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易》對陽明心學美學思想的影響

2022-11-21 18:16謝金良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王守仁易學陽明

謝金良

(復旦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433)

陽明心學的出現(xiàn),至今已有五百年左右。自王陽明推出心學思想體系之后,便對當時的學術界造成極大的影響,并成為明代中后期的思想主流,其思想不僅深刻影響近代的韓國、日本,而且對明代中期以來的中國學術發(fā)展頗有影響。在當代中國,心學研究日益受到重視,舉凡研究中國哲學、思想、文化、歷史、文學等都對此特別予以關注,王陽明也因此被推崇為自孔、孟、程、朱之后的又一大儒。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對陽明心學的高度重視(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王陽明曾在貴州參學悟道。貴州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方面很有優(yōu)勢,希望繼續(xù)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創(chuàng)造出新的經驗?!?按:這是2015年6月習近平考察貴陽時,對貴州文化發(fā)展所作的重要批示。筆者在貴州孔學堂文化研修園內參觀時在墻上看到此標語。),促使陽明心學正在成為一門“顯學”,得到更廣泛的研究和傳播。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從哲學、思想、文化、儒學的角度深入挖掘,就心學研究心學的情況比較突出,而從易學、美學的角度來研究心學的成果不多,也不夠深入。本文認為,只有從易學的角度來研究心學,才能明其本源,知其奧妙;只有從美學的角度來研究心學,才能明其功用,悟其妙境;當我們把易學、美學、心學融為一體時,不僅能使儒學思想的源流更為清晰,而且能更好地凸顯陽明心學的當代意義。有鑒于此,本文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本文主要從文本材料入手,并以適當借鑒當代的研究成果為主。文本材料主要參考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等人編校的《王陽明全集》(全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從易學角度研究陽明心學的成果極少,溫海明《王陽明易學略論》(1998年第3期)、范立舟《〈周易〉與陽明心學》(2004年第6期)等論文均在《周易研究》上發(fā)表,相關專著還沒有。從美學角度研究的也不多,一些中國美學史方面的著作有所提及,但都不深入。從易學美學角度研究的,僅見到李定博士論文《“指掌易”的美學研究》及其著作《符號學視野下的易學》(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年)中有所涉及。相關的研究成果或許還有不少,鑒于本文主要從文本材料出發(fā),所以無法全面顧及。,從易學、美學的角度較為全面深入地闡述《周易》對王陽明及其心學美學思想的重要影響。

一、 《周易》是王陽明一生中最用心精研的經典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卒于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終年五十八歲。因為他曾經隱居浙江會稽陽明洞,又創(chuàng)辦過陽明書院,自號陽明子,故世稱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近年來,坊間流行一種新的說法,稱王陽明是“牛人”,因為他的一生真正實現(xiàn)了《左傳》所提出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堪稱是后世儒學的圣人。有些學者經過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王陽明除了建構心學和剿滅匪賊的重大成就以外,其才學不亞于同時代的著名才子唐伯虎,其書法風格遒逸可與歷代名家相媲美。他為什么能達到如此高超的水平,成為中國歷史上“真三不朽”的代表性人物呢?這個問題實難說清,但從他不平凡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經歷或許能窺見一些答案。

據(jù)《年譜一》記載,王陽明出生于顯赫的官宦世家,父親是狀元,祖父、曾祖、高祖都是儒學名士,先祖可以追溯到晉代的王氏望族。如果用現(xiàn)代科學眼光來看,可以說是有很好的遺傳基因。但王陽明并非生而正常者,傳說他在娘胎里呆了十四個月,臨誕生時祖母有云中天神送子之夢,“祖竹軒公異之”,故取幼名“云”,“鄉(xiāng)人傳其夢,指所生樓曰‘瑞云樓’”(至今仍作為王陽明故居的主體建筑保存完好,陽明的童年時光主要是在此樓度過),可“先生五歲不言”,直到遇神僧指點,祖父給他取名“守仁”之后才會開口說話(3)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如此離奇的經歷,并非空穴來風,允是有一定的依據(jù),值得探究。這與先秦時期許多圣人的出生傳說一樣,看似荒誕不經,卻意在說明:他們的出生是天意使然,絕非偶然。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成名以后被附加的神圣光環(huán),借此以吸引信眾。坊間甚至還有傳說他的前身是江蘇鎮(zhèn)江金山寺的得道高僧(4)據(jù)《年譜一》載,王陽明十一歲時隨祖父從浙江到北京,路過金山寺,祖父“與客酒酣,擬賦詩,未成” (《王陽明全集》,第1221頁),坐在旁邊的他卻連作兩首詩,讓人驚異,可見他與金山寺是有些淵源的。,這就更加離奇,更加難以證實了。有鑒于此,研究王陽明如何成名成圣,還必須從他有可靠史料記載的經歷入手。在他青少年的時代里,還有幾件事值得注意。

