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哲
(1. 東北大學 藝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9; 2. 遼寧大學 文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36)
李廣田在詩歌《地之子》中深情地吟唱:“我是生自土中/來自田間的/這大地,我的母親/我對她有著作為人子的深情?!盵1]這首小詩形象地訴說了由鄉(xiāng)土涉入城市的現(xiàn)代“詩人”對于“大地”的無限眷戀。對于這類現(xiàn)代知識分子“母親”般的“大地”想象與“子”的身份意識,研究者趙園曾進一步剖析:“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知識分子,往往自覺其有繼承自‘土地’的精神血脈,‘大地之歌’更是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習慣性吟唱”,“它毋寧說過于樸素,近于童稚,但包含其中的文化驕傲,是十足真誠的”[2]。新文學創(chuàng)作者們面對波譎云詭的現(xiàn)代鄉(xiāng)土社會與民族存亡變革,紛紛裹挾在“非理性”的時代大潮中高揚“地之子”的精神旗幟,以圖喚醒“土地”所維系的知識者自身的“文化血緣”以及人與人、人與民族的血肉記憶;而流亡的“東北作家群”則“第一次將作家的心血,與東北廣袤的黑土,鐵蹄下不屈的人民、茂草、高粱,攪成一團,以一種濃郁的眷戀鄉(xiāng)土的愛國主義情緒與粗獷的地方風格”[3],典型地開辟了現(xiàn)代小說史中和著個人與民族血與淚的“地之子”文化身份體認。
津子圍同樣是在這一民族與地域歷史文化領域辛勤跋涉的當代作家,他的新作《十月的土地》實則在21世紀之初發(fā)表的《老鐵道》系列短篇小說集、《黃金埋在河對岸》《裂紋虎牙》等小說中便有所體現(xiàn)??梢哉f,津子圍從黑龍江外鄉(xiāng)徙入大連的人生經(jīng)歷,為其以“地之子”的身份意識接續(xù)東北敘事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但他也并不處于“東北作家群”等人的歷史在場語境,其一貫的理性鋒芒與溫情姿態(tài)又沖淡了上述東北“地之子”敘事傳統(tǒng)中的“非理性”傾向,甚至于他而言,歷史與地域等題材要素并不構成其創(chuàng)作沖動,這在2014年津子圍與林嵒的一場訪談中可得以證實:
當林嵒以“舊事題材”為名囊括“一些表現(xiàn)20世紀20、30年代到1949年以前的這一段歷史的故事的文學作品”并加以發(fā)問時,津子圍淡然地回應到“只要某個‘觸發(fā)點’令我心動,我就會探究下去,并不在意這個故事(或者作品里的人物)該發(fā)生(或者生活)在哪個時代、哪個地域。在我看來,無論時代還是地域,人性的某些東西是共通的,比如喜怒哀樂,所不同的是,舞臺上換了場景和道具罷了”[4]。在《十月的土地》文末,作者特意說明該文本在2010—2020年完成所有創(chuàng)作工作。這意味著上述對話中津子圍對“地域”與“年代”的淡漠表述同樣值得重視,意即盡管《十月的土地》塑造了東北歷史與地域煙塵中栩栩如生的“地之子”形象譜系,但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更投注至歷史與地域之外“人性的某些東西”,這與津子圍一貫的理性思辨底色相吻合。從這一邏輯秩序切入,理應成為我們解讀《十月的土地》文本世界的有效窗口。
