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璐
【內容提要】 本文在對太平洋島國的歷史、國情以及新中國與南太島國開展40年友好合作的歷史、現(xiàn)狀等進行簡介的基礎上,梳理并分析了當前中國與南太地區(qū)在合作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對未來雙方如何更好地拓展與深化合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其中機遇包括中國與南太島國在拓展、深化發(fā)展與安全領域合作的需求;挑戰(zhàn)則主要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與南太島國合作施加的種種阻力,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與南太洋島國開展合作尤為警惕,在雙方的安全合作議題上散播負面輿論;另一方面,為阻撓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將中國排擠出南太地區(qū),美國及其盟友直接或策略性地升級其地緣政治、軍事戰(zhàn)略措施。在此高壓下,南太島國的心態(tài)不同,反應各異。美國及其盟友施加的這些阻力實質上是對包括中國和南太島國在內的大多數(shù)國家發(fā)展權的壓制與侵犯。針對上述情勢,建議中國相關部門和學者從地區(qū)和國際兩個層面著手,促進雙邊關系發(fā)展,改善國際發(fā)展環(huán)境,不斷鞏固和加強中國與南太島國友好合作。
2022年5月底6月初,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島國(下文簡稱“南太島國”),達成了一系列共識與合作,為今后中國與南太島國的交往與合作指明了方向并做出具體規(guī)劃。這不僅是中國與南太島國40余年友好合作關系的延續(xù),也是雙方攜手合作、共拓未來的有力舉措,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又一具體實踐。然而,由于歷史上南太島國受西方殖民擴張的影響頗深,地理上又和澳大利亞、新西蘭毗鄰,一向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視為地緣政治與軍事戰(zhàn)略位置重要且自然資源豐富的“傳統(tǒng)勢力范圍”。因此,盡管多數(shù)南太島國早已擺脫了西方國家的殖民統(tǒng)治而獨立建國,且與中國開展了近半個世紀的各領域合作,但由于近年美國對中國態(tài)度和政策的轉變,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也被美國視為對其的“挑戰(zhàn)”和“威脅”。尤其是2022年4月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了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引起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和極力阻止。因此,深入研究當前南太島國在經濟、社會和安全發(fā)展領域的種種訴求及其對大國合作的基本立場,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與南太島國加強合作的抨擊和阻擾舉措,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相關政策制定和學術研究有所助益。
本文中的“南太島國”主要指隸屬于大洋洲且欠發(fā)達的島嶼主權國家(不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南太島國地處歐亞大陸、太平洋和印度洋等幾大地殼板塊交接的太平洋熱帶海域,多數(shù)島國陸地面積狹小而零散,常伴有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地區(qū)各國及島國內部交通不便,人口數(shù)量較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處于欠發(fā)達狀態(tài),貧困國家和人口在世界各地區(qū)中占比較高。
南太島國歷史上長期遭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殖民,目前在除澳大利亞、新西蘭之外的南太26個國家和地區(qū)中,仍有發(fā)達國家的“海外領地”10個;在已宣布獨立的16個島國中有3個曾被美國托管、2個分別被澳、新托管、1個被英、澳、新共同托管,至今有些島國實際上仍未擺脫殖民地處境。在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下,南太島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程度一直較低,即便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目前在世界經濟發(fā)展排名中也僅是中間位置,有些國家甚至還在末尾徘徊。這使南太島國一方面有強烈的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訴求,另一方面也面臨治安環(huán)境差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霸權戰(zhàn)略導致的地區(qū)局勢動蕩風險。目前,南太島國中有10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分別為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湯加、薩摩亞、基里巴斯、瓦努阿圖、庫克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紐埃;4個仍與臺灣地區(qū)存在所謂“外交關系”,分別為瑙魯、帕勞、馬紹爾群島和圖瓦盧。
南太島國海洋資源豐沛,但陸地資源匱乏、種類相對單一。如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的漁業(yè)資源豐富,但缺乏礦產資源;基里巴斯?jié)O業(yè)資源豐富且有一些礦產,但境內多為土質貧瘠的珊瑚礁島,難以種植農作物;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帕勞、所羅門群島和庫克群島均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但自然資源的種類和結構相對較為單一。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南太島國的經濟發(fā)展,導致其產業(yè)結構不平衡,如農業(yè)品類較少,生產技術落后,工業(yè)化程度低,開發(fā)和加工能力不足等。不少島國所倚重的旅游業(yè)往往受制于薄弱的公共基礎設施、當?shù)貥O端天氣和頻發(fā)的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使本就單薄脆弱的島國經濟經常遭受打擊。此外,由于經濟不振,勞動人口大量外流至發(fā)達國家,當?shù)貎?yōu)質人力資源匱乏,社會經濟發(fā)展體量和增量普遍不足,對外依賴度很大。
