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源 裴雪昆 曲麗麗 賀莉莉
東北農業(yè)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2021年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fā)《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fā)展的意見》,重點強調應“完善學術期刊相關評價體系”,同時提出要引導相關單位在學術評價、人才評價中準確把握學術期刊的評價功能,再次引發(fā)學界對人文社科期刊與評價體系關系問題的激烈討論。
實際上,最初作為學者研究成果展示平臺的學術期刊功能單一、定位明確,但隨著新文科建設、融合出版等新概念、新技術的普及,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能否以一般出版行業(yè)特征衡量學術期刊的作用與意義,也因此思考新時期學術期刊的功能與定位。評價體系的出現加劇了這一現象,不盡人意的評價結果使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否定性評價甚囂塵上,主要觀點包括:一是從內容質量而言,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涵蓋學科眾多,呈現“拼盤式”狀態(tài),很多期刊以學科作為欄目設置標準,趨同化現象嚴重,且選題重復,內涵取向相似,質量價值相近[1]。二是從受眾群體而言,無法建立起穩(wěn)定、集中的作者群、讀者群。與專業(yè)性期刊相比,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發(fā)文缺乏深度、前沿優(yōu)勢,作者為使其研究成果獲得更快速傳播與更廣泛影響,傾向于投稿給專業(yè)輻射能力更強的專業(yè)性期刊,導致綜合刊的高質量自然來稿不穩(wěn)定。很多單位將具體領域的專業(yè)刊作為一級期刊,而綜合性期刊很難被列入。三是各評價機構所收錄專業(yè)刊的比例遠高于綜合性期刊,比如C刊數據庫所收綜合性期刊比例最低[2]。雖然近年來所收綜合刊數量有所增加,但總體而言占比仍然較低。
但也有觀點認為,評價體系對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評價結果并不客觀,評判標準本身存在問題,因此導致評價結果異化[3]。目前各評價體系將專業(yè)刊和綜合刊置于同一評價框架內,采用相同指標與權重,忽略了二者在期刊類型、管理思路、載文學科、引證習慣、傳播規(guī)律、出版行為、傳播效果等方面的差異,且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方法、結論通常難以量化,評價機構恰恰忽略了學科特點,將本來應用于自然科學領域研究成果的量化標準不加區(qū)別地移植于更加追求思維邏輯性的人文社科領域?;跇藴驶牧炕u價方式得出的評價結果無法真正反映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學術價值。因此,學界開始對“核心期刊”提出質疑:一是選刊是否準確;二是即使選刊準確,是否可以作為評價文章的硬性指標,甚至提出應取消評價體系,使學術生態(tài)回歸“正軌”[4]。
無論是從期刊還是評價體系視角出發(fā)的討論,似乎都指向期刊評價和期刊發(fā)展對立的結果。對此,本文有不同看法。目前,期刊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并非評價體系之過,畢竟其實質僅為一種評價工具[5]。評價體系功能的異化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20世紀90年代,學術繁榮發(fā)展,期刊數量激增,單純定性評價方法亟需改進,而定量評價以客觀化數據和標準化流程滿足了處于科研改革中學術評價、人才評價的現實需求[6],加之文化、體制等差異,國際通用的同行評議等制度無法發(fā)揮應有作用。因此,評價體系基于影響因子等客觀數據得出的“核心”結果成為學術成果考核、職稱評審、學位獲得的首要乃至唯一量化標準。
雖然無論是評價體系的制定者還是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術管理單位皆非出自本意,但客觀上的確導致核心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對優(yōu)質學術資源的壟斷,而非核心期刊難以在這種學術生態(tài)下突出重圍,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學術固化”。排除其他干擾因素,回歸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功能定位與評價體系本質,實際上期刊評價與期刊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客觀反映學術成果的反響與效果;另一方面,期刊能夠通過評價結果體現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趨勢進行定位調整與發(fā)展策略選擇。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就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chuàng)新。”在總書記回信一周年之際,本文將關注點由二者的“實然”關系轉移至“應然”關系,基于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獨特的功能定位與復雜的學科構成,參考現有評價體系呈現結果的指引作用,探討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高質量發(fā)展的策略選擇,以期助力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發(fā)展。
