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津
(南開大學 商學院,天津 300071)
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處于鞏固與發(fā)展時期。以下四個方面大致可以反映這個時期情報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即學術會議、情報學教材建設、情報學專著出版和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發(fā)表。
隨著我國情報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情報學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與水平的提高,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情報學界的學術活動進入活躍期,各種類型的學術會議和活動此伏彼起,方興未艾。
(1)中國科技情報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成立后,舉辦了一系列學術會議。20世紀80年代舉辦的學術會議主要有第二次全國計算機檢索學術討論會,理論方法組和情報研究組聯(lián)合召開的科技情報政策學術討論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第三次全國計算機情報檢索學術討論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首屆青年情報理論與實踐討論會,情報商品化學術討論會,政策與管理委員會學術研討會等。
繼20世紀80年代召開的學術年會之后,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又召開了一些學術會議。例如,1990年11月14日至17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召開了第三屆全國青年情報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1990年12月19日至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了中國科技情報學術年會等。
地區(qū)性科技情報學會在20世紀80年代也召開了一系列學術會議。例如,吉林省科技情報學會學術討論會(1981年,延吉市;1982年,通化市)、浙江省科技情報學會學術年會(1981年,杭州市)、河南省科技情報學會第一屆年會(1983年,洛陽市)、江蘇省科技情報學會第四次科技情報學術討論會(1983年)、廣東省科技情報學會第二屆年會(1983年,順德市)、福建省科技情報學會學術討論會(1985年,莆田市)、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首屆學術年會(1985年,蘭州市)、河南省科技情報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1986年,鄭州市)、吉林省科技情報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1986年,吉林市)等。1991年12月18日至20日,江蘇省科技情報學會在揚州市召開醫(yī)學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1992年7月21日至24日,西北五省(區(qū))第七屆科技情報學會聯(lián)合會學術年會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等等。
行業(yè)性科技情報學會在20世紀80年代召開了許多學術會議。例如,全國光學情報學術報告會(1980年,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光學學會科技情報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學術報告會(198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兵工學會情報學會“科技情報工作的社會功能”專題學術研討會(1982年,安徽省)、湖南省農業(yè)科技情報學會學術討論會(1986年、1989年)以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科技情報學會首屆學術年會(1987年,四川省成都市)等。1990年9月,中國光學學會科技情報專業(yè)委員會同西安光機所、機電部205所在陜西省西安市聯(lián)合召開了第五屆學術報告會及專委會工作會議等。
(2)中國社科情報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該學會于1986年12月成立。1987年7月1日至16日,在北京市舉辦了首屆社科情報研討會。1988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市召開了學會成立后的第一次年會,會議主題為“社科情報服務”。除了全國性學會的學術會議之外,在20世紀80年代,各行業(yè)系統(tǒng)、各地方的社科情報學會的學術活動也比較活躍。例如,1987年5月,在長沙市召開了湖南省社科情報學會第一次社科情報理論與方法學術討論會;同年11月,在南寧市召開了第二次全國黨校圖書資料情報年會。1988年6月下旬,陜西省社會科學情報學會舉行了首次社科情報理論討論會。1989年11月10日至11日,陜西省社科情報學會召開了第二次學術研討會。同年11月21日至22日,河北省社科情報學會召開了1989年度學術年會。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召開了兩次全國性學術會議:1993年12月8日至10日,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在北京市主辦了“社會科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1998年3月23日至27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主辦了中國社會科學信息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與此同時,地方及行業(yè)社科情報學會學術會議進一步繁榮。例如,1990年5月,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了廣東省社科情報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交流會;同年12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了河北省社科情報學會第二屆年會。1992年3月5日至6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了廣東社科情報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同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了四川省首屆社科情報學術討論會。1993年5月13日至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了福建省社科情報學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科情報工作”學術討論會。1994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開了全國黨校文獻情報學會年會。1995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浙江省金華市召開了浙江省社科信息學會首次學術研討會。1996年3月25日至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了福建省社會科學情報學會第二次學術討論會,等等。
(3)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自1993年3月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學術活動,其中影響較大的有:
