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姜夔“峭拔”詞風的營造

2023-01-19 05:36吳亞萍
中國韻文學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詞風姜夔煉字

吳亞萍

(深圳大學 中文系,廣東 深圳 518061)

張炎《詞源》謂姜夔詞“清空則古雅峭拔”[1](P259),戈載在《宋七家詞選》中說白石詞“其高遠峭拔之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真詞中之圣也”[2](P309),唐圭璋亦謂其“清空峭拔之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儔”[3](P970)。關于姜夔的“清空”詞風,學界已多有論述(1)參見袁向彤《南宋“清空”詞風辨——兼論拗峭句式和音律的運用》,《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智凱聰《以“清空騷雅”為美——姜夔詞樂美學探究之二》,《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9年第2期;趙維江、谷卿《“清空”“騷雅”內(nèi)涵新釋——以張炎與姜夔之詞學為中心》,《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郭鋒《論姜夔詞的“清空”》,《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至于“峭拔”,“峭”本意為“山峻拔峭絕”[4](P239),“峭拔”指山高而陡、險峭,借指勁健、有骨力的詞風,有研究者從姜夔詞的結(jié)構、用筆和受越文化影響方面考察了他用峭勁救軟媚的詞風特點(2)參見龐維躍《試論白石清空峭拔的詞風》,《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楊萬里《越文化對姜夔“古雅峭拔”審美意識的影響》,《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但忽略了形成其“峭拔”詞風的其他方面。姜夔“峭拔”詞風的形成,與他對詞中環(huán)境的營設、字眼的錘煉、意象的選擇、句法的設計及音樂的配置都有密切關系。

一 造高峭之物境

姜夔常在詞中設置高峭之景,熔鑄天地山川來表達情思,使詞的境界更為高挺、闊大,這是形成其峭拔詞風的因素之一。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姜夔游覽處州括蒼山,登臨范成大主持修建的煙雨樓,追和范之題詞作《虞美人》,其序云:“括蒼煙雨樓,石湖居士所造也,風景似越之蓬萊閣,而山勢環(huán)繞、峰嶺高秀過之?!盵5](P117)以“山勢環(huán)繞、峰嶺高秀”來突顯煙雨樓的位置、環(huán)境,詞起首云:“闌干表立蒼龍背,三面巉天翠。東游才上小蓬萊,不見此樓煙雨未應回?!盵5](P117)煙雨樓高立于山岡之上,三面危崖、翠意連天,顯出一派陡峭高險之象,葉紹鈞曾在《周姜詞緒言》中指出:“《虞美人》里的‘東游才上小蓬萊,不見此樓煙雨未應回。而今指點來時路,卻是冥濛處’。尤其有辛詞的豪放的神韻。”(3)按:文中所引白石詞,據(jù)唐圭璋《全宋詞》對其句讀有修訂,韻腳用句號,非韻腳用逗號或頓號,下文同例。[6](P142)詞開篇營造的高峭環(huán)境,則為這種豪放神韻打下了基調(diào)。又如《虞美人·賦牡丹》(其二)起句便寫南岳山勢:“摩挲紫蓋峰頭石,下瞰蒼厓立?!盵7](P126)營造出蒼崖高懸、壁立千仞的景象。再如《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云:“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烏?!盵7](P110)千巖高峙,月落烏啼,凄清高峭之景如在眼前。《法曲獻仙音》也是如此,此詞賦張彥功官舍,小序云:“張彥功官舍在鐵冶嶺上,即昔之教坊使宅。高齋下瞰湖山,光景奇絕?!盵7](P130)交代出官舍所處的高峭環(huán)境。詞起首曰:“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樹鬲離宮,水平馳道,湖山盡入尊俎?!盵7](P130)樓閣高與月齊,可鳥瞰湖光山色,展現(xiàn)了一幅“暮色偏憐高處”的絕妙圖景。

