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欣 申怡凡
何以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道德記憶偏差的視角
王修欣 申怡凡
(曲阜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 曲阜 273165)
人們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這可能對他們積極的道德自我概念構(gòu)成威脅。為了應(yīng)對這種道德自我威脅, 人們會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 即遺忘威脅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來, 研究者基于自傳體記憶范式、游戲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參照范式, 為道德記憶偏差提供了證據(jù)支持。研究還進一步表明, 這種道德記憶偏差可能出于人們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道德記憶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條件。未來研究應(yīng)該擴展道德記憶偏差的研究范疇, 揭示其認知機制, 并探究與其他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策略的關(guān)系。
道德自我, 自我保護動機, 道德失調(diào), 動機性遺忘
人們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這可能對他們積極的道德自我概念構(gòu)成威脅(李宏翰, 于娟, 2013)。那么人們會如何應(yīng)對這種道德自我威脅呢?已有研究從道德推脫(moral disengagement)和自我合理化(self-serving justifications)等角度回答了該問題(綜述見:王玨等, 2016; 伍麟, 白仲琪, 2019)。近期還有系列研究從記憶的角度出發(fā), 發(fā)現(xiàn)人們會遺忘威脅道德自我的相關(guān)事件或信息。這種道德記憶偏差可以使得個體在做出不道德行為后, 依然維持良好的道德自我概念。本文聚焦于道德記憶偏差, 綜述了其研究證據(jù)與解釋, 并討論了其存在條件和未來研究方向。
自傳體記憶指個體對過去經(jīng)歷或事件的記憶(Rubin, 1986)。自傳體記憶范式以被試的自傳體記憶為研究對象, 通過調(diào)查被試對不同性質(zhì)的自傳體記憶的回憶情況來得出結(jié)論。比如Kouchaki和Gino (2016)讓被試先回憶并寫下自己或他人做過的道德、不道德或中性事件, 然后評估這些記憶的清晰度和生動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相比于自己做過的道德或中性事件, 被試對自己做過的不道德事件的回憶更不清晰、不生動, 但是被試對他人做過的不同性質(zhì)事件的回憶沒有顯著差別。Ritchie等(2017)先讓被試寫下自己或他人做過的許多積極或消極事件(例如:友善地對待他人/背后議論他人), 過段時間再讓他們回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相比于自己做過的消極事件, 被試回憶起更多自己做過的積極事件, 但是對他人做過的不同性質(zhì)事件的回憶沒有顯著差異。
自傳體記憶范式以被試的真實經(jīng)歷為研究對象, 有著較高的生態(tài)效度,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 記憶之間的差異不可控。雖然被試回憶的都是道德或不道德事件, 但是這些事件在生動性、發(fā)生時間和復(fù)述次數(shù)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 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內(nèi)部效度。其次, 研究者沒有也往往不能參與到被試的自傳體記憶, 無法客觀地評估記憶的準確性。這使得研究者在對道德記憶偏差進行界定和測量時, 只能使用回憶的生動性或頻率等指標, 而不能使用常見的記憶準確性指標。
在游戲范式中, 研究者通常先讓被試完成類似“游戲”的任務(wù), 間隔一段時間后, 再讓其回憶“游戲”中的相關(guān)信息。相比于自傳體記憶范式, 游戲范式創(chuàng)設(shè)了研究者可以觀察到的真實記憶, 使得研究者可以對記憶的準確性進行評估。比如Shu和Gino (2012)讓被試完成一個問題解決任務(wù), 被試在該任務(wù)上的表現(xiàn)越好, 獲得的獎勵就越多。但是被試可以通過謊報自己的表現(xiàn)以獲得額外報酬。需要注意的是, 研究者在該任務(wù)之前, 還給被試呈現(xiàn)了一些道德規(guī)則, 比如不要撒謊等。結(jié)果表明相比于沒有撒謊的被試, 那些撒謊的被試更有可能遺忘這些道德規(guī)則。而且在有金錢獎勵鼓勵被試正確回憶的情況下, 這種遺忘依然存在。類似地, Kouchaki和Gino (2016)先讓被試玩一個拋硬幣游戲, 被試可以通過撒謊來獲得額外收益; 兩周之后再測量被試對該游戲的記憶, 并以被試對實驗當(dāng)天吃晚飯經(jīng)歷的記憶作為對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相比于那些不撒謊的被試, 那些撒謊的被試對該游戲的記憶更不生動, 也附帶更少當(dāng)時的想法或情緒。而撒謊與不撒謊的被試對吃晚飯經(jīng)歷的回憶沒有顯著差異。