首先,1995年8月,由學會編輯出版的《情報學進展》(第1卷:1994—1995年度評論)作為情報學刊物《情報理論與實踐》1995年增刊出版。1997年6月,《情報學進展》(第2卷:1996—1997年度評論)由兵器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情報學進展》(第3卷:1998—1999年度評論)由航空工業(yè)出版社出版?!肚閳髮W進展》是對情報學和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研究成果進行年度評論的出版物,反映一個時期的研究狀況。它不是單篇評述的匯集,而是評述情報學和信息技術應用動態(tài)的有機整體。由于《情報學進展》登載的主要是現狀類、進展類和趨勢類的文章,所以能夠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情報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我國情報學界享有較高聲譽,是廣大情報學研究者心目中的權威刊物。
其次,1995年11月,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確定《情報理論與實踐》作為本學會的會刊,并成立了編委會,從而使我國國防科技信息事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同時也對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在學術會議方面,繼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國防科技情報專業(yè)委員會于1984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了第一屆學術年會后,1990年代又召開了一系列學術會議。例如,1991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了第二屆學術年會。1994年3月,在北京市召開了第三屆學術年會。1997年5月13日至17日,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了第四屆學術年會。1998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市懷柔召開了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五屆學術年會。
(4)中國索引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中國索引學會1991年12月正式成立后,首先編輯出版了學會刊物,1992年4月1日,學會內部刊物《索引通訊》創(chuàng)刊號出版,其間共出版19期。隨后陸續(xù)召開了一系列學術會議。例如,1992年12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市召開了中國索引學會首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1994年9月10日至13日,第二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199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華東師范大學召開了第三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1999年10月19日至22日,在遼寧省大連市召開了第四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
中國索引學會的成立及其開展的一系列學術活動,豐富了情報學理論研究的內容,擴大了情報學理論研究的范圍,推動了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的深入。
(5)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分會舉辦的學術會議。1994年9月21日至23日,以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情報研究暨競爭情報專業(yè)委員會的名義,在北京市召開了全國競爭情報與企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旨在擴大和促進競爭情報在我國的影響和發(fā)展。這次會議是我國首次召開的全國性以競爭情報為主要內容的研討會。1995年11月,與北京科技情報學會、中國兵工學會情報分會聯(lián)合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召開了第二屆中國競爭情報年會,會議主題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情報研究(信息咨詢)工作發(fā)展對策”。1996年9月,與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合作,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了以“競爭情報與現代咨詢業(yè)”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競爭情報年會。1997年9月,在浙江省富陽市召開了主題為“企業(yè)信息化與競爭情報咨詢服務”的第四屆中國競爭情報年會。1998年8月,與冶金科技情報分會、北京科技情報學會聯(lián)合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了以“面向21世紀的中國情報研究暨市場競爭與競爭策略”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競爭情報年會。1999年8月,與北京市競爭情報服務中心、北京華門策略顧問公司等單位聯(lián)合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了主題為“全國競爭情報技能和案例分析”的第六屆中國競爭情報年會。
競爭情報分會成立后,堅持每年都召開“中國競爭情報年會”,并在會后編輯出版年會論文集。截至1999年,已經召開了6屆年會,編輯出版了6屆年會論文集,在全國逐步形成學術品牌。此外,1996年4月,出版了內部刊物《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分會會訊》,作為聯(lián)系廣大會員的紐帶和學術交流的園地,截至20世紀90年代末,已經編輯出版了19期。
競爭情報分會是全國性情報學會的后起之秀,自成立以來,組織全國廣大會員,開展了各種各樣學術活動,不乏競爭情報理論、方法與技術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于豐富和創(chuàng)新我國情報學理論體系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6)其他情報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除了上述5個學會舉辦了多次學術會議外,20世紀90年代,有關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è)也以各種形式召開了情報學學術會議。例如,繼20世紀80年代召開了4屆全國圖書館學情報學青年學術研討會之后,1990年6月4日至8日,在廣州市召開了第五屆全國圖書館學情報學青年學術研討會。1991年11月13日至18日,在重慶市召開了第六屆全國中青年圖書館學情報學理論研討會。此次會議跟首屆會議一樣,特別強調“理論研討”,引導青年學者注重情報學理論的基礎研究,這為情報學學科體系奠定了雄厚的理論基礎。1992年11月17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了第七屆全國中青年圖書館學情報學理論研討會。1996年6月24日至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了“21世紀農業(yè)情報人才培養(yǎng)學術研討會”,會議由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情報教育與理論方法專業(yè)委員會主辦。