清末詩人陳曾壽受到姜夔《法曲獻清音》詞境的啟發(fā),取此詞首句之意,為林則徐侄孫林葆恒作《讱庵填詞圖》。姚達兌曾在《清遺民的文化記憶和身份認同——林葆恒和六幅〈讱庵填詞圖〉》一文中對此圖畫進行研究。他影印了陳曾壽所繪之圖,陳曾壽在畫上的落款云:“子有老兄,屬繪填詞圖,經(jīng)年未作。偶憶白石‘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之句,真乃詞中妙境。因取真意為圖,聊以應命,即祈正之?!?4)按:144頁引文“小廉通月”之“廉”字有誤,據(jù)《讱庵填詞圖》題跋原文和姜夔詞修訂為“簾”。[7](P144)姚達兌將此畫描述為:“上面的樓閣,由巍然的山崖托起。下方則由松柏和雜石相襯。……從閣樓上眺望,可見月色下,遠山依稀、江景迷離。”[7](P145)他指出陳曾壽創(chuàng)作此畫的意圖是以山水來烘托和襯染遺民形象。從《讱庵填詞圖》和姚達兌的描述可見,畫上圖景完全是姜夔《法曲獻仙音》景觀的再現(xiàn),那么這種環(huán)境和陳曾壽要塑造的遺民形象有什么關系呢?南宋柴望在《涼州鼓吹自序》中對白石詞的評述或可解釋這一點,他說:“唯白石詞登高眺遠,慨然感今悼往之趣,悠然托物寄興之思,殆與古《西河》《桂枝香》同風致,視《青樓歌》《紅窗曲》萬萬矣?!盵8](P1104)意謂姜夔設置高峭之景,“登高眺遠”以“感今悼往”、托物抒懷,呈現(xiàn)出新的風格特征,遠勝《青樓歌》《紅窗曲》類的綺靡詞風,肯定了高峭物境對姜夔開創(chuàng)新詞風的作用。清代王鳴盛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在評《巏堥山人詞》時說:“如姜、張之多作登臨山水、懷古詠物、送別酬唱語?!盵9](P639)陳曾壽正是取姜夔詞登臨高處、懷古悼往之意為畫境,來展現(xiàn)遺民群體面對江山改、人物異的內(nèi)心苦痛。這說明無論是時人還是后人,都對姜夔在詞中設置高峭之境的情況深有體認。

姜夔在詞中設置峭拔之境,不只是為了“登高眺遠”和“感今悼往”,還有表達高蹈之志的作用。如《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姜夔用“使君心在,蒼厓綠嶂”[5](P114)來贊譽辛棄疾的品格——雖然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鉛山瓢泉的歸隱生活是被朝廷冷落的無奈之舉,但此處的“蒼厓綠嶂”代表了一種高逸、遠離政治的品格和態(tài)度。

姜夔不僅將山巖崖嶂之景寫得危危然而高峭,普通的花木,他也描寫得十分峻拔。如《玉梅令》詠梅,“有玉梅幾樹,背立怨東風,高花未吐,暗香已遠”[5](P59),梅樹并不順應風勢,而是倔強地“背立”東風,且“高花”未許攀折,顯出梅樹的孤傲、挺峭。姜夔寫柳樹也多以“高”來形容——他當然也寫過“細柳”“殘柳”,可需要突出柳的峭拔時,就說“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惜紅衣》)[5](P27),為品性高潔的蟬配上可棲的高木。《念奴嬌》(鬧紅一舸)也用“高”形容柳,云:“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盵5](P38)除“高柳”外,該詞還有兩處寫花木之高峭,詞前小序云“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不僅喬木高大,連荷葉也高得不同尋常:“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云自動,間于疏處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5](P38)水涸荷露,離地“尋丈”,“尋丈”在八尺到一丈間,按宋代的度量衡來計算,高達3米。詠荷而將荷葉寫得如此高舉、峭拔是很少見的。瞿佑曾評姜夔詩曰:“姜堯章詩云:‘小山不能云,大山半為天。’造語奇特?!盵10](P31)謂姜夔詩將常見景物刻畫得奇絕脫俗,實際上其詞亦如此,時以奇語摹奇景。《硯北雜志》云:“近世以筆墨為事者,無如姜堯章、趙子固。二公人品高,故所錄皆絕俗?!盵2](P62)雖然這說的是書法,但反映了姜夔的審美情趣,姜夔詞中多峭拔、絕俗之景,正是其孤高人品在造景上的折射和外化。