限于地理環(huán)境,對于南太島國而言,可持續(xù)發(fā)展是與經濟發(fā)展一樣迫切的關鍵利益訴求。一是減緩碳排放。當今溫室氣體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持續(xù)淹沒地勢低平的海岸和島嶼,這極大地威脅南太島國民眾的生存安全。因此,減少碳排放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成為關系島國存亡的迫切訴求。二是保護自然環(huán)境。無污染的海洋環(huán)境和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南太島國發(fā)展經濟的重要來源和保障。如庫克群島的珍珠養(yǎng)殖業(y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湯加、斐濟等國的漁業(yè)和旅游業(yè)等均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這都需要太平洋海域具有良好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三是加強環(huán)境治理。薄弱的國力和公共基礎設施使得南太島國的生產生活更易遭受環(huán)境破壞的影響,也較難依靠自身力量復原,非常需要增強應對頻繁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其后美、法、英等國在該地區(qū)進行大量生化與核試驗,給當?shù)睾Q笊鷳B(tài)和自然環(huán)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和污染,例如被美國托管的馬紹爾群島在1946—1958年間遭受了美國在其上空和海底實施的67次核試驗,爆炸產生了210億噸當量,占美國所有核試驗當量的80%,相當于該群島居民在12年里每天都要經歷1.6個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影響。此外,美國還在馬紹爾群島西北端的埃尼威托克環(huán)礁上進行了數(shù)十次生物武器試驗,并將美國本土內華達州核試驗場的130多噸被輻射的土壤傾倒在該群島上,給當?shù)氐暮Q蠛完懙厣鷳B(tài)系統(tǒng)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嚴重損害了當?shù)鼐用竦纳踩蜕眢w健康。[1]李強:《“美軍遺留的炸彈仍在奪去無辜民眾的生命”(深度觀察)——美國濫用武力造成世界動蕩》,人民網,2022年7月5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705/c1002-32465789.html。這些影響至今未能消除,所以南太島國也亟需在消除核危害領域加強環(huán)境治理。
南太島國居民主要由波利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組成,外來移民則源于歐美宗主國和印度等少數(shù)亞洲國家。長期的西方殖民統(tǒng)治和各方勢力爭奪給當?shù)亓粝铝酥T多積怨,當今各島國內部矛盾重重,不同地區(qū)、族群之間的種族和文化隔閡、歧視和沖突頻發(fā),加之社會資源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島國普遍存在政局不穩(wěn)、社會動蕩、政治風險高企等問題。同時,由于國力有限和社會矛盾錯綜復雜造成的治安漏洞也易遭跨國犯罪者利用。2012年,國際電信詐騙犯罪地開始向大洋洲轉移,2017年中斐警方聯(lián)手搗毀斐濟楠迪鎮(zhèn)附近的5個犯罪窩點。此外,越來越多的毒品犯罪分子將南太地區(qū)當做販毒中轉站之一。鑒此,南太島國亟需提高警務能力,建立良好社會治安秩序,營造長治久安的國家發(fā)展環(huán)境。
出于稱霸全球需要,美國還加強了對南太地區(qū)重要島嶼和航道的控制,借駐軍長期對南太地區(qū)進行軍事化。近年,隨著美國對華遏制措施不斷升級,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系列安全合作機制也逐漸擴大到南太地區(qū)。2022年9月,美、英、澳三國簽署安全合作協(xié)議,打造“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其首要任務是幫助澳大利亞組建核動力潛艇艦隊[1]《對抗中國?美英澳三國宣布組新聯(lián)盟“AUKUS”》,新浪網,2021年9月16日,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21-09-16/doc-iktzqtyt6418134.shtml。,引起所羅門群島、薩摩亞、基里巴斯等南太島國的嚴重關切。[2]孟湘君:《讓美國核武器回家!普京為何警惕烏克蘭“擁核”?》,中國新聞網,2022年3月8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03-08/9696276.shtml。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做法對南太島國的主權和安全缺乏應有的尊重和關切,使其面臨軍事威脅、環(huán)境污染和核擴散升級的風險。
此外,日本基于自身的戰(zhàn)略需求及追隨美國的太平洋戰(zhàn)略部署,長期與美國在南太地區(qū)開展密切的雙邊軍事合作,還與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一系列雙邊及多邊安全合作機制。依托于此,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南太地區(qū)不斷加大武器設備的投放力度、新建海軍基地,美、歐、澳、日、印等國還在南太地區(qū)頻繁開展各種聯(lián)合軍演,使南太島國面臨軍事沖突爆發(fā)和擴散的風險。
中國與南太島國人民交往的歷史悠久。新中國建立后,首先于1975年與斐濟建立了外交關系,此后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等9個南太島國陸續(xù)建交[1]丁鵬、崔玉中:《中國與南太平洋島國合作述評》,載《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11月,第41頁。,并長期保持友好合作關系。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雙方的友好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已經成為南太地區(qū)發(fā)展與安全的利益攸關方。習近平主席2014年在南太地區(qū)進行國事訪問時曾表示,“南太平洋地區(qū)也是中方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2]《專家評亞太外交:中國說得少做得多 美國高談闊論》,參考消息網,2014年11月24日,https://china.cankaoxiaoxi.com/2014/1124/575000.shtml。2018年,中國領導人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一致同意將雙方關系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fā)展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開啟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的新篇章。近年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持續(xù)向前發(fā)展,給地區(qū)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南南合作樹立了典范。目前,中國正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多領域務實合作。
