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明,李佳,利雁霞
惠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1、精神科2,廣東惠州 5160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遷移、反復發(fā)作、病情加重等特點[1]。該癥患者可有幻覺、幻聽、環(huán)視、被害妄想、情緒波動異常、意志力減退、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等表現(xiàn),嚴重者可能會出現(xiàn)精神殘疾或衰退[2]。改良電抽搐(MECT)治療是一種對大腦進行電刺激的療法,對治療精神分裂癥具有顯著的效果[3]。但研究發(fā)現(xiàn),該治療方法雖然起效快速、效果確切,但會給患者帶來各種副作用,其中較為嚴重的是遺忘[4]。因此,為了取長補短,筆者提出一種新的MECT策略,即混合策略,通過更改ECT電量模式來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降低副作用。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混合策略改良電抽搐(msECT)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惠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展開研究。納入標準:(1)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十版(ICD-10)》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5];(2)處于急性發(fā)作期;(3)能夠配合完成各項診療者。排除標準:(1)MECT禁忌者;(2)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3)濫用酒精者;(4)患有嚴重軀體疾病者;(5)正在使用大劑量抗精神病藥物;(6)不能配合診療者。按照簡單抽簽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32)和對照組(n=30),觀察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38~60歲,平均(41.26±3.72)歲;病程1個月~30年,平均(7.31±2.18)年。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9~60歲,平均(42.03±3.79)歲;病程2個月~30年,平均(7.50±2.3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MECT治療。具體方法:常規(guī)禁食8 h,指導患者取仰臥位,靜脈推注阿托品(生產(chǎn)廠家:安徽城市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丙泊酚(生產(chǎn)廠家: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待麻醉起效后再靜脈推注氯化琥珀膽堿(生產(chǎn)廠家: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然后給予面罩供氧,采用治療儀治療,儀器為醒脈通Ⅳ型多功能電痙攣治療儀(生產(chǎn)廠家:美國SOMATICS公司),用于通電治療和監(jiān)測患者的腦電圖,電量(mc)=年齡×5,電流為8 00 mA,脈沖寬度為1.0 ms,頻率為30~70 Hz,刺激時間為3~6 s,共治療12次。觀察組患者采用msECT治療,前4次電量設(shè)置與對照組一致,第5次開始降低電量(約3焦耳左右),共治療12次。兩組患者治療療程均為3個月,第一個月每周3次,第二個月每周2次,第三個月每周1次。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1)治療效果: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2)精神病性癥狀嚴重程度: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評分,包括焦慮抑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總分。BPRS中所有項目采用7級評分法,即無癥狀、可疑或很輕、輕度、中度、偏重、重度、極重,總分為18~126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疾病越嚴重[6]。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PANSS共30項,每個項目按精神病理水平遞增7級評分進行,分別為無、很輕、輕度、中度、偏重、重度、極重度,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癥狀越嚴重[7]。(3)不良反應(yīng):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8]采用PANSS評分評估患者的臨床療效,PANSS評分減少75%及以上為治愈。PANSS評分減少50%~74%為顯效;PANSS評分減少25%~49%為有效;PANSS評分減少不足25%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應(yīng)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97,P=0.010<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和總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比較(±s,分)
?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的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N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評分比較(±s)
?
2.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1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31,P=0.026<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對比(例)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重型精神病之一,青壯年是該病的多發(fā)時期,其中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需要盡早進行針對性治療。目前,臨床對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zhì)和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因素可促進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發(fā)展[9]。臨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已成為造成世界范圍內(nèi)影響最廣泛的精神疾病之一,因此,有效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是一種對大腦進行的電刺激的療法,被認為對重度抑郁癥和藥物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有效。然而,很多患者因為擔心MECT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特別是遺忘等認知功能的損害,拒絕MECT的治療,從而耽誤疾病的治療。的確,MECT治療的副作用相當廣泛,從急性期的頭痛頭暈、感覺混亂到可能長達6個月的記憶損害和其他認知功能損害均廣泛存在。雖然已經(jīng)有一些沒有那么多嚴重副作用的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療法、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等新型治療方法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這些新型的治療方式在療效上,特別在面對嚴重精神分裂癥患者尚不能與MECT相提并論。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改進MECT來在保留它的治療效果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它的副作用,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具有強大的潛在受益。
電抽搐療法治療機制是將電流輸送至患者的大腦,引起癲癇抽搐發(fā)作,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臨床研究表明,MECT的治療效果較好,治療效率可高達90%,可減少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縮短康復病程[10]。但目前醫(yī)學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觀點,抽搐能否被誘發(fā)可能與MECT治療抑郁障礙的療效無關(guān),而反而與MECT相關(guān)的副作用有關(guān),也就表明,抽搐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會給患者造成傷害。這表明可能目前常規(guī)的MECT電量過高,而降低電量可能在治療的作用下降低不良反應(yīng)[11]。還有一種方法為無發(fā)作電抽搐治療(NET),從治療開始到結(jié)束比較平穩(wěn)、線性。在副作用方面,MECT更為明顯,且多在治療3~5次后表現(xiàn)出來,為了取長補短,本研究提出一種新的MECT治療策略-混合策略,即給予精神分裂癥患者總治療12次,在前3~4次時會較快,但在4~12次時會逐漸放緩速度,設(shè)置為約3焦耳的類似于NET所采用的電量[12-13]。期望通過這種混合電量設(shè)置的策略能夠快速緩解精神癥狀,且能利用NET的副作用小的優(yōu)勢,既避免了常規(guī)MECT巨大的副作用,還避免了NET對于抑郁癥狀較慢的初始緩解速度[14-15]。
但由于目前采用該治療模式治療精神分裂癥缺乏數(shù)據(jù),于是本研究設(shè)計了一項前瞻性的雙盲隨機對照臨床先行驗證試驗來初步探索該概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顯示,采用msECT治療的患者BPRS評分(焦慮抑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總分)、PANSS評分均明顯低于采用常規(guī)MECT治療的患者,采用msECT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高于采用常規(guī)MECT治療的患者。說明了msECT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者抑郁、木僵、敵對攻擊、興奮,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本研究對兩組治療期間觀察發(fā)現(xiàn),采用msECT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更低。說明msECT總電量遠遠小于MECT,且在第5次治療后不大可能誘發(fā)抽搐,因此,msECT所伴隨的副作用遠小于MECT。
綜上所述,msECT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yīng),安全可靠。但由于目前臨床上對于該治療模式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且病例數(shù)較少,今后還需通過觀察更多病例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