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萍 王文安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9年版)》明確小學三個階段的閱讀要求,而學生廣泛閱讀興趣的調動與激發(fā),閱讀面拓寬與閱讀量的豐厚以及閱讀品味的提升,需要教材典范課文的教與學,也需課外閱讀的鞏固與延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內課外閱讀互補互助、相得益彰。[1]
隨著統(tǒng)編教材的不斷推廣和使用,2019年已經對2011 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這兩年還在繼續(xù)修訂。就2019年修訂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與地位來看,強調語言的使用,交流溝通的運用,明確了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要求。凝練的語文課程在性質和目標上應為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一素養(yǎng)是學生語文學習,也是其他課程學習乃至學生全面與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條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立德樹人為教育首要任務的引導下,語文素養(yǎng)首先是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正確的語文學習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語言積累與豐富,語感訓練和培養(yǎng),思維訓練與發(fā)展,語文基本學習方法的認識、學習和掌握,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學生聯(lián)系生活,獲得適應生活交際所需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的能力。如此,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認識和學習中,應當明確小學生語文學習所需要和達成的語文素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以往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還強調了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即注重、利用和通過優(yōu)秀文化對學生的熏染,使得他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都在語文學習和交際運用中得以提升,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形成較強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以往,我們談到小學語文教學可能就是狹隘的教材使用,上好教材就是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但是,隨著教育目標的提高,高標準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必須扎扎實實、認認真真地將閱讀要求落到實處。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時候就要有效推進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課堂閱讀指導能力、水平和藝術性。
素質教育已經推進多年,農村小學的語文教育教學也向素質教育靠攏。但是,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存在地域差異,不均衡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不斷地對農村小學及課外閱讀情況以及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等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了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存在的一些問題。
農村小學的學生多是來自農村,而農村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孩子學習的指導等相對是處于低層次的。很多孩子的父母可能會到大城市去打拼,做一些比較辛苦而收入相對微薄的工作,他們的文化層次相對較低,和孩子也聚少離多,這些因素造成他們對孩子的管教以及教育指導的力量不足,或者是鞭長莫及的。[2]于是,他們能給孩子的就是“好好學習”之類泛泛的指導和要求,能做的一般也是給予一定物質上的補償。如此,留在農村小學的學生多數情況是家長教育缺位,或者是家庭文化學科指導方面不佳的。
農村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跟著祖輩生活,而祖輩多是沒有文化輔導能力的,而且隔代親,很多時候對孩子是比較寵慣的。這樣,孩子往往沒有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育,他們的起步階段就注定后勁不足。同時,電子產品的普及也誘惑著孩子們,沒有家長嚴格管教的農村兒童,他們在感到學習壓力和學習困難之后,就可能興趣轉移,心思不在學習和提高成績上。如此,他們的學習意識和動力也不足,學習能力滯后,學習效果欠佳。
另外,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軟硬件也比不上一些優(yōu)質學校,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教育教學環(huán)境還是比較差的。當然,在素質教育推進中,教育資源也在向農村偏遠地區(qū)傾斜,但是一所學校的教育成績還要看教師和學生。面對一群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和動力不足的學生,教師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困難重重的。當前,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情況要看考試成績的現(xiàn)象還多少存在。因此,農村小學老師只能是低起點的,就基礎知識、知識的基本運用進行反復強化的教學,某種程度上就是奔著考試進行教學。
對農村小學教育分析之后,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些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存在問題的原因。課外閱讀不是簡單的隨便讀,或者是找些學生感興趣的、能讀懂的讀,而是需要有一定閱讀要求和目標的閱讀。因為,農村孩子的家長文化水平不高,或者年輕的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無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學生要求進行課外閱讀,對學生來說,他們在閱讀中會遇到太多問題,一般是沒有興趣和耐心深入閱讀的。如此,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都存在問題,這就造成了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無效性。如果讓學生隨便進行課外閱讀,那么,他們可能選擇一些兒童讀本、小的故事書,或者是一些能夠讀懂的作文書。至于那些能夠很好地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他們可能是泛泛而讀。即使我們規(guī)定了閱讀書目,他們也讀不出什么、不能獲得較高質量的閱讀發(fā)現(xiàn)和獲得。而有難度的閱讀,反而讓學生更沒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
