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通過自建語料庫,依據(jù)研究框架對中國學者學術語篇中的讀者聲音進行標注和分析,探索其讀者介入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學者更注重在語篇中引導讀者理解文章,習慣于使用讀者指代、指示語和疑問句與讀者達成共識,從而使其觀點更易被接受。通過使用聲音資源,中國學者傾向于樹立開放包容的作者形象。
關鍵詞:學術語篇;介入;聲音
作者簡介:劉燁(1995.07-),女,湖北漢川人,齊魯師范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語篇分析。
一、引言
聲音研究對于學術發(fā)表具有重要影響。Tardy和Matsuda對期刊編輯委員會成員進行采訪后發(fā)現(xiàn),編審人員可以通過作者的語言表達推測出作者的學術背景等相關信息。例如,可以通過語言錯誤、表達方式和寫作規(guī)范來確定作者是否為母語人士或是否已在該領域接受過學術培訓并具有豐富的學術寫作經(jīng)驗。許多編輯承認用來作為聲音構建的多數(shù)語言資源會影響他們對作者的判斷。因此,聲音研究對學者國際發(fā)表具有較大意義。本文將從讀者視角,探索讀者聲音在學術語篇中的介入模式。具體將回答以下問題:1.學術語篇中的讀者聲音包含哪些語言資源?呈何種分布特征?2.中國學者學術語篇中的讀者聲音如何介入?
二、理論框架
該框架借鑒融合了Hyland和Tse的元話語模型和Hyland的互動模型中的介入資源,在此基礎上對語言資源重新分類。
讀者介入主要分為讀者引導和讀者參與兩類。兩種介入資源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互提供不同的功能。讀者引導資源包含框架標記和重點標記兩類,主要服務于希望快速掌握論文主題并找到所需信息的讀者。好的作者會以合乎邏輯的方式使用這些標記語來介紹他們的研究目標和內(nèi)容,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讀者參與資源顯示了作者如何邀請讀者進入文本。該分類包含了讀者指代、指示語、疑問句、共享知識和旁白五類資源。不同的語言資源可以體現(xiàn)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自建語料庫的方式,依據(jù)研究框架,使用UAM語料庫工具軟件對語料進行檢索與標注。語料庫隨機選取了中國學者發(fā)表的50篇語言學方向的SSCI研究論文。選擇語言學文章作為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包含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方法較為多樣。其次,海外期刊語言學論文的發(fā)表者多為英語專業(yè)出身,可以保證作者具有基本的二語能力。
語料標注主要依據(jù)Hyland和Tse中提供的語言資源。標注由兩人共同完成,一致率達95%以上。
四、結果與討論
表1表明,讀者聲音主要通過框架標記語實現(xiàn),占總數(shù)的81.01%。讀者介入中最常使用的資源是指示語,占4.14%。共享知識僅在50篇學術文章中出現(xiàn)40次,表明多數(shù)中國學者未曾在論文中采用這種語言資源。
中國學者在與讀者互動時更加注重對讀者的引導,例如框架標記、指示語等。這些引導詞意味著作者更期望讀者注意到文章亮點,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與此同時,作者很少使用對話空間較小的語言資源,例如共享知識,這證明作者仍然希望在平等的基礎上與讀者交流。
例1. 框架標記語
First, a complica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disciplines as representing a hard and a soft discipline is that there are strands of general medicine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that are softer/harder than the mainstream of the disciplines.
框架標記語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兩類:一類是明顯的邏輯指示詞,例如“first”“next”;第二類是連詞,例如“also”“but”。盡管它們都是語篇銜接的重要手段,但這兩種類型的框架標記語側重不同。
讀者可以通過諸如“first”“second”之類的框架標記清楚了解每個流程的步驟,這一類標記語常用于方法論部分。在描述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處理和數(shù)據(jù)分析等相關步驟中,作者使用框架標記可使讀者快速找到文章重要信息,明確作者在實驗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找出研究流程的邏輯關聯(lián)。
例2. 框架標記語
Distance citations, though less frequent than acknowledge citations in the sub-corpora, can also be used to achieve dialogic expansion.
例2中這種類型的框架標記在學術語篇中最為常用,因為它是確保文本連貫性的重要手段。若沒有這些銜接,文章將失去其基本邏輯且晦澀難懂。與例1相比,例2中的標記語更可能是作者的無意識行為。作者在確保文章連貫性的同時,達到了幫助讀者理解文本的目的。
例3. 強調(diào)標記語
This study aims at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through an experimental study that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licit deductive instruction and explicit inductive instruction on a group of CSL learners'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 in a lab-based experiment.
強調(diào)標記的主要功能是突出作者希望讀者理解的文章重點。例3中,作者直接表明了撰寫本文的目的和預期效果,讀者能夠快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此外,作者還可以借此強調(diào)研究重點,例如使用“focus”一詞來強調(diào)讀者應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當讀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全文時,仍可以利用強調(diào)標記語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語言資源的使用是為讀者服務的,表明作者希望其論文和研究結果能被讀者接受。
例4. 讀者指代
As dimensions 1 and 2 cover 85.5% of the entire data distribution, we created scatter plots using dimensions 1 and 2 a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xes respectively, on which the individual category data of items 1 and 2 are shown.