二 煉健峭之字眼

姜夔曾“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后“雖黃詩亦偃然高閣矣”[11](自敘1),但江西詩派作詩之法影響到了其詞的創(chuàng)作。姜夔在創(chuàng)作中注重煉字,尤其是在動詞的使用上,常有驚心動魄之感。陸輔之《詞旨》將姜夔的“波心蕩、冷月無聲”“千樹壓、西湖寒碧”“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等都列為“警句”[2](P67),這當然與姜夔的煉字有關。除陸輔之列出的“蕩”“壓”“慣”“說”等字眼外,姜夔詞中還有“喚”“逐”“灑”“立”“點”“佩”“濕”“舞”“打”“商略”等諸多煉字,它們本身就是動詞,呈現(xiàn)出趨向性、動作性和力量性;而且這些字幾乎都是仄聲字,從語音學的角度看,上、去聲是降調(diào),發(fā)音時舌體的姿勢先拱起,再下降,發(fā)聲就顯得有力;入聲字發(fā)音方式多數(shù)是先塞或擦,再阻塞,發(fā)音急而短促,頓挫中更顯力度,詞是歌唱文學,文字的發(fā)音方式自然會影響到演唱效果,歌者演唱、聽者聆聽和讀者吟誦時,均會感受到這種發(fā)音帶來的力量感。歷代詞評家對其煉字均有體認,如《詞綜·序》云“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煉”[12](P1),《詞壇叢話》謂姜夔“琢句煉字,歸于純雅”[2](P438),《詞潔》評姜詞曰“‘無奈苕溪月,又喚我扁舟東下’,是‘喚’字著力。‘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蕩’字著力。所謂一字得力,通首光采,非煉字不能然,煉亦未易到”[13](P146),指出姜夔煉字之精妙。姜夔亦頗為自得,如“蕩”字他會反復使用,除《揚州慢》的“波心蕩”[5](P1)外,《一萼紅》云“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5](P5),《慶宮春》也有“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5](P77)之句,三個“蕩”均為搖蕩之意,但有細微差別,“波心蕩”是水波蕩漾的泠泠之意,“蕩湘云楚水”“蕩云雪”是以楫搖蕩,但都帶來心境上的波動、飄蕩和不穩(wěn)定感,這或許反映了姜夔四處游歷、干謁權貴的境遇和心態(tài),這在其詞樂中也有體現(xiàn),如楊蔭瀏、陰法魯二人和丘瓊蓀對其自度曲《揚州慢》的譯譜中,“蕩”字皆以大六度作下跳處理,曲調(diào)突然跌宕,突出了這種不穩(wěn)定感。再如“逐”字,《踏莎行》云“離魂暗逐郎行遠”[5](P25),《醉吟商小品》亦云“夢逐金鞍去”[5](P47),都是以幻筆刻畫對意中人的依戀,“逐”字有倩女離魂的“鬼語”之感。姜夔使用頻次最多的還是“壓”字。鄧廷楨的《雙硯齋筆記》云:“朱希真之‘引魂枝,消瘦一如無,但空里疏花數(shù)點’,姜石帚之‘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一狀梅之少,一狀梅之多,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議,寫生獨步也?!盵14](P392)“壓”字是“狀梅之多”的點睛之筆,凸顯了樹之挺拔、枝之繁盛、花之厚密,也展現(xiàn)出梅枝逼向湖面的勢能與動感,梅樹的高拔峭勁之態(tài)全出。除梅花外,在書寫其他花木時,姜夔也會用到“壓”字,如《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云:“花中慣識,壓架玲瓏雪。”[5](P111)用“壓”字寫花朵的茂盛和沉重?!队菝廊恕べx牡丹》其一云:“娉娉裊裊教誰惜,空壓紗巾側(cè)?!盵5](P126)以“壓”突出牡丹的碩大,嬌柔的花朵立時有了骨力。同樣以健筆寫花朵,韓愈用的是“芭蕉葉大梔子肥”[15](P145),韓愈的剛健之氣從描摹物狀中來,姜夔卻用動詞來表現(xiàn)花的形態(tài)與勁力。當然,姜夔對“壓”字的使用不限于花木,如《阮郎歸》云:“紅云低壓碧玻璃,惺愡花上啼?!盵5](P73)用“壓”突出西湖上云層之低重?!稇c宮春》則以“壓”來寫意中人的愁態(tài),“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5](P77),“黛痕低壓”使哀愁有了不能承受的重感。詩詞對字詞尤其是動詞的使用,是帶著主觀情感的,“壓”字體現(xiàn)了姜夔筆下物、景、人的情態(tài),也間接流露出其心境,不難看出,倦游江湖和四處旅食的人生境遇、所處時代政治氣象的低迷,給姜夔帶來的沉重壓迫感。對于姜夔的煉字,唐圭璋曾云:“白石詞重音律,崇典雅。語語精煉,敲打俱響。”[3](P970)鏗然有聲,字字敲打得響,這是對姜夔煉字藝術的高度評價。