還有研究者使用獨裁者博弈進行了研究。Carlson等(2020)先讓被試扮演分配者角色, 決定給接受者多少錢; 在完成分心任務(wù)后, 再讓被試回憶給接受者的錢數(sh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吝嗇的即給接受者錢數(shù)較少的被試, 回憶的給接受者的錢數(shù)比實際上給的錢數(shù)多, 但是慷慨的被試沒有表現(xiàn)出該記憶偏差(也見: Tasimi & Johnson, 2015)。當(dāng)有金錢獎勵以鼓勵被試正確回憶的時候, 這種現(xiàn)象依然存在。Saucet和Villeval (2019)則給被試呈現(xiàn)了兩種可選的分配方案:自私的分配方案即被試得到的錢數(shù)比接受者多, 利他的分配方案即被試得到的錢數(shù)比接受者少。被試先做出選擇, 在完成分心任務(wù)后, 再回憶自己的分配。值得注意的是, 在該實驗中, 研究者會將原來的分配方案呈現(xiàn)出來, 但是隱藏了被試所選擇的選項中給接受者的錢數(shù)。被試的任務(wù)是回憶自己選擇的選項中給接受者的錢數(shù)。結(jié)果表明, 被試對自私分配方案的回憶正確率顯著低于利他分配方案。
游戲范式創(chuàng)設(shè)了研究者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真實記憶, 讓研究者可以對記憶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從這一點來說, 游戲范式優(yōu)于自傳體記憶范式。但是在該范式下, 研究者根據(jù)被試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 將其區(qū)分為道德或不道德的被試?!暗赖隆被颉安坏赖隆敝皇潜辉嚨倪x擇, 而不是由研究者操縱, 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內(nèi)部效度。
在代入范式中, 研究者通常給被試描述一個道德或不道德的行為, 讓被試以第一或第三人稱視角代入。比如Kouchaki和Gino (2016)給被試描述了考試作弊或沒有作弊的場景, 讓被試以第一或第三人稱視角代入。在4天之后, 讓被試對這些記憶進行評估。結(jié)果表明, 在第一人稱視角代入時, 被試對作弊場景的回憶比沒有作弊的場景更不清晰、不生動; 但是在以第三人稱視角代入時, 被試對作弊或沒有作弊場景的回憶沒有顯著差別。
Kouchaki和Gino (2016)還讓被試代入欺騙或誠實的場景, 并在一周后測量了被試對該場景記憶的準確性, 發(fā)現(xiàn)代入欺騙場景的被試對這些場景的記憶更不準確。Stanley等(2018)重復(fù)了該研究, 卻發(fā)現(xiàn)代入不同場景的被試在記憶的準確性上沒有顯著差異。而且該結(jié)果在采用其它場景, 考慮到被試對場景想象程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可能影響時依然存在。Stanley等(2018)認為, 應(yīng)該區(qū)分記憶的現(xiàn)象學(xué)(phenomenology)特征和準確性(accuracy)?,F(xiàn)象學(xué)特征主要指記憶的生動性和清晰度等。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現(xiàn)象學(xué)特征與準確性并非完全對應(yīng)。換句話說, 生動或清晰的記憶并不一定是準確的。在代入范式中, 道德記憶偏差可能只存在于現(xiàn)象學(xué)層面, 而不存在于準確性層面。
代入范式雖然有著較高的內(nèi)部效度, 但是尚未得到一致的研究結(jié)果, 值得未來研究探討。此外, 代入范式是“虛擬的自傳體記憶”, 而游戲范式是“實驗室里的自傳體記憶”。換句話說, 不管是自傳體記憶范式、游戲范式還是代入范式, 關(guān)注的都是人們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情景記憶。那么道德記憶偏差是否也會出現(xiàn)在語義記憶中呢?有研究者使用自我參照范式(the self-reference paradigm)對此進行了研究。
自我參照范式通常分為編碼和測試兩個階段(劉新明, 朱瀅, 2002)。編碼階段給被試呈現(xiàn)一些詞匯, 讓實驗組被試進行自我參照加工(例如:這個詞匯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你), 讓對照組被試進行他人參照加工(例如:這個詞匯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他人)或者語義加工(例如:這個詞匯和XX的意思相同嗎)。在編碼階段后, 被試通常先完成分心任務(wù), 再進入測試階段。在測試階段, 除了在編碼階段呈現(xiàn)過的詞匯, 研究者還會給被試呈現(xiàn)一些新詞。被試需要判斷這些詞匯是否是新詞、自我參照、他人參照或者語義參照等。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時候, 研究者通常會分析再認回憶和源記憶兩個指標。再認回憶主要評估被試能否區(qū)分新詞和舊詞。源記憶主要針對判定為非新詞的試次, 評估被試能否正確區(qū)分詞匯是自我、他人或語義參照。
