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軒 雷炎炎 李艷飛
【摘要】 20世紀60年代,通過電影藝術媒介的巨大影響力,影片《劉三姐》讓社會大眾了解劉三姐這位最具代表性的少數(shù)民族女性藝術形象,所塑造的形象呈現(xiàn)出的勤勞善良、愛憎分明、聰明智慧以及追求愛情的優(yōu)秀品質更加體現(xiàn)出劉三姐的勤勞多才、勇敢堅強、忠貞不渝。英美文學作品中對女性的塑造,主要經歷了現(xiàn)代派和后現(xiàn)代派盛行的四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對比研究劉三姐與早期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的表現(xiàn)特征。
【關鍵詞】 劉三姐;女性形象;女性意識;英美文學;塑造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6-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02
基金項目:2020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英美文學對照下的劉三姐女性意識研究”(項目編號:20FWW001)。
20世紀60年代,一部影以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說為素材的電影《劉三姐》讓觀眾通過感受到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世界的精彩,充分體會了獨特的少數(shù)民族生活場景與風土習俗。這部電影引起了巨大反響與廣泛好評,同時電影中描述的女性形象更是成為中華傳統(tǒng)美德體系下的代表人物,有著很強的社會進步意義,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光輝女性藝術形象,在國內外均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在當時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影視人物印象。
自從20世紀開始,英美文學的熱門話題不僅僅局限在兩性之間,兩性之間的沖突變成了重點的描寫對象,這個主題就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尤其是在20世紀中葉以后,它推動了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文學的發(fā)展和形成。女性形象的塑造與女性意識的興起和發(fā)展聯(lián)系十分緊密。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活動的目標是為婦女爭取在諸多方面應得的權利,使她們的地位和男子一樣平等,可以自由選擇職業(yè)和生活方式。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男尊女卑現(xiàn)象。而在西方,在傳統(tǒng)的社會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現(xiàn)象也比較突出。
隨著時代進步,女性不斷地追求平等、自由,這類女性意識越來越強烈的女性形象也就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各類文學作品中。劉三姐形象的塑造與早期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在文學藝術作品上的體現(xiàn)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劉三姐形象塑造
(一)勤勞善良
正如電影中歌唱的情境:“拿起鐮刀會割禾,拿起竹篾會織籮。如今遇上漁家妹,手攀漁網會穿梭。”聰明漂亮的劉三姐并非是傳統(tǒng)文學藝術中習以為常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家閨秀,也不是附庸風雅、五谷不分的儒學人士,劉三姐出生于底層社會家庭,她是勞動人民中的一名普通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德與喜歡學習的優(yōu)秀精神,劉三姐勤勞樸實,成為一位干活的能手,能夠從事所有女性的勞動生產活動,不僅踏實肯干,而且插秧、編筐織籮、織網撐船、砍樵采茶等樣樣精熟。通過電影情節(jié)的表現(xiàn)能夠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劉三姐這位少女人物形象熱愛勞動,不懼辛勞,非??少F,這也是一個優(yōu)秀壯族女性形象的代表。壯族人民喜歡在歌唱聲中勞動,劉三姐亦是如此。她在勞動時唱著優(yōu)美的旋律,充分體現(xiàn)出她的音樂天賦,能夠將藝術與生活進行緊密的關聯(lián)。在辛苦勞動生活中,更有著生活的樂趣,盡管物質生活條件并不理想,但是精神生活卻富足又快樂。在她的身上表現(xiàn)出對詩情畫意美好生活的追求。劉三姐不僅溫柔,而且很善良,對周圍的人非常關心,特別是生活困苦的底層勞動群體,一心為他們著想,很有耐心地教他們學習唱歌技巧,對需要幫助的人無私奉獻愛心,在勞動生活中也是體現(xiàn)出高貴的道德素養(yǎng)。
(二)愛憎分明
在電影中劉三姐表露心聲“莫夸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通過這一句歌詞,既能夠體現(xiàn)出財主為富不仁的丑惡嘴臉、欺壓百姓的卑劣行徑。普通底層勞動人民只能為了生存而忍氣吞聲,但是劉三姐身上卻有著讓人欽佩的斗爭思想,她毫不掩飾地表明出自身鮮明的階級立場,始終站在勞動人民一方,用歌聲作為抗爭的力量,不斷激勵勞動群眾不妥協(xié)于財主的階級壓迫,要與財主進行最為有力的斗爭。劉三姐堅決不妥協(xié)與屈服,下定決心一定要與財主斗爭到底,捍衛(wèi)勞動人民的權利,這是在封建社會中顯現(xiàn)出難能可貴的革命思想。在遭受到反動勢力的瘋狂壓迫下,她并沒有放棄與逃避,而是選擇逆流而上,通過歌唱民族音樂的方式不斷激勵勞動人民,讓大眾緊密團結并奮起反抗。
“笑死人,勸你莫進圣人門,若還碰見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碑攧⑷阌龅絻磹旱刂髋c走狗管家以及無恥幫兇的文人們時,劉三姐用歌聲嘲諷與怒罵,堅決不退讓,借用儒圣之手“打擊”對方,這是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鞭笞極道貌岸然且恬不知恥的統(tǒng)治者。劉三姐有著愛憎分明的性格、對底層勞動人民非常關心與同情、對地主惡霸特別深惡痛絕,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光輝的女性英雄形象。
(三)聰明智慧
在電影中劉三姐用歌聲唱出“別處財主要我死,這里財主要我活,平常只見鍋煮飯,今天看見飯煮鍋”。劉三姐非常機警聰明,這也是她的一個非常鮮明人物特征,地主莫懷仁巧舌如簧,試圖用“糖衣炮彈”打敗劉三姐,最終可以實現(xiàn)自己齷齪的想法。不過,當他遇到劉三姐后卻“折戟沉沙”。