閻連科曾在劍橋大學的一場講演中以“民族苦難與文學的空白”為題,指涉“我們確實沒有充滿作家個人傷痛的深刻思考和更為疼痛的個人化寫作,沒有寫出過與這些苦難相匹配的作品來”[5]。這或許并非通往民族苦難敘事經(jīng)典的唯一渠道,但其渴盼觸及受難者“個人”魂靈體驗的苦難敘事,卻也是世界各民族苦難文學經(jīng)典的必要條件。東北近現(xiàn)代史是一部苦難史,大量具有“史詩”般文化品格的再現(xiàn)黑土地上不屈兒女們血淚抗爭的文學作品,是對苦難時代的最大回敬。陳曉明更是凝練地將之表述為:“苦難是歷史敘事的本質,而歷史敘事則是苦難存在的形式?!盵6]不同于歷史在場的“東北作家群”或從側面揭露帝國主義鐵蹄下“國民性”緩慢覺醒的受難者們(如蕭紅《生死場》),或從正面歌頌苦難時代下黑土地游擊抗爭中的堅韌魂靈(如蕭軍《八月的鄉(xiāng)村》),也不同于歷史離場的當代作家以“小人物”的典型苦難經(jīng)歷想象“大時代”之于人和民族的無盡苦難體驗(如遲子建《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津子圍在《十月的土地》中延續(xù)了其慣有的理性思辨意識,同時將他滿腹的“悲憫”情懷融入了圍繞“土地”所顯現(xiàn)的苦難群像與不屈魂靈中,并在生命之艱、愛欲之艱、民族大義之艱等苦難經(jīng)歷中淬煉出具有雋永意義的“苦難意識”,從而敘寫出一部渾厚深邃的苦難史詩。
《十月的土地》是一部以“土地”為題眼的民族苦難史敘事,其既突出了作為基本生產(chǎn)資料的“土地”,又注意到了“黑土地”所獨具的東北神秘文化滋養(yǎng)下的“人”的粗糲苦難與生命之艱。章兆仁表面上看“是二掌柜的,全面負責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甚至當“老毛子來了”的時候,他還有章氏大院“家長”式的決斷權力——至少在章家眾人“抄家伙,跟二掌柜的上院墻,今天跟老毛子干到底了!”[7]24的應和聲中營造起了這樣的等級地位;但實際上,章兆仁因受到老太爺章秉麟的恩惠,以及對自己與章兆龍之間“堂兄弟”的倫理認同,盡管媳婦章韓氏一直以來反復訴說著他們作為“二份兒”處境的苦惱,但兆仁始終沒有意識到“土地”所有權問題將成為他們“生命”苦難的根源。相反,兆仁在蓮花泡開荒等實際土地生產(chǎn)活動中卻耗費了一生的精力與心血,并且遭遇了土地生產(chǎn)所帶來的“癆病底子”,即一生無盡的身體苦難。當兩家決裂時,“土地”問題直接將章兆仁推入沉重的情感與現(xiàn)實的雙重苦難,即一方面兆仁“我是二份兒的不假,但怎么也算是本家吧”[7]45的倫理想象,被章兆龍“其實你只是我家的勞金……”[7]217等話語徹底粉碎,由于“土地”所有權的不公,這導致兆仁一生的倫理信念被徹底拖入了苦難的潰散邊緣。另一方面由于章兆龍翻云覆雨的手段,徹底剝奪了章兆仁一家賴以生存的“蓮花泡河西四十坰土地”,使得章兆仁一家“拖著傷殘的身體”,投入到“蛤蟆塘開荒”的苦難生活中??梢哉f,津子圍塑造了章兆仁作為封建家族依附關系中的“二掌柜的”,土地生產(chǎn)關系中的“勞金”這一典型形象,并以此還原了“土地”在社會生產(chǎn)關系結構中如何演變?yōu)椤翱嚯y”的根源,繼而成為牽涉“人”生存與倫理苦難的“生命”之艱。
與之相應,后者則根植于東北這片神秘色彩盛行的“黑土地”,充分表現(xiàn)了黑土之上受難的“人”粗糲的生命力。小說開篇講述了因“染上霍亂”而奄奄一息的章文德被扔到“虎山關帝廟”,在此他陷入到了代表現(xiàn)實生命的“泥土”與死亡的“夢魘”之間艱難徘徊、掙扎的苦難歷程,“他變成了一顆發(fā)芽的豆子,一點點伸展著腰身,一點點向上努力著,他在拼盡全力拱破地皮,只是,頭頂?shù)牡仄ぬ擦?堅硬如石。他艱難地生長著,從泥土里掙扎著……”[7]1這段寫意文字生動地描繪了章文德在泥土中如何艱難地為“生命”而掙扎,而他之所以被棄置到關帝廟,按照作者的解釋是“按當?shù)氐娘L俗,得了瘟病沒斷氣的孩子半埋在土里,大概是怕孩子的眼睛被老娃子啄出洞來,那樣到陰曹地府也不至于瞎了。等孩子徹底沒氣了,再深挖深埋”[7]11。懷抱著求“生”的希望,人們重新回到土地,這寄托了東北先民對于泥土與生命共生死的認同。再如章文德、章文海、章佳馨等自小便耳熟能詳?shù)摹绊樋诹飪骸?其看似輕巧調皮的“農(nóng)諺”“歌謠”等語言形式下,實則寄寓著東北先民在困苦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所凝練的土地智慧。這類風俗畫式的“風景”描寫,更凸顯了東北人民粗糲的生命力與苦難的掙扎史。
