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和可治療的疾病,是目前全球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高患病率、致殘率、死亡率給全球經(jīng)濟和社會均造成巨大負擔。COPD除造成器質(zhì)性損傷外,還嚴重影響著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使病人的工作、家庭功能、社交、日常生活活動各個方面均受到干擾,甚至可導致焦慮、抑郁、社會孤立等多種心理社會問題
。多項研究表明,心理社會適應水平會直接影響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疾病適應能力差的病人主要表現(xiàn)為逃避社交活動、喪失希望和維持生命的意義、負性情緒增加、身體癥狀負擔加重等
。心理靈活性是個體通過有意識地、充分地接觸當下,以達到積極行為的改變能力,接納是心理靈活性的核心概念
。接受帶著疾病的生活意味著個體愿意去體驗與疾病相關的限制和不愉快的感覺,這種對不可避免的事情的接納可以讓病人根據(jù)自身的價值觀來實現(xiàn)目標,有助于更好地適應疾病。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和心理靈活性水平,分析心理靈活性對心理社會適應的影響,旨在提高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
1.1 研究對象
方便抽取山東省濟南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呼吸內(nèi)科確診為COPD的242例住院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③意識清楚,具備正常的中文讀寫能力與溝通交流能力;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次調(diào)查。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②患有除COPD以外其他有明顯呼吸道癥狀的疾病,如哮喘、肺癌、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等;③病情嚴重以至無法完成此次調(diào)查的病人;④正在參與其他干預性研究的病人。
1.2.1 調(diào)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人口社會學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職業(yè)狀況、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疾病相關資料(病程、1年內(nèi)因急性發(fā)作住院次數(shù)、吸煙狀況、肺功能分級、疾病分期、呼吸困難程度、合并慢性病種類)。②疾病心理社會適應量表(Self-Report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Illness Scale,PAIS-SR)。PAIS-SR是由 Derogatis 等
在PAIS的基礎上調(diào)適而成,旨在評估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情況,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癌癥、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群體中。該量表共46個條目、7個維度,根據(jù)得分劃分為3個等級:輕度0~34分,中度35~50分,重度51~138分。我國學者姚靜靜
于2013年將其翻譯為中文版本,經(jīng)項目分析后刪除2個條目,最終保留44個條目,并重新劃分為衛(wèi)生保健、工作能力、家庭關系、性能力、交流情況、娛樂情況、心理狀況7個維度。PAIS-SR采用4級評分(0~3 分),總分為132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問題越多。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94。③接納與行動問卷第2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Ⅱ,AAQ-Ⅱ)。AAQ-Ⅱ由Bond等
編制,用于評估接納、經(jīng)驗性回避、心理僵化程度評估,由我國學者曹靜等
對其進行了翻譯漢化。該問卷共7個條目,每個條目從“從未”到“總是”分為7個等級,按1~7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經(jīng)驗性回避和心理僵化程度越高,提示心理靈活性水平越低。AAQ-Ⅱ是評價慢性疾病病人心理靈活性的良好工具,在國內(nèi)外應用十分廣泛,已經(jīng)被翻譯成多個語種版本。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28。
3.1.2.3 醫(yī)療支付方式
本研究采用橫斷面調(diào)查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1月方便抽取山東省濟南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確診為COPD的住院病人為研究對象。在調(diào)查前征得醫(yī)院管理部門同意,并對調(diào)查員統(tǒng)一進行培訓,明確調(diào)查目的,理解問卷內(nèi)容,告知其發(fā)放問卷前須獲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尊重病人的選擇,并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并檢查其完整性,對于有漏填的盡量爭取補填。本研究共發(fā)放260份問卷,回收問卷253份,剔除漏填、多填等不合格問卷,最終回收問卷242份,有效回收率為93.08%。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入選242例,年齡41~88(68.56±8.90)歲,其他一般人口學資料見表1。