與南太島國交往40余年來,中方一貫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中國政府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向島國提供的援助與合作項目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并圍繞著島國的切實需求不斷拓寬,涵蓋了國際援助、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20多個領域。據粗略統(tǒng)計,截至2021年底,中國對南太建交島國直接投資27.2億美元[3]《中國—太平洋島國合作事實清單》,外交部網站,2022年5月24日,https://www.mfa.gov.cn/web/zyxw/202205/t20220524_10691894.shtml。,多方面帶動和促進了島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從中受益的島國企業(yè)踴躍參加歷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雙向投資穩(wěn)步推進。1992—2021年,中國同南太建交島國的貿易總額從1.53億美元增至53億美元,年均增長13%,30年間擴大了30多倍。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持續(xù)向島國提供各類抗疫物資超過100噸。豐碩的合作成果表明中國是真誠地向南太島國提供援助并積極幫助其構建自主發(fā)展能力,真正讓南太島民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收獲“紅利”。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不斷拓展,引發(fā)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滿和干預。2021年11月24日,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爆發(fā)了持續(xù)數(shù)天的大面積騷亂,暴徒襲擊了國民議會大樓并放火燒毀了警局和附近的其他建筑物,之后又洗劫了唐人街,焚燒中方商鋪和企業(yè),導致數(shù)人喪生。根據澳美新聞報道,11月26日,所羅門群島總理梅納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表示,外部勢力因對所政府在201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心存不滿,慫恿暴徒制造了此次騷亂。澳大利亞雖然應所政府請求派警察部隊前往協(xié)助控制局面,但卻未能阻止悲劇發(fā)生。[1]《所羅門群島總理:與中國大陸建交令外部勢力慫恿騷亂,我不想點名》,觀察者網,2021年11月26日,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11_26_616321.shtml。此次騷亂嚴重破壞了所羅門群島的社會穩(wěn)定,損害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中國在當?shù)氐耐顿Y項目亦受到沖擊。2022年4月21日,所羅門群島前總理丹尼·菲利普(Danny Philip)表示,澳大利亞警方曾接到指示不要在暴亂中保護中企,翌日這一說法迅速被澳駐所羅門群島高級專員拉克倫·斯特拉漢(Lachlan Strahan)否認[2]王愷雯:《所羅門群島前總理稱澳部隊在所騷亂期間不愿保護中方設施,澳迅速否認》,觀察者網,2022年4月22日,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4_22_63627 9.shtml。,部分西方輿論也為澳大利亞辯護。[3]Kathrin Hille. “Australia should blame itself for Solomon Islands’shift to China,”Financial Times, April 5, 202, https://www.ft.com/content/14fc7739-feca-4555-a399-2aed3b682243。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xiàn)類似事件,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并保護中國在當?shù)氐暮M饫妫_門群島政府邀請中國警方赴所,培訓當?shù)鼐煲蕴嵘渚瘎漳芰?。為減輕南太國家的疑慮,中方也表示,中所安全合作是公開透明、開放包容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與所羅門群島現(xiàn)有的雙邊和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并行不悖、相互補充;中方愿同有關國家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形成國際合力。[1]王愷雯:《所羅門群島前總理稱澳部隊在所騷亂期間不愿保護中方設施,澳迅速否認》,觀察者網,2022年4月22日,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4_22_63627 9.shtml。在所方邀請下,中方人員于2021年12月赴所開展相關合作。
2022年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進一步發(fā)展。4月,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正式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2]《汪文斌:中所安全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中國網,http://cn.chinadiplomacy.org.cn/2022-04/19/content_78174232.shtml。,安全合作邁入常態(tài)化、機制化階段。這一合作既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也符合維護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及中國海外利益的共同目標。5月末,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南太島國,薩摩亞等國也嘗試就警務技能培訓與中國開展合作。未來這類安全合作將有助于島國警務能力的提升,幫助島國更為獨立自主地維護本國社會秩序,減少因治安問題而產生的政治動蕩、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資和開展國際經濟合作,同時也為中企提供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有效保障中國的海外利益。
中國與南太島國還就深化雙方的務實合作達成新的廣泛共識。[3]《王毅談南太之行: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公開透明、光明磊落》,中國新聞網,2022年6月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 22/06-06/9772578.shtml。王毅外長在斐濟主持召開了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4]謝雁冰:《王毅開啟南太之行,中國與南太島國外交新互動有何看點?》,中國新聞網,2022年5月2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2/05-26/9764054.shtml。,并對所羅門群島、薩摩亞等10個島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或視頻會晤;與南太島國分別簽署、達成52項雙邊合作成果,涵蓋安全與發(fā)展等15個合作領域,為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動力[5]白雪飛:《王毅:中國同南太建交島國合作呈現(xiàn)“雙輪驅動”的生機勃勃局面》,新華網,2022年6月3日,http://www.news.cn/2022-06/03/c_1128712052.html。,中國同南太建交島國的合作呈現(xiàn)“雙輪驅動”的生機勃勃局面。
