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璐
(沈陽市遼中區(qū)第二小學,遼寧 沈陽)
現(xiàn)階段新課改、“雙減”政策的推進與落實,催生了創(chuàng)新教學、高效課堂等理念,小學體育受之影響,正在積極地進行整改,在各種形式的嘗試中,游戲教學收到了較多教學反饋。但在實際應用中,部分教師對體育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存在些許困惑點及問題,為此下文對體育游戲如何助力高效課堂展開探究。
我國數年的國家體質健康調研結果統(tǒng)一表示:學生的發(fā)育水平較以前有顯著提高,但是耐力、肺活量等方面卻有明顯降低,并且近視、駝背等問題出現(xiàn)在大量學生身上,現(xiàn)已成為影響我國學生健康成長的核心問題。為貫徹健康第一的教學原則,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習慣,有效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中融入游戲構建高效課堂是現(xiàn)階段需完成的首要工作。教師要以有效的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魄,塑造小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綜合提升小學生的體質。
游戲大多為團體性游戲,而此類游戲可改變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tài),樹立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與合作意識。在游戲中競爭與合作存在于各個環(huán)節(jié),可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成長,教師要思考如何才能使團隊走向勝利,使他們的社會意識得到更好的發(fā)展[1]。
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應用體育游戲可顯著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這是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游戲是小學生最熱衷的一種娛樂方式,貼合學生的認知,可以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參與體驗,教師應對此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將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轉移至體育課堂上,當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產生興趣,教學效果便可以得到提高。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程度較低,在接觸體育知識時偶有抵觸心理,這會影響教學效果。若教師可以合理應用體育游戲,將之融入體育課堂中,把體育課程轉變?yōu)閷W生能接受的形式,這可大幅降低教學難度,教學效果由此得到提高。
借助體育游戲構建高效課堂時,應盡可能地將體育游戲覆蓋每個角落,將體育游戲轉變?yōu)樾W體育課堂開展的基礎?,F(xiàn)階段的體育課程都有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健身操、關節(jié)舒展操之類,這些方式讓學生感到乏味、無趣,跟隨教師進行動作是大腦強迫四肢進行運動,而非四肢想要運動,整體看起來充滿“慵懶的氣息”,使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微乎其微。學生的肢體與學習熱情未得到有效調動,因此教師應借助體育游戲設計體育課程,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比如,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年齡篩選合適的游戲,以“五角一元”“老鷹抓小雞”等游戲,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在舒展學生四肢關節(jié)外,對體育課程的好感度上升,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體育熱身[2]。選擇的熱身游戲有兩個應注意事項,首先是游戲要符合熱身標準,學生的手部關節(jié)、脖頸、腿部關節(jié)等都被游戲調動起來;其次是游戲的難度與趣味性,不能枯燥無味,否則便與規(guī)范化的健身操沒什么區(qū)別,過于困難或者過于簡單的游戲都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兩項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可事半功倍地引導學生活動四肢,起到預期的熱身效果,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3]。
體育游戲是否能發(fā)揮預期的效果,導入體育課堂是關鍵,決定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與參與活力,而小學生的興趣基本代表著他們在該課程上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關系著高效課堂的構建。故而在體育游戲導入體育課堂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嘗試性地借助體育游戲引入體育新課內容,給學生以平緩的感覺,這是因為小學生對新事物有抵觸與欣然接受兩種態(tài)度,為避免引起部分學生的抵觸心理,建議“沉默式”導入。在后續(xù)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逐漸被游戲的趣味性所吸引,能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發(fā)現(xiàn)體育中隱藏的魅力,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被誘發(fā),并隨著課程的推進而提高,從而完成高效課堂的基礎建設[4]。但是目前很多的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不重視新課引入,未采取相應的技巧,緩而行之地開展新課,在新課之始,將各種體育理論知識及動作技巧等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沒有將相關課程內容進行修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初次接觸新的知識,邏輯思維還未貫通,面對大量新知識無法以有效的方式進行吸收,在壓力下逐漸產生心理抵觸,對體育動作的學習也展現(xiàn)出不情愿的狀態(tài)。這使得體育教學課堂無法有效開展,高效課堂止步于初級階段。此現(xiàn)狀警示了體育教師,以游戲助力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應重視優(yōu)化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合理導入體育新課程,在集中小學生注意力之余,同步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熱情[5]。
新課導入是體育課程教學的基礎,那么課程教學便是核心,是決定小學生體育學習質量的關鍵,是小學體育開展高效課堂評判的依據。因此在體育游戲助力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課程中游戲化設計一定的重視,如運用趣味語言講解體育理論、以游戲行為示范運動動作等。但是通過對部分小學學校的體育課程進行調查,了解到部分體育教師在課程開展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他們由于各種因素未對體育游戲進行利用,“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教學隨處可見,在進一步的訪問中這部分體育教師表示:游戲化指導會擾亂課堂的秩序,同時使教學喪失嚴肅性,對課程教學的高效、高質無益。但從小學生的角度而言,體育課程大多內容是他們新接觸的領域,他們對很多體育理論知識、動作等,無法從思維層面很好地理解,面對教師標準化的教學,常常表現(xiàn)出困惑狀態(tài),部分動作要領始終無法正確習得。這成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阻力,并且會打擊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自信心,對小學體育教學極為不利。鑒于此,為進一步發(fā)揮游戲對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助力作用,教師應基于體育游戲對課堂模式進行調整,授課方式應進行優(yōu)化,趣味性開展體育教學。長此以往,在趣味體育課堂上,小學生在高效的學習中,對體育運動的自信會快速提高,進而產生對體育運動魅力的獨特理解,這會使小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如魚得水,越走越遠?!敖獭迸c“學”的結合形成良性閉環(huán),促進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平衡力課程中,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平衡橋、獨木橋類型的游戲,游戲內容具體是:搭建一個長度為5m,高度約為2dm的獨木橋,獨木橋兩側擺放海綿墊子用來保護學生,做好安全措施。游戲規(guī)則是學生第一次通過要保持不掉落,第二次要保持平衡,第三次則要在固定時間內、保持平衡通過獨木橋。在學生全部通過獨木橋后,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平衡掌控能力,可將“獨木橋”替換為能承受一定重量的鋼管,兩端固定,兩側做好防護措施,重復游戲流程。在游戲中,教師要傳授學生保持平衡的技巧,如伸開兩臂作為平衡桿,幫助身體保持平衡等[6]。