Zhang等(2018)以積極和消極詞匯為編碼材料, 讓被試進行自我和他人參照加工, 即讓被試判斷這些詞能否描述他們自己或他人。在這些詞匯中, 包含許多道德詞匯, 比如自私-無私等。結(jié)果表明, 在自我參照條件下, 個體對于消極詞匯的源記憶明顯差于積極詞匯; 而在他人參照條件下, 個體對不同性質(zhì)詞匯的源記憶沒有顯著差異。而且相比于他人參照, 人們在自我參照時對消極詞匯的源記憶更差; 而人們對積極詞匯的源記憶在自我和他人參照時沒有顯著差異。Rowell和Jaswal (2021)給被試呈現(xiàn)友好/禮貌、刻薄/不禮貌和中性的三類跟道德相關(guān)的動作詞匯(如幫他人開門、推開某人和接住了球), 得到了與Zhang等(2018)類似的結(jié)果。
這些研究表明, 人們更容易忘記或更少記得自身與不道德詞匯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另外上述研究在源記憶上發(fā)現(xiàn)道德記憶偏差, 而在再認記憶只發(fā)現(xiàn)被試對自我參照詞匯的記憶效果好于他人參照。這可能是因為再認記憶更多地反應(yīng)被試對詞匯的加工深度, 而源記憶更多地反應(yīng)被試對詞匯之間關(guān)系的組織加工(Durbin et al., 2017; Rowell & Jaswal, 2021)。自我參照加工會促進對詞匯的深度加工(劉新明, 朱瀅, 2002; Turk et al., 2008), 這可能導(dǎo)致再認記憶時自我參照詞匯的記憶效果好于他人參照。自我參照加工也會促進組織加工(劉新明, 朱瀅, 2002; Klein & Loftus, 1988), 但是組織加工更容易受到詞匯與自我圖式的契合性的影響, 消極道德詞匯可能與自我圖式更不契合, 從而使得人們消極詞匯的源記憶更差(Durbin et al., 2017)。
目前研究者主要從道德自我威脅的角度對道德記憶偏差給予解釋。人們往往有著積極的道德自我概念, 而時有發(fā)生的不道德事件, 可能會對人們的道德自我概念產(chǎn)生威脅; 人們可能會為了應(yīng)對這種道德自我威脅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道德記憶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人們對威脅道德自我的相關(guān)事件或信息的遺忘, 而人們對于增強道德自我的道德事件或相關(guān)信息并沒有表現(xiàn)出記憶增強(Rowell & Jaswal, 2021)。這種道德記憶偏差恰好與人們的自我認知相匹配, Klein和Epley (2016, 2017)發(fā)現(xiàn)人們并不認為自己比他人好, 只是沒有他人那么壞。這意味著道德記憶偏差主要出于自我保護動機, 為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解釋提供了間接的證據(jù)支持。
從該意義上講, 道德記憶偏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匯入記憶忽視效應(yīng)(the mnemic neglect)。記憶忽視效應(yīng)指出, 人們有著自我保護動機, 所以往往會忽視具有自我威脅性的負性信息(綜述見Sedikides et al., 2016)。道德記憶偏差同樣基于自我保護動機, 只不過主要關(guān)注道德自我層面, 側(cè)重揭示人們對威脅道德自我的相關(guān)事件或信息的選擇性遺忘。
道德自我威脅的解釋也得到了直接的證據(jù)支持。研究發(fā)現(xiàn)撒謊的被試對自己有著較低的道德自我評價, 而這種道德自我威脅在是否撒謊與道德記憶偏差之間起到中介作用(Kouchaki & Gino, 2016)。道德自我威脅也可以從道德失調(diào)的角度來理解, 即積極的道德自我與不道德行為之間的失調(diào)(Barkan et al., 2015)。研究表明, 撒謊被試的確會體驗到這種道德失調(diào), 而且道德失調(diào)在是否撒謊與道德記憶偏差之間起到中介作用(Kouchaki & Gino, 2016)。
研究還表明, 在沒有道德自我威脅時, 道德記憶偏差也不存在。比如這種道德記憶偏差只存在于自我相關(guān)的情境, 人們對他人相關(guān)的事件或信息的記憶不存在差異(Kouchaki & Gino, 2016; Rowell & Jaswal, 2021)。并且這種道德記憶偏差主要出現(xiàn)在做出不道德事件的人身上, 比如撒謊的個體(Shu & Gino, 2012), 做出更多自私選擇的分配者(Saucet & Villeval, 2019), 或者是違背自身公平原則的分配者(Carlson et al., 2020)。在獨裁者博弈中, 當(dāng)分配不是由分配者做出而是隨機指定的時候, 分配者不需要對分配負責(zé), 也就不會體驗到道德自我威脅, 道德記憶偏差也不復(fù)存在(Saucet & Villeval, 2019; Carlson et al., 2020)。
進一步地, 道德記憶偏差可能不僅源自人們做出不道德行為后的道德自我威脅, 還可能源自人們預(yù)期要做不道德行為時的道德自我威脅。這跟Shalvi等(2015)所講的體驗到的道德自我威脅(experienced threat to the moral self)和預(yù)期的道德自我威脅(anticipated threat to the moral self)對應(yīng)。Kouchaki和Gino (2016)認為道德記憶偏差可能緩解了預(yù)期的道德自我威脅, 并引發(fā)了后續(xù)的不道德行為。Galeotti等(2020)也指出, 道德記憶偏差可以幫助個體實現(xiàn)自我原諒, 以合理化未來的不道德行為。