當然,老師也注意到農村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存在的問題,鑒于學情,就會讓他們去進行一些摘抄,記一些故事內容,或者寫寫閱讀感受。[3]學生機械地完成任務,是應付著的閱讀,不僅讀的效果不佳,還會讓學生生出閱讀的厭倦感。另外,一些家長不懂課外閱讀的重要,可能存在著不支持、不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情況,認為讀閑書沒有做幾道數學題有用,他們不僅不能進行閱讀的引導,反而會掣肘學生的課外閱讀。另外,就是學校和語文老師的問題,學校和老師主要精力是放在課內,不夠重視課外閱讀的有序開展,不能較好地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境進行設計和組織,這也使得學生有課外閱讀活動或者行為,卻沒有獲得課外閱讀應有的效果。
辦法總比困難多,鑒于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各種問題和困難,語文老師在自己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后,還要能夠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形成自主和合作課外閱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要有效就要讓學生有興趣、有能力進行課外閱讀,能夠在閱讀中“跳一跳”獲得一些閱讀的收獲與體驗。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首先要研究的是學生閱讀的情況,思考他們能夠閱讀什么,需要閱讀什么。如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推薦他們閱讀與識字有關的問題繪本,讓他們借助拼音和圖形去更多地認識漢字,思考漢字的組成與表達的意思。在中高年級的課外閱讀推進中,可以結合學習單元,選擇一些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文章或者書籍,讓他們進行閱讀。如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科普”,在完成《琥珀》的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讀德國科普作家柏吉爾所著的《烏拉波拉故事集》,讓學生比照教材與原故事進行閱讀,感受作者根據琥珀的樣子進行合理想象而作文的方法,感受科普嚴謹推理方法與合適的語言生動表達的方法。另外,這一單元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任務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盡可能地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能夠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因此,教師給學生提供合適的科普閱讀篇章之后,要求他們能夠在閱讀中有所發(fā)現(xiàn)和思考,能夠在小組內或者班級進行口語交際的表達,把內容說清楚。
根據學生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提供合適的閱讀篇目,讓他們課內外結合,不僅鞏固了課內所學,而且也會讓學生在課內閱讀獲得中進行閱讀的遷移,形成自己的閱讀思考和發(fā)現(xiàn),從而使課外閱讀效果獲得提升。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放在規(guī)定的語文課后輔導時間內。給學生安排合適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這里可以讓全班分小組共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如選取《海底兩萬里》比較精彩“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斗……捕鯨手蘭德手刃了一條兇惡的巨鯊……”所在章節(jié)進行全班分小組閱讀,引導學生從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從字詞的選用,句式的表達,修辭手法的運用,故事的表述和描寫得細致精彩,以及這部分的內容和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與主題等層面進行分任務閱讀,讓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突出某項能力和素養(yǎng)訓練點的閱讀。
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要讓學生課外閱讀常態(tài)化。這里的閱讀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讀規(guī)定的書目,完成規(guī)定的閱讀任務?,F(xiàn)在每個班級都有讀書角,都有不少的閱讀書籍,教師可以通過教室書香氛圍的營造,打造人人愛閱讀,處處可閱讀,天天在閱讀的課外閱讀氛圍,不定期地讓學生進行閱讀展示和匯報,讓閱讀成為農村小學生課余的常規(guī)項目,進而讓課外閱讀走進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
閱讀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學會課外閱讀。一般來說,閱讀就是泛讀、精讀、批注閱讀、跳讀和反復讀、讀寫結合的閱讀以及主題和群文閱讀等等方法。而就閱讀方法而言,學生需要進行發(fā)現(xiàn)式閱讀、比較式閱讀和聯(lián)系生活運用式閱讀等等。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另一方面也要有規(guī)定性的閱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不同學段的閱讀任務和文字量要求,同時也提供了一些閱讀書目。有些必讀的書目,教師在學段內是要組織、安排學生進行閱讀的。這里需要老師先讀,明白學生要怎么閱讀,他們在閱讀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確定閱讀的重點、難點和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的問題。如在高爾基《童年》的閱讀中,老師要分析出每一章節(jié)閱讀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并思考解決;也可以是老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而學生個性閱讀的情況需要老師關注和指導,更重要的是學生群體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需要老師去糾正和指導。在這樣的整本書閱讀中要多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將整本書的閱讀時間進行規(guī)劃,安排、督促并進行靈活多樣的檢查。如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老師進行指導,也可以是學生發(fā)揮主體性,閱讀后利用網絡進行自查自糾,自我提高。
當然,以上的閱讀指導具有很強的普適性。而在指向語文素養(yǎng)的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并對其進行分析。如農村孩子缺少家長的督促和指導,老師就要多關注、多幫助。再如根據學生閱讀學習需要購買一些課外閱讀書籍,教師就要多跟家長溝通并得到家長的支持。在相關主題的課外閱讀開展中,鑒于農村孩子課堂學得不夠扎實,教師可以在學生課外閱讀開展之前,教給他們一些簡要、凝練的復習課內閱讀中形成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中,還要將這些閱讀技法反復運用,讓學生牢記于心,成為自己的閱讀品質和素養(yǎng)。[4]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在農村小學的課外閱讀問題上,要讓學生先明白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引導、指導他們在語文素養(yǎng)認識培養(yǎng)中進行課外閱讀。老師要成為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引路人、幫助者,讓課外閱讀成為促進農村孩子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