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趙玉生在《教學與管理》2015年第9期撰文指出,個體經(jīng)過一段需要自我控制的活動后,自我控制資源會被消耗。當這種消耗達到一定量時,其心理上對自我處于弱控制狀態(tài),自我控制能力會暫時下降,這種狀態(tài)叫自我損耗。道德行為的表面下潛伏著某些自私的內部沖動,人的道德行為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資源。當個體處于自我損耗時,對道德的敏感度會短暫下降,其道德行為會減少,不道德行為則會增多。而影響自我損耗道德行為后效的因素有:人格和個體差異,主觀認知,親密關系和歸屬感。
自我損耗對道德行為的影響提示我們:要注重對個人道德意志的培養(yǎng),從“無我”的道德教育向“有我”的道德教育轉變。具體做法如下所示:首先,應理解、尊重學生的內在需要。對于學生“自私”的需要,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引導。其次,引導學生自覺確定道德行為的目的,自主選擇道德行為。再次,對學生進行自我控制訓練,增強學生自我控制力量。此外,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積極的道德行為情境。最后,不宜給學生的道德品質輕易貼上消極標簽。學生可塑性較強,其自我控制資源也不斷發(fā)展,教師應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積極的力量推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