我們還可以從清代詞人蔣春霖對姜夔“壓”字的借鑒與使用上,體會其煉字為作品帶來的健峭骨力。蔣春霖身世際遇與姜夔相似,《清史稿》評其詞云:“彷徨沉郁,高者直逼姜夔。”[16](P13362)言其詞風與姜夔類同。蔣春霖對姜夔詞的體認相當深刻,對其煉字煉意也多有摹仿,如果要拈出蔣春霖詞作中最具代表性的煉字,當是他從姜夔處借來的“壓”字。如《瑤華·敗荷》的“羅衣葉葉寒未剪、亂壓一湖深翠”[17](P39),明顯是來源于姜夔的“紅云低壓碧玻璃”;《鷓鴣天》的“屏間山壓眉心翠”[17](P70),用意也與姜夔的“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相仿。又如《一萼紅》的“壓雪檐低,垂蘿徑窄,紅萼開、倩誰簪”[17](P47),以“壓”寫雪重寒深,反襯梅之傲骨。《掃花游》云“壓春潮、一船幽恨”[17](P9),“壓”將幽愁暗恨具象化,喻寫愁之深重。最典型的是《凄涼犯》一詞,蔣在詞中兩次用到“壓”字,詞前小序云:“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讀書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虛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憶江南野泊,雪壓篷背時光景,正復似之?!币浴把号癖场眮肀葦M其居所,因換頭處有“回首垂虹夜,瘦艫搖波,一枝簫咽”[17](P32)句,當知“雪壓篷背”為白石過垂虹之事,蔣明顯是以姜夔之境自擬,這個“境”是處境,也是心境;另一“壓”字在下闋收尾處:“卻開門、樹影滿地,壓凍月?!盵17](P32)居所如壓,月色如壓,壓抑摧迫之情和沉郁健峭之境頓出。陳廷焯曾以“才氣甚雄,亦鐵中之錚錚者”[18](120)評價蔣春霖之詞,唐圭璋也認為其詞格“峭拔像白石”[3](P1009),這種“錚錚”“峭拔”之氣自然與宗法姜夔有關。

“煉字”使姜夔的詞“硬語盤空,時露鋒芒”[19](P1477),具有勁峭的骨力,這正是《藏一話腴》所說的:“白石道人姜堯章,氣貌若不勝衣,而筆力足以扛百斛之鼎?!盵20](P548)這是白石詞形成其峭拔詞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擇高潔之意象