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教訓及馬漢“海權論”學說,讓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加強了對南太地區(qū)重要的島嶼和航道的控制,不僅留駐海軍,還于1951年簽訂《澳新美同盟條約》(ANZUS Treaty)組建軍事同盟[1]梁甲瑞:《馬漢的“海權論”與美國在南太地區(qū)的海洋戰(zhàn)略》,載《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第76頁。,以條約形式確定了太平洋地區(qū)的安全合作框架。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構建海洋霸權,把南太地區(qū)當成了自己的“內湖”,排斥他國對地區(qū)事務的積極參與。[2]同上,第77頁。澳大利亞對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極為敏感并極力反對,除了追隨美國外,澳向來認為西南太平洋的“緊鄰區(qū)”直接關系到自身的安全利益,澳大利亞必須在該地區(qū)發(fā)揮影響力,因此加緊實施“太平洋升級”戰(zhàn)略,企圖全面加強對南太地區(qū)的控制。此外,美澳等國的智庫和媒體對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頻頻抹黑,為落實美國“印太戰(zhàn)略”部署,持續(xù)污名化中國在南太地區(qū)的各項活動,給“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友好往來及合作制造雜音,以防止中國在南太地區(qū)不斷擴大影響力。
一是歪曲中國與南太島國之間開展經濟合作的目的,捏造中國企業(yè)在海外開展的經貿項目和活動有軍事目的,如稱“中國捕魚船隊已在該地區(qū)約 3萬個島嶼的海域占據主導地位,大量捕獲金槍魚,同時分享有關美國海軍動向的情報”。[3]Damien Cave, “Why China Is Miles Ahead in a Pacific Race for Influence,” New York Times, May 31,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5/31/world/australia/china-unitedstates-pacific.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
二是誣蔑中國與南太島國之間的外交、援助與經貿合作為“精英俘虜”,“本質上是在購買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界領袖”。[1]Edward Wong, Damien Cave, “Blinken Says U.S. Has a ‘Long-Term Futur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2/12/us/politics/blinken-fiji-pacific-island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5.實際上,南太島民因受益于中國技術援助和基礎設施項目而對中國充滿感激之情。中國與南太島國的邦交合作并非采取所謂“精英俘虜”策略來實現(xiàn),而是多個國際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通力協(xié)作的成果,背后有著廣泛而深厚的民意基礎。
三是渲染中國與南太島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是“債務陷阱外交”,即先對島國合作項目發(fā)放貸款,然后要求其政府償還。[2]Edward Wong, Damien Cave, “Blinken Says U.S. Has a ‘Long-Term Futur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2/12/us/politics/blinken-fiji-pacific-island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5.事實上,中國援外貸款項目的特點是不將援助與受援國的經濟發(fā)展和治理改革掛鉤。[3]朝日新聞:中國、南太平洋で援助攻勢 バヌアツの埠頭や庁舎、続々整備。2018年5月17日。https://www.asahi.com/articles/DA3S13497288.html?iref=pc_ss_date_article。
在中國與所羅門群島對外公布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之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媒體就已經獲取信息并大肆炒作。2022年3月19日,美國務院發(fā)言人稱中所安全合作“只會加劇區(qū)域和國際上對北京單方面將其國內安全機構擴展到太平洋地區(qū)的擔憂”。澳大利亞反應尤為強烈。3月28日,澳大利亞時任總理莫里森稱中所開展安全合作會增加“對地區(qū)安全的壓力和威脅”。 4月12日,澳大利亞時任國際發(fā)展和太平洋事務部長澤德·塞瑟利亞(Zed Seselja)訪問所羅門群島,會見所總理索加瓦雷,明確要求所方不要與中方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4]日本共同社:米、南太平洋関與強化へ…週內に高官派遣 中國·ソロモン接近懸念。2022.4.20. https://www.yomiuri.co.jp/world/20220420-OYT1T50018/。;4月20日,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政府正式宣布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
其一,猜測中所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是中國在南太島國建立軍事基地的試探性舉動,同時為所羅門群島政府尋求中國保護提供便利。有輿論稱該協(xié)議“將為中國軍隊和軍艦進入太平洋島國打開大門”[1]Damien Cave, “China and Solomon Islands Draft Secret Security Pact, Raising Alarm in the Pacific,”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24/world/asia/china-solomon-islands-security-pact.html?searchResultPosition=4.,“中國還可能據此協(xié)議在所羅門群島建造一個軍用港口”。[2]Damien Cave, “Why China Is Miles Ahead in a Pacific Race for Influence,” New York Times, May 31,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5/31/world/australia/china-unitedstates-pacific.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美國官員擔心中國會利用幫助發(fā)展經濟的承諾和“脅迫”手段將某些南太島嶼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并在該地區(qū)建立軍事基地,這將阻礙美軍在發(fā)生戰(zhàn)爭時向地區(qū)迅速調動部隊的能力。[3]Edward Wong and Damien Cave, “Blinken Says U.S. Has a‘Long-Term Future’in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2/12/us/politics/blinken-fiji-pacific-island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5.有輿論認為,該協(xié)議將允許所羅門群島政府在緊急情況下向中國尋求保護,同時為中國提供可用來阻斷美澳南太航運交通的行動基地。[4]Damien Cave, “China and Solomon Islands Draft Secret Security Pact, Raising Alarm in the Pacific,”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24/world/asia/china-solomon-islands-security-pact.html?searchResultPosition=4.