除了上述的動機機制外, 研究者還對道德記憶偏差的認知機制進行了探討。首先, 人們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時, 是否真的發(fā)生了遺忘?一種可能性是真的發(fā)生了遺忘, 但是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 即被試明明記得卻故意謊報。研究者可以采取某些方式, 來減少被試可能的謊報。一種可能的方式是對被試的正確回憶給予獎勵。研究者發(fā)現(xiàn)即使在有獎勵鼓勵被試正確回憶的時候, 這種記憶偏差依然存在(Carlson et al., 2020; Saucet & Villeval, 2019)。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 被試是真的發(fā)生了遺忘。
其次, 被試真的發(fā)生了遺忘, 那么其過程機制是怎樣的?研究者指出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有偏的編碼, 即個體可能會對做出的道德事件有著更深的編碼加工, 而對不道德事件有著更淺的編碼加工; 另一種是抑制提取, 即個體可能會主動地抑制對不道德事件或相關(guān)信息的提取(Anderson & Hanslmayr, 2014)。Shu和Gino (2012)發(fā)現(xiàn)這種道德記憶偏差在被試做出不道德行為后會出現(xiàn), 但是在做出不道德行為之前沒有。這意味著被試對不同事件的編碼加工沒有差異。進一步地, 他們發(fā)現(xiàn)撒謊行為降低了人們對道德詞匯的可得性, 這意味著道德記憶偏差可能出于人們主動的抑制提取。但是也有研究表明, 記憶的動機性遺忘可能發(fā)生在編碼階段(比如Rigney et al., 2021), 這值得未來研究進一步關(guān)注。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可為此提供更為可靠的因變量指標, 比如研究表明抑制提取過程會削弱與記憶提取伴隨的腦電活動(Hu et al., 2015; 2017), 抑制引起的遺忘(suppression-induced forgetting)會增加右背外側(cè)前額葉皮層(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和額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 MFG)的激活(關(guān)旭旭, 王紅波, 2021)。
道德記憶偏差還可能發(fā)生在儲存階段。記憶的建構(gòu)觀認為, 記憶在儲存階段會受到個體經(jīng)驗和心理圖式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莫映桃, 高申春, 2011)。個體往往有著相對積極的道德自我概念(Tappin & Mckay, 2017)。受到這種自我圖式的影響, 個體可能會對不道德事件或相關(guān)信息產(chǎn)生遺忘。記憶的這種建構(gòu)性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當(dāng)時間越長時, 記憶可能有著更多的“操作空間”, 從而表現(xiàn)出更大的記憶偏差。Tasimi和Johnson (2015)發(fā)現(xiàn), 這種道德記憶偏差的確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變大。
首先, 該現(xiàn)象可能只存在于人們有意地做出不道德行為的時候。研究者區(qū)分了有意和無意的不道德行為, 前者指人們故意做出的、可以意識到的不道德行為, 而后者指人們無意間做出的、意識不到的不道德行為(比如內(nèi)隱偏見等, Gino, 2015)。人們的有意不道德行為往往是為了追逐利益而做出, 比如人們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有意撒謊(Mazar et al., 2008)或做出不公平的分配(Otto & Bolle, 2015; Rode & Menestrel, 2011)。人們在做出有意不道德行為的時候, 應(yīng)該能夠意識到自身行為有違道德標準、體驗到道德自我威脅, 進而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而人們做出無意不道德行為的時候, 可能不會體驗到道德自我威脅, 也就不會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值得注意的是, 本文中所提及的不道德行為, 除非特別提及, 都指有意的不道德行為。