1993年5月21日至25日,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在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IFLA)和國際情報與文獻聯(lián)合會(FID)等國際學術組織的支持下,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了國際圖書情報學理論與實踐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由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湖北省科委等協(xié)辦。會議圍繞圖書情報職業(yè)和學科的發(fā)展史、圖書情報領域的哲學、文獻情報的價值、圖書情報學教育等10個主題展開討論,情報學理論研究的味道較濃。
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界以各種形式召開了許多情報學學術會議,每次會議都收到了許多學術論文,與會代表充分交流了各自的學術觀點,相互之間受到了很多啟發(fā),其中不乏許多情報學理論的研究內容,這對于進一步完善情報學的理論體系、擴大情報學理論的研究視野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20世紀80年代我國情報學教育處于恢復和起步階段,自編印刷和翻譯印刷的情報學教材占了較大部分,自編出版和翻譯出版的情報學教材逐步增多。進入90年代后,內部印刷的情報學教材越來越少,而正式出版的教材越來越多。另外,隨著“信息”一詞的逐漸興起,原來以“情報”為名的教材,有些則被“信息”取代,但從根本上說,其實質與“情報”沒有區(qū)別,而范圍有所擴大。
(1)情報學概論類教材。這類教材是對情報學或情報工作的一般性論述,帶有概論、導論或引論的性質,也包括方法論。具有代表性的有:情報科學導論(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社會科學情報工作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科技情報管理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實用情報方法引論(東北大學出版社,1993)。還包括:信息理論與實踐(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0)、信息工作論(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信息時代與信息科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等。
(2)情報學專論類教材。這類教材是對情報學分支學科的專門論述。具有代表性的有:專利與專利情報教程(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0)、產品樣本情報入門(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情報經濟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情報社會學(東方出版社,1992)、教育科學情報綜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2)、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情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基層情報信息工作入門 (中原農民出版社,1992)、工業(yè)企業(yè)技術情報工作(東南大學出版社,1992)、企業(yè)情報學(東方出版社,1992)、情報服務理論與實踐(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情報技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知識產權情報教程(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醫(yī)藥科技情報新篇(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教育情報基礎(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海關情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中醫(yī)藥情報信息方法(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還包括:信息經濟學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信息經濟學原理(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經濟信息概論(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8)、信息經濟學通論(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信息產業(yè)概論 (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信息經濟學淺說(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信息經濟與知識經濟(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等。
(3)情報檢索概論類教材。這類教材是對情報檢索理論與方法的一般性論述,并未劃分學科專業(yè)。具有代表性的有:科技情報檢索(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0)、技術情報檢索與利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現代情報檢索理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情報檢索入門(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情報聯(lián)機檢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情報檢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科技情報檢索(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計算機情報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計算機情報檢索導論(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情報檢索技術(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計算機情報技術導論 (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光盤情報檢索方法與技巧(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7)、計算機情報檢索(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還包括:信息檢索(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社會科學信息檢索教程(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科技信息檢索(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信息檢索理論與實踐(東北大學出版社,1998)、電子信息資源檢索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現代信息檢索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現代科技信息檢索與利用(上海大學出版社,1999)、機械工程信息檢索與利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網絡資源與信息檢索(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信息檢索教程(中國物資出版社,1999)、Internet網絡信息檢索:原理工具技巧(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等。