姜夔詞中最多的意象是梅和荷,他有18首詠梅詞和多首詠荷詞,代表作《暗香》《疏影》更被張炎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1](P266)。姜夔賦予了梅、荷隱曲而高潔的寓意,前人對此多有研究,但對其他意象則比較忽視。事實上,即使是姜夔詞中用作背景和點綴的景物,也是精心選擇的具有節(jié)操、高潔峭勁的意象,如竹、松、苔蘚等。

如姜夔賦范村梅花的《玉梅令》,詞序描述了“梅開雪落,竹院深靜”[5](P58-59)的景象,這固然是范成大的園林中植有竹,但與姜夔的意象選擇也分不開,他將竹設置為“玉梅幾樹”[5](P59)的背景,以竹的環(huán)境來顯梅之絕俗、清峭。《暗香》也是如此,“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5](P60),不直呼梅,而代以“竹外疏花”,梅鄰于竹、映于竹,更顯梅之清雅高潔?!妒栌啊穼懼駝t更巧妙,“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5](P61),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21](P670)之句,將梅比作空谷佳人,斜倚修竹,顯梅之瘦硬。在描寫范村以外的梅花時,也綴以竹,如詠西湖梅花的組詞《卜算子·吏部梅花八詠,夔次韻》,其二云“行過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靜”[5](P120),以竹引出梅,顯出清逸的標格。

松也是姜夔詞中常用的陪襯意象。如《卜算子·吏部梅花八詠,夔次韻》其三云“玉蕊松低覆”[5](P120),其八有“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風細”[5](P121)句,高松覆梅,松風吹梅,呈現(xiàn)出健峭之氣。又《喜遷鶯慢·功父新第落成》云:“高臥未成,且種松千樹。”[5](P90)張镃在蒼寒堂植有松樹數(shù)百株,姜夔擷松入詞正好應景,且松寓高潔超逸之意,與“高臥”并置,體現(xiàn)了姜夔和張镃共同愛賞的“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22](P2462-2463)的晉人風神。在《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中,姜夔同樣以松來表達高蹈之志,詞云:“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5](P110)這用到了《南史》中陶弘景的典故:“(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盵23](P771)姜夔在懷古詠史的興亡感慨中,借“松風”之音來協(xié)奏,是表達其高潔的歸隱之志。又《洞仙歌·黃木香贈稼軒》云“自種古松根,待看黃龍,亂飛上、蒼髯五鬣”[5](P111-112),“蒼髯五鬣”典出段成式《酉陽雜俎》:“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鬣。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兩株?!盵24](P1273)謂黃木香枝蔓爬上古松,以松襯花,藤本的黃木香頓時有了高峭、蒼勁和奇艷之氣,用來喻辛棄疾才恰如其分。