(一) 擁有非常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據(jù)《年譜一》記載,他雖然到五歲才會說話,但剛能說話便“一日誦竹軒公所嘗讀過書。訝問之。曰:‘聞祖讀時已默記矣’”(5)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可見他自小用心好學,而且記憶力驚人。值得注意的是其祖父所“嘗讀過書”會是什么呢?史無明言,無法細述,大抵可推測是與儒學相關的,因為據(jù)《年譜一》說他祖父是一代名士,有著作行于世,曾“封翰林院修撰。自槐里子以下,兩世皆贈嘉議大夫、禮部右侍郎,追贈新建伯”,而曾祖槐里子“以明經貢太學卒”,高祖遁石翁則“精《禮》、《易》,嘗著《易微》數(shù)千言”(6)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如此記載,且不說其家學如何深厚,至少可以推證他祖父所“嘗讀過書”大多是儒學經典,很可能也包括《周易》。自幼便受到祖父和父親這兩位儒學名士的熏陶,而且主動用心學習,足見王陽明的儒學功底之深厚。

(二) 少年時便有一個超凡成圣的遠大志向。據(jù)《年譜一》記載,傳說他十一歲就讀私塾以后,曾遇相士指點說他日后將成為圣人,因此他便立志通過讀書學圣賢,而不再是把登第博取功名當作讀書的最終追求。

(三) 十五歲時出游居庸關一個多月,開始有經略四方之志;看到國家內憂外患,“屢欲為書獻于朝”,被他父親“斥之為狂,乃止”(7)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可見他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是非常強烈的。

(四) 對道門養(yǎng)生很感興趣。傳說他十七歲到洪都(今江西南昌)迎娶夫人,合巹(即結婚)之日,偶然閑行進入道觀鐵柱宮,與道士聊養(yǎng)生之說,竟相與對坐忘歸。

(五) 十八歲“始慕圣學”,相信“圣人必可學而至”,開始改變以往豪邁不拘的個性。

(六) 二十一歲開始研治宋儒格物之學,取竹子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乃隨世就辭章之學”。(8)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

從二十一歲開始到三十七歲赴貴陽龍場之間,王陽明在醉心圣學的道路上做過許多嘗試,他中了進士,也當了官,不僅深入研究程朱理學,而且對兵法、養(yǎng)生之學都有精究,也遁入山洞認真修行過,并開始覺悟釋、道之非,但并未真正覺悟成圣的心法。從《年譜一》來看,有一點材料可以說明他是相信《周易》占筮的,即被貶貴陽龍場當驛丞之后,假裝落水而逃遁到福建,剛好遇到二十年前在南昌鐵柱宮認識的道人,勸他不要再遠走他鄉(xiāng)以免家人受害,在猶豫不決之時,“因為蓍,得《明夷》,遂決策返”(9)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1、1221、1220、1222、1223、1227頁。,由此可見他在人生最關鍵的轉折點上受到《周易》的啟發(fā)。

前已述之,王陽明自小受到儒學經典的熏陶,很可能在幼童時便已默誦過《周易》等儒經,青少年時代就認定人生第一等事是學圣賢,也精研過許多經典(10)按:據(jù)《年譜一》,王陽明二十一歲時在京師,曾“遍求考亭遺書讀之”(《王陽明全集》,第1223頁)。朱熹是易學大家,有《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著作傳世。由此可證,當年的王陽明也很可能精研過易學著作。,除了“五經”以外,對“四書”以及兵書、道書、佛典等都有過深入研究。但是,何以見得王陽明一生中最用心精研的經典乃是《周易》呢?他精研過《周易》是毋庸置疑的,無須多論。而說其“最用心”,主要有如下體現(xiàn):

(一) 獄中仍讀《易》。他三十五歲時(正德丙寅年)因冒死抗諫下獄后,這年十二月在獄中曾作詩《獄中十四首》,其中題為《讀易》一詩曰:“囚居亦何事?省愆懼安飽。瞑坐玩羲《易》,洗心見微奧。乃知先天翁,畫畫有至教。包蒙戒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為節(jié),虩虩未違道。《遯》四獲我心,《蠱》上庸自保。俯仰天地間,觸目俱浩浩。簞瓢有余樂,此意良匪矯。幽哉陽明麓,可以忘吾老?!?11)王守仁:《外集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5、686、682、778、688頁。又如《雜詩三首》之《其三》:“羊腸亦坦道,太虛何陰晴?燈窗玩古《易》,欣然獲我情。起舞還再拜,圣訓垂明明;拜舞詎踰節(jié)?頓忘樂所形?!?12)王守仁:《外集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5、686、682、778、688頁。可見此時的他一心讀《易》玩辭,并從中領悟出“孔顏之樂”,已凸顯出他超凡成圣的審美心態(tài)。

