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飛,馮 玫
(1.山西醫(yī)科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太原 030001;2.山西醫(yī)科大學 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太原 030032)
我國老年人口持續(xù)增多,《中國發(fā)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和政策》提出,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xù)加深。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27.9%。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而在慢性病老年人群體中,農(nóng)村地區(qū)的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較低等原因,對于慢性病的認識和自我管理意識欠缺,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較低,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都有欠缺。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長期且規(guī)律地鍛煉有利于增強機體的代謝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人的患病風險。能量脂肪、水果蔬菜、膳食纖維和鹽都對主要的慢性病有影響,因此,在慢性病高危人群中開展運動與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對慢性病的認知水平,進而有效規(guī)避風險因素,最終降低慢性病的發(fā)生率。
考慮到現(xiàn)實便利條件及Y村老年人居多的特征,醫(yī)務社工選取Y村老年人作為調查群體。為了調查Y村居民的健康意識以及運動和飲食情況的現(xiàn)狀,醫(yī)務社工根據(jù)自己在某三甲綜合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實習期間學到的相關知識,并結合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設計了農(nóng)村慢性病患者飲食與運動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從受訪者的基本信息、運動情況、飲食情況和社會支持情況四個維度進行調查,共計29道選擇題。
問卷共計收回122份,女性92人次,男性30人次。其中60歲及以上的調查對象問卷收回46份,以60歲及以上的受訪者作為研究對象,因此篩選出60歲及以上的46份問卷為有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就問卷所呈現(xiàn)的Y村老年人運動現(xiàn)狀而言,Y村老年人有專門的運動計劃的有52.2%,但運動不規(guī)律、不科學;運動的目的以增強體質、保持健康為主要目的,在四個選項中占到絕對優(yōu)勢的比例,為75.9%;有65.2%的老年人保持較高的運動頻率,保持在每周3—5次或者更高;運動持續(xù)時間中有45.7%的老年人選擇了不固定時間;運動方式中占比最多的選項依次為慢走、跳舞和快走,其余登臺階、打太極、打球等多項運動總選擇人數(shù)占比20.7%,而慢走一項就達到了43.1%的占比。
問卷結果顯示,運動方式調整的原因根據(jù)個人時間安排的選項占比最大,為69.6%,其次是根據(jù)自己身體情況酌情加減量占到23.9%,而依據(jù)醫(yī)生建議加減量僅占到6.5%,可見醫(yī)生的建議和支持有所欠缺。有60.9%的老年人選擇了在運動過程中感到享受和興奮,可見對于Y村大部分的老年人來說,運動的主觀意愿比較強烈。在激勵作用最大的角色一題中,43.5%的老年人選擇了家人,其次是有37%的老年人選了朋友或同事,可見就運動而言,老年人的主要支持來源于家人和朋友的非正式支持。最希望得到的幫助一題中,62%的人選擇了伙伴,有16%的人希望得到來自全科醫(yī)生或教練提供的專業(yè)知識和指導,老年人朋輩群體間的支持需要加強,且需要擴充來自全科醫(yī)生或者教練的專業(yè)支持。在體力勞動是否能替代運動一題中,67.4%的老年人回答錯誤,認為能或有時能。事實上,體力勞動無法達到有效運動時的心率,且運動是全身性的、均衡的、協(xié)調的運動,而體力勞動不能達到這個效果,因此不能代替,僅有32.6%的人回答正確。