姜夔詞中用作配角的意象除松、竹外,還有苔蘚,且使用“苔”“蘚”的頻次比松、竹還高。如《疏影》起首便云“苔枝綴綠”[5](P61),《清波引》云“歲華如許,野梅弄眉嫵。屐齒印蒼蘚,漸為尋花來去”[5](P14),《卜算子·吏部梅花八詠,夔次韻》其三、七、八分別云“蘚干石斜妨”[5](P120)、“折得青須碧蘚花,持向人間說”、“此樹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5](P121)。姜夔頻繁使用“苔蘚”是有深意的:其一,苔蘚的顏色是“綠”“蒼”“青”“碧”色,營造出了冷色調(diào)的氛圍,顯出梅枝的老硬蒼勁,也與紅梅形成“破色”效果,呈現(xiàn)強烈的質(zhì)感和畫面感;其二,苔是起興之物,引起觀賞者清逸絕塵的“野興”;其三,苔表明梅生長在孤清幽僻、人跡罕至之處,隱喻了作者不遇于時、為人冷落的境遇?!疤χΑ薄扒囗毐烫\花”等苔梅意象的共構,實際是姜夔自身的隱喻符號,是作者追求的狷潔、孤峭人格的象征。苔蘚是一種比德之物,雖然它生活在陰暗潮濕處,形體纖小、微末,但傳統(tǒng)文化中的比興和托物言志的傳統(tǒng)賦予了苔很高的品格。江淹有《青苔賦》,謂青苔“必居閑而就寂,以幽意之深傷”[25](P58),“視青蘼之杳杳,痛百代兮恨多”[25](P59),寄興于苔,既抒發(fā)身處僻遠之地的幽恨,又寄寓人生短暫的感慨。楊炯有《青苔賦》云:“苔之為物也賤,苔之為德也深。夫其為讓也,每違燥而居濕;其為謙也,常背陽而即陰。重扃秘宇兮不以為顯,幽山窮水兮不以為沉。有達人卷舒之意,君子行藏之心?!盵26](P59)將苔人格化,喻指君子的處幽不顯、舍之則藏的高尚德操。王勃的《青苔賦并序》云:“宜其背陽就陰,違喧處靜,不根不蒂,無華無影。恥桃李之暫芳,笑蘭桂之不永。故順時而不競,每乘幽而自整?!盵27](P14)謂苔能處僻地、不嘩眾、不競時,具有潔身自好、怡然自樂的理想品格。姜夔筆下的苔蘚,不僅涵蓋了傳統(tǒng)苔意象的所有內(nèi)含,還有進一步的延展和發(fā)揮,如《八歸·湘中送胡德華》云:“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筱墻螢暗,蘚階蛩切?!盵5](P16-17)用“蘚”的景語表達與友人別離時幽寂的心境,《詞綜偶評》評此詞云:“歷敘離別之情,而終以室家之樂,即《豳風·東山》詩意也?!盵2](P187)謂“蘚”等意象具有和《豳風·東山》的“伊威”“蟏蛸”[28](P206)等類同的比興作用;又《鷓鴣天》云“曾共君侯歷聘來,去年今日踏莓苔”[5](P71),以“踏莓苔”代指去歲與張平甫共游西山之事,“莓苔”體現(xiàn)出其尋幽探僻、“嘗遇溪山清絕處,縱情深詣,人莫知其所入”[2](P88)的煙霞癖好;《水調(diào)歌頭·富覽亭永嘉作》云“不問王郎五馬,頗憶謝生雙屐,處處長青苔”[5](P119),表達愿效謝靈運徜徉山水的高隱之志;“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齊天樂》)[5](P74),以井苔襯蟋蟀聲,書寫失意人的冷寂、愁苦;甚至還以“苔”來表現(xiàn)歷史的滄桑巨變,“云鬲迷樓,苔封很石”[5](P114),“沈香亭北又青苔”[5](P126)。姜夔既以苔蘚類比自身不遇于時、浪跡江湖的居閑境遇,抒發(fā)郁郁不得志的幽意愁緒,也以其指代林泉生涯,寄寓高蹈之志,更以之書寫朝代興亡。苔形體雖小,但它具有清逸遠塵、孤高自得的內(nèi)在品格和節(jié)操,并蘊含有深沉的歷史感,因而和梅、荷、松、竹一樣顯骨力和峭勁。

四 設挺異之句法

正如張炎所說,姜白石等數(shù)家“格調(diào)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自成一家”[1](P255),白石詞行文折宕勁峭,形成“挺異”的句法。