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并不清晰,知識體系相對獨立,普遍認同將其分類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前者包括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宗教、文化等以人類精神世界與精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后者包括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等以社會活動和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這也決定了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載文學科分布的廣泛性以及期刊分類的復雜性。根據辦刊主體不同,一般可將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分為兩類:一是由中國社科院及各省市社科院(聯)主辦的社科綜合期刊,二是由高校主辦的學報。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開資料,國家正式認定的學術期刊數量為6 430種,社科期刊2 400余種,其中高校社科學報約占50%①2014年1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公布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名單,共5 737種。2017年4月正式公布了第二批認定的學術期刊名單,共693種。。而全國的社科院(聯)學術期刊約有180種,其中,中國社科院主辦的學術期刊近80種,省級社科院主辦的學術期刊約90種,地市級社科院主辦的學術期刊有7種[7]。相較而言,高校學報體量更加龐大,所涉學科屬性更復雜,隨著大學發(fā)展目標變化,定位調整需要更加迫切,與評價體系的矛盾更加突出;社科院學術期刊數量雖少,但在我國社科學術期刊領域及評價體系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及認可度。從廣義而言,二者功能定位、發(fā)展歷程、分布構成等均有較大差異,但也具有共同的討論基礎:一是聚焦于期刊載文本身,其學科分布、欄目設置、作者群體、讀者受眾等有交叉重合,二是在現有評價體系下均表現出一定發(fā)展阻滯態(tài)勢,三是通過評價結果分析發(fā)現二者具有相似的發(fā)展路徑經驗。
教育部辦公廳1998年發(fā)布《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將高校學報定位于“高等學校主辦的、以反映本??蒲泻徒虒W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決定了高校學報應服務于本校,展示主辦單位人員的科研和教學成果,反映本校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水平。這種展示窗口的功能定位自始便與專業(yè)刊著眼于學科發(fā)展、學科前沿的辦刊宗旨有所不同。雖然在建設初期,大部分高校學報開放程度不足,辦刊相對封閉,主要刊發(fā)本校或本地區(qū)的研究成果,但并不影響其所涉學科的廣泛性。根據1986年國務院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規(guī)定,大學在文科(含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政法、財經、教育(含體育)、理科、工科、農林、醫(yī)藥等8個學科門類中,以3個以上不同學科為主要學科。這也決定了為高校服務的學報至少涵蓋3個以上一級學科。但是,隨著我國高校建設與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學科壁壘不斷被打破,交叉、融合發(fā)展?jié)u成趨勢,尤其在2015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頒布實施后,高校學報的功能定位業(yè)已發(fā)生改變:為不同科學的融通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從而推動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融合、發(fā)展。
1977年5月黨中央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時,提出三大定位: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殿堂、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8]。各地方社科院(聯)盡管有地域性差異,但總體而言可參照中國社科院的定位,只是在范圍上有所限縮,側重服務于地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地方政府。這決定了社科院(聯)主辦學術期刊的根本任務即宣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服務國家或地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以及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因此,社科院(聯)主辦期刊的研究重點緊密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側重刊載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的研究成果,期刊選題與欄目設置大多以社科院(聯)研究機構優(yōu)勢學科為支撐,涉及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黨史黨建等。
然而,數量龐大、學科覆蓋面廣、與學科發(fā)展緊密相連、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密切關聯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群體,近年來整體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9]:開放程度上,很多期刊仍以本?;虮镜貙W者為主要受眾,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建立新時代學術共同體。辦刊思路上,仍以傳統學科劃分作為選文標準,沒有為新興融合學科孵化提供強大助力。除了這些“先天不足”之外,期刊評價體系“核心”與否的評價結果更導致“后天乏力”,除少數幾家頭部期刊外,大多數期刊無法發(fā)揮促進學術發(fā)展、引領學術前沿、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功能。
我國人文社科期刊遴選的起因源于圖情界選刊或建設引文數據庫需要,并非以期刊評價為目的。評價體系屬于典型的第三方評估,以工具性、市場性參與學術生態(tài)建構,其評價結果通常意義上有較高的實用性,但也僅是相對適用:其評價對象是學術成果,并且在相對集中的學術領域內具有評價價值。將學術評價功能遷移至期刊評價本身就值得商榷,而高校等機構對評價結果的過分依賴更異化了評價體系的工具屬性。尤其是對于研究范式、研究過程、研究結論極具開創(chuàng)性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而言,以標準、統一、定量評價方式得出的結果在更大意義上是起參考作用。過于依賴技術性評價,必然損傷學術研究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新性。雖然一些評價機構已經認識到人文社會科學的獨特性,開始嘗試在形式化的技術評價之外,增加對內容質量的實質性評價,但在實踐中,受限于條件和成本,尚未形成常規(guī)機制。