其次, 該現(xiàn)象可能只存在于人們做出不嚴重的不道德行為的時候。自我概念維護理論(the theory of self-concept maintenance)指出, 人們會為了追逐自身利益做出一定程度的不道德行為; 與此同時, 人們有一系列心理機制, 使得他們可以在做出這些不道德行為的同時, 還能維護積極的道德自我概念(Mazar et al., 2008)。這里所說的心理機制, 即是人們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不道德行為并非完全不道德, 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不道德。比如在分配決策中, 大部分被試不會把所有的錢都分給自己, 而會分給他人一部分(Otto & Bolle, 2015)。這些不太嚴重的不道德行為, 為道德自我威脅的成功應(yīng)對提供了可能?;蛟S可以將這種不太嚴重的不道德行為稱為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行為策略, 而將道德記憶偏差等視為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心理策略。人們可能明晰行為策略和心理策略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 并把行為策略限定在心理策略可以應(yīng)對的范圍內(nèi)。然而當(dāng)嚴重違反道德時, 這些心理策略可能就“罩不住了”, 道德記憶偏差可能就不復(fù)存在?,F(xiàn)有研究也為此提供了一些證據(jù)支持, 比如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6%的暴力犯罪者會體驗到侵入性記憶, 而且他們對這些犯罪經(jīng)歷的回憶更為詳細、生動(Evans et al., 2007a; 2007b)。類似地, 人們對嚴重的違反道德事件的回憶頻率反而更高, 記憶也更為詳細、生動(Huang et al., 2020)。
那么什么樣的不道德行為是不嚴重的?首先, 社會規(guī)范是判定不道德行為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jù)。社會規(guī)范傳達著特定社會情境對于個體恰當(dāng)或道德行為的期望, 人們也往往據(jù)此來對個體行為進行評價(Mcdonald & Crandall, 2015)。不嚴重的不道德行為應(yīng)該是沒有嚴重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不道德行為, 比如被試為了獲得一些經(jīng)濟報酬而謊報自己的表現(xiàn)(Mazar et al., 2008); 而嚴重的不道德行為則嚴重違反社會規(guī)范, 比如上文提及的暴力犯罪。其次, 符合道德閾限(moral threshold)可能是對于不嚴重的具體界定。人們往往并非追求圣人式道德, 而秉持好事做一點、壞事也做一點的“常人道德” (甘紹平, 2017)。在此基礎(chǔ)上, 道德閾限模型進一步指出:人們的行為有著一定的底線, 即道德閾限; 人們的行為往往不會越過這種道德閾限, 而符合道德閾限的行為也使得個體可以維護良好的道德自我概念(Zlatev et al., 2020)。當(dāng)不道德行為沒有越過道德閾限時, 個體可以通過道德記憶偏差等心理策略來維護道德自我概念; 而一旦越過, 道德記憶偏差也就不復(fù)存在。
現(xiàn)有研究為道德記憶偏差現(xiàn)象及其道德自我威脅機制積累了一些研究證據(jù),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發(fā)現(xiàn), 而且還可能存在其他的機制。未來研究應(yīng)該注意道德記憶偏差存在的條件, 并從研究廣度和深度方面, 進一步地拓展道德記憶偏差研究。
首先, 應(yīng)該尋求可能的調(diào)節(jié)變量, 以整合一些不一致的發(fā)現(xiàn)。比如同樣采用獨裁者范式, Saucet和Villeval (2019)發(fā)現(xiàn)被試對利他選擇時給接受者錢數(shù)的回憶正確率顯著高于利己選擇, 而在給予的錢數(shù)上沒有表現(xiàn)出偏差; 而Carlson等(2020)卻發(fā)現(xiàn)自私的被試記得的給予接受者的錢數(shù)顯著多于實際給予的錢數(shù)。這種結(jié)果的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兩個研究中記憶提取線索不同導(dǎo)致的。Saucet和Villeval (2019)給被試呈現(xiàn)自私和利他的兩個選項, 讓被試進行選擇; 在隨后的回憶任務(wù)中, 會把原來的分配方案呈現(xiàn)出來, 這給被試的記憶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線索。這種線索可能使得被試的記憶偏差變小, 即在給予接受者的錢數(shù)上沒有表現(xiàn)出偏差, 而只是對利他選擇的回憶正確率更高。但是Carlson等(2020)直接讓被試回憶給接受者的錢數(shù), 這意味著被試在回憶時并沒有可以利用的線索, 這可能會導(dǎo)致更多的記憶偏差。值得注意的是, 記憶提取線索對記憶的影響, 可能并非停留于認知層面, 還包括動機層面。當(dāng)存在較多的記憶提取線索時, 會給被試記憶的主觀建構(gòu)留下更少的“操作空間”; 而在有著較少的記憶提取線索這樣的模糊設(shè)定下, 被試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主觀建構(gòu)性, 表現(xiàn)出更多的動機性遺忘。探討這些問題, 有助于揭示人們使用道德記憶偏差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情境差異。