(二) 夢中憶玩《易》。陽明三十四歲時結識湛若水、崔銑等至交,曾一起探討過《易》道,給他留下美好的回憶,以致他連做夢都念及此事。如《夢與抑之昆季語湛崔皆在焉覺而有感因記以詩三首》之《其二》:“起坐憶所夢,默溯猶歷歷;初談自有形,繼論入無極。無極生往來,往來萬化出;萬化無停機,往來何時息!來者胡為信?往者胡為屈?微哉屈信間,子午當其屈。非子盡精微,此理誰與測?何當衡廬間,相攜玩羲《易》?!?13)王守仁:《外集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5、686、682、778、688頁??梢姰敃r他們玩《易》論道已臻入玄境,也可看出陽明之于《易》是非常用心參究的。正德庚辰(1520年)八月廿八日傍晚,王陽明還做過一個晉代忠臣郭景純伸冤指責王導是奸臣的奇夢,在夢中他也提及《周易》。此事詳見《紀夢(并序)》:“燭微先幾炳《易》道,多能余事非所論……我昔明《易》道,故知未來事。時人不我識,遂傳耽一技?!?14)王守仁:《外集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5、686、682、778、688頁。詩中袒露他很早以前就已“明《易》道”了,由此也可佐證他曾潛心研《易》。

(三) 風雨途中仍讀《易》。如《醴陵道中風雨夜宿泗州寺次韻》末兩句:“水南昏黑投僧寺,還理羲編坐夜長?!?15)王守仁:《外集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5、686、682、778、688頁。詩句中的“羲編”,即是《周易》;而“坐夜長”,更說明他有多用功和用心。

(四) 被貶謫居龍場時主要是玩《易》。這次玩《易》,意義深遠,與周文王于羑里“拘而演《周易》”相似,身處困境,心有憂患,不僅歷時多年,而且因此大悟??梢浴锻嬉赘C記》為證,暫且不論,后文再述。

(五) 不僅關注《周易》的版本刊刻問題,而且有自己用心學思而后踐悟的易學思想。如《與道通周沖書(一)》:“古《易》近時已有刻者,雖與道通所留微有不同,□□無大不相遠。中間盡有合商量處,憂病中情思不能及,且請勿遽刊刻,俟二三年后,道益加進,乃徐議之,如何?《易》者,吾心之陰陽動靜也;動靜不失其時,《易》在我矣。自強不息,所以致其功也。”(16)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5、1183頁。又如《語錄(四條)》:“《乾卦》通六爻,作一人看,只是有顯晦,無優(yōu)劣;作六人看,只是有貴賤,無優(yōu)劣。在自己工夫上體驗,有生熟少壯強老之異,亦不可以優(yōu)劣論也。”(17)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5、1183頁。再如論《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若究而言之,則書固可以為《易》,而圖亦可以作《范》,又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哉?噫!理之分殊,非深于造化者其孰能知之?”(18)王守仁:《外集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6頁。王陽明對易學思想的闡發(fā),可謂比比皆是,且常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有待專論,此不贅述。

(六) 常以《周易》思想為指導來成就和傳播他的心學思想。主要可以他的代表作《傳習錄》為證,凡是遇到精微玄妙的義理問題,他都會援用《周易》經傳思想來解決。尤其是“良知即易”的思想,奠定了他的心學思想根基,使他的思想不僅能把儒釋道融會貫通,而且能不失正統(tǒng)儒學的本色。這也留待后文細論,此不贅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推定王陽明一生中最用心精研的經典就是《周易》。相信隨著陽明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的證據(jù)還會不斷得到補充。明于此,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陽明心學的理論根源,也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以《周易》為本根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二、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對儒家易學精髓的頓悟

王陽明是三十七歲時于春天赴任龍場(今貴陽市修文縣)驛丞的。據(jù)《年譜一》記載:“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之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始教之范土架木而居。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郁,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憶說》。居久,夷人亦日來親狎。以所居湫濕,乃伐木構龍岡書院及寅賓堂、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以居之?!?19)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8頁。這就是標志著陽明心學思想形成的龍場悟道的大致情況。王陽明為什么會在龍場悟道呢?這無疑是一種機緣巧合的結果。綜合起來看,不外乎幾種原因。一是有悟道之心。自從少年時立志成為圣人開始,他便有了悟道之心,而隨著深入研治程朱理學,他追求悟道之心愈切,而隨之而來的思想負擔愈重,乃至多次因此生病。二是有悟道之需。自從得罪宦官劉瑾以來,他受盡折磨,幾至于死,到達龍場以后更是判若兩人,身處惡劣環(huán)境之中,曾經的官宦子弟如何擺脫困境,重新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成為他心中的頭等大事。三是有悟道之緣。初到龍場,生死未卜,他雖選擇聽天由命,但仍孜孜以求解脫之道,思索圣人身處憂患時的智慧之道,終于覺悟格物致知之旨。但是,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王陽明頓悟格物致知之旨,是直接通過《大學》感悟的,還是通過《周易》啟悟的呢?這在《年譜一》中似無明言,難以定論。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許多學者都傾向于《大學》的作用,而罕有學者認定是《周易》的作用(20)按:現(xiàn)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的溫海明教授,在其攻讀碩士階段曾發(fā)表《王陽明易學略論》一文,始闡明“陽明悟道,源自《易經》”的觀點,并作了相當全面深入的論述。對此問題,2015年筆者在貴陽孔學堂研修期間,與溫教授有過交流,我們都傾向于《周易》對陽明心學的主導作用。不久,溫教授在北京的學術演講中,更加鮮明地提出王陽明龍場悟道是源于《周易》的觀點,但主要是在原來論文觀點基礎上的引申和發(fā)揮。拙文也完全贊同溫教授的觀點,并嘗試借助史料作更進一步的論證。。為什么必須判定王陽明是受《周易》影響而啟悟心學思想的呢?其實,這不僅涉及陽明心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問題,更關系到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陽明心學思想的學理和境界等問題,是至為關鍵的一環(huán)。