其二,渲染南太地區(qū)地緣政治戰(zhàn)略化并制造緊張局勢。2022年5月,路透社報道稱,中國正在南太地區(qū)爭奪地緣優(yōu)勢,將通過雙邊和多邊方式為太平洋島國進行警務培訓,并在數(shù)據網絡、網絡安全、智能海關系統(tǒng)方面開展合作,承諾將采取平衡的方法助力島國實現(xiàn)技術進步、經濟發(fā)展和國家安全。[5]Reuters/Pacnews, “FSM President rejects China joint communique plan,” Islands Business, May 26, 2022, https://islandsbusiness.com/news-break/fsm-president-rejectschina-joint-communique-plan.部分西方輿論稱,美澳等國越來越擔心中國在地緣意義重要的南太地區(qū)擴大影響力。[1]Damien Cave, “China Seeks Sweeping Regional Deal With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New York Times, May 25,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5/25/world/asia/chinapacific-island-countries.html.
其三,將南太島國之間的矛盾歸咎于中國,并指責雙方合作造成了地緣政治風險。2022年7月,第51屆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導人峰會在斐濟首都蘇瓦召開,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太諸島國等21個國家參會,基里巴斯總統(tǒng)塔內蒂·馬茂在會前致信論壇,表示因不滿《蘇瓦協(xié)定》對論壇領導人的安排,基里巴斯宣布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這本是南太地區(qū)國家間內部的問題,而美國等西方媒體卻將其強行與中國掛鉤,進而上升至地區(qū)影響層面。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說,分裂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只會使中國受益。[2]Nic Fildes, Demetri Sevastopulo, “US woos Pacific island nations in effort to push back against China,” Financial Times, July 12, 2022, https://www.ft.com/content/ffccfb28-280e-4df6-8170-036da0b07ecd.
隨著與中國合作的拓展,許多南太島國的領導人和政府官員遭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媒體的指責和詆毀,承受著輿論暴力,如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就被指責“制造地緣政治風險”等。這些輿論試圖以此恐嚇島國官員,以干擾南太島國與中國的正常合作。實際上,美西方制造中國和南太島國合作的負面輿論是為了限制島國的主權選擇,使其對地區(qū)的“安全關切”更具合理性,通過搶奪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話語權,強化地區(qū)霸權以滿足自身利益,實則加劇了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不平等。
對于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澳大利亞積極游說南太島國,試圖阻止其與中國的合作。2022年5月,澳新任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訪問斐濟;6月,黃英賢和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相繼訪問所羅門群島并在7月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峰會期間與索加瓦雷會晤。7月12日,澳新任副總理和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在上任后首訪美國期間表示,美澳兩國必須在印太地區(qū)加強合作,以避免在日益增長的“威脅”面前出現(xiàn)“災難性的威懾失敗”。[1]Eryk Bagshaw, Farrah Tomazin, “US, Australia launch major Pacific counter-bid to China’s rising influence,” Sydney Morning Herald, July 12, 2022, https://www.smh.com.au/world/oceania/us-australia-launch-major-pacific-counter-bid-to-china-s-rising-influence-20220712-p5b12f.html.
過去幾十年中,美國對南太島國的發(fā)展漠不關心,美國駐所羅門群島使館已經關閉了29年,美國高級別官員37年來從未到訪過斐濟。但中所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后,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立即趕赴斐濟開展外交活動。美澳等國還向所羅門群島派出高級官員直接進行外交施壓,試圖阻撓中所安全合作。4月22日,中所安全框架協(xié)議簽署公布后僅3天,美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xié)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即率政府高級代表團飛抵所羅門群島,就中所協(xié)議的相關事宜進行“實質性討論”,并妄稱若中所安全合作中存在軍事行動,“美國將給予重大關切并作出相應反應”,還表示會加快在所羅門群島重開美國大使館的進程,并訪問了巴布亞新幾內亞。[2]“US steps up efforts to court Solomon Islands after China security deal,” Financial Times,April 22, 2022, https://www.ft.com/content/fb7eed16-095a-4c65-bb22-798112d05c7a.7月,美國副總統(tǒng)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框架下的漁業(yè)專題會議上宣布,美國將在基里巴斯和湯加開設大使館,并重新向南太地區(qū)派遣“和平隊”[3]Yan Zhuang, “Australia Shifts Its Tone at the Pacific Islands Forum,”New York Times,July 15,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7/15/world/australia/australia-shifts-its-tone-at-the-pacific-islands-forum.html?searchResultPosition=10.,聲稱美國將啟動其自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太平洋行動”,并在該地區(qū)花費9億美元。[4]Eryk Bagshaw, Farrah Tomazin, “US, Australia launch major Pacific counter-bid to China’s rising influence,” Sydney Morning Herald, July 12, 2022, https://www.smh.com.au/world/oceania/us-australia-launch-major-pacific-counter-bid-to-china-s-rising-influence-20220712-p5b12f.html.9月28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白宮召開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包括所羅門群島總理在內的12位南太島國領導人受邀參會,白宮宣稱這是美國為加強與南太島國的關系而作出最新努力。[1]Reuters, “Biden to host Pacific Island leaders as China courts region,” September 2, 2022,https://www.reuters.com/world/biden-host-pacific-island-leaders-september-2022-09-02/.