(4)情報檢索專論類教材。這類教材是對學科或專業(yè)情報檢索的專門論述。具有代表性的有:農業(yè)科技情報檢索(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經濟情報與文獻檢索(學苑出版社,1990)、醫(yī)學情報檢索(科學出版社,1992)、法學文獻情報檢索基礎(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情報檢索(中國科學出版社,1994)、物理學情報檢索與利用(北京農業(yè)大學出版社,1994)、紡織工程情報檢索教程(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6)。還包括:農業(yè)信息檢索指南(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1995)、新編化學化工信息檢索(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中醫(yī)藥信息檢索(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等。
(5)情報系統(tǒng)類教材。情報系統(tǒng)分析設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文獻情報管理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計算機情報檢索系統(tǒng)導論(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情報數據庫系統(tǒng)(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情報系統(tǒng)(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還包括:計算機信息檢索軟件設計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等。
(6)情報研究類教材。這類教材是對有關情報進行分析、研究、預測、決策。具有代表性的有:情報研究與預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農業(yè)情報研究與預測(農業(yè)出版社,1990)、情報研究方法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情報研究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科技情報分析研究(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情報研究學基礎(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經濟情報研究(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情報研究與預測的方法(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社會科學情報研究概論(廣州出版社,1999)、情報研究引論(藍天出版社,1999)。還包括:商業(yè)信息與預測(武漢出版社,1998)、信息分析(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經濟信息與預測(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經濟信息定量分析(上海大學出版社,1998)等。
(7)文獻計量類教材。具有代表性的有:文獻情報計量理論和方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社會科學評價的文獻計量理論與方法(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中國林業(yè)文獻計量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99)等。
(8)信息管理與信息資源類教材。隨著情報學本科專業(yè)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本科專業(yè)取代,所以,自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xù)出版了有關信息管理和信息資源管理的教材。具有代表性的有:信息管理科學導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商貿信息管理(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6)、信息管理——MIS(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經濟信息管理概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信息資源管理導論(科學出版社,1998)、信息管理與利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我國科技電子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旅游信息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等。
上述情報學教材涵蓋了情報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與20世紀80年代的情報學教材相比,內容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化、拓展和創(chuàng)新。
除了情報學教材,20世紀90年代還出版了一批情報學專著。這些專著不同于教材,它們展現了作者在情報學有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體現了情報學研究的發(fā)展和進步。具有代表性的有:情報商品與情報市場(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情報檢索與咨詢指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0)、國家科學技術情報發(fā)展政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情報·預測·金牌:體育情報知識(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情報研究十年紀實(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情報·檢索·利用(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2)、專利情報利用方法與技巧(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情報理論與實踐研究(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怎樣獲取生意情報(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現代經濟情報與保密藝術(南京出版社,1995)、市場競爭和競爭情報(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1996)、聯(lián)機環(huán)境中的情報檢索語言(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人工智能與情報檢索(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情報文獻工作標準化概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情報與反情報(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競爭情報應用論(地震出版社,1998)、競爭情報與企業(yè)信息化(中國計量出版社,1998)、面向21世紀的中國情報研究與競爭情報(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9)。還包括:信息加工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金橋之路:關于技術市場及情報信息的若干理論思考(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信息素養(yǎng)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信息產品開發(fā)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科學研究與開發(fā)中的信息保障(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等。