綜上數(shù)據(jù),Y村的大部分老年人經(jīng)常進行以增強體質健康為目的的慢走,且持續(xù)時間不固定,運動方式較為單一,比較隨意。Y村老年人對科學運動的知識比較欠缺,但有較強烈的個人運動意愿,主要的支持來源于家人或朋友,但有獲得來自全科醫(yī)生或教練的專業(yè)幫助和伙伴間的陪伴支持的需求。
在飲食情況現(xiàn)狀中,有45.7%的老年人每周購買新鮮水果蔬菜僅有1—2次,有43.5%的老年人食用泡菜、咸菜、腌制食品等高鹽食品頻率較高,有8.6%的老年人食用油炸或燒烤類等高油食品的頻率較高。在飲食搭配偏向上,有43.5%的老年人選擇了葷素搭配,科學合理??傮w上Y村老年人的飲食相對健康,但鹽的攝入量較多。
在健康飲食的認知方面,關于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有15.2%的老年人回答錯誤,47.8%的老年人回答不知道。關于優(yōu)質蛋白的來源,71.7%的老年人回答正確。由此可見,Y村老年人飲食習慣在鹽的攝入方面的知識有待進一步宣教和豐富。
關于飲食習慣是否受周圍人影響,32.6%的老年人表示一般,52.2%的老年人表示不太受影響。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的信心一題中,43.5%的老年人表示非常有信心,23.9%的老年人選擇不太有信心和沒有信心。這意味著Y村老年人并未意識到自身與健康飲食之間的差距,改變難度可能較大。在關于飲食方面的信息分享給他人方面,有37%的老年人非常愿意,26.1%的老年人比較愿意,這代表在互助小組中大家的積極性可能較高。
在社會支持方面,問卷結果顯示,Y村老年人獲得經(jīng)濟幫助等工具性支持和關懷、傾聽等表達性支持來源的途徑基本都為配偶和其他家人,有70.1%的老年人獲取工具性支持依靠配偶和其他家人,67.8%的老年人獲取表達性支持依靠配偶和其他家人,來源于朋友或同事的表達性支持比工具性支持的構成比提高了9.8%,而村民對于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組織的工具性支持與表達性支持的利用意識及利用率皆較低。Y村老年人大都依靠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的獲取和利用極少。
遇到困難時的求助方式一題中,有37%的老年人選擇不向任何人求助,52.2%的老年人會選擇向家人或親戚求助,僅有6.5%的老年人會選擇向村委會等組織求助。對于村委會組織的活動,65.2%的老年人選擇從不參加或偶爾參加。Y村老年人對非正式支持的利用度較高,對正式支持的利用度和利用意愿均較低。
Y村村民目前的健康管理意識相對薄弱,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沒有意識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似乎大家把健康管理等同于自我感覺健康,只要平時不難受,嚴重時記得服藥就夠了。對于運動和飲食保持健康有一定的主觀意愿,但并不了解科學規(guī)律的運動方式和健康的膳食結構。
Y村可利用的潛在資源較多,但利用率不高,需要進一步挖掘。Y村目前建有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一座,包含棋牌室、村衛(wèi)生室、會議室以及健身室等,僅棋牌室和村衛(wèi)生室利用率較高,其余基本閑置,場地利用率低。村內還建有小公園1處,內設有籃球場1個,健身設施若干,包括單人腹肌板、雙人坐拉器、雙人坐推器、高低杠、扭腰器等眾多器材,還設有1個LED大屏幕放于籃球場前的小廣場上,一般用來播放新聞或晚會節(jié)目等內容。
醫(yī)務社工與村委會以及公園負責人協(xié)調,爭取到了在大屏上放映健康科普視頻的權限,社工精心篩選簡單易懂,適合老年人理解的科普視頻,避免過于深奧的知識講座,內容多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如何防治的視頻和如何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視頻為主,輔以趣味的運動方法和健康烹飪方式的視頻避免過度宣傳,以免適得其反。期望能通過視頻的播放,營造健康管理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慢性病老年人增強健康管理意識。
廣泛宣傳起到的作用有限,且科普類的宣傳難以達到個別化的效果,很難讓老年人真正有效地運用于生活中。社會支持是由社區(qū)、社會網(wǎng)絡和親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實際的工具性或表達性支持。依據(jù)社會支持理論的觀點,擁有強力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的人,在面對社會的挑戰(zhàn)時可以應對得更好。因此,鏈接資源幫助村民完善社會支持網(wǎng)絡,獲得長效的支持更為重要。