洪治綱曾描述新世紀小說中存在過度“失范”的寫作傾向:“他們的審美理想中似乎隱含著這樣一種敘述邏輯:作品要深刻,就必須讓它體現(xiàn)出某種極端的情感沖擊力;而要使敘事具備這種情感沖擊力,就必須讓人物呼天搶地、凄苦無邊。這是一種典型的‘苦難焦慮癥’式的寫作?!盵8]事實上,津子圍的前作中也存在顯見的現(xiàn)代都市“小人物”“焦慮”書寫以及其自身思想的“焦慮”(1)在2007年1月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小說選刊》雜志、遼寧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津子圍作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秦萬里、賀紹俊、孫春平、李敬澤、劉兆林(按發(fā)言順序排列)等都重點研討了津子圍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焦慮”現(xiàn)象,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作家的“焦慮”心態(tài),其中秦萬里生動地分析了“這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善良,他總是焦慮,最后化解,總是讓人家有出路”,這頗為凝練地反映了津子圍如何在“理性思辨”與“悲憫情懷”兼具的創(chuàng)作品質中生成獨特的“焦慮”現(xiàn)象。參見:《津子圍作品研討會記實》,網(wǎng)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1-23/41738.html。,但如前所述,在《十月的土地》中津子圍呈現(xiàn)出由“土地”緩緩切入苦難世界的大氣象,他并沒有著力于塑造“呼天搶地、凄苦無邊”式的受難人物,相反他一方面踱入肩負著沉重歷史枷鎖的“社會學”層面“土地”與“歷史關系中的人”的苦難世界,另一方面又涉入“文化學”層面“土地”與“歷史現(xiàn)實中的人”的苦難世界,旋而合力指向歷史苦難中“人”的生命之艱——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結構來看,這屬于“人”最基本、最有力量的“生理的需要”層次。新世紀之初便有論者深感于“20世紀中國文學的苦難敘事曾經(jīng)走入單一化,但世紀末開始回流”的欣喜現(xiàn)狀,直稱“一切社會苦難的回顧與總結,如果單單空洞地指向抽象的‘歷史’‘社會’或‘政治’意義,忽視了個人苦難,增加的只是個人內(nèi)心的沉重??嚯y的意義被抽象化,削弱了現(xiàn)實的具體性,使得苦難僅僅成為目的,而強烈的目的性帶來無意義化的壓抑”[9]。津子圍顯然是以“人本”的思想觀點探索歷史中的“土地”與人的苦難史如何產(chǎn)生交集的,即在生命之艱的維度上,作者更著意歷史中受難的“人”如何在多元需求中喚醒基于“土地”的“苦難意識”的精神母題。
“對于苦難,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在俄羅斯,人們崇拜苦難,甚至享受苦難。”[10]而在中國,史詩傳統(tǒng)的匱乏與苦難體驗的盈余,使得當代小說勇敢地以史詩的體量去記錄個人、民族的苦難心靈史。津子圍是用悲憫的情懷通過“土地”撫慰這段苦難史詩的,正如小說中第四代人所感受到的那樣,“章廷壽認真地在房后抓了一把土,在鼻子上聞了聞,他覺得有腥味兒,再聞還有股苦味兒,到了最后他的確聞到了芬芳”[7]264。津子圍以最大的悲憫與善意回敬了土地所表征的民族苦難史,而土地所延傳的個人與民族的苦難史詩又何嘗不是如此。
“時間”與“記憶”對于理解津子圍的小說創(chuàng)作是極為重要的范疇。他曾比擬“寫作是抖落時間的羽毛”,而“記憶其實是時間作用的另一種方式,小說與記憶關系密切,是一種特殊的時間表達形式”[11]。故而當林嵒捕捉到其“無論是什么題材都賦予當代的話語方式與時間性”時,津子圍直呼“您恰恰提出了新的文學評論視角”。受惠于《預測未來/劍橋年度主題講座》中所載的“循環(huán)時間”與“線性時間”的啟迪,津子圍不再疑惑地“漂浮在時間的河流里”,相反他逐漸形成了“時間對未來喪失了刻度”,“有的時候,走的是我們而不是時間”[4]等現(xiàn)代意義上的時間觀。在《十月的土地》中,他便在“線性時間”的流向中寄寓著深刻的“循環(huán)時間”結構,并使之成為了統(tǒng)一的有機體。真正實現(xiàn)溝通這兩大時間系統(tǒng)的,正是擁有深邃苦難記憶的“土地”以及“地之子”的主體構建。