其一,起句的兀立。沈雄曰:“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敘事者更少。”[29](P123)姜夔打破了此種慣例,起句多有“言情者”“敘事者”,如以“言情”起句的《解連環(huán)》:“玉鞭重倚,卻沈吟未上,又縈離思?!盵5](P57)又《江梅引》云:“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5](P80)再如《側(cè)犯·詠芍藥》云:“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盵5](P131)以“敘事”起句,如《湘月》云:“五湖舊約,問經(jīng)年底事,長負清景?!盵5](P11)又《鷓鴣天》云:“曾共君侯歷聘來,去年今日踏莓苔?!盵5](P71)《念奴嬌·毀舍后作》開篇云:“昔游未遠,記湘皋聞瑟,澧浦捐褋?!盵5](P112)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說:“北宋詞,多就景敘情,故珠圓玉潤,四照玲瓏,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使深反淺,曲者反直?!盵19](P1489)周濟所說的“淺”“直”可以理解為手法,詞開篇不以敘景鋪墊、漸行漸入,而是直抒胸臆或劈頭敘事,有奇峭兀立和籠罩全篇之效。姜夔追求的是“如兵家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11](P328),起句常出入于“正奇”之間,如詠物詞《虞美人·賦牡丹》,起句云“西園曾為梅花醉,葉剪春云細”[5](P126),又如《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起首云“花中慣識,壓架玲瓏雪”[5](P111),兩首詞皆詠花卉但不直接寫景賦物,而以敘事起句,此為一奇;《虞美人·賦牡丹》賦牡丹反從梅花寫起,《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賦黃木香卻以白木香入筆,起筆皆不寫所賦之本物,而從他物入手,此又為一奇。這種“正奇”變化,是在讀者的既定閱讀期待與詞人的突破性創(chuàng)造中產(chǎn)生的,有出人意料的新奇與突兀感。陸輔《詞旨》云:“起句好難得(謀篇難湊巧)。收拾全藉出場?!盵1](P302)起句上的突?!巴Ξ悺?,使詞開篇就有了奇峭之氣,并籠罩全場。

其二,聲律上的拗怒峭切。姜夔喜押仄韻、多用拗句,以聲調(diào)的拗怒不諧突出筆風的勁健,這在其自度曲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姜夔17首自度曲,只有《揚州慢》《鬲溪梅令》2首押平聲韻,其他15首皆押仄聲韻,其中又有6首押入聲韻。韻腳押平、仄聲韻在聲情表現(xiàn)上是不同的,平聲韻音調(diào)舒徐,聲情和緩悠婉;仄聲韻音調(diào)轉(zhuǎn)折,上聲抑揚、去聲勁切、入聲頓促,具有內(nèi)在的張力而重硬、剛勁,聲情也顯得或郁怒或幽怨或激切。姜夔還喜用拗句,如《霓裳中序第一》上下闋的末句“仿佛照顏色”和“醉臥酒壚側(cè)”[5](P7),每句四個仄聲字,仄聲連用構成拗怒的音節(jié),正適宜表現(xiàn)商調(diào)曲凄愴怨慕的情緒。再如《翠樓吟》押仄聲韻,又拗句連用,逼仄短促,一顯頓挫勁切之氣。此外,姜夔還打破句子的常規(guī)節(jié)奏,喜用尖頭句,避熟滑而求生澀,顯出硬澀的聲情特點。如《淡黃柳》[5](P44)的“看盡鵝黃嫩綠”和“唯有池塘自碧”用“二、四”句法,“都是江南舊相識”用“二、五”句法,“怕梨花落盡成秋色”是“一、七”句法,“問春何在”是“一、三”句法,皆為尖頭句,上輕下重,節(jié)奏澀硬,顯出奇峭之氣?!栋迪恪贰妒栌啊芬捕嘤眉忸^句,尤其是《疏影》,全詞除四字句外,無一例外都是尖頭句,鄭文焯品評《疏影》時稱其“出以清健之筆”[30](P101),“清”是姜夔的“清空”特色,“健”當是他認為該詞有寄托:“此蓋傷心二帝蒙塵,諸后妃相從北轅,淪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發(fā)言哀斷?!盵30](P101)言其興感哀凄,內(nèi)具骨力。實則“健”也從句法上來,僅以《疏影》上闋為例 ,“有翠禽小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5](P61)全為尖頭句,節(jié)奏上生澀峭勁,的為健筆。