其次, 應(yīng)探討道德記憶偏差現(xiàn)象及其泛化的文化差異。目前研究者普遍認為, 這種道德記憶偏差主要源自人們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自我保護動機。而跨文化研究表明, 東方文化下的個體比西方文化下的個體有著更強的自我保護動機(Sedikides et al., 2015)。那么, 這種道德記憶偏差現(xiàn)象是否會在東方文化下的被試群體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此外, 道德記憶偏差會泛化到他人身上, 比如Ritchie等(2017)發(fā)現(xiàn), 個體會遺忘自己喜歡的人做過的消極事件。但是這種泛化會泛化到哪些他人?從道德自我威脅角度來看,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個體認為自己需要對哪些他人的不道德行為負責(zé), 即個體會把哪些他人的行為納入自身的道德自我概念中。在不同的文化下, 人們對將他人納入自我概念的程度也存在差異, 比如Zhu等(2007)發(fā)現(xiàn), 中國人會把母親納入自我概念, 而西方人則不會。探討這些問題, 有助于揭示人們使用道德記憶偏差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文化差異。
再者, 應(yīng)進一步擴展道德記憶偏差的研究范疇。目前研究主要關(guān)注撒謊和分配領(lǐng)域, 而不道德行為還存在于傷害和忠誠等其他領(lǐng)域(Hofmann et al., 2014)。比如在道德困境中, 人們可能會為了救更多的人而傷害少數(shù)人(劉傳軍, 廖江群, 2021)。在利益沖突的建議給出情境中, 建議者可能出于私利而給出有偏的建議(Barneron & Yaniv, 2020)。在這些領(lǐng)域中是否也存在道德記憶偏差現(xiàn)象?而且在道德的不同領(lǐng)域里, 道德記憶偏差是否會存在程度上的差異?探討這些問題, 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人們?nèi)绾问褂玫赖掠洃浧顏響?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
研究者多將道德自我威脅視為一種內(nèi)部動機, 即認為人們想維護在自己眼中的道德形象(Mazar et al., 2008)。類似地, 也有研究者將道德記憶偏差稱為“自我印象管理的策略” (self-impression management strategy), 即人們不想讓自己覺得自己不道德(Saucet & Villeval, 2019)。然而人們不僅想維護在自己眼中的形象, 還想維護在他人眼中的形象(Dana et al., 2007)。這種維護在他人眼中形象的印象管理動機, 也會影響人們的心理或行為表現(xiàn), 比如人們會為了表現(xiàn)出有能力/熱情的形象, 而在道德困境中做出更多的符合功利主義/道義論的選擇(Rom & Conway, 2018)。人們可能不僅為了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 也是為了維護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 而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雖然很難將這兩者完全區(qū)分, 但是研究者可以嘗試使用公開/私密的情境設(shè)置, 來探討其相對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講, 道德記憶偏差是一種功能取向的記憶研究(李荊廣, 郭秀艷, 2009), 側(cè)重關(guān)注其在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在道德記憶偏差之外, 人們還有其他許多應(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的策略, 比如前文提及的道德推脫和自我合理化。那么道德記憶偏差與這些策略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有價值的問題。一種可能性是, 道德記憶偏差與這些策略之間是相關(guān)補充、共同發(fā)揮作用的。比如Stanley和Brigard (2019)認為, 道德記憶偏差和心理遠離是互補的:人們會有選擇性地遺忘威脅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 而當(dāng)這些不道德事件沒有或者不能被遺忘時, 人們可能會在心理上遠離, 即認為自從那些不道德事件發(fā)生后, 自己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還有一種可能性是, 其他策略可能為道德記憶偏差的出現(xiàn)提供了條件。人們在做出不道德行為后, 可能會通過道德推脫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來降低自身的道德標準, 改觀自己對該事件的評價, 從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為, 表現(xiàn)出道德記憶偏差。這值得未來研究進一步關(guān)注, 以更加全面地回答人們?nèi)绾螒?yīng)對道德自我威脅。
致謝:感謝匿名評審專家對本文提出的建設(shè)性意見!感謝馬斯特里赫特大學(xué)的張義康博士和華東師范大學(xué)的孫倩博士對英文摘要的把關(guān)!感謝葛姝純和李方對本文的挑剔性閱讀!