基于現有評價方式與評價結果,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開始轉變自身發(fā)展策略。在各項評價指標中,影響因子無疑最為重要,而引用情況則是影響因子的決定因素。根據各學科引證習慣不同,在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內部也呈現出明顯的引用分級:相較于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引用情況較為樂觀,可能緣于社科類論文緊跟社會熱點問題,易在特定時段內快速引起廣泛關注。比如以關鍵詞“疫情”在中國知網中進行檢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發(fā)布的研究成果多達172 563篇,而這一數據在2010—2020年這十年間僅為36 579篇。關注到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這一差異后,部分期刊根據自身學科優(yōu)勢在載文方向上作出調整,希望以此提升被引頻次與傳播效果。因此,以學科分布與評價結果作為現象表征,進一步深入分析新時代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發(fā)展策略選擇。
通過對各類評價體系指標設置的分析,發(fā)現影響因子是最終評價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除學術質量、作者身份、選題熱度等基礎研究因素外,載文學科分布及期刊所處評價類目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有學者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平均半衰期做過測算,半衰期最長的學科是考古學,為15.5年,比較短的是經濟學、圖書情報與檔案學、新聞學與傳播學,為2.8年,二者之間差異近5倍[10]。可見不同學科學術論文的傳播效果、內容特色、被引偏好、學科規(guī)模差異巨大。不同載文選擇影響了期刊評價結果,而評價結果又反過來指引期刊的載文選擇。
1.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總覽》)評價情況?!犊傆[》包含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眾多學科,是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的評價研究項目,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成為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參考工具書。通過分析2017年第八版和2020年第九版《總覽》中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類目設置及核心期刊情況,發(fā)現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高校學報主要歸類于第一編“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包括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民族學、中國政治(除公安工作)類、公安工作類法律;第二編“經濟”,包括綜合性經濟科學、農業(yè)經濟等。在第九版《總覽》中,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共121種,其中高校學報72種,占比59.5%;民族學期刊15種,其中高校學報5種,占比33.3%;綜合性經濟科學期刊26種,其中高校學報6種,占比23%;農業(yè)經濟期刊17種,其中高校學報9種,占比52.9%。相較于第八版數據差別較小,說明高校學報在此評價中表現較穩(wěn)定。通過分析,發(fā)現以下特點。
第一,大部分高校學報始終保持學科綜合特點,被歸類于“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其載文學科涵蓋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包括哲學、文學、史學、經濟學、新聞與傳播學、文化學等。第二,第八版中分類于“農業(yè)經濟”的《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第九版中調整至“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說明其載文學科分布發(fā)生變化,經濟學比重有所下降,分析期刊近十年載文學科分布,發(fā)現農業(yè)經濟論文占比最高,達到35.2%,社會學次之,占比14.6%②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知網中期刊發(fā)文統計所得。。第三,“民族學”分類中期刊變化幅度較大。第八版“民族學”中《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第九版中均移至“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如《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以前緊密圍繞民族學展開欄目設置,2015年開始,載文學科分布有所拓展,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法學等學科比例有所提升。選題方面也將視閾擴展至城鄉(xiāng)治理、減貧研究、鄉(xiāng)村振興等領域。第四,部分學報雖屬于綜合性期刊,但相對于“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目期刊而言,其載文學科集中度更高。如“綜合性經濟科學”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貴州財經大學學報》《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學科分布集中于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審計等,所涉一級學科一般不超過三個,絕大部分選題在一級學科下進行細分。