日本也派外交事務政務官上杉健太郎訪問所羅門群島,向索加瓦雷表達對中所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的關切。日本還表示將繼續(xù)向斐濟提供援助,稱就規(guī)模和人口而言斐濟是南太平洋的核心。[2]日本共同社:南太平洋と連攜強化へ、林外相訪問…中國に傾斜 歯止め狙う。2022/05/08。https://www.yomiuri.co.jp/politics/20220507-OYT1T50222/。
首先,將南太地區(qū)的環(huán)保和國際經貿活動納入“印太海洋態(tài)勢感知伙伴關系”(IPMDA)。布林肯在與斐濟總理的會晤中將氣候變化描述為“安全威脅”[3]Edward Wong, Damien Cave, “Blinken Says U.S. Has a ‘Long-Term Futur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2/12/us/politics/blinken-fiji-pacific-island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5.,還提及美國將更多地參與南太地區(qū)的非法捕魚和氣候變化等問題[4]Damien Cave, “Why China Is Miles Ahead in a Pacific Race for Influence,” New YorkTimes, May 31, 2022,https://www.nytimes.com/2022/05/31/world/australia/chinaunited-states-pacific.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為2022年5月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首腦會談拋出“海域態(tài)勢感知”做鋪墊。很快,拜登簽署的相關國家安全備忘錄通過在國際經貿、環(huán)保領域植入氣候變化和“非法捕魚”議題,迅速將南太地區(qū)的環(huán)保和國際經貿活動裹挾進其“印太海域態(tài)勢感知伙伴關系”這一地緣政治戰(zhàn)略,矛頭直指中國,中國在國際海域正常開展的漁業(yè)活動也被污名化為“非法”[5]BRIEFING ROOM, “Quad Joint Leaders’Statement”, May 24,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24/quad-jointleaders-statement//.,并誣其影響地區(qū)與海洋的“穩(wěn)定和繁榮”。
其次,增加在南太地區(qū)及周邊的軍事投入與集結。美國借“印太海域態(tài)勢感知伙伴關系”在該地區(qū)增調軍事和情報力量,其總統(tǒng)“國家安全備忘錄”明確指示國務卿和國防部長應與伙伴國相應部門合作,運用先進的衛(wèi)星數(shù)據強化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的“印太海域態(tài)勢感知和安全”[1]BRIEFING ROOM, “ Memorandum on Combating Illegal, Unreported,and UnregulatedFishing and Associated Labor Abuses,” June 27,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2/06/27/memorandum-oncombating-illegal-unreported-and-unregulated-fishing-and-associated-labor-abuses/.,并在印太海域組織多場軍事演習。澳大利亞宣布將為斐濟海軍建造一個價值8300萬美元的新總部。[2]Eryk Bagshaw, “Albanese embraces Pacific challenge as nations demand tougher climate a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July 13, 2022,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federal/albanese-embraces-pacific-challenge-as-nations-demand-tougherclimate-action-20220713-p5b17n.html.2022年6—8月間,日澳印三國頻繁開展軍事雙邊對話與合作,包括日澳提升實戰(zhàn)性防務合作、相互運用性、訓練和活動層級。[3]林翠儀:《日澳擴大國防合作,抗中擴張》,編譯張沛元,載《自由時報》(臺)2022年6月16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23269。
第三,在南太島國經濟與社會領域實施排他性合作項目。2022年6月,美國以更好援助島國為由,聯(lián)合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和日本創(chuàng)建“藍色太平洋伙伴”機制。[4]Demetri Sevastopulo, “US and allies launch initiative to help Pacific Island nations,”Financial Times, June 25, 2022.澳美兩國分別表示將向太平洋國家提供價值200萬澳元(130 萬美元)援助[5]Eryk Bagshaw, “Albanese embraces Pacific challenge as nations demand tougher climate a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July 13, 2022,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federal/albanese-embraces-pacific-challenge-as-nations-demand-tougher-climate-action-20220713-p5b17n.html.和每年6000萬美元、10年9億美元的漁業(yè)援助。美方還借機警告“不良行為者”,外界認為這是間接地對中國發(fā)出尖銳指責。[6]Nic Fildes, Demetri Sevastopulo, “US employs ‘tuna politics’ to resist China’s Pacific push,” Financial Times, July 13, 2022, https://www.ft.com/content/7b38c2b9-387d-4770-aa17-7d82d13a69a0.從這些“援助款項”的內容上看,其范圍對應的是美國和“四方安全對話”在5—6月間推出的“印太海域態(tài)勢感知伙伴關系”全方位戰(zhàn)略架構。
西方輿論認為這標志著美國及其盟友在該地區(qū)采取更強舉措對抗中國的努力。[1]Demetri Sevastopulo, “US and allies launch initiative to help Pacific Island nations,”Financial Times, June 25, 2022, https://www.ft.com/content/8400c75b-36d4-408a-9b58-85872c10739a.本質上,這些援助或投資無一例外地附帶了針對中國的排他性政治條款,意在完全取代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關系,將中國排擠出南太地區(qū),以策應“印太海域態(tài)勢感知伙伴關系”戰(zhàn)略。