從前面《年譜一》的記載來看,王陽明被貶到龍場擔任驛丞,與其說是異地做官,不如說是亡命邊關,完全是無可奈何之舉。且不說五百年前,即使今日交通便捷的時代,從浙江到貴陽再到龍場也要頗費周折,由此不難想象當年失魂落魄的王陽明赴任龍場是無比艱辛的。他隨身行囊中除了衣物用品之外,還可能附帶大量的書籍嗎?答案是否定的,很可能連書都沒帶(21)王陽明《五經臆說序》:“龍場居南夷萬山中,書卷不可攜,日坐石穴,默記舊說讀書而錄之。”(王守仁:《外集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76頁)據(jù)此推測他當時沒有攜帶書籍,也可證明他對《五經》是很熟悉的。據(jù)《五經臆說十三條》,陽明居龍場時,“閱十有九月,《五經》略遍,命曰《臆說》。既后自覺學益精,工夫益簡易,故不復出以示人”,直至病故后,其徒錢德洪“偶于廢稿中得此數(shù)條”,其中有幾條是疏解《周易》下經《咸》、《恒》、《遁》、《晉》諸卦,可見他深明《周易》義理,并已悟出守貞行正之道(王守仁:《續(xù)編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76~980頁)。,否則就不必再默記《五經》之言而著《五經臆說》(22)《年譜一》寫作“五經憶說”(王守仁:《年譜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8頁),疑誤將“臆”刻成“憶”(憶)。若以實論,兩字似乎都可合實。了。不管怎么說,他頓悟之后最主要的便是援用《五經》作佐證,而非他書。南宋以來,《四書》《五經》是書生的必讀書,《大學》是《四書》之一,《周易》是《五經》之首,可見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初是有援用《周易》思想的。那么,何以見得《五經》之中唯獨《周易》對王陽明心學思想影響最為深刻呢?這在《年譜一》中已露出端倪,即“玩易窩”是也?!巴嬉赘C”保留至今,已成旅游圣地。相傳王陽明于戊辰年(即悟道之年)曾撰《玩易窩記》:

陽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窩而讀《易》其間,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無微,茫乎其無所指,孑乎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決,聯(lián)兮其若徹,菹淤出焉,精華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優(yōu)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內翕,視險若夷,而不知其夷之為阨也。于是陽明子撫幾而嘆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將至也夫!吾知所以終吾身矣?!泵涓C曰“玩易”,而為之說曰:

夫《易》,三才之道備焉。古之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觀象玩辭,三才之體立矣;觀變玩占,三才之用行矣。體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動而化。神,故知周萬物而無方;化,故范圍天地而無跡。無方,則象辭基焉;無跡,則變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齋戒以神明其德也。蓋昔者夫子嘗韋編三絕焉。嗚呼!假我數(shù)十年以學《易》,其亦可以無大過已夫。(23)王守仁:《外集五》,《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97~898頁。

這一篇短文太重要了!文中不僅確證王陽明初到龍場之時反復讀《易》,思考《易》道,而且表明了他對《周易》思想功用的深刻認識,充分證明他已具備深厚的易學素養(yǎng),并從《周易》之中悟出了“視險若夷”“終吾身”的人生智慧。綜上所述,筆者深信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確源于《周易》,是對以《周易》為核心的儒學思想精髓的頓悟;也正是在易學思想的啟發(fā)下,使他真正轉向從心學的角度重新理解《大學》的格物致知之旨。

三、 陽明心學是以《周易》學說為指導的儒學思想體系

綜觀陽明心學,不外乎三個方面的觀點:“心即理,為本源”“知行合一”“致良知”。而這三個觀點的論證,都離不開《周易》思想的指導。以下擬通過查考《傳習錄》中與《易》相關的文句,來加以疏證。

從表面上看,陽明心學主要是對《大學》《中庸》《孟子》《論語》重新加以解讀和認識,而實際上起指導作用的是易學思想。如:“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吨杏埂费浴徽\無物’,《大學》‘明明德’之功,只是個誠意。誠意之功只是個格物?!?24)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這段引文融攝了陽明心學的許多思想,而至為關鍵的就是對物的理解。為什么意之所在的對象“便是一物”呢?此處雖然沒有提及《周易》,但明顯包含了易學中的太極思維,即“物物一太極”。不妨先來分析《語錄一》之《傳習錄》上篇中的幾段文字:

“自伏羲畫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間言《易》如《連山》、《歸藏》之屬,紛紛籍籍,不知其幾,《易》道大亂??鬃右蕴煜潞梦闹L日盛,知其說之將無紀極,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說而贊之,以為惟此為得其宗。于是紛紛之說盡廢,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25)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兑住肥前鼱奘现罚稌肥菆?、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又曰:“《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善可為訓者,時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26)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27)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易》之辭,是‘初九,潛龍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畫;《易》之變,是值其畫;《易》之占,是用其辭?!?28)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一陰一陽之謂道’,但仁者見之便謂之仁,知者見之便謂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仁智豈可不謂之道?但見得偏了,便有弊病。”(29)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蓍固是《易》,龜亦是《易》?!?30)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8、10、13、17、18、19頁。

“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zhí)得?須是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guī)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zhí)一?!?31)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21頁。

“道無方體,不可執(zhí)著。卻拘滯于文義上求道,遠矣。如今人只說天,其實何嘗見天?謂日月風雷即天,不可;謂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終無始,更有甚同異?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又曰:“諸君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32)王守仁:《語錄一》,《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21頁。

有必要簡括一下以上諸條引文中的易學與心學思想。首先是略加考辨早期易學源流,充分肯定孔子易學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其次是辯證分析經與史的關系,提出“事即道,道即事”的觀點;再次,拋出一系列同一思維模式指導的觀點:知行合一(事)、辭象變占合一(《易》)、仁智合一(道)、蓍龜合一(《易》)、中只是天理只是易、心即道即天。綜而論之,不證自明:在陽明看來,萬殊合一,事即道即易即中即理即心即天,環(huán)環(huán)相扣,處處相通。換而言之,易學是圣人之學,經學與史學相通,象數(shù)與義理相通,易學與心學相通,因此只“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便可直接出經入史,悟《易》得中,明心通道,而純乎天理。明于此,方能讀懂《孟子》的“反身而誠”、《中庸》的“自誠明”與“自明誠”、《大學》的“明明德”等思想主張。再來分析《語錄二》之《傳習錄》中篇中幾通書信中的文字:

《答顧東橋書》:“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薄靶闹w,性也;性即理也?!?33)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拔嵝闹贾?,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34)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胺蚋F理盡性,圣人之成訓,見于《系辭》者也。茍格物之說而果即窮理之義,則圣人何不直曰‘致知在窮理’,而必為此轉折不完之語,以啟后世之弊邪?蓋《大學》格物之說,自與《系辭》窮理大旨雖同,而微有分辨。窮理者,兼格致誠正而為功也;故言窮理則格致誠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則必兼舉致知、誠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備而密?!?35)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啊兑住吩唬骸佣嘧R前言往行,而畜其德?!蛞孕笃涞聻樾?,則凡多識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36)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道心者,良知之謂也。”(37)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

《啟問道通書》:“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個,更有何可思慮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動,原自感而遂通,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他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38)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

《答陸原靜書》在談及“寂然感通”之后,“太極生生之理,妙用無息,而常體不易。太極之生生,即陰陽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無息者而謂之動,謂之陽之生,非謂動而后生陽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體不易者謂之靜,謂之陰之生,非謂靜而后生陰也。若果靜而后生陰,動而后生陽,則是陰陽動靜截然各自為一物矣。陰陽一氣也,一氣屈伸而為陰陽;動靜一理也,一理隱顯而為動靜。春夏可以為陽為動,而未嘗無陰與靜也;秋冬可以為陰為靜,而未嘗無陽與動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謂之陽,謂之動也;春夏此常體,秋冬此常體,皆可謂之陰,謂之靜也。自元會運世歲月日時,以至刻杪忽微,莫不皆然,所謂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在知道者默而識之,非可以言語窮也?!?39)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胺蛄贾词堑?,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40)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45、48、51、52、58、64、69、71、72頁。

《答歐陽崇一》:“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圣人教人第一義?!薄傲贾翘炖碇衙黛`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薄吧w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不慮而知,恒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恒簡以知阻,先天而天不違,天且不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是謂易以知險,簡以知阻,子思所謂‘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者也?!?41)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4頁。

以上引文中陽明的論述都很淺白,只需稍加歸納便很明晰。在《答顧東橋書》中,既以《系辭》證諸《大學》以明“窮理盡性”即“致吾心之良知”,又援引《易》辭而“正知行合一之功”,從而感悟“道心即良知”。在《啟問道通書》中,又借助《易傳》思想解悟回復本體之道。在《答陸原靜書》中,詳析太極之易理,進而又提出“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在《答歐陽崇一》中,進一步運用《易傳》“乾易坤簡”的主旨思想來論證“良知之在人心”。不難發(fā)現(xiàn),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思想,最終都是通過印證《周易》經傳思想而推導出來的。