COPD病人PAIS-SR得分各維度條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為工作能力、娛樂狀況、性能力、心理狀況、衛(wèi)生保健、交流狀況、家庭關系。詳見表2。
選擇獨居和與子女同住的病人心理社會適應水平更差,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與病人在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時,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是影響個人應對疾病挑戰(zhàn)能力的重要因素有關。
沿河地區(qū)民居建筑平面形式豐富,正房面闊三間、五間或七間,有相當多采用帶檐廊和甩袖的平面形式,部分民居以窯洞為正房;廂房多采用三開間不帶甩袖的平面;臨時性或附屬建筑多為兩開間平面。山區(qū)民居院內(nèi)建筑等級差別不大,多為不帶甩袖的三開間平面。多開間及帶甩袖民居建筑平面的產(chǎn)生與當?shù)夭煌H共同生活的居住模式息息相關。以五開間南北向建筑為例,“長輩一般住東邊三間,中間會有一個小廳,晚輩住西邊兩間(圖10)?!?)甩袖的做法可以增加室內(nèi)空間,前后墻一般都會砌筑小土炕,兩炕之間用土灶或火爐聯(lián)系,或者可將土灶砌筑在室外檐廊盡端。
高收入人群經(jīng)濟壓力小,心理一致感較高,在疾病治療方面有著更大的信心
。而低收入病人增加的醫(yī)療負擔加大了其心理困擾,降低了病人疾病康復治療的信心,更可能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
Pearson相關分析結(jié)果顯示,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總分及其各維度得分與心理靈活性總分均呈正相關(
<0.01)。詳見表4。
3.1.2.2 居住地
3.1.1 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現(xiàn)狀
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COPD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總分為(60.91±16.40)分,處于較差水平,低于Yuet等
的研究結(jié)果。分析原因可能為:在相同的通氣障礙水平下,女性病人的呼吸困難程度高于男性,且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呼吸困難與心理障礙的相關性更強
,其心理狀態(tài)也更容易受到損害有關,而本研究中女性僅占總?cè)藬?shù)的24.8%。另外,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對疾病的接受能力更強,其心理社會適應性則更好。本研究調(diào)查對象的文化程度普遍較Yuet等
的研究人群高,因而文化程度的差異也是導致結(jié)果不同的因素。在心理社會適應各維度中,工作能力、娛樂狀況、性能力、心理狀況受到的影響最大。呼吸困難和疲勞是COPD病人最常見的2個癥狀,活動受限是其主要功能后果。而運動能力的降低加快了病人肺功能下降和身體機能損害的速度,使其工作精力不足,迫使病人改變工作目標
。其次,病人體力活動的障礙使其娛樂活動和生活方式也受到限制。一些病人因體力活動下降而有意識地回避人際關系,出現(xiàn)社交退縮,使自身處于社會孤立狀態(tài)
。性功能障礙在COPD病人中普遍存在,主要歸因于慢性缺氧、全身/內(nèi)皮細胞炎癥、激素失衡以及呼吸困難導致的運動不耐受和對窒息的恐懼
。性能力的喪失會使病人產(chǎn)生羞恥感,降低自尊,破壞夫妻間的親密關系,是削弱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心理狀況維度得分也處于較高水平,可能與病情反復發(fā)作,肺功能受損嚴重,病人獨立性漸進性喪失使其對家庭照護的依賴性增強,精神負擔增加有關。研究表明,焦慮、抑郁是COPD病人常見的情緒問題,同時也是治療最少的心理共病
,這提示醫(yī)護人員在進行疾病管理與康復的同時也要注重病人的心理疏導。COPD病人在生理、情感和社會功能方面均受到限制,造成其疾病適應困難,因此,幫助病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我照護疾病的潛力,以提高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水平也是未來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由于鋼三折線模型能更好地模擬管子進入極限狀態(tài)前的塑性變形,故該項研究選取鋼三折線模型。鋼三折線模型是將管材的應力應變狀態(tài)分為彈性階段、彈塑性階段和塑性階段,如圖1所示。ε1和σ1分別代表彈塑性變形起點處的應變和應力,ε2和σ2則是彈塑性和塑性變形分界點處的應變和應力,稱為材料的塑性屈服應變和材料的塑性屈服應力。E1、E2表示彈性區(qū)及彈塑性區(qū)的管道材料模量。
3.1.2 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
結(jié)果顯示自費和使用新農(nóng)合醫(yī)保付費的病人適應狀況最差。新農(nóng)合中的分級診療制度增加了病人到更高級別醫(yī)療機構(gòu)就診的費用,同時降低了醫(yī)療基金支付比例,COPD病人高頻率的門診和住院次數(shù),使其自費比例較高
。而有研究指出醫(yī)療保險報銷比例減少是導致COPD病人心理疾病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
