體要求,需要滿足這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深入化,也就是教師在實施教學的時候不能停留在傳授專業(yè)知識這一層面,還需要關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需要實際化,也就是教師的教學必須要立足以生為本,圍繞學科教學重點,保證教學的精準有力。最后需要科學化,也就是在新高考要求下,教師的教學要講究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立足合理、高效、有力的教學要求。
結合新高考制度下的新目標、新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必須要做出創(chuàng)新與變革,以滿足新高考的考核要求,以實現(xiàn)新高考的考核追求,實現(xiàn)學生學科綜合能力和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
新高考更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要求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與見解,要求教師能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所以,新高考制度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首先是“以生為本”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要求是立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和成長需求,要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發(fā)揮好學生主觀能動性,這樣整個教與學將圍繞學生開展,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高中語文教師在推進新高考的教學實踐中,要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新時期教育要求,保證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精準、科學、有力,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建立。在這一教學模式中,要堅持一中心、兩基本點、三舉措、四原則、五方法、六要求、七環(huán)節(jié)等具體的要求,其中一中心就是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不僅僅包括文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兩基本點就是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這對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舉措主要指的是自主學習、自由成長、自我管理,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立足學生的中心地位,這也是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根本遵循。四原則指的是活動性、合作性、反思性、整合性,也就是教師在以生為本教學模式中要多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多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多引導學生加強合作,并且能對語文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能構建語文知識體系。五方式主要指的是在以生為本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方法,包括自主學習、研究學習、組團學習、評價學習、拓展學習等,這是學生跳出傳統(tǒng)唯書本、唯分數(shù)等教學桎梏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落實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根本要求。七環(huán)節(jié)指的是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施以生為本教學模式,需要在七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包括導入環(huán)節(jié),要堅持多元導入原則,二是自讀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加強自主閱讀,圍繞閱讀要求編寫閱讀提綱與要求,引導學生加強自主閱讀,在閱讀中獲取知識。三是探究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學生以具體的目標為導向,積極探究未知知識,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四是釋疑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教師針對學生的疑惑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五是練習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題海戰(zhàn)術,更強調量少而質優(yōu)。六是拓展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以教材為基礎,實現(xiàn)教與學范圍的拓展,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延伸。七是小結環(huán)節(jié),即學生對學習情況進行反思、總結。
縱觀最近新高考改革之后的高考語文試卷,發(fā)現(xiàn)考書本上的知識點越來越少,考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題目越來越多,就如2021 年甘肅高考語文試卷,其中的題目以閱讀理解為主,而且作品基本上都不在教材中,但是考核的知識點都在日常教學中,只不過被嫁接到新的閱讀作品中,這對于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能有效采取在線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跳出教材與教室的桎梏,到更加廣闊的空間里去學習知識、提升技能。學生在拓展學習的時候,還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很多時候因為學生不在課堂上,所以需要教師借助網(wǎng)絡進行遠程指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wǎng)絡去搜尋一些自己喜歡的閱讀作品,這對于擴大學生知識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學生適應新高考要求的關鍵舉措。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整理成一個閱讀庫,然后上傳到網(wǎng)絡,這樣學生在學習之余就可以更加快捷地閱讀作品,并且教師可以將閱讀理解常見的練習要求、技巧與方法羅列出來,并上傳到班級學習群,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有了重點與方向,而不是盲目閱讀。同時,在線上教學模式中,對于課堂教學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包括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作品情景,借助網(wǎng)絡展示更多的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生活背景,借助課件展示思維導圖。這些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而且有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有利于釋放學科和學生的天性,這也是語文新高考要求的具體體現(xiàn)。
在過去,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對紀律的要求比較高,很多時候教師會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在講臺上夸夸其談,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生搬硬套,而不考慮學生是否能聽懂、能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只能滿足教材知識的傳遞,而實現(xiàn)不了對教材知識的深入領悟。這一模式顯然不符合新高考的要求,為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借助“問題式”教學模式,以“問題”為突破口,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探究。教師在落實“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時候,要立足學生學習需求,在目標設定、問題細化等方面深入推進、積極實施。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從三個方面來推進:一是在關鍵內容處設計一個導入性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導向,去思考關鍵內容的要求,理解關鍵內容的內涵,很多時候這種問題起著很好的點撥作用。二是在作品的矛盾處設定有效的剖解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內涵與外延有深入的理解,對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在課文對比處設置問題,突出中心思想。這對于學生深入思考作品,把握文章主旨,掌握閱讀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問題式”教學模式,學生對不同類型的作品,包括教材之外的閱讀作品,都能掌握閱讀的技巧、思考的路徑,學會了思考,也就能掌握做題的方法,提高做題的成效。在實施這一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學會提問,學會設計問題,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自問自答”中實現(xiàn)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實現(xiàn)閱讀成效的提升,這也是新高考對學生學習能力、做題素質的集中體現(xiàn)。
在過去,高中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時候,通常會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教學,不能打破教材各個學習板塊之間的變革,導致碎片化教學普遍存在,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科知識體系的建立非常不利。根據(jù)新高考的要求,教師必須要為學生建立語文知識體系,能通過一個很小的切口,實現(xiàn)更大范圍內知識的理解,而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的關鍵舉措是創(chuàng)新模塊化教學模式。在模塊化教學模式中,教材的知識點將會被按類分為若干個板塊,同時也會按照新高考要求補充必要的學習模塊,這樣學生就能實現(xiàn)學習的集中性,就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語文學科教學的系統(tǒng)性,這將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新高考的要求,將教材分為不同的學習模塊,如對于古代文學模塊,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虛詞與實詞的剖析,要引導學生學習古代文學句式的用法,掌握篩選古代文學信息的能力,從而在模塊化的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古代文學板塊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集中,并且重點突出,有助于推動教與學的深入。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模塊化教學模式中的常見模式包括閱讀模塊、寫作模塊、古詩詞模塊、讀寫結合模塊、社會實踐模塊等,教師可以結合高考要求以及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內容,合理劃分合適的模塊,進而實現(xiàn)教學的深入、有力、高效。在模塊化教學模式中,有效革新了傳統(tǒng)碎片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系統(tǒng)性地學習,同時對于學生語文學科思維導圖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新高考是教育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的必然之路,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動力,新高考制度對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目標。要想滿足新要求、實現(xiàn)新目標,就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新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生為本模式來筑牢教學環(huán)節(jié),在線教學模式來拓展教學空間,“問題式”教學模式來豐富教學過程,模塊化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成效。這些新模式可以有效打破傳統(tǒng)口耳相傳、題海戰(zhàn)術、照本宣科等教學模式的弊端,不斷提高教學成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質,充分彰顯新高考的優(yōu)勢與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