情報學譯著是對國外情報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的引進,反映了我國情報學研究對國外情報學發(fā)展現狀的關注。具有代表性的有:(英)情報科學的理論與實踐(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蘇)科學情報工作經濟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菲)技術情報服務指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美)情報組織與利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德)企業(yè)宏觀情報管理(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比)情報計量學引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編譯)情報檢索BASIC程序設計(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還包括:(美)信息經濟學:信息工作者的成本—收益分析指南 (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Internet信息服務開發(fā)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等。
情報學文集是指有關情報學研究的論文集、會議錄以及文獻匯編等。具有代表性的有:國際農業(yè)情報管理新水平研討會論文集(農業(yè)出版社,1990)、情報檢索語言論文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選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情報檢索論文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科技情報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首屆煤炭情報工作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選編(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2)、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選:1991—1992(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紀念中國科學技術情報事業(yè)創(chuàng)建四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6)、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事業(yè)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40周年文集(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走向信息時代:山東省科技情報事業(yè)創(chuàng)建40周年文集(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張琪玉情報語言學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中國科技信息事業(yè)創(chuàng)建四十周年文集(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知識信息管理研究進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等。
筆者為了了解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方面論文的發(fā)表情況,通過中國知網,對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的相關論文進行檢索。具體做法是:第一步,文獻類型只選“學術期刊”數據庫,進入“高級檢索”后,選用“篇關摘”字段,輸入檢索詞“情報學理論”,再選“精確”檢索,“時間范圍”確定為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第二步,將檢索出來的182條搜索結果,按照refworks格式導出。第三步,對182條結果進行人工篩選,篩選的依據主要是篇名,如果篇名不足以反映論文內容,再閱讀關鍵詞和文摘,最后,篩選出127篇情報學理論方面的研究論文。被刪掉的55篇非研究性文章主要包括會訊、簡訊、書訊、書評、書序、刊評、講話、題錄、文摘、訪談錄、回憶錄、人物簡介、紀念文章、會議綜述以及讀者來信等。期刊論文發(fā)表時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期刊論文發(fā)表時間分布(1990—1999年)
如3.2.3節(jié)所述,我國20世紀80年代發(fā)表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127篇,而由表1可知,1990年—1999年發(fā)表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恰好也是127篇。就發(fā)表論文數量而言,20世紀90年代與20世紀80年代幾乎沒有差別。但經過細心觀察我們發(fā)現,20世紀80年代末,即1988年和1989年,我國發(fā)表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分別為26篇和32篇,達到20世紀80年代的高峰。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年,即1990年,發(fā)表論文21篇,隨后論文數量下滑,直至20世紀90年代末,每年再也沒有超過20篇。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這二十年來看,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的高峰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1988—1990年這三年。
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情報學恢復和起步階段,論文數量逐年增多符合正常規(guī)律。但20世紀90年代初高峰只保持了一年便下滑,這不太符合一般規(guī)律。究其原因可能有兩點:其一,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微型計算機性能不斷提高,價格不斷下降,家用和辦公很快普及。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使家庭和辦公室上網變得十分方便。對于社會大眾來說,雖然都是Information這個詞,但“信息”比“情報”更容易被接受。于是,“信息”在社會上迅速廣泛流行起來,即使是情報學研究者,也不得不迎合社會大眾口味。其二,在“情報改名信息”大潮的沖擊下,不僅許多原來的情報院所和情報院系改名為信息院所和信息院系,而且研究視角和撰寫論文也都青睞信息而冷落情報?;谏鲜鰞蓚€原因,加上本文使用“情報學理論”作為檢索詞,勢必會影響檢索結果的數量。