此條括號中按語為魯迅所添。馬端臨在撰寫過程中參考了前代公私及史志目錄,收書繁復。其序中言:“采諸家書目所評,并旁搜史傳、文集、雜說、詩話,凡一論所及,可以紀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傳之真?zhèn)?,訂其文理之純駁者,則具載焉”[3]72。據(jù)其所引晁陳著錄,可推見《文獻通考》中所列之十卷本《嵇康集》只是過錄前代晁陳的著錄。過錄的原因,如前陳振孫條按,宋代通行的十卷本《嵇康集》至于宋末元初陳振孫著錄解題之時,已非完書;在私家,陳振孫予以整理而成為《嵇中散集》十卷,而于官家,則未予整理;馬端臨在這種情況中,則參考前代史志目錄進行著錄。
3.1.2.1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越差,其中以80歲以上的病人尤為嚴重。分析原因可能是年長的病人身體機能老化,加之功能狀態(tài)受限降低了肢體的靈活性,工作能力和性功能受到較大影響。另外,年齡的局限性降低了老年病人融入社會的程度,并對病人的社會角色產(chǎn)生負面影響,如自我價值和自信心的下降,社會活動參與性降低,面臨社會孤立的風險,使老年病人疾病自我調(diào)適能力的信心降低。
Data Post-Process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Algorithm……………ZHANG Qingshan, CHEN Weimin, DONG Guoxiang(4·1)
本項目旨在設計一種基于RFID和無線感知網(wǎng)絡的茶葉防偽溯源系統(tǒng),能夠?qū)崿F(xiàn)對茶葉生長環(huán)境和運輸環(huán)境等的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存儲和共享。相較于傳統(tǒng)的防偽溯源系統(tǒng),本系統(tǒng)將記錄從茶葉的生長一直消費者獲取茶葉手上這整個過程的數(shù)據(jù),消費者可以查看茶葉的生長過程的情況,不必擔心是否有食品安全的問題。另外每份茶葉都有自己獨有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不會被破解。而假冒偽劣的茶葉不會擁有這個“身份證”,這樣可以有效識別正品與山寨品。
居住在農(nóng)村地區(qū)的COPD病人心理社會適應水平明顯低于其他地區(qū)的病人。分析原因可能與農(nóng)村地區(qū)的病人文化程度相對偏低,獲得COPD防治的健康教育渠道有限,管理疾病癥狀方面的能力欠缺,不能較好地應對和適應疾病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關。
1.2.2 調(diào)查方法
Deep Learning系統(tǒng)不僅僅在現(xiàn)有的音頻、視頻識別領域有用武之地,在輔助教學方面可以說是萬能的助手,可以極大的解放教師脫離繁瑣的細碎工作,讓教師的精力集中于如何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合理的利用Deep Learning系統(tǒng),對于教育教學以后的發(fā)展將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3.1.2.4 職業(yè)狀況
部分病情嚴重的病人因體力與精力有限而被迫放棄工作,經(jīng)濟來源減少,病人自我價值感降低,僅依靠國家的補貼難以負擔疾病支出,醫(yī)療保健需求得不到滿足,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價更加悲觀,這可能是導致無業(yè)病人疾病適應能力更差的原因。
3.1.2.5 居住方式
外銷瓷廣彩的主要消費群體為歐洲宮廷與貴族,其造型在傳統(tǒng)中式的基礎上加入外國元素,或完全采用外來造型樣式。廣彩的產(chǎn)品類型主要分為日用陶瓷和藝術(shù)陳設瓷兩類。日用瓷包括壺、杯、盅、碗、盤、碟等器皿,含有少量的宗教器皿、煙具、文房用具等。藝術(shù)陳設瓷主要為瓶、花盆、擺件等。
COPD病人AAQ-Ⅱ得分范圍為7~43分,總分為(27.67±7.14)分,條目均分為(3.95±1.02)分。
這一點不同于傳統(tǒng)產(chǎn)學研合作中集中于具體項目的一對一線性關系, 三者的合作目的是形成區(qū)域持續(xù)性的創(chuàng)新動力。形成合作網(wǎng)絡本身不是目的[2]。
3.1.2.6 家庭人均月收入
三江平原地下水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與技術(shù)問題,應當根據(jù)最新的科技成果與技術(shù)設備、建設專用試驗場進行勘測與研究,得出最為合適的成果與結(jié)論,為開采和利用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
3.1.2.7 1年內(nèi)因急性發(fā)作住院次數(shù)
針對電壓暫降的問題,國內(nèi)外學者主要從幅值、持續(xù)時間和相位跳變3個特征量展開大量研究,但在方案設計中,若未能將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電壓相位、相位跳變、相位不對稱、暫降幅值不對稱、波形畸變與暫態(tài)等特征量進行描述[5],則難以準確評估電壓暫降的影響。因此,除了對電壓暫降基本的特征量進行準確描述,還需對暫降區(qū)段其余的特征量進行全面準確描述[8]。
疾病的頻繁發(fā)作會使病人的肺功能逐漸衰退,體力活動減少,身體癥狀隨之加重,疾病進展更快,對疾病的適應能力降低。此外,反復住院也會導致衛(wèi)生保健資源使用的增加,這不僅加重了病人的醫(yī)療負擔,提高經(jīng)濟風險,同時因疾病久治不愈使病人的心理負擔加重,降低了病人的治療希望,影響其肺康復結(jié)局。
3.1.2.8 肺功能分級
病人的肺功能越差,所造成的疾病負擔越重,更容易產(chǎn)生行為、心理和情感障礙等適應不良的表現(xiàn)。由于肺功能影響著病人的認知狀態(tài),當肺功能受損越嚴重時,病人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概率越高
。認知障礙又會增加病人機體功能活動下降的風險,使其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限制了病人的日?;顒雍蜕缃簧?,影響病人的疾病適應能力。
3.1.2.9 呼吸困難程度
為避免勞力性呼吸困難,許多病人選擇久坐的生活方式,這會導致廣泛性的骨骼肌退化、社會孤立及其消極的心理后果。病人在活動后耗氧量增加而加重了呼吸困難程度,使活動受限,進一步加重了病人對呼吸困難的恐懼。Janssens等