五 譜陡拔之旋律

為配合詞句的“挺異”、情緒的轉(zhuǎn)換,姜夔在自度曲的譜曲上,常有平地陡拔的旋律音程的設計。

旋律音程體現(xiàn)了兩個音在時間上先后鳴響的橫向關系,按照音程的大小,旋律音程分為狹音程和廣音程。狹音程指三度和三度以下的音程,廣音程是四度和四度以上的音程,在音樂行進上,狹音程是級進的,由狹音程構成的旋律一般較平和、寧靜;廣音程是跳進的,由廣音程構成的旋律起伏跌宕較大。參照楊蔭瀏、陰法魯和丘瓊蓀對姜夔自度曲管色譜的譯譜,可以看到,姜夔常利用廣音程達到跌宕高拔的音樂效果,這在其代表詞作《暗香》中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姜夔自度曲的音樂和文本應視為一個整體,關注音樂的振起之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作。如前所述,《暗香》中八度的旋律跳進有四處,這是音樂中的小高潮,也反映了作者的情緒變化:“不管清寒與攀折”,請佳人為攀摘梅花,詞人是激動的,這是美好事物帶給詞人的心靈震顫;“何遜而今漸老”,是年華已逝卻仍飄零江湖的悲慨;“紅萼無言耿相憶”,“紅萼”是雙關語,既指梅花,也指合肥戀人,這在《長亭怨慢》中有句為證——“怎忘得玉環(huán)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5](P46)夏承燾曾評說“予又疑白石此詞亦與合肥別情有關”,如“紅萼無言耿相憶”等句“皆可作懷人體會”[5](P62),此種情緒也用音樂上的高潮來凸顯;“長記曾攜手處”是仍沉浸在回憶中不能自拔而帶來的情緒波動。更多的詞評家認為姜夔是有寄托的,如宋翔鳳《樂府余論》云:“《暗香》《疏影》,恨偏安也?!盵1](P2503)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南渡以后,國勢日非。白石目擊心傷,多于詞中寄其感慨。不獨《暗香》《疏影》二章,發(fā)二帝之幽憤,傷在位之無人也?!盵18](P29)鄧廷楨亦云:“詞家之有白石,猶書家之有逸少,詩家之有浣花。蓋緣識趣既高,興象自別。其時臨安半壁,相率恬熙,白石來往江淮,緣情觸緒,百端交集,托意哀絲,故舞席歌場,時有擊碎唾壺之意?!盵14](P407)“發(fā)二帝之幽憤”“擊碎唾壺”的情緒自然是激越勁切的,《暗香》使用多處八度音程跳進,形成峭拔的旋律,以表達這種情感和意旨,這是音樂設計配合作品內(nèi)容的必然要求。

姜夔的詞因“清空峭拔”的風格而自成面目,在婉約和豪放派之外別開一路,其詞風沈義父稱“清勁”[35](P48),周濟稱“清剛”[36](P3),朱庸齋稱“幽勁”[37](P110),李長之《中國文學史略稿》稱“幽峭”[38](P489),它們是同一內(nèi)涵的詞學批評術語,指“清空”中又用筆瘦硬、氣格勁健、高遠峭拔的詞風。對“峭拔”詞風的成因進行考察,能充分揭示白石詞的美學意義及詞學價值。且從現(xiàn)象學的角度,“峭拔”是姜夔作品“呈現(xiàn)于知覺”[39](P43)的產(chǎn)物,是讀者和歷代詞評家綜合感觀體驗的結(jié)果,尚有美學和心理機制上的深層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詞風姜夔煉字
南宋姜夔《白石詩說》詩法屬性新探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張伯駒的詞風及其“豪放詞”的意義
陸明君
煉字·煉句·謀篇(外一則)——杜甫《望岳》
憂國憂民沉雄博大
姜夔,你咋這么牛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煉字”
探索姜夔詞的幽冷詞風
張鎡詞論
东丽区| 谷城县| 会理县| 山丹县| 达日县| 简阳市| 阳泉市| 汝城县| 和顺县| 大丰市| 确山县| 萨嘎县| 昌黎县| 琼中| 和田县| 隆德县| 康保县| 永清县| 策勒县| 巴青县| 柏乡县| 高清| 青神县| 中山市| 新昌县| 道真| 汉川市| 繁峙县| 德令哈市| 玉溪市| 三原县| 河津市| 天门市| 蓬安县| 深水埗区| 安多县| 澜沧| 乐都县| 体育| 普洱|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