四、 陽明心學旨在傳承超凡成圣的儒學美學智慧

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陽明心學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根植于傳統(tǒng)的儒家易學、經學、理學,是對千古圣學的繼承和發(fā)揚。但是,讓人難免疑惑的是:陽明學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呢?對人而言有什么功用呢?如果以中國特色的學科術語而言,陽明學既是儒學、易學,也是理學、心學、性學、道學、圣學等。如果以國際化的學科術語而言,陽明學主要歸屬于哲學(包括美學)。如果對哲學與美學再作進一步的區(qū)分和比較,哲學更側重于形而上的追問,美學更側重于主客體的融通,那么從陽明學思想內容來看并非對客觀世界無休止的追問,而是在頓悟客觀真相的前提下追求愉悅的審美體驗,蘊含著中國千古學人孜孜以求的超凡成圣的美學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還必須從美學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陽明學(易學、心學、儒學)的奇妙功用,因此把陽明學理解成一門心學美學或許更有助于把握該學問的核心思想。對此,以下擬略引《全集》中的相關表述加以佐證。先看《文錄四》中的幾處引文: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乙酉):“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君子之于《六經》也,求之吾心之陰陽消息而時行焉,所以尊《易》也……故《六經》者,吾心之記籍也?!?42)王守仁:《文錄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4~255、256、263頁。

《重修山陰縣學記》(乙酉):“夫圣人之學,心學也。學以求盡其心而已?!?43)王守仁:《文錄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4~255、256、263頁。

《謹齋說》(乙亥):“君子之學,心學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純乎天理,故無事于學。”(44)王守仁:《文錄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4~255、256、263頁。

在王陽明看來,一切都是相通的,是合而為一的。所謂經學,實質上也是道學、天學、性學、命學、心學、易學、圣人之學、君子之學。但是,王陽明為什么獨以心學標榜自己的學問呢?一言以蔽之,“心也,性也,命也,天也,理也,道也,易也,一也”,而“學以求盡其心而已”。換而言之,盡其心,即能周知宇宙天地萬物,即能致知格物。因為人心與天地一體,天下無心外之物。如:

“可見人心與天地一體,故上下與天地同流?!?45)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6、107、107~108頁。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fā)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46)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6、107、107~108頁。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心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47)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6、107、107~108頁。

據(jù)《年譜三》,先生四十九歲答舒芬問元聲時,提出:“故心也者,中和之極也?!?48)王守仁:《年譜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78頁。

既然心與一切事物息息相通,那么如何才能“盡其心”呢?這無疑便是儒門圣學最為關鍵的法門,也是王陽明俯思仰疑才得以感悟的真理。既知“心也,性也,命也,天也,理也,道也,易也,一也”,那么要“盡其心”就要窮理、盡性、知天、知命、悟道、通易、歸一、合中,才能止于至善。而要達到如此完美的境界,是艱難?還是簡易呢?我們知道,陽明自少年時代起便有成圣之志,而后出經入史,修道學佛,格竹子,練靜坐,可謂上下求索,嘗盡苦頭,不僅身體多病,而且慘遭迫害,幾乎被置于死地,差點作鬼,哪能成圣?直至龍場玩《易》日久,才悟出“盡其心”的方法原來是極其簡易的。根據(jù)筆者的理解,王陽明的徹悟至少有以下幾方面:

(一) 此盡心之法,自伏羲作《易》始。如:“師乃曰:‘伏羲作《易》,神農、黃帝、堯、舜用《易》,至于文王演卦于羑里,周公又演爻于居東。二圣人比之用《易》者似有間矣??鬃觿t又不同?!瓫r孔子玩《易》,韋編乃至三絕,然后嘆《易》道之精?!?49)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7、1180、1173、1174頁。又如《答楊子直》:“大抵《孟子》所論求其放心,是要訣耳?!?50)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8、132~133、135頁。

(二) 儒家圣學才是大道根本,始迷后悟?!秱髁曚浵隆罚骸陡街熳油砟甓ㄕ摗分祆洹洞饛埦捶颉罚骸芭f讀《中庸》‘慎獨’、《大學》‘誠意’、‘毋自欺’處,常苦求之太過,措詞煩猥;近日乃覺其非,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于冥漠之間,其亦誤矣。方竊以此意痛自檢勒,懔然度日,惟恐有怠而失之也。至于文字之間,亦覺向來病痛不少。蓋平日解經最為守章句者,然亦多是推衍文義,自做一片文字;非惟屋下架屋,說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將注與經作兩項工夫,做了下梢,看得支離,至于本旨,全不相照。以此方知漢儒可謂善說經者,不過只說訓詁,使人以此訓詁玩索經文。訓詁經文不相離異,只做一道看了,直是意味深長也?!?51)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8、132~133、135頁。又如“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52)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7、1180、1173、1174頁。

(三) 無人欲之私,便是“盡其心”,此外更無別法?!锻饧摹分陡缴綎|鄉(xiāng)試錄》之《易》之論《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惟圣人純于義理,而無人欲之私。其禮即天地之體,其心即天地之心,而其所以為之者,莫非天地之所為也,故曰:‘循理則與天為一?!?53)王守仁:《外集四》,《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5頁。又如《答梁文叔》:“日用之間,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這里,此外更無別法。”(54)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8、132~133、135頁。

