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延平,王 麗
(1.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教育工作站,甘肅古浪 733100;2.甘肅省古浪縣第五中學,甘肅古浪 733100)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學生所能夠閱讀到的文本數(shù)量較少,所能夠獲得的知識面也有限,教師在課堂中都是以講代讀,導致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主動性不足,以至于逐漸喪失了對閱讀的興趣,致使閱讀經(jīng)驗越來越少,無法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之后,一種立體化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開始在教育領域出現(xiàn),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速度。統(tǒng)一議題下的文本體系中包括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閱讀題材、閱讀風格,可以使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綜合分析和比較形成文章讀后感,并建立更加完善的語文閱讀知識體系,了解更加科學合理的閱讀辦法,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讀寫水平的提升,要求所有學生對文章有統(tǒng)一的理解,更為關注知識和結果的準確性,而忽略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培育。群文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更加關注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優(yōu)化了學生的閱讀思考水平、質疑思維能力,并能夠提升他們對于文章閱讀的審美能力。
現(xiàn)階段,雖然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真正能夠長時間進行文本閱讀的學生卻很少,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首先,個別學生雖然明白閱讀能夠提升語文綜合水平,但是自身不喜歡閱讀,沒有閱讀的動力,同時由于缺乏外界監(jiān)督,無法有效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一些學生雖然喜歡閱讀,但是由于學習壓力較大,課業(yè)繁重,沒有精力進行文本閱讀。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材是課堂主題,也是最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按照課本單元的設置,逐個講解文章,但是一節(jié)課又講不完,在這樣的講解模式下,文章被拆分,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而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一個議題下的多個文章具備非常明顯的關聯(lián)性,在綜合性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找出這些文章在語言結構、情感表達以及審美上的共同特征。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而且可以使學生從宏觀層面感受到不同文章的共同點和差異性,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會分析文章的結構、思路、作者的情感變化,將文章拆分開來,或是將文章劃分為多個片段展開講解,例如對文章的人物性格展開分析,對作者表達出來的情感進行賞析,對作者的寫作架構和寫作模式進行研究,雖然看起來面面俱到,但是最終獲得的答案都是標準和統(tǒng)一的,包括文章后的練習題的答案也是一樣的。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受限,無法滿足個性發(fā)展需求,長此以往,學生開始覺得語文閱讀的學習是在浪費時間,甚至成為一種學習壓力,最終只覺枯燥無味。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展現(xiàn)出初中語文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數(shù)篇文章的組合,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對文章展開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從文章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通過長時間的群文閱讀訓練,學生的視野可以變得更加寬闊,思維變得更加活躍,閱讀積極性也會在整個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教師隨后再展開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展開個體評價,這樣不同學習層次、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都會獲得不同的閱讀體會和閱讀成就感,從而樹立起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群文閱讀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形式相比,具有更強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是我國語文教育領域的創(chuàng)新形式。但是從現(xiàn)階段的實踐來看,群文閱讀教學在實踐教學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概念上出現(xiàn)了混淆,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研究學者提倡主題閱讀教學,但是還有一部分人提倡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很容易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中對學生進行錯誤引導,混淆兩類教學模式的概念。
其次是在議題選擇上具備較強的隨意性,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和教學優(yōu)勢已經(jīng)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看到,在教學中的應用頻次也越來越多,教師都希望學生的閱讀更加高效,在短時間內(nèi)閱讀所有的文本,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暫未設定合理清晰的閱讀目標,導致文本閱讀方向較為模糊,閱讀課題的可執(zhí)行性不足,暫未發(fā)揮出群文閱讀的價值和作用。
再次是教學目標過于虛化和泛化,對文章的賞析和理解需要建立在對詞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之上,因此一些教師將群文閱讀的目標設定在對字詞的理解和分析上,教學具備一定的局限性,教學內(nèi)容相對來說較為膚淺,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無法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材為主線,不管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以教材為中心。而群文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逐漸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可以依照自身對于文本的理解,對課文進行更加自由靈活的組合,從而在教學上更加自由。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使用,除了可以促使學生的文章分析水平得到提升,還能夠促使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樣,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相比,展現(xiàn)出了絕佳的教育優(yōu)勢。