對于疾病的防治和健康知識的獲取,村民們并不選擇從村衛(wèi)生室獲得支持,很多老年人都是“小病不看,大病去大醫(yī)院”,但村衛(wèi)生室的全科醫(yī)生是最了解村民健康情況的人,鏈接全科醫(yī)生的支持最為有效。Y村目前有衛(wèi)生室1間,簽約全科醫(yī)生1名,負責全村村民的日常健康照護,但村民們對村衛(wèi)生室的利用度有限,基本只用于醫(yī)保買藥、感冒輸液、清創(chuàng)傷口等。社工與全科醫(yī)生一起制訂了健康教育的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疾病知識普及、合理膳食、運動養(yǎng)生、心理健康和心得交流。充分利用日間照料中心的會議室為大家開展主題健康教育,為大家科普慢性病的防治和相關健康知識。
Y村前幾年就成立了廣場舞隊,平日里經(jīng)常一起排舞還出去參加比賽,得過幾次三等獎,后來因組織者腰疼不再管理,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允許聚集活動,廣場舞隊就慢慢解散了。談及過去的輝煌,好多參加過之前舞蹈隊的村民都表示很懷念那段日子。在醫(yī)務社工的倡議和村委會的支持下,村民們重組了Y村健身微信群,約定運動場所為小公園廣場,每天早上跳舞,晚上慢走。社工為大家向村委會爭取到了在LED大屏上播放廣場舞的視頻及配樂的機會,讓老年人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跳。許多老年人不好意思跳,說跟不上廣場舞的節(jié)奏,社工專門找到較為簡單的健身操、太極拳、八段錦和手指操的視頻,與大家一起學習,并鼓勵老年人多嘗試。許多老年人看到節(jié)奏有序、動作簡單的健身操后,都紛紛加入進來,跟著一起跳。
慢性病老年人群體間的互助支持是除家庭之外可利用度最高的支持來源,老年人群體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社會支持,這也是老年人擁有的極其重要的社會資本,但大多數(shù)的老年人并未意識到社會支持的重要作用,利用度較低。強聯(lián)結的互助支持有助于增強老年人堅持健康管理的信心,更好地維持和鞏固已有的效果。農(nóng)村的鄰里關系比城市更為緊密,而在慢性病老年人這個亞文化圈子里,有著相似經(jīng)歷的同質化成員彼此間更能相互理解,支持更容易得到加強。社工鼓勵大家結對子,互相幫助,分享彼此關于運動、飲食、保健等多方面的知識。大家約定每天去運動時互相喊一聲,有什么好的藥物、醫(yī)生也互相推薦,閑聊中多了許多關于健康的話題。
環(huán)境因素在個人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形成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個人更容易建立起社會支持網(wǎng)絡,也更傾向于利用支持網(wǎng)絡。老年人的思維較為固執(zhí),尤其是農(nóng)村的老年人,俗稱“老小孩”,老年人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晶體智力達到頂峰,想要做出改變并非易事,“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就是老年人心態(tài)最真實的寫照。因此,來自子女等家庭成員的勸說并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通過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整個環(huán)境,處在環(huán)境中的個人都會從環(huán)境的影響中習得一些知識與能力從而做出改變。在大家都追求健康的環(huán)境中,老年人受到的影響多于來自個人的宣教,健康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改變,自我管理理念逐漸形成。
運動和飲食的改變是長期的堅持過程,健康意識的提升也是,家人和同輩群體的支持陪伴格外重要。但非正式支持的影響范圍較小,可利用資源不足,還是需要依靠村委會與政府的支持資源。大量事實證明,擁有較多社會支持資源的個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的解決能力高于社會支持資源較少的人。目前,大多數(shù)農(nóng)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擁有的社會支持資源形式單一,所獲支持不足,農(nóng)村老年人想要健康養(yǎng)老,還需要依靠政策的倡導、配套的政策與健全的機制來實現(xiàn)。在整個社會普及健康教育,才能營造出全民重視健康管理的環(huán)境氛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農(nóng)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會形成更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