“線性時間”是由基督教思想中時間概念發(fā)展同“世界歷史”進程密切相關的時間觀發(fā)展而來,在工業(yè)化時代下更指代“不可逆”時間,這類時間觀也普遍充斥在當代小說的基本敘事結構中。《十月的土地》整體沿著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線性歷史時間,逐步完成了這一矢向上家族敘事向抗戰(zhàn)敘事的轉變,但作者是緊貼著“土地”的歷史時間,以大開大合的格局講述“土地”與“家族”如何在現(xiàn)代性大潮的裹挾下呈現(xiàn)代際間“地之子”的倫理嬗變。小說中第一代人章秉麒與章秉麟身處清末封建小農(nóng)經(jīng)濟破產(chǎn)時代,在兆仁“記憶”視野中的父親章秉麒將一生的時間,甚至是生命同“山東老家那可憐巴巴的一小塊山坡地”密切聯(lián)結,并且成為了封建小農(nóng)意識的化身。而章秉麟的“闖關東”創(chuàng)業(yè)歷程則頗具傳奇色彩,其既以豐厚的“土地”資本構建起封建家族及其倫理體系,又以在“玄微居草屋”中癡心于傳統(tǒng)士人文化使他成為了典型的“鄉(xiāng)紳”。第二代人章兆龍與章兆仁在“土地”關系上發(fā)生歧化,這與20世紀初期資本經(jīng)濟深入鄉(xiāng)土中國的現(xiàn)代性進程同構。章兆龍以“金錢”為標尺將精力聚焦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式的“生意”上,如百草溝金礦、三岔口油坊等,成為了集地主與民族資本家于一身的“復合”體;兆仁則始終以拓荒者式的“農(nóng)民”自居,延續(xù)著傳統(tǒng)物質生產(chǎn)意義上的“地之子”身份?,F(xiàn)代性語境沖擊中成長起來的第三代人,以章文德、章文智、章文禮等為代表則同“土地”的關系更加分化。在“二份兒”身份標屬下成長起來的章文德始終對“土地”保持著熟稔的體感與主動的親近,在靈肉方面成為了現(xiàn)代鄉(xiāng)土社會的“地之子”;在“大份兒”身份語境中成長起來的章文智則對現(xiàn)代性中的“土地”等事物保持著烏托邦式的幻想;而章文禮則充分沿襲了父親章兆龍的資本主義價值觀,甚至頗為極致地展現(xiàn)了資本主義金錢“異化”后的人性丑惡。第四代人章廷壽、章廷喜則成長于抗戰(zhàn)炮火中,面對澆灌了父輩民族大義的“土地”,他們捧著章秉麟流傳下來的“谷種”走入“土地”歷史的縱深,也顯示了線性時間流向下“地之子”的時代坐標與精神延傳。
誠然,“土地”自身所承載的民間時間中“周期”“回歸”“輪回”等文化記憶,使得津子圍小說中的敘事時間最終并未流于單向度的線性歷史時間,而是在其發(fā)展趨向中嵌入了相對封閉的“循環(huán)時間”。“循環(huán)時間”給作者頗為困惑的時間觀帶來了心靈震撼,自然也是津子圍小說的深邃之處。這一時間概念是自遠古以來中西方基于“自然周期論”“宇宙回歸論”“靈魂輪回說”等觀念歸納、感知而來,一度被視為“前傳統(tǒng)社會”的產(chǎn)物。尼采的“永恒輪回說”、維科的“循環(huán)歷史觀”等學說的興起,又為這一古老的敘事時間觀注入了新的活力。與之相對應,津子圍在小說中顯然注意到了“地之子”的主體性問題,與其說其沿著線性時間向現(xiàn)代性深處顯露出代際演變的進化輪廓,毋寧說其更置身在具體的歷史的民間實踐現(xiàn)場中,受到循環(huán)、重復甚至是輪回的“土地”記憶的影響而逐步形成“實踐主體”與“精神主體”認同的時間過程。從章兆仁、章文德父子農(nóng)事生產(chǎn)中隨口捻來的“周期”性的農(nóng)諺經(jīng)驗,到“土地”所浸潤的“愛和恨”的記憶在兆仁、文德父子身上的“回歸”性的復現(xiàn),章氏父子“在地”的實踐主體活動,典型地言說了歷史煙塵中土地與人“如同自己的身軀和血液一樣”[7]71的必然秩序。在此之上,故事開篇章文德在關帝廟嗅到了生死間“土地”所混雜的“腥味兒”,結尾處章廷壽亦感受到了土地“腥味兒”的存在,這種樸素的“土地”體感,實則更隱喻著精神主體層面民間苦難記憶的“綿延交替”與“循環(huán)往復”。