甘紹平. (2017). 常人道德的尺度.(3), 30–36.
關(guān)旭旭, 王紅波. (2021). 抑制引起的遺忘及其神經(jīng)機制.(4), 665–676.
李宏翰, 于娟. (2013). 道德自我受脅及其應(yīng)對機制.(1), 147–153.
李荊廣, 郭秀艷. (2009). 記憶研究的功能取向.(5), 923–930.
劉傳軍, 廖江群. (2021). 道德困境研究的范式沿革及其理論價值.(8), 1508–1520.
劉新明, 朱瀅. (2002). 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yīng).,(2), 121–126.
莫映桃, 高申春. (2011). 記憶的社會建構(gòu)論闡釋.(3), 21–27.
王玨, 吳明證, 孫曉玲. (2016). 道德失調(diào)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策略.(6), 1473–1478.
伍麟, 白仲琪. (2019). 為何不道德行為容易重復(fù)發(fā)生?——基于心理學(xué)的解釋.(2), 184–192.
Anderson, M. C., & Hanslmayr, S. (2014). Neural mechanisms of motivated forgetting.(6), 279–292.
Barkan, R., Ayal, S., & Dan, A. (2015). Ethical dissonance, justifications, and moral behavior.157–161.
Barneron, M., & Yaniv, I. (2020). Advice-giving under conflict of interest: Context enhances self-serving behavior., 104046.
Carlson, R. W., Maréchal, M. A., Oud, B., Fehr, E., & Crockett, M. J. (2020). Motivated misremembering of selfish decisions., 2100.
Dana, J., Weber, R. A., & Kuang, J. X. (2007). Exploiting moral wiggle room: Experiments demonstrating an illusory preference for fairness.(1), 67–80.
Durbin, K. A., Mitchell, K. J., & Johnson, M. K. (2017). Source memory that encoding was self-referential: The influence of stimulus characteristics.(9), 1191–1200.
Evans, C., Ehlers, A., Mezey, G., & Clark, D. M. (2007a). Intrusive memories and ruminations related to violent crime among young offenders: Phenome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2), 183–196.
Evans, C., Ehlers, A., Mezey, G., & Clark, D. M. (2007b). Intrusive memories in perpetrators of violent crime: Emotions and cognitions.(1), 134–144.
Galeotti, F., Saucet, C., & Villeval, M. C. (2020). Unethical amnesia responds more to instrumental than to hedonic motives.(41), 25423–25428.
Gino, F. (2015). Understanding ordinary unethical behavior: Why people who value morality act immorally., 107–111.
Hu, X., Bergstr?m, Z. M., Bodenhausen, G. V., & Rosenfeld, J. P. (2015). Suppressing unwant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reduces their automatic influences: Evidence from electrophysiology and an implicit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7), 1098–1106.
Hu, X., Bergstr?m, Z. M., Gagnepain, P., & Anderson, M. C. (2017). Suppressing unwanted memories reduces their unintended influences.(2), 197–206.
Huang, S., Stanley, M. L., & de Brigard, F. (2020). The phenomenology of remembering our moral transgressions.(2), 277–286.
Hofmann, W., Wisneski, D. C., Brandt, M. J., & Skitka, L. J. (2014). Morality in everyday life.(6202), 1340–1343.
Klein, N., & Epley, N. (2016). Maybe holier, but definitely less evil, than you: Bounded self-righteousness in social judgment.(5), 660–674.