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呼吸困難相關的恐懼和較差的運動能力以及感知到的功能限制的關聯(lián)在整個康復過程中持續(xù)存在。
心理靈活性是在不同情境下,個體也能從事與價值觀保持一致的行動的能力。這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個體通過適應不斷變化的情境需求,重新配置心理資源,改變視角,平衡調(diào)節(jié)競爭期望、需求和生活
。本研究中COPD病人的心理靈活性得分與朱艷等
的結(jié)果相似,說明COPD病人的心理靈活性較差,傾向采取經(jīng)驗性回避的行為,對疾病的接納程度較低。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與病人活動后氣促、運動耐力降低等癥狀負擔給病人造成心理困擾有關。本研究中病人的肺功能分級以Ⅱ級、Ⅲ級為主,呼吸困難程度較高,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導致心理靈活性降低。與此同時,本研究中76.9%的COPD病人處于急性加重期,伴隨著高度殘疾和嚴重的身體不適,病情的急性發(fā)作使病人不能快速適應角色變化,對疾病的接受度低,容易造成心理僵化。另外,病人的病程以2~5年和6~10年居多,共占78.9%,病人長期處于與疾病對抗中,心理和社會功能紊亂,不能持續(xù)采取積極的行為方式,對病情的接受程度也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表現(xiàn)為心理靈活性受挫。為了幫助病人理解、接納自身的疾病,可以將接納承諾療法(ACT)應用于COPD病人中,以提高病人的心理靈活性,促進預后和康復。
COPD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與心理靈活性呈正相關,說明心理靈活性越高,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越強。心理靈活性作為接納與承諾療法的核心要素和最終目標,是促進心理健康和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
。Hayes等
發(fā)現(xiàn)心理靈活性高的個體有著更好的生活質(zhì)量,并且心理靈活性與其他的積極結(jié)果變量之間緊密相關,當面對不同情景時,個體能夠及時做出適應性的調(diào)整和選擇。接納承諾療法在改善慢性疾病病人的幸福感方面顯示出了較好的效果,并且有可能促進病人的積極健康行為。Kashdan等
認為心理靈活性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具備高心理靈活性的病人能夠在機體的心理和社會功能受到威脅時,改變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致力于與自身價值觀相一致的行為。國外一項混合性研究證實,心理靈活性可以提高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肺康復的參與度,可能與心理靈活性能夠引導病人在個人目標和價值觀方面取得進展,同時增加體驗困難情緒的意愿、思想和感覺以進行有意義的活動有關
。這提示心理靈活性在改善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提高心理靈活性可以增強病人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改善肺功能狀態(tài),從而增強其日?;顒幽芰?,減少負性情緒的產(chǎn)生,促進病人融入社會。
COPD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與心理靈活性均處于較差水平,兩者呈正相關,即心理靈活性越高的病人其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越強。在病人的疾病管理與適應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為COPD病人提供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如通過采取綜合性心理干預措施(正念減壓、冥想訓練等)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增強康復信心,以提高心理靈活性,引導病人積極面對疾病,并促進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本研究采用的問卷調(diào)查法只能表明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并不能說明其中的因果關系,今后研究中可加入縱向研究和質(zhì)性訪談,深入探討COPD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過程。
[1] YUET L M,ALEXANDER M,CHUN C J.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 J Nurs Stud,2002,39(4):383-395.
[2] ZHANG Y,XIAN H,YANG Y,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omaa descriptive,cross-sectional study[J].J Clin Nurs,2019,28(15/16):2880-2888.
[3] DISLER R T,GREEN A,LUCKETT T,
.Experience of advanc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a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4,48(6):1182-1199.