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小說中章秉麟的靈魂寄生在章文德這一宿主身上的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情節(jié),賀紹俊高屋建瓴地從“文學/文化”的維度將其統(tǒng)攝起來解讀:“它把從章秉麟到章文德的幾代人的魂兒連成一條線,暗示著土地的魂魄是由傳統(tǒng)文化建構起來的”,而就這一“非現(xiàn)實”手法,他直言這是“因為東北的神秘文化滲透在民間的日常生活中”,而“東北神秘文化就是在東北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它蘊含著土地魂魄的精氣”[12]??梢哉f,這全面地揭示了津子圍對“靈魂寄生”行為與土地甚至是東北神秘文化的魂魄書寫。若繼續(xù)從跨越祖孫的“靈魂寄生”行為所具有的超現(xiàn)實能力來探究的話,它在文本敘事上確實擾亂了某種合規(guī)律的、不可逆轉的線性歷史時間,且嵌入了類似“靈魂輪回說”的“循環(huán)時間”職能。但與純粹的“靈魂輪回”所不同的是,小說中靈魂寄生后的“章文德”更像是章秉麟與章文德的靈魂“復合”體。該靈魂復合體實現(xiàn)了“西斜的陽光”俯照下章秉麟“再活一回”的糾葛心境,讓他以無聲的“游魂”狀態(tài)跟隨著章文德,徹底經(jīng)歷了一遍“現(xiàn)代性”浪潮沖擊下“地之子”的“循環(huán)時間”認同與“線性時間”走向。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二者間的關系更像是曹文軒所比擬的“時間獲得了兩個形象——一輛金澤閃閃的馬車,在一直向前,而它的輪子,卻又在作相對的圓周運動——一個時間向前,一個時間在循環(huán)。這大概是東方人的智慧——東方人發(fā)現(xiàn)了時間的隱喻”[13]。關于“線性時間”與“循環(huán)時間”之爭,一直是中西方思想史上“兩難”的精神命題。無可忽視的是,作為一種思想的影子,這也投射到了新世紀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與評論的敘事時間之維。以劉旭為代表,他對賀享雍“農(nóng)村志”書寫中“一到土地面前,他的時間感就消失了”的時間美學頗為推崇,并盛譽其“取消了進化時間的東方循環(huán)時間觀給中國鄉(xiāng)村的一個堅定的信念:為了家族,為了后代,為了一個苦難而莊嚴的輪回”的“東方化敘事建構的可能”[14]。相形之下,津子圍則坦然選擇了一條耦合“循環(huán)時間”與“線性時間”的道路,并由此實現(xiàn)其“一體兩面”的美學效應。
所謂“一體兩面”的美學效應,是指津子圍以“土地”所內(nèi)含的“時間”抑或說“記憶”為本體,歷史性地還原了東北“地之子”在時間之維的主體性認同,而“兩面”則分別指涉“線性時間”與“循環(huán)時間”的主體間性現(xiàn)場。我們?nèi)砸哉卤腱`魂寄生在章文德身上這一事件為切入點,其一方面典型地反映了小說是在循環(huán)時間的重復與記憶中窺視線性時間的現(xiàn)代演進的。且不提章秉麟是在季節(jié)“周期”、生命“回歸”、靈魂“輪回”的頗具民間色彩的循環(huán)時間格局中重新體驗線性時間,單就其由回憶“前世”章秉麟所經(jīng)歷的“蓮花泡山清水秀,新墾泥香”的傳統(tǒng)“鄉(xiāng)紳”式詩意土地至境,到經(jīng)歷“他不知道他是在經(jīng)歷自己的事情,還是在經(jīng)歷孫子的事情”的苦難歷程后,體驗到“人的魂兒被身體囚禁,而人的身體卻被大地囚禁著”[7]366的“地之子”的主體性生存空間,章秉麟顯然隨著宿主章文德的線性時間體驗延伸了自身的現(xiàn)代性體悟。另一方面則形象地映射了小說是在線性時間的演進中感受循環(huán)時間的主體性認同與操守的。章秉麟“靈魂寄生”行為是在線性時間演進的鏈條中完成的,其“寄生”與“失語”的境遇使其只能依附于章文德“地之子”的身份去體驗現(xiàn)代社會,但這也讓他在追隨“重復”土地耕作的章文德身上突破了自己的認知局限性,最終意識到無論如何在現(xiàn)代性沖擊下“折騰”,“就像不知不覺流逝的歲月,人是大地的記憶罷了”,即線性時間長河中存在著循環(huán)時間所濡染的民間文化記憶及其所促發(fā)的“地之子”的主體性認同。