從上述南太島國的政治、經濟、安全及環(huán)境等訴求來看,它們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存在諸多矛盾。
長期以來,南太島國不喜歡美國對該地區(qū)事務指手畫腳,希望獲得更多尊重與平等,以及被澳大利亞視為“后院”。許多南太島國的領導人表示,本地區(qū)不是澳大利亞的“后院”,也不是美國的“內湖”,是主權國家。如在瓦努阿圖生活了20年的學者苔絲·牛頓·凱恩(Tess Newton Cain) 表示,南太島國長期以來對“澳方表現(xiàn)出的傲慢、家長式作風和缺乏尊重”心存反感。[2]Yan Zhuang, “Solomon Islands’ Leader Calls Concern Over China Security Deal‘Insulting’,” New York Times, Mar 29,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29/world/asia/solomon-islands-china.html?searchResultPosition=10.斐濟總理亦明確表示“斐濟不是任何人的后院”。[3]AFP, APIA, Samoa, “Samoa signs China deal amid South Pacific push,” Taipei Times,May 29, 2022,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22/05/29/2003778962.這些表態(tài)明確傳遞出南太島國追求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外交關系,反對“叢林法則”論調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霸權。此外,南太島國渴望和平,不愿卷入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沖突。[1]Mar-Vic Cagurangan, “Panuelo urges Solomons to reconsider security pact with China,”Pacific Island Times, April 1, 2022, https://www.pacificislandtimes.com/post/panuelourged-solomons-to-reconsider-security-pact-with-china.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南太島國自主意識的增強,它們與美澳等國的矛盾也在激化。南太島國在同其他國家合作時,首先考慮的是自身利益。薩摩亞政治學家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Tauasa)稱:“戰(zhàn)略眼光是島國在太平洋該采取的唯一立場,應選擇在技術上和經濟上最有利者,同時避免簽訂會導致負面影響的合作,確保最大程度地滿足本國利益?!盵2]The Editorial Board, “Speaking as one voice amid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Samoa Observer, June 2, 2022, https://www.samoaobserver.ws/category/editorial/98508.長期以來,南太島國非傳統(tǒng)安全挑戰(zhàn)十分突出,氣候變化、海洋環(huán)境治理等問題層出不窮。此外,南太島國期望能夠在大國之間尋求外交平衡以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廣交友、不樹敵”是南太島國強調的地區(qū)外交理念,希望在中國與美澳等國的合作中與各方都保持良好關系,同時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斐濟既參加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參加了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對中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都表現(xiàn)出了同樣的外交熱忱。另一方面,各島國期望抱團取暖,借助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加大地區(qū)投入的機會,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與國際話語權。而美澳等國在該地區(qū)大搞地緣政治競爭,極力阻止南太島國與中國開展合作的主權選擇,引起了這些國家的不滿。
長期以來,南太島國抱團取暖,積極爭取自身權益。如上世紀70年代,獨立后的南太島國主動參與聯(lián)合國海洋議題的治理進程,促成了一系列區(qū)域性的氣候、海洋和自然環(huán)境保護公約,并建立起海洋保護區(qū)和無核區(qū),成為聯(lián)合國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堅定捍衛(wèi)者和相關議程的積極參與者。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fā)展,1971年“南太平洋論壇”(the South Pacific Forum)正式成立[1]曲升:《南太平洋區(qū)域海洋機制的緣起、發(fā)展及意義》,載《太平洋學報》2017年第2期,第4頁。,體現(xiàn)了南太島國積極探索適合本國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決心和強烈的發(fā)展訴求。1990年,數(shù)十個小島嶼及低海拔沿海國家組成了“小島嶼國家聯(lián)盟”(AOSIS),就氣候變暖問題在聯(lián)合國框架中集體發(fā)聲,南太島國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南太島國對與大國合作時經常陷入兩難。一方面,由于經濟社會發(fā)展落后,南太島國不僅需要外部資金、技術等援助,在維護社會治安、打擊跨境犯罪等方面亦需要大國支持。另一方面,島國擔心自主權受到限制、外部國家主導本國或地區(qū)事務,因此合作伙伴的多元化成為島國進行平衡外交的必然選項。南太島國對中國提供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發(fā)展援助及其合作項目基本持歡迎的態(tài)度。正如斐濟學者薩里娜·塞伊斯(Sarina Theys)說:“南太島國愿意接受來自北京的更多實質性幫助,表明南太島國正變得更加自信,并且正在意識到自己比最初想象的有更多的力量?!