[4] HAYES S C,LUOMA J B,BOND F W,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model,processes and outcomes[J].Behav Res Ther,2006,44(1):1-25.
[5] DEROGATIS L R.The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Illness Scale(PAI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86,30(1)77-91.
[6] 姚靜靜.癌癥患者適應水平的橫斷面調(diào)查及其預測因素分析[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
[7] BOND F W,HAYES S C,BAER R A,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Ⅱa revis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and experiential avoidance[J].Behavior Therapy,2011,42(4)676-688.
[8] 曹靜,吉陽,祝卓宏.接納與行動問卷第二版中文版測評大學生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11)873-877.
[9] DI MARCO F,VERGA M,REGGENTE M,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PD patients:the roles of gender and disease severity[J].Respiratory Medicine,2006,100(10):1767-1774.
[10] KENNEDY C C,NOVOTNY P J,LEBRASSEUR N K,
.Frail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nn Am Thorac Soc,2019,16(2):217-224.
[11] EK K,TERNESTEDT B M.Living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the end of life: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8,62(4):470-478.
[12] ZYSMAN M,RUBENSTEIN J,LE GUILLOU F,
.COPD burden on sexual well-being[J].Respiratory Research,2020,21(1):311.
[13] YOHANNES A M,WILLGOSS T G,BALDWIN R C,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revalence,relevance,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0,25(12):1209-1221.
[14] 張丹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保險產(chǎn)品開發(fā)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0.
[15] 王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焦慮抑郁現(xiàn)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瀘州:西南醫(yī)科大學,2016.
[16] 江艷,喻正浩,張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0,28(1):65-69.
[17] 劉亞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認知功能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18] JANSSENS T,DE PEUTER S,STANS L,
.Dyspnea perception in COPD:association between anxiety,dyspnea-related fear,and dyspnea in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J].Chest,2011,140(3):618-625.
[19] KASHDAN T B,ROTTENBERG J.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ealth[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0,30(7):865-878.
[20] 朱艷,張力,汪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經(jīng)驗性回避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0,28(4):249-252.
[21] 曾祥龍,劉翔平,于是.接納與承諾療法的理論背景、實證研究與未來發(fā)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7):1020-1026.
[22] FERNANDES-JAMES C,GRAHAM C D,BATTERHAM A M,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with engagement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ron Respir Dis,2019,16:147997311988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