張清華曾真切地談道:“整體上看,當代作家在時間意識方面呈現(xiàn)了多維度的變化。在許多有著自覺文化意識與藝術追求的作家那里,對一維進化論時間觀的顛覆與反思,對中國傳統(tǒng)時間意識的重新認同——不管是自覺抑或是出于‘集體無意識’——都是其作品的藝術品質和歷史、生活、生命感得以呈現(xiàn)的最內(nèi)在和最主要的原因?!盵15]津子圍顯然從歷史現(xiàn)代轉型與個體生命感觸等方面分別觸發(fā)了線性時間與循環(huán)時間的整體性敘事,這既顯示了作家對時間與記憶深處“土地”與人的歷史如何生成主體性認同的審慎思考,又映射了歷史語境中的“人”(“地之子”)與東北文化如何呈現(xiàn)時間之思,并使之成為苦難史詩的文學注腳與審美范本。
“時間”與“記憶”的多元理解,促使津子圍走向了東北大地的歷史縱深以及“地之子”的倫理世界。對于小說中東北“土地”與“人”的歷史書寫,同是小說家的米蘭·昆德拉曾在《作為對歷史的反動的小說史》中談到:“因為人類的歷史與小說的歷史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假如說前者不屬于人,假如說他像一股陌生的外力那樣強加于人的話,那么,小說(繪畫、音樂也同樣)的歷史則誕生于人的自由,誕生于人的徹底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誕生于人的選擇”,“一門藝術的歷史以其個性特點而成為人對人類歷史之非個性的反動”[16]。走出先鋒后的津子圍在小說《十月的土地》中脫去了海登·懷特、琳達·哈欽等“歷史詩學”的解構況味,且不同于米蘭·昆德拉在精神深處對于意識形態(tài)與媚俗的恐懼與反動,他在文本中直面“人”(地之子)與東北“土地”歷史的個性與共性之維的審美主題,甚至將其理性的目光穿透到了“地之子”的倫理與寓言深處。
正如小說封面所坦言:“一部波瀾壯闊歷史背景下追尋土地的道德的史詩之作”,津子圍對于“土地的道德的”歷史本相探尋,是以“地之子”的行為遭際與倫理寓言而呈現(xiàn)的。小說中著力呈現(xiàn)了章兆仁等一批東北歷史中的底層農(nóng)民形象,他們承擔著祖輩對于“土地”的苦難記憶與生存對于“土地”的苦難體驗,“土地”之于他們兼具著苦難體驗與生存幸福的“二律背反”式的意義,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實用性的“土地”信仰。正如章兆仁在感受到兒子文德倦怠“下地”的時候所告誡的“小孩怕沒娘??蓪r(nóng)民來說,沒了地就沒了娘”[7]25,兆仁并未意識到情感倫理方面“土地”與“人”的密切聯(lián)系,而是下意識地在現(xiàn)實生存方面達成了對“土地”的血肉信仰,并且將之教予下一代子女。這也寓意了以章兆仁為典型的底層農(nóng)民,是以“為生存而信仰”的功利性信仰達成對“地之子”身份認同的。作為“土地的道德的”倫理認同,章兆仁們顯然是從道德實用主義的倫理寓言層面統(tǒng)攝“人”與“土地”的,這里的“地之子”便具備了物質意義層面的形而下信仰意味。
就表征內(nèi)在精神的“信仰”一詞,康德在面對向善的“德性”范疇與精神的“幸福”范疇產(chǎn)生固有困境時,將“信仰”一詞加諸于二者之間。“此時,只有引入‘至善’的概念,借助信仰的力量,使得行為者將各項規(guī)范內(nèi)化為道德義務,而不關心道德行為與幸福的聯(lián)系,才能最終解決‘德性’與‘幸?!你U?從而實現(xiàn)道德律和人自身的尊嚴?!盵17]如果說章兆仁體現(xiàn)了物質生存困境層面的“地之子”身份倫理,那么章文德的土地意識與精神氣質,則逐步體現(xiàn)出了康德心目中所認定的“為信仰而信仰”的倫理范式,并成為了真正的“地之子”。章文德在接受父親章兆仁“土地即母親”式的信仰啟蒙后,在重復的土地勞動中卻逐漸形成了純粹的土地信仰。比如章文德在全家被排擠到蓮花泡老宅后,遇到自寒蔥河來的章佳馨,盡管“河西那片高粱是否受病”已與其“生存”毫無關聯(lián),但他仍牽掛著這方土地上作物的生長與收成。