在學術論文中出現(xiàn)“we”一詞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研究由多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因此在描述工作進度時使用“我們”指代。另一種情況是一位研究人員用“我們”來指代作者本人。在例4中,作者說我們制作了散點圖,而這項研究只有一位作者。因此,“we”一詞在這里實際囊括了作者和讀者。作者在這里并不是作為個人出現(xiàn),而是使讀者認為這種選擇是集體決策的結果,以此增強陳述的權威性和客觀性。讀者指代的優(yōu)點之一是可以快速與讀者建立聯(lián)系,使他們更易于接受作者的觀點。
例5. 指示語-文本行為
DeKeyser (2003)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both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could be either explicit or implicit (see Table 2).
指示語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文本行為、物理行為和認知行為。 其中,文本行為(如例5中的“see”)與框架標記語相似,主要執(zhí)行引導讀者定位信息的功能,集中出現(xiàn)在圖表和示例周圍。與框架標記語相比,指示語中的文本行為使與讀者的互動成為可能,讀者能夠根據(jù)作者提供的指引來實現(xiàn)自主行為。
例6. 指示語-物理/認知行為
It shall be noted that items 12, 13 and 18 required reverse scoring for consistency with other items in the factor structure.
物理行為和認知行為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指導讀者在現(xiàn)實世界引起真正的行為,而后者則旨在激發(fā)讀者對作者主張的思想變化。常見的物理行為出現(xiàn)在實驗環(huán)節(jié),作者常使用祈使句簡潔地解釋其步驟。例6中出現(xiàn)的指示語屬于認知行為。在社科類文章中,作者常使用這些語言資源吸引讀者注意力。不論屬于何種指示語類型,讀者都可以做出相應回應并跟隨作者指示,以此建立和諧的作者與讀者關系。
例7. 疑問句
How does lexical density relate to the raters' judg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est takers' oral narratives?
與其他讀者聲音相比,疑問句是吸引讀者最直接的手段。 作者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邀請讀者參與討論。研究問題在學術論文中至關重要,作者需要通過分析回答研究問題,而讀者需要根據(jù)研究問題在論文中找到答案。問題的提出意味著該問題尚未完全解答,讀者可以對問題持有不同答案。當作者對某個研究問題的回答不能使讀者滿意時,讀者可以發(fā)起挑戰(zhàn)。
例8. 共享知識
Although some measures have obvious problems and have been criticized more than others, there is no consensus among researchers concerning a single best measure.
共享知識的前提是,作者論述為讀者已知的客觀事實,讀者無法反駁。學術論文中共享知識的低頻使用是由于缺少足夠的科學依據(jù)。在使用這種語言策略時,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同意他們的觀點。以例8中的“obvious”為例,作者以這些方法均存在問題為前提,是在沒有理論和數(shù)據(jù)支持情況下增強其說服力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邏輯推理并不總是正確,讀者應意識到此種語言策略的潛在陷阱。
例9. 旁白
Participants were invited to keep process logs (not required by the writing course) in which they engaged in introspection about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中國學者對旁白的使用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首先,旁白使用頻率很低,這可能是由于旁白不是外語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語言形式,因此作為二語學習者的中國學者對該語法并不熟悉。例9括號中的內(nèi)容是對論述的補充說明,而非作者對現(xiàn)象的看法。這也表明中國學者不擅長使用這種語言方法將自己的主觀意愿添加到文章中。
研究有以下發(fā)現(xiàn)。首先,中國學者更注重在語篇中引導讀者理解文章,而不是讓他們對論點深入討論。其次,中國學者習慣于使用讀者指代、指示語和疑問句與讀者達成共識,從而使他們的觀點更容易被接受。第三,中國學者經(jīng)常使用話語中其他聲音來增強文章的學術性和說服力。
五、結語
本文旨在探索學術語篇中讀者聲音資源如何介入并實現(xiàn)身份構建。介入被認為是作者與讀者的聯(lián)結,其作用是認識到讀者的存在,將他們視為話語參與者,并引導他們進行參與。在中國學者發(fā)表的海外論文中,引導讀者比吸引讀者更為重要。中國學者更喜歡使用框架標記和讀者指代來與假定讀者保持一致。使用讀者聲音的主要功能是引導讀者理解學術文章,而不是邀請他們討論和質(zhì)疑論點。中國學者通常愿意在作者的位置上與讀者平等地交流,其中平等的基礎是話語的開放性。中國學者承認并歡迎不同聲音的存在,但并沒有主動讓讀者參與對話。即使在讀者介入資源中的指示語中,文字行為類型也占了絕大多數(shù)。其次,中國學者愿意與讀者達成共識,樹立開放包容的作者形象。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可以反映作者的身份。作者的主要寫作目的之一是成功說服讀者。因此,文章中常使用讀者指代來加強自己與假定讀者之間的聯(lián)系。由此看出,中國學者在論文中扮演的角色是服務者而非領導者。本研究將為中國學者學術論文寫作提供借鑒和指導。
參考文獻:
[1]Hyland K.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 Discourse Studies, 2005(2):173-192.
[2]Hyland K, Tse P.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reappraisal[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2):156-177.
[3]Tardy C M, Matsuda P K. The construction of author voice by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editorial[J]. Written Communication, 2009(1):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