(四) 天理之心,即無私欲之心,則易知易得。如“先生曰:‘易則易知’。只是此天理之心,而你也是此心。你便知得人人是此心,人人便知得。如何不易知?若是私欲之心,則一個人是一個心,人如何知得?”(55)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7、1180、1173、1174頁。

正如王陽明在《答陸原靜》中所言:“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56)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9頁。無論是圣賢,還是常人,其心皆有良知,而良知即是道,即是易,即是天理,即是無私欲,因此只要“致良知”,便能“盡其心”,止于至善,臻于理想的審美境界。所謂“中和一也”(57)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7、1180、1173、1174頁。,既是修行的工夫,也是感悟的本體,更是吾華夏千古圣學的審美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說,王陽明得以感悟的超凡成圣的心法,可以說就是幾千年儒學源流中“一以貫之”的美學智慧。這種智慧之于王陽明,只是傳承而已,并非他的發(fā)明。在王陽明看來,這種智慧始于《易經》八卦的創(chuàng)始人伏羲,并在儒學的傳承和演變過程中不斷發(fā)揚光大。所以,理解“良知即易”,乃是理解陽明心學思想的關鍵之處。

五、 “良知即易”是陽明心學美學的思想精髓

在陽明心學體系最重要的三個觀點中,對“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理解還是相對容易的,而如何“致良知”則是不容易參透的。在筆者看來,只有充分理解“良知即易”的思想,才能明白王陽明對“致良知”的深刻理解。有鑒于此,本文有必要再進一步論述“良知即易”的思想意義。

“致良知”是王陽明對易道的徹悟之后,對《大學》之“致知”的重新解讀和闡釋。如《文錄二》之《與陸原靜》之《二 壬午》:“《易》謂‘知至,至之?!琳撸?;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近世格物致知之說,只一知字尚未有下落,若致字工夫,全不曾道著矣。此知行之所以二也?!?58)王守仁:《文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9、199頁。在陽明看來,《大學》之“致知”,就是“致良知”,這也是他經常開導門徒的不二法門。如《寄薛尚謙》(癸未):“但知得輕傲處,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卻輕傲,便是格物。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學之秘,向在虔時終日論此,同志中尚多有未徹?!?59)王守仁:《文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9、199頁?!洞鸺久鞯隆?丙戌):“圣賢垂訓,固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凡看經書,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學而已。則千經萬典,顛倒縱橫,皆為我之所用。”(60)王守仁:《文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4頁。《別諸生》:“綿綿圣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guī)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握手臨歧更何語?殷勤莫愧別離筵!”(61)王守仁:《外集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91、791頁。由此可見,“致良知”無疑是陽明心學美學的思想精髓。

在《全集》中,陽明對“良知”的理解,有許多明確的表述,但說法有別。如《與道通周沖書(四)》:“所謂良知,即孟子所謂‘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孰無有?但不能致此知耳。能致此知,即所謂充其是非之心,而知不可勝用矣?!?62)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7頁。再如《答人問良知二首》:“良知即是獨知時,此知之外更無知。誰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卻是誰?”、“知得良知卻是誰?自家痛癢自家知。若將痛癢從人問,痛癢何須更問為?”(63)王守仁:《外集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91、791頁。而在《傳習錄》中相關論述頗多,前文所引《語錄二》中就有談及良知的,不僅認為“良知”即所謂的天理、道心、道,而且把“致良知”看作是圣人教人第一義。如:

《答顧東橋書》:“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64)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5、52、69、71、72、74頁。“道心者,良知之謂也?!?65)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5、52、69、71、72、74頁。

《答陸原靜書》:“夫良知即是道?!?66)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5、52、69、71、72、74頁。

《答歐陽崇一》:“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圣人教人第一義?!?67)王守仁:《語錄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5、52、69、71、72、74頁?!傲贾翘炖碇衙黛`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薄吧w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不慮而知……”

為什么良知既是天理、道心,而又長存于人心呢?如何才能更準確地理解良知的涵義?對此,有必要再來分析一下《語錄三》之《傳習錄》下篇中的精彩問答。先分析幾段文字:

“問:‘《易》,朱子主卜筮,程《傳》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為后世將卜筮專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藝。不知今之師友問答,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類,皆是卜筮,卜筮者,不過求決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問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問天;謂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偽耳?!?68)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2、102、104、105、110、111、112頁?!傲x即是良知,曉得良知是個頭腦,方無執(zhí)著?!薄傲贾窃旎木`?!薄皢枴ê鯐円怪蓝?。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晝知夜的?!?/p>

“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良知便粗了?!薄跋壬弧忍於旄ミ`’,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薄傲贾皇莻€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庇衷唬骸笆欠莾勺郑莻€大規(guī)矩,巧處則存乎其人?!?/p>

“問:‘良知一而已: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贊《易》,何以各自看理不同?’先生曰:‘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為說何害?……’”