再如被迫以章家少爺身份來到百草溝金礦督工的章文德,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使他脫離了為生存而耕地的原始欲望,但當他看到土質極佳的“土地”時,仍壓抑不住自己耕種的欲念,僅僅是因為“不想辜負春天的好時光”[7]149。正如小說所言“章文德的目的就是種地,只管耕種,沒想收獲,或者說收獲是誰都沒有關系”[7]150,也正是這樣頗為純粹的動機,使得章文德植根于“土地”成為了精神意義層面的“地之子”。當章文德隨著姜照成、張胡等“匪徒”流亡至山窮水盡的馬蹄溝時,“肉票”身份的章文德憑借著他頗為純粹的“種地”行動,以及對于“土地”之上的農(nóng)家諺語、歌謠等的運用自如,其逐漸通過“土地”構建起具有“神圣感召力的”精神魅力,而章文德這樣純粹的“地之子”精神特質,其實顯露出“道德形而上”的豐富意味。張光芒曾勾勒出“道德形而上主義的三重境界”,指出“只有在實踐意義上將道德形而上充分地‘主義化’,才能與人的終極價值與信仰相遇”,并繪制出了道德形而上的最高境界“為主義而主義:文化啟蒙的終極”[18]。事實上,章文德就處在第三重境界之上,通過其純粹的“地之子”道德倫理品質,充分寓言了歷史深處“人性”文化以及“土地的道德的”光輝與溫度。
然而津子圍又不決意于完全導向“不用之用”的道德理想式東北“地之子”形象塑造,他實質上以“土地”與“人”的視點,在小說中重思了如何賡續(xù)東北“家族敘事”與“抗戰(zhàn)敘事”的文學命題。當日寇大舉侵犯東北“土地”時,原先“家族敘事”中汲汲于個人仇恨的張胡、沉溺于個人情意糾葛的袁驤與章佳馨,尤其是“像鷹一樣敏捷、兇狠和變化多端”[7]254甚至集薄情寡恩、玩弄權術、嫖娼賭博等特點于一身的家族“大掌柜”章兆龍,都在抗戰(zhàn)的轉折點到來之后毅然選擇了捍衛(wèi)民族的“土地”、東北的“土地”。此中章兆龍作為封建家族“家長”式的典型人物,隨著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其藏匿于蘇聯(lián)的黃金的真正意圖被揭露——“實際上,我是留了一個后手”[7]267,他的人物形象也因黃金用來資助袁驤抗日救國的情節(jié)而隨即反轉,這也很符合津子圍慣常的“故事”風格。此后章兆龍最終在凜冽冬日眺望河對岸“黃金”的執(zhí)念中——“黃金”意味著抗戰(zhàn)護“土”的資本與希望,洞悉了“自己精明一世,糊涂一時,精心算計了一輩子,到最后還是算不過命運”[7]287,也因對民族抑或東北“土地”的赤子之情,使他徹底解構了封建倫理視域下的荒謬行徑,并且獲得了“土地”與“人”的真諦及“人性”的反思,形象地寓言了民族資本家、地主在抗戰(zhàn)大義下的土地意識與家國情懷。章文德則以“為信仰而信仰”的土地觀步入抗戰(zhàn)的現(xiàn)實大潮,當各色面孔的抗日力量涌入蛤蟆塘時,他所執(zhí)念的仍是蛤蟆塘一方土地內(nèi)純粹的“地之子”身份的恪守,并且僅在一定的道義與物質層面有意愿支援抗日偉業(yè)。唯有日寇的“開拓團”橫征蛤蟆塘土地時,章文德形而上的“地之子”想象徹底失去了現(xiàn)實土壤,從而迫使他加入了抗日的洪流中。可以說,抗戰(zhàn)的烽火解構了傳統(tǒng)中國“地之子”倫理形而上想象的現(xiàn)實基礎,自覺或不自覺地迫使“地之子”們重申“土地”與“人”的關系。章文德對民族的“土地”、東北的“土地”的捍衛(wèi),是始于對“蛤蟆塘”這一方土地的捍衛(wèi)的。但無論如何,章文德真實地寓言出了抗戰(zhàn)烽火下具有“土地”形而上倫理意識的“地之子”們,如何在捍衛(wèi)民族的“土地”的形而下倫理世界中,最終悟得“只要山能綠,鳥能飛,人就能活”的土地真諦,即“土地”倫理本質仍在于活生生的“人”。