確定文章閱讀的主題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首要步驟,教師要對相似主題的文章進行組合,選對、選好文章,以激發(fā)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中,議題的選擇方式是多元化的,語文教師可以將文章題材、文章內(nèi)容、文章的表達方式以及文章作者等作為議題選取的來源,對文章進行組合。例如,教師可以將作者作為線索,將魯迅的文章組合為一個群文閱讀系列,包括《風箏》《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使學生對魯迅的了解更加全面、細致。教師也可以以某一主題作為議題的選取來源,例如可以以“母愛”為主題,選取《金色花》《荷葉》《母親》以及《秋天的懷念》等文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也可以在同一文章議題下對不同文章的相似、差異之處進行全面比較,以全方位提升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對于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可能還無法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基于閱讀經(jīng)驗匱乏、閱讀技巧不足等問題,教師需要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群文閱讀教學的側重點在于,教師通過教學引導不斷滲透閱讀技巧,促使學生能夠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下掌握閱讀技巧,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尋找出議題中不同文章的共同點,明確同一議題下文章中所存在的不同之處,例如初中教材中關于魯迅的文章,在學生已經(jīng)了解到文本的表達形式不同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對文章中的有用資料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整合,將不同文章之間所傳遞出來的碎片化信息進行拼接,隨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魯迅的人格特征十分鮮活,人物形象十分完整。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對獲得的信息資料展開客觀判斷,例如有人說魯迅的文章比較難懂,他的思維和精神已經(jīng)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教師在帶領學生讀完魯迅的文章之后,就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魯迅的精神所在,魯迅的精神是否真如傳言所說已經(jīng)滯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魯迅精神在今天是否真的過時了,是否還有可以借鑒的價值,此時學生就會對文章展開深入分析,帶著問題去閱讀文本,并表達出不同的觀點,以滿足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從而實現(xiàn)思維之間的碰撞。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的閱讀能力再強,記性再好,都不如自己真正動筆去寫。因此,語文教師在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將閱讀中覺得優(yōu)美的語句和重要的價值信息以及一些較為獨特的言論進行摘抄或批注,也可以將其作為后續(xù)作文寫作的摘要和序言。學生可以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靈感以及難以理解的地方進行記錄,在文本閱讀完成之后,對文本展開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除此之外,在閱讀交流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反思這幾篇文章中所存在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并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靈感和體會寫下來,尤其需要對文章中一些有價值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架構進行仿寫,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以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深度融合,這除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當代初中生的閱讀水平,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在作文課上對學生已經(jīng)完成的作文進行深入點評,并和之前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進行作文指導,找出學生在寫作上存在的不足和差異,通過這樣閱讀促進寫作、寫作促進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得到全方位激發(fā),并能夠有效提高閱讀和寫作訓練的教學質量。
語文教師需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角色,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初中生針對文本內(nèi)容展開個性化閱讀。對于一些比較容易理解、難度較小的閱讀問題,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對其展開自主探索,而對于那些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比較容易產(chǎn)生分歧的教學問題,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中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內(nèi)的合作、探索來實現(xiàn)思維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以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批判水平,全方位優(yōu)化個人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疑問,從多個維度對問題展開深入分析,以進一步培養(yǎng)當代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以及問題研究水平。對于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個性化理解以及精彩的言論表達,語文教師應該適時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以提高學生在群文閱讀討論中的發(fā)言積極性,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高,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來展現(xiàn)出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全方位優(yōu)化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
初中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往往需要得到他人的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全面增強,尤其是教師的鼓勵,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因此在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時,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以及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展開客觀評價,對于一些文章內(nèi)容理解較為深入、表現(xiàn)較為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適當?shù)貙ζ溥M行表揚;而對于一些課堂表現(xiàn)一般、對文章理解不夠深入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適當?shù)貙ζ溥M行鼓勵,讓學生能夠以更加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投身到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在進一步優(yōu)化群文閱讀教學成果的過程中,也能夠促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依照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設置不同的等級獎勵,以激發(fā)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和上進心。初中生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競爭心理,教師在教學中設立不同層級的閱讀獎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閱讀學習之中,積極探索閱讀知識和閱讀技巧。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夠在后續(xù)的寫作中實現(xiàn)“下筆如有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的閱讀廣度、閱讀寬度等得到優(yōu)化,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積累后續(xù)作文寫作所需要的素材,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技巧,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從而深刻展現(xiàn)出新課標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群文閱讀的有效教學模式、教學策略,通過群文閱讀的教學技巧,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審美水平、寫作水平、閱讀水平以及核心語文素養(yǎng)等邁向全新的發(fā)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