Klein, N., & Epley, N. (2017). Less evil than you: Bounded self-righteousness in character inferences,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behavioral extremes.(8), 1202–1212.
Klein, S. B., & Loftus, J. (1988). The nature of self-referent encod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labo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1), 5–11.
Kouchaki, M., & Gino, F. (2016). Memories of unethical actions become obfuscated over time.(22), 6166–6171.
Mazar, N., Amir, O., & Ariely, D. (2008). The dishonesty of honest people: A theory of self-concept maintenance.(6), 633–644.
Mcdonald, R. I., & Crandall, C. S. (2015). Social norms and social influence., 147–151.
Otto, P. E., & Bolle, F. (2015). Exploiting one’s power with a guilty conscienc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lf-serving biases., 79–89.
Rigney, A. E., Schnyer, D. M., Hu, X., & Beer, J. S. (2021). Mechanisms of a spotless self-image: Navigating negative, self-relevant feedback.(8), 1057–1076.
Ritchie, T. D., Sedikides, C., & Skowronski, J. J. (2017). Does a person selectively recall the good or the bad from their personal past? It depends on the recall target and the person's favourability of self-views.(8), 934–944.
Rode, J., & Menestrel, M. L. (2011). The influence of decision power on distributive fairness.(3), 246–255.
Rom, S. C., & Conway, P. (2018). The strategic moral self: Self-presentation shapes moral dilemma judgments.,, 24–37.
Rowell, S. F., & Jaswal, V. K. (2021). I remember being nice: Self-enhancement memory bias in middle childhood.(2), 261–269.
Rubin, D. C. (1986)..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ucet, C., & Villeval, M. C. (2019). Motivated memory in dictator games., 250–279.
Sedikides, C., Gaertner, L., & Cai, H. (2015). On the panculturality of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 case for the universality of self-esteem., 185–241.
Sedikides, C., Green, J. D., Saunders, J., Skowronski, J. J., & Zengel, B. (2016). Mnemic neglect: Selective amnesia of one’s faults.(1), 1–62.
Shalvi, S., Gino, F., Barkan, R., & Ayal, S. (2015). Self-serving justifications: Doing wrong and feeling moral.(2), 125–130.
Shu, L. L., & Gino, F. (2012). Sweeping dishonesty under the rug: How unethical actions lead to forgetting of moral rules.(6), 1164–1177.
Stanley, M. L., & de Brigard, F. (2019). Moral memories and the belief in the good self.(4), 387–391.
Stanley, M. L., Yang, B. W., & de Brigard, F. (2018). No evidence for unethical amnesia for imagined actions: A failed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5), 787–795.
Tappin, B. M., & McKay, R. T. (2017). The illusion of moral superiority.(6), 623–631.
Tasimi, A., & Johnson, M. K. (2015). A self-serving bias in children’s memories?(3), 528–533.
Turk, D. J., Cunningham, S. J., & Macrae, C. N. (2008). Self-memory biases in explicit and incidental encoding of trait adjectives.(3), 1040–1045.
Zhang, Y., Pan, Z., Li, K., & Guo, Y. (2018). Self-serving bias in memories: Selectively forget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egative information and the self.,(4), 236–244.
Zhu, Y., Zhang, L., Fan, J., & Han, S. H. (2007).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self-representation.(3), 1310–1316.
Zlatev, J. J., Kupor, D. M., Laurin, K., & Miller, D. T. (2020). Being “Good” or “Good Enough”: Prosocial Risk and the Structure of Moral Self-Regard.,(2), 242–253.
How to cope with the threat to moral self? The perspectives of memory bias in moral contexts
WANG Xiuxin, SHEN Yifan
(School of Psychology,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People sometimes behave unethically, which may threaten their self-concept of being moral. To cope with the threat to the moral self, people would forget these past unethical actions or related information more easily. Recent research using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aradigm, game paradigm, take-in paradigm, and self-reference memory paradigm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is memory bias. Moreover, research suggest that this memory bias results from people’s need to cope with the threat to their moral self. That is, people selectively forget their unethical behaviors to maintain a positive moral self. Notably, it is on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at this memory bias occur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provide much more convergent evidence for the phenomenon, examine its underlying neural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trategies that people use to cope with the threat to their moral self.
moral self, self-protective motivation, ethical dissonance, motivated forgetting
2021-08-26
王修欣,E-mail: xxwang@qfnu.edu.cn
B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