盵2]David Fickling, “ China has yet to learn the rules of the Pacific chess game,” Taipei Times,July 9, 2022,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22/07/09/2003781420.對于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深化安全合作,所方的積極立場主要體現(xiàn)在其合作態(tài)度和合作進程并未受到外部干擾。例如,盡管美國等西方國家向所羅門群島施加外交高壓,所方仍然堅持與中國完成了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的簽署,并正常推進其他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合作項目。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除了申明中所安全合作專注于治安和警務領域、無涉軍事外,還駁斥了種種不實輿論:“中國沒有在太平洋地區(qū)構成安全威脅。認為我們不適合管理本國主權事務,給政府貼上動機不純的標簽,讓我們感覺非常受侮辱?!盵3]Yan Zhuang, “Solomon Islands’ Leader Calls Concern Over China Security Deal‘Insulting’,” New York Times, March 29,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29/world/asia/solomon-islands-china.html?searchResultPosition=10.所羅門群島的選擇,既是出于捍衛(wèi)本國利益,也體現(xiàn)出以該國為代表的南太島國對中國的充分信任。但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威逼利誘,所羅門群島內部也出現(xiàn)一些消極因素。如在中所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之后,考慮到美澳等國的強烈反應,所羅門群島總理表示今后會盡量照顧到澳方顧慮。如索加瓦雷除了向澳方再次保證境內不會出現(xiàn)中方的軍事設施外,還保證如果“有任何需要填補的空白”會先尋求澳方的幫助。[1]Lisa Visentin, “Australia chips in $17 million to help Solomon Islands host Pacific Games,”Sydney Morning Herald, August 9, 2022,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federal/australiachips-in-17-million-to-help-solomon-islands-host-pacific-games-20220809-p5b8dk.html.
同時,在美澳等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出于對本國自主性的擔憂,一些南太島國對與中國合作表現(xiàn)出觀望和拒絕的態(tài)度。持觀望態(tài)度的島國多懾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壓,在同中國合作(尤其是安全領域)時更加審慎,甚至選擇推遲合作。此外,少數(shù)南太島國如圖瓦盧和帕勞拒絕與中國合作,一邊向美西方國家積極靠攏,附和其遏制中國崛起的論調,一邊在與臺灣的“邦交”問題上制造雜音。
為了提高南太島國與中國合作的積極性,中國應在地區(qū)深耕細作。首先,應加大對南太島國的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的研究,發(fā)展田野調查,以透徹深入的研究更準確地把握和尊重島國的利益訴求,便于未來更好地拓展和深化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其次,應繼續(xù)增加中國和南太島國之間的人文交流,讓島國民眾能夠更多地通過實踐認識和了解中國及其社會制度,減少因美西方國家對華污名化而導致的誤解,從而在對華關系上做出更加獨立、客觀的選擇,鞏固和加深南太島國對中國的信任,保持長期友好合作。第三,為南太島國和其他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間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一方面,擴大南太島國“外交朋友圈”,豐富其與國際社會的聯(lián)系,真正幫助南太島國提升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在不斷拓展的國際多元交流與合作中,提升友好國家間的互幫互助,助力“南北對話”、振興“南南合作”。
在國際社會層面,首先,警惕美西方炒作中國與南太島國合作的議題,推進國際輿論環(huán)境建設,倡導客觀、理性、開放、包容的國際輿論導向;同時更加注重公共外交策略,提防美西方國家挑起軍事沖突并將其擴大化的風險,尤其警惕其在地區(qū)事務中利用臺海問題的可能。其次,繼續(xù)積極探索多方“共贏”的發(fā)展與合作方式,減少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對“失去地區(qū)影響力”的擔憂,讓其認識到不遏制中國并與中國開展互利合作不僅不會損害其地區(qū)話語權,反而能夠鞏固和加強其影響力。第三,繼續(xù)深入研究經濟、海洋、環(huán)境等相關國際法,為維護中國海外資產、人員利益,保障中國遠洋漁業(yè),探索國際環(huán)境保護與資源開發(fā)等提供智力支持。第四,重視美西方國家各界反對地區(qū)問題軍事化和接納中國的聲音,更多凝聚支持“和平與發(fā)展”的國際共識,更多關注和支持國際社會中客觀的“和平與發(fā)展”的聲音。
總而言之,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友好交往是南南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落實的典范,提供了新型國際合作模式和發(fā)展經驗,可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新發(fā)展路徑的全球公共產品。更重要的是,中國與南太島國之間的合作攸關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這一跨時代議題。南太島國代表了發(fā)展中國家和中小型國家,能否獨立平等地行使國家主權并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和外交伙伴,這是主權國家能否充分享有正當發(fā)展權益的問題,更是其國家和人民能否行使民主和自由的基本人權問題。因此,中國與南太島國之間的交往合作,不僅代表國際社會追求和平與多元化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更代表了大多數(shù)國家追求主權獨立,反對國際霸權的共同強烈訴求,未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必將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