第五,極少數高校學報專業(yè)性較強,選擇專業(yè)刊發(fā)展路線,分類始終保持在“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外的某一學科內。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始終分類在“公安工作類”,《南京審計大學學報》始終分類在“審計類”。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以下簡稱CSSCI)評價情況。1998年,南京大學開始研制CSSCI,2000年首次公布來源期刊目錄。CSSCI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從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篩選出具有較強學術性和影響力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11]。相比于《總覽》,CSSCI收錄期刊數量較少,主要針對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分析CSSCI中期刊評價變化情況發(fā)現以下特點。
第一,大部分高校學報屬于綜合刊,分類為“高校學報”,學科分布較廣泛。第二,少部分學報基于所屬院校學科專業(yè)度與集中度較高,因此創(chuàng)立之初便選擇了專業(yè)化發(fā)展路線,定位為專業(yè)刊。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以學科分類為原則,欄目設置較穩(wěn)定,如會計研究、財政研究、國際貿易、金融研究等,配合刊發(fā)專題欄目,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三農”研究等。近十年,期刊載文最多的學科為企業(yè)經濟,占發(fā)文總量的15.8%,其次為金融學,占比14.7%,宏觀經濟、投資、證券、財政分別占比9.9%、9.9%、8.6%、7.1%③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知網中期刊發(fā)文統計所得。。第三,在《總覽》中,農業(yè)高校學報分別被分類至“社科綜合”和“農業(yè)經濟”,而在CSSCI中,農業(yè)高校學報全部被分類于“高校學報”中。說明兩種評價體系對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認定和載文學科分布比例的計算存在不同。
與高校學報相比,社科院(聯)主辦的學術期刊在服務對象、關注問題等定位上均有所不同,但在評價體系中卻表現出相似的分類路徑。第一,在《總覽》中,絕大部分社科院(聯)主辦期刊被分類于第一編“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包括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第八版此分類共121種期刊,其中社科院(聯)主辦期刊42種,占比34.7%,而這一比例在第九版中繼續(xù)保持。在這42種期刊中,中國社科院有2種期刊入選,省級社科院(聯)主辦期刊38種,地市級社科院(聯)主辦期刊2種。在CSSCI(2021—2022)中,大部分社科院(聯)主辦期刊被分類在“綜合社科”中,此分類期刊共49種,其中社科院(聯)期刊40種,包含中國社會科學院1種,省級社科院(聯)38種,地市級社科院(聯)1種。第二,無論是《總覽》還是CSSCI,在其他分類中亦有少量社科院(聯)主辦的專業(yè)刊。比如經濟學中,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南方經濟》、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現代經濟探討》、重慶社會科學院《改革》等;管理學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體制改革》等。值得關注的是,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縱橫》在第九版《總覽》中被歸類于綜合性經濟科學,而在CSSCI(2021—2022)中則被歸類為經濟學。根據中國知網中其近十年文獻學科分布,載文學科前五名依次為經濟體制改革、金融、農業(yè)經濟、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理論及經濟思想史。說明兩種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有所不同。第三,與地方社科院(聯)主辦期刊主要被分類在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和社科綜合之中不同,中國社科院的學術期刊種類繁多,由各所主辦的期刊幾乎涵蓋其他所有類目,比如在CSSCI(2021-2022)中,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心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宗教學、語言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學、歷史學、考古學、冷門絕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與文化學等。第四,少數期刊選擇“學科綜合+問題集中”的發(fā)展方式,并獲得成功經驗。比如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中國農村觀察》,根據中國知網中其近十年文獻的學科分布,前五名依次為農業(yè)經濟、政黨與群眾組織、社會學、宏觀經濟管理、金融。其以問題視角作為發(fā)展策略,緊密圍繞“三農”領域,載文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領域。
根據對《總覽》和CSSCI評價結果的分析以及總結期刊實踐經驗,目前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發(fā)展主要包括三種策略。
2020年11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發(fā)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對新時代我國高等文科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出綱領式倡議與全面部署[6]。從學科建設來看,新文科建設宗旨是打破學科之間壁壘僵化,在跨學科、多領域的融合中采用新思維、新方法開拓新的知識空間。在此方面,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具有一定優(yōu)勢:一是所涉學科范圍廣泛,涵蓋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二是經過長時間發(fā)展積累,不同學科之間形成了一定系統性,更易找到學科增長點,實現學科交叉融合。