從整個20世紀90年代來看,情報學理論研究每年發(fā)表的論文數量有起有伏,多數達到了兩位數,總體上呈波浪式上升,落差不是很大。127篇有效論文總共涉及125位作者(含非第一作者),其中,發(fā)表論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1位,作者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期刊論文作者分布(1990—1999年)
由表2可知,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最高產作者是靳娟娟,次高產作者是臧蘭和劉植惠,較高產作者是王崇德。此外,雖然20世紀90年代的論文作者數(125位)多于20世紀80年代(104位),但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2篇及以上的作者(11人)僅為20世紀80年代的一半(23位),高產作者數量較少。20世紀90年代持續(xù)研究情報學理論的作者少于20世紀80年代,核心作者的規(guī)模有所萎縮,而多數作者只發(fā)表了1篇論文。這表明,20世紀90年代對情報學理論研究的關注度和聚集性弱于20世紀80年代。127篇論文的作者涉及89個機構,其中,發(fā)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所屬機構有8個,如表3所示。
表3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期刊論文發(fā)文2篇及以上作者所屬機構分布(1990—1999年)
由表3可知,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數量最多的是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這反映了武漢大學情報學理論研究隊伍的龐大;其次是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雖然他們的研究隊伍規(guī)模不大,但個體實力較強??傮w上,20世紀90年代,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情報學理論研究方面領先于其他研究機構。與高產作者的情況類似,相比于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2篇及以上的研究機構數量較少,而大多數研究機構只發(fā)表了1篇,缺少持續(xù)性和累積性。
本節(jié)對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的微觀層面做進一步分析。
127篇論文總共包括181個關鍵詞,其中頻次3及以上的關鍵詞共有15個,如表4所示。這些詞出現頻次較高,具有統(tǒng)計分析價值。
表4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期刊論文頻次3及以上的關鍵詞分布(1990—1999年)
由表4可知,一方面,高頻次的關鍵詞“情報學理論”“情報學”“情報科學”“情報工作”延續(xù)了20世紀80年代的特征;另一方面,較高頻次的“情報學研究”“學科建設”“分支學科”“理論體系”等關鍵詞成為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特色。具體來講,在鞏固20世紀80年代已有情報學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科建設,劃分了分支學科,使情報學理論體系更加完善,并注重比較研究,從而擴大了情報學的視野,促進了情報學理論的發(fā)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世紀90年代,著名英國情報學家布魯克斯對情報學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建立了布魯克斯方程式,進而闡明了情報的價值在于改變了人們的知識結構。這一理論得到我國情報學界的普遍接受和認可。
本節(jié)采用與3.3節(jié)相同的Citespace分析方法及其設置,此處不再重復。1990—1999年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的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1所示,得到了判斷網絡結構以及聚類清晰的兩個指標:模塊值Q為0.6779,比較接近于1,模塊之間的獨立性較強;平均輪廓值為0.703,接近0.7,聚類是高效率和令人信服的。這表明該關鍵詞共現圖譜較為理想并具有可信度。
圖1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關鍵詞共現圖譜(1990—1999)
從圖1可以看出,該圖包括238個節(jié)點(N)和583條連線(E),即提取出238個關鍵詞和583種共現關系。
由表4和圖1可知,“情報學理論”“情報學”“情報科學”的節(jié)點最大、頻次最高,表明研究者對它們的關注度也最大。其次是“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情報工作”“理論體系”“分支學科”“布魯克斯”“情報信息”等,它們節(jié)點較大、頻次較高,也受到較多關注。
關鍵詞中心度反映了其在關鍵詞共現圖譜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1]。由表4可知,“情報學理論”“情報科學”“情報學”的中心度最大,表明它們最重要,影響力更大。
綜合表4和圖1可以看出,與20世紀8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的關鍵詞共現圖譜相比,20世紀90年代節(jié)點(文字)最大、頻次最高,但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關鍵詞仍然是“情報學理論”“情報學”“情報科學”,這也證明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的確處于鞏固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論網絡時代的情報學理論研究”[2]“情報學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3]“情報學理論研究的微觀深化”[4]“中國情報學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5]“我國社會科學情報學理論研究綜述”[6]“情報學基本理論研究綜述”[7]以及“關于情報科學的研究——情報科學的出路何在?”[8]等。
另一方面,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出現了新的關注點,其中,“情報學研究”“情報學國內外比較研究”“學科建設”“分支學科”“理論體系”“布魯克斯”等均是20世紀80年代沒能受到重視的。從情報學理論發(fā)展的角度看,這表明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在80年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情報學理論研究更加深入和細化,更加重視情報學學科建設和國內外比較研究,我國情報學理論體系也正在形成。換句話說,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更加注重“理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我國情報學研究觀念的變革”[9]“情報學基本觀點論要”[10]“走出傳統(tǒng)情報學的誤區(qū)”[11]“21世紀的情報學研究”[12]“走向21世紀的中國情報學”[13]“情報學學科建設之我見”[14]“信息高速公路環(huán)境下情報學的學科建設”[15]“情報學理論體系比較研究”[16]“情報學理論體系的比較研究”[17]“情報學理論體系結構比較研究”[18]以及“波普爾的世界3理論與情報學的哲學基礎”[19]等。
與此同時,20世紀80年代頻次較高的“情報政策”“情報系統(tǒng)”“情報檢索系統(tǒng)”等在20世紀90年代的初期消失。這表明,上述幾個領域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和定型,暫時還沒有更大的研究空間。
利用Citespace的關鍵詞聚類功能,對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領域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生成關鍵詞聚類圖譜,如圖2所示。