良知是什么呢?從上面引文可知,陽明認為:良知是義,是個無執(zhí)著的頭腦,是造化的精靈,是知晝夜變化的,是天理,是天,是個是非之心;良知一而已。換句話說,無論什么都是良知。良知,是客觀存在而又亙古不變的天道,是一以貫之而又隨時變易的天理,是始終如一又不慮而知的人心,是蘊含在卦爻文字符號和儒學經典著作中的正義,是潛藏在不斷繁衍的人類群體中的公心,是任何個體在任何時刻所能獨自體察的境界。良知,是道,是易,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但確是可通過“致中和”的審美手段和方法來達到的。此論,再看幾段引文便可知曉:

“圣人一生實事,盡播在樂中”、“和聲便是制律的本”、“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體以作樂’”(69)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知得過不及處,即是中和”、“所惡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70)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已后與朋友講習,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的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71)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故欲修身在于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fā)竅于目,……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72)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圣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薄傲贾灾?,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73)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我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則,只作一場話說,雖聽之亦何用?!毕壬唬骸叭酥倔w常常是寂然不動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后?!?74)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諸君常要體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芥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此道至簡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薄傲贾词且祝錇榈酪矊疫w,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圣人。”(75)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綜合以上引文,不難參透陽明的“良知說”。筆者是這樣理解的,陽明心學的宗旨是“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76)王守仁:《年譜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07頁。而知善惡,從根本上說便是知陰陽。誠如王陽明在《與道通周沖書》所言“《易》者,吾心之陰陽動靜也,動靜不失其時,《易》在我矣。自強不息,所以致其功也”(77)王守仁:《補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5、1182頁。,吾心之陰陽即《易》,那么知陰陽即知易,知易即知陰陽。良知即是易,即是陰陽,即是善惡,即是是非,即是正邪?!吨芤住返乃枷?,就是追求陰陽的中正和諧。因此,“致良知”即是“致易”,即是“致中和”,即是“具中和之體以作樂”、致“知得過不及處”之“中和”之“良知”。恰如《答或人》所指出:“中和二字,皆道之體用?!?78)王守仁:《語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114、114、117~118、119、120、122、125、141頁。

話說回來,良知即是道,即是易,是隨時變易的,如何“致中和”呢?又該如何“知行合一”呢?且看王陽明的真知灼見:

“良知之妙,真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若假以文過飾非,為害大矣。”臨別,囑曰:“工夫只是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p>

《文錄三》之《答友人問》(丙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元來只是一個工夫?!薄靶兄饔X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知天地之化育,心體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體亦原是如此?!?79)王守仁:《文錄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08頁。

《答人問道》:“饑來喫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80)王守仁:《外集二》,《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91頁。

盡管王陽明反復申明“致良知”是簡易真切的,但無疑仍是玄之又玄的。正如《老子》第七十章的感嘆一樣:“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贝酥c彼知,如何能捉摸得透呢?參透了便是得道之人,便是圣人?!兑住吩弧芭c時偕行”“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老子》曰“和光同塵”“致中和,守靜篤”、《論語》曰“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莊子》曰“安時處順”“與時俱化”、《大學》曰“止于至善”、《中庸》曰“極高明而道中庸”、《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求其放心而已”、佛經曰“緣起性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要言之,三教心法相通,都是一種“中正和諧”的美學智慧,都是對陰陽消息之時間世界的證悟而已。但在陽明看來,此種心學美學智慧乃源于伏羲之易學,與天地民物同體,惟有儒學以天下為公,以禮樂正其心,以仁義盡其心,恪守中庸,大公無私,修齊治平,自強不息致其功,厚德載物守其仁,易知易行,只須知行合一,人人便能超凡成圣,共享美好的審美境界。而道、佛二教自私其身,成小道而已,未得華夏千古圣學之正宗也。明于此,方能明白陽明子的良苦用心,也才能明白其心學的美學智慧和易學真諦!

筆者歷三載而成此文,苦參力討,似有所悟:知易行難,關鍵在行;與時偕行,問心無愧;自足自樂,盡心盡性;反身而誠,誠達于天;天人和合,美不勝收。但說不可說之道、易、良知,終究無法說清。不妨以陽明子臨終之語作結:“此心光明,亦復何言?”(81)王守仁:《年譜三》,《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24頁。

猜你喜歡
王守仁易學陽明
高中生物錯題集建立的實踐研究
僑易學視角下“華人作家”趙健秀研究
王守仁的“膽小”
王守仁的“膽小”
書生惹上錦衣衛(wèi)
易學研究的一部力作
——讀《明代易學史》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雕菰樓易學五種》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簡單易學的口水巾
金塔县| 平乡县| 靖安县| 瑞昌市| 巴马| 灌阳县| 随州市| 宝应县| 志丹县| 崇明县| 衡山县| 襄垣县| 邹城市| 安多县| 长治市| 四子王旗| 汝南县| 普兰县| 宝兴县| 永城市| 金沙县| 双柏县| 惠来县| 韶关市| 七台河市| 唐山市| 富平县| 平阴县| 鄱阳县| 三江| 常宁市| 达拉特旗| 英吉沙县| 青冈县| 恩施市| 怀安县| 得荣县| 安塞县| 定西市| 石渠县|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