新課程強調在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素養(yǎng)。大多體育運動都需要團隊來完成,特別是體育競技類型的運動。同時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之“體育精神”,便是深化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中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因此,在游戲助力小學體育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小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可通過設計團體參與類型的游戲來實現(xiàn)。但目前很多教師未曾關注團體精神的培養(yǎng),將注意力始終集中于應試運動項目,對一些需要團隊完成的體育教學,教師只是進行標準的教學,探究相關的體育知識。在此狀態(tài)下,學生的獨立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出現(xiàn)學習問題時,缺少了與同伴溝通的渠道,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入困境,拉低了班級整體的體育學習效果。因此,基于游戲構建高效小學體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精神是體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促進學生之間的同窗關系,在遇到問題時團隊間能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問題,深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體育課堂效率自然得到保障。團隊類型的游戲教師可遵從“同質不同組”原則進行,通過了解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班級學生的基本信息,將學生合理分組,在生生互動下使班級呈現(xiàn)和諧樣貌。例如,設計“障礙跑”體育游戲,每距離4~6 m設置一個障礙,將學生分為4~6組,游戲開始時,每組排列好順序,每組第一個成員站在起跑線后,聽到開始的口令后立即跑出并在相應的區(qū)域內依次過每個障礙物。不得搶跑,不按要求跑的組將扣2分,速度最快的組得5分,最慢的組全體成員將表演團隊合唱[7]。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雪花,人也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還未經過系統(tǒng)化教育的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興趣愛好、個人特點、選擇傾向等各不相同,這增加了體育課堂的教育難度,而教師也應關注此方面的內容。利用游戲構建體育高效課堂中,體育教師須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添加一些針對性元素,并且在部分體育活動中給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此觀念下開展的小學體育教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得到發(fā)揮,學生可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游戲,并通過游戲獲取相應的知識,學生主動參與使課堂質量與效率得到保障。但是部分教師在授課時,未將學生的個性化考慮在教學內,導致學生與游戲活動之間缺乏協(xié)調。比如,體育課堂上同時加入跳皮筋、丟沙包等多個游戲,這些游戲都可以充分活動學生的四肢,對后續(xù)的體育教學有較大益處。但是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這些游戲就不適用了,教師可選擇一些具有高難度的游戲添加進體育課堂中,強化技術性。同時還可借助體育器材設計游戲,如足球、羽毛球等,部分條件好的學校還配備有排球、杠鈴等體育器材,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即可。足球本身的競技規(guī)則便對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而教師需要優(yōu)化與做到的僅僅是增強游戲的規(guī)范性,在足球競技中男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在奔跑與對抗中自身的體能可得到提高。而女生則可選擇羽毛球、乒乓球這類不需要過多體力消耗、偏技巧的體育游戲,對女生的耐力及身體控制力都有很大的提升[8]。
在小學體育課程上,新式游戲帶來的感覺和吸引力更能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在探索新規(guī)則的過程中活躍氣氛,使較內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課堂氣氛的融洽,便于整體學生同步參與,不會出現(xiàn)個例等特殊情況。同時這種方式也能讓學生心情愉悅、放松思維,易于體育教學,并且學生對體育技巧的掌握會更加穩(wěn)固。
例如,“抓魚”游戲,簡要說明便是由少數學生手拉手扮作“漁網”,其余的游戲參與者統(tǒng)一稱為“魚”,這個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奔跑體能等身體素質,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游戲具體內容是先在學校操場上劃出一塊空地稱為“漁場”,保證無雜物和游戲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瑣事,之后學生自愿站出充當“漁網”,人數以4人或者6人為最佳,若是人數不夠或者超出,則可以采用抽簽或者抓鬮等隨機方式決定漁網的人選。其余學生進入提前選好的“漁場”中做“魚”,可在“漁場”內自由活動,“捕魚人”手拉手擺成一條彎曲線便是“漁網”,在教師發(fā)號口令后,“漁網”進入“漁場”,若被“漁網”困住帶出“漁場”外就算淘汰,“漁網”的勝利規(guī)則是在捕“魚”時間內抓到大部分的“魚”,這個數量依據學生人數而定,“魚”的勝利方式便是堅持到捕魚時間結束。同時游戲規(guī)則教師也一定要制定完善,“魚”需要雙手背后握在一起,“漁網”兩邊同學的另一條手臂也要效仿“魚”,將手背在身后,若是犯規(guī)則立即淘汰,防止游戲中有伸手抓人和利用手臂力量強行突圍等情況,不利于學生的體能增長,并且還有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產生摩擦,損害同窗關系。同時每回合游戲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學生,不許他們亂打亂鬧,要對本回合游戲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其中的利弊進行相應的調整[9]。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符合現(xiàn)代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與他們所展現(xiàn)出來的特點相呼應,可以極大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愉悅的心情中投入體育游戲,潛移默化地提高身體素質,為將來的良性發(fā)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