圖2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關鍵詞聚類圖譜(1990—1999)
由圖2可知,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論文的關鍵詞自動形成了節(jié)點數最多的7個聚類#0—#6及其標簽詞。根據該聚類圖譜,導出各個聚類的詳細信息,篩選出節(jié)點數在14及以上的聚類#0—#6共7個聚類,并分別列出聚類內6—7個關鍵詞,形成表5。
表5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關鍵詞聚類表(1990—1999)
續(xù)表5 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關鍵詞聚類表(1990—1999)
表5中的標簽詞按照它們所包含節(jié)點數(關鍵詞數)的遞減順序排列,隨著聚類序號的增加,節(jié)點數變少。表中某一聚類的輪廓值越接近1,說明該聚類越獨立于其他聚類,越容易區(qū)分。除聚類#2情報學理論之外,其他6個聚類的輪廓值均大于或等于0.9,表明這6個聚類的獨立性最強,而聚類#2情報學理論的輪廓值高于0.8,說明其獨立性也較好。形成年份是該聚類內高頻關鍵詞的平均出現時間,即聚類內的關鍵詞平均是在哪年出現的,據此可以大概了解該研究主題的熱度時間。由表5可知,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關鍵詞聚類基本上都形成于90年代初,即1990—1992年。
聚類內關鍵詞的對數似然比值(即括號內的前者)表示該關鍵詞對該聚類的代表性,并按遞減順序排列。由于表示統(tǒng)計顯著性的各個關鍵詞的p值(即括號內的后者)均小于或等于0.05,因此這些關鍵詞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均與該聚類具有顯著關系。
(1)聚類#0情報學。該聚類包括的節(jié)點數最多,共26個。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情報學”“情報學理論”“分支學科”“情報理論”“情報政策”“學科體系”“情報需求”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事實上,研究情報學必然會涉及情報學理論和情報理論,而研究情報學理論又離不開情報學的學科體系和分支學科。情報學是指導和服務于情報工作的,所以與情報需求和情報政策也有關系。聚類#0情報學所涉及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基本板塊。
(2)聚類#1布拉德福定律。與20世紀80年代一樣,在20世紀90年代的關鍵詞聚類中位居第二的仍然是布拉德福定律這個聚類,這反映了布拉德福定律在情報學理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該聚類包括25個節(jié)點,僅次于聚類#0情報學。除標簽詞“布拉德福定律”之外,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情報研究”“情報檢索”“布魯克斯”“情報學教育”“情報服務”“情報學方法論”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布拉德福定律作為一條定律在情報學理論與方法中占據重要地位,屬于情報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因而不能不涉及情報研究、情報檢索、情報服務和情報學方法論。布魯克斯是著名的情報學家,他的“情報—知識”方程式具有哲學意義,是情報學的理論基礎,并與該聚類中的關鍵詞都有關系。在情報學教育中貫徹布拉德福和布魯克斯的思想,突出情報研究、情報學方法論以及情報檢索、情報服務也都是天經地義的。聚類#1布拉德福定律所探討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板塊之一。
(3)聚類#2情報學理論。該聚類包括24個節(jié)點,僅次于聚類#1布拉德福定律,反映了情報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該聚類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公關情報學”“學科知識結構”“相關學科”“情報心理學”“情報方法論”“主干學科”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顯而易見,學科知識結構、情報方法論、主干學科、相關學科都是情報學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公關情報學、情報心理學分別是情報學的分支學科。聚類#2情報學理論所探討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板塊之一。
(4)聚類#3圖書館學和聚類#4圖書館。這兩個聚類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聚類#3圖書館學包括22個節(jié)點,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館藏建設”“文獻資源建設”“文獻資源布局”“圖書情報學”“情報學基礎理論”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強調了情報學理論不但要研究情報學基礎理論,還要研究文獻資源,因為這是開展情報工作的基礎。此外,文獻資源領域是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交叉部分,所以提出了“圖書情報學”的概念。聚類#4圖書館包括19個節(jié)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文獻學研究”“情報學研究”“情報所”“文獻工作”“情報工作”“社科情報學”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事實上,上述關鍵詞都與情報學有關,而同時出現在“圖書館”聚類下,也從另一個方面折射出圖書館也會開展一部分情報工作。總之,聚類#3圖書館學和聚類#4圖書館所包含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板塊之一。
(5)聚類#5引文分析。該聚類包括19個節(jié)點,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引文分析”“布魯克斯”“基本觀點”“方程式”“情報信息”“波普爾”“情報用戶”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事實上,引文分析能夠描述各種情報信息之間的重要關系,對于情報用戶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fā)價值,也反映了波普爾世界3理論的正當性,而布魯克斯方程式則可以通過引文分析體現出來。可見,聚類#5引文分析所包含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板塊之一。
(6)聚類#6比較研究。該聚類包括14個節(jié)點,最有代表性的關鍵詞是“理論情報學”“時間和空間”“排檢法”“縱向比較”“應用情報學”等,表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既然是比較研究,當然要涉及時間和空間以及縱向比較,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成為理論情報學和應用情報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排檢法是進行比較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聚類#6比較研究所包含的主題領域構成了20世紀90年代情報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板塊之一。
綜上所述,通過關鍵詞頻次分布分析、關鍵詞共現分析以及關鍵詞聚類分析,基本上能夠大致展現20世紀90年代我國情報學理論研究的發(fā)展、體系的完善和研究的進展情況等。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