保持發(fā)展方向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依托機構新時代發(fā)展目標變化、期刊評價體系等外部新要素生成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載文“廣而不精”的問題,從而提高學術成果影響力及期刊關注度,使優(yōu)秀學術思想在更大范圍內有效傳播,促進學術交流,為新文科建設提供平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可否認,專業(yè)刊在傳播效率、資源分配、選題專業(yè)性方面具有綜合刊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其一,學者習慣于首先關注選題相對集中、與自身研究領域相近的期刊,以便高效獲取研究領域的學術觀點與前沿研究方法。其二,在辦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專業(yè)刊編輯能夠在所負責領域內進行深耕,不斷在同一學科范疇下細化選題策劃,時間與人力資源相對充分。而綜合刊編輯往往要同時負責多個學科,無法在某一選題策劃內不斷深入挖掘。其三,專業(yè)刊所依托的辦刊機構往往專業(yè)性較強,其優(yōu)勢學科支持力量也是綜合刊無法比擬的。但是學術期刊在一個地區(qū)的分布有其客觀必然性,我國已經存在大量專業(yè)學術期刊:國家、省市社科院(聯)主辦的專業(yè)期刊,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哲學研究》等;高校除學報外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期刊,如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清華大學《國際政治科學》、吉林大學《當代法學》、東北師范大學《古代文明》等。期刊發(fā)展已成規(guī)模,作者群、讀者群等學術共同體相對穩(wěn)定。由綜合刊轉變?yōu)閷I(yè)刊,意味著要放棄多年維系的絕大部分學術資源,轉而與已經發(fā)展成熟的專業(yè)期刊進行競爭,如果沒有強大學科支撐及堅實的資源支持,恐怕轉型之路十分困難。此外,隨著新的研究領域不斷涌現,過度專業(yè)化只會造成期刊架構臃腫,不利于學科融合創(chuàng)新。
第一,以問題意識為導向。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辦刊模式要求圍繞學術熱點或具有重大意義的社會問題進行策劃,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實現辦刊模式由“學科綜合”向“問題綜合”轉變[12]。以勞動力選題為例,在經濟學專業(yè)刊中,較多探討勞動力價值實現、流動的影響因素等問題;而在綜合刊中,除以上選題外,還可包含社會結構變化對流動產生的影響、流動現象背后反映的歷史、文化變遷等。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還能夠及時捕捉和追蹤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新興研究動向,特別是抓住國家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調整契機[13]。比如在鄉(xiāng)村振興研究中,往往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整合各學科資源,提出全方位對策建議,更易在實踐中進行操作,綜合性地解決鄉(xiāng)村問題。
第二,以優(yōu)勢學科為側重。鑒于資源的有限性,各學科建設不可能齊頭并進。因此,應綜合考量主辦單位的學科依托、期刊自身的學術資源積累、編輯隊伍專業(yè)方向等因素,縮小學科范圍,集中力量優(yōu)先發(fā)展優(yōu)勢學科,逐漸形成學術合力,做專業(yè)突出的綜合類期刊。期刊的學科與欄目建設分層次,形成合理布局結構,凸顯特色化[14]。比如《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fā)文學科主要包括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同時,學術研究與學科建設是一體兩面,一方面可通過優(yōu)勢學科推動期刊發(fā)展;另一方面,期刊專題欄目建設的深化也為新興、融合學科提供展示平臺。
第三,形成協同辦刊的集束效應。當前高校聯合辦學、以優(yōu)勢學科促進交叉學科建設等為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聯合辦刊、協同辦刊、建立學術共同體提供了新指引。與傳統意義上圍繞單一學科形成的作者、讀者、編輯集群不同,謀求新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形成基于共同信念、價值和規(guī)范的跨學科學術共同體。其不僅是知識共同體,也是一個知識人追求真理,尊重學術規(guī)范的價值共同體,同時還是知識同行交流思想、代際傳承的情感共同體[13]。
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以其綜合性以及在學術觀點上海納百川的優(yōu)勢,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增強國家軟實力上發(fā)揮重要作用[15]。然而期刊評價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尤其是對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而言,學科差異形成的復雜性和不可比性對評價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評價體系、科研環(huán)境、學術氛圍的改變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因此,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發(fā)展不能寄托于外部因素,而應在現有條件下,從內部尋求有效發(fā)展策略。目前看來,在保持綜合性不變的前提下,縮窄學科范圍,以問題意識為導向,以優(yōu)勢學科為側重,形成協同辦刊的集束效應,是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高質量發(fā)展的最優(yōu)策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