《十月的土地》還是一部以“人”與“土地”寓言歷史煙海中浩瀚的“傳統(tǒng)/現(xiàn)代”倫理轉型的史詩。津子圍對于東北“土地”現(xiàn)代性轉型的書寫并不局限在線性上升的空間,而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寓言現(xiàn)代性進程。正合趙一凡等人所言:“何謂文藝現(xiàn)代性?不妨說,它既是自由表達的欲望,也是理性自身的叛逆?!盵19]小說中的章文智一門心思沉溺在“農(nóng)作物改良”、研究“洋座鐘”與“放大鏡”等物件上,并且在“嫁接法”等農(nóng)業(yè)技術的刻苦“鉆研”中,獲得了對現(xiàn)代性轉型下的“土地”的莫大興趣。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章文智卻又頗具“學洋不化”的烏托邦理想氣味。如丁帆所言:“我以為作家‘講故事’的‘忠誠’應該暗含的是對馬克思‘歷史的必然’藝術作品真理性的‘忠誠’闡釋”[20],津子圍顯然意識到了章文智正是東北近現(xiàn)代歷史中受“啟蒙現(xiàn)代性”思潮深遠影響的典型,作者并未忽視“啟蒙現(xiàn)代性”思潮影響下“悖論”性的歷史存在。賀紹俊更是基于章文智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艱難打撈“洋座鐘”與“放大鏡”現(xiàn)代性本質的行為,直指“拆解座鐘和放大鏡寓意著章文智既有追隨現(xiàn)代性的沖動,又改變不了傳統(tǒng)對自我人格的形塑”[12]。但遭遇“啟蒙現(xiàn)代性”理想挫敗的章文智,如同歷史長河中被突如其來的“抗戰(zhàn)”打亂現(xiàn)代轉型陣腳的“土地”一般,章文智順理成章地轉向了“國家現(xiàn)代性”的思潮陣營,并且在捍衛(wèi)東北的“土地”、民族的“土地”過程中,最終確定了國家現(xiàn)代性視域下的“地之子”應當如何的現(xiàn)實問題。即如他以因革命而犧牲的“章文?!钡拿x向章文德發(fā)聲:“我們要從這盤剝?nèi)?、捆綁人的土地上解放出?還回做人的尊嚴,真正為人民爭取當家做主的權利。”[7]368章文智在轉向“國家現(xiàn)代性”的過程中,眺望到了未來東北乃至于全國“土地”與“人”的關系應當如何的光輝遠景。這種新型的人民的“地之子”倫理想象,也在“啟蒙”章文德所代表的傳統(tǒng)東北“地之子”的對話空間中,逐漸明確了一個共識:“天馬上就亮了!”基于此,《十月的土地》既成為了東北“土地”與“人”的倫理宣言,又鐫刻出了東北“地之子”與民族現(xiàn)代轉型不朽的倫理寓言。
津子圍以十年磨一劍的深厚積淀,推出了《十月的土地》這部集中勾勒東北“地之子”精神形象的苦難史詩與倫理寓言之作。作者將“故事”的目光聚焦在歷史煙塵中的東北“土地”與“人”的血肉聯(lián)系當中,但他并未刻意去描寫“在地”的東北風物、語言甚至是思維特色,而是沉潛到了“土地的道德的”歷史縱深,以“人”(地之子)的視野貼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外來侵略與民族抗爭等歷史語境中線性時間與循環(huán)時間、“土地”倫理形而上與形而下、家族“土地”倫理與國家“土地”倫理等駁雜命題的切膚感受與大義抉擇。在2007年“津子圍作品研討會”上,賀紹俊曾深切地提到:“通過對津子圍創(chuàng)作發(fā)展軌跡的歸納,我也找到了他為什么沒有獲取更大影響的答案。就是說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試圖融合通俗小說和藝術小說,試圖融合故事性和精神性,他還在這兩極之間徘徊,進行撮合,所以他的特征還不是特別鮮明”[21]。而隨著《十月的土地》的問世,這一問題便得到了顯而易見的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津子圍作為一位非職業(yè)作家,正如張玉珠在“津子圍作品研討會”上特意誦讀的那段文字所描繪的那樣,“津子圍只是守望在他的小角落里,用一個公職人員下班后的業(yè)余時間,如同卡夫卡、卡瓦的斯,或者佩索阿那那樣,讓寫作成為黃昏降臨以后融入暮色中的期盼、等待和慰藉,讓時光、歲月、人情世故和命運的聲音在寂靜的頭腦里穿行”[22]。這一腔文學熱情再一次促使他將文學想象的思維投射到東北“土地”與“人”的歷史故事當中,這既生動展現(xiàn)了屬于東北“地之子”的人性光輝,也充分顯示了津子圍由“文學高原”向“文學高峰”攀援的可貴足跡,而《十月的土地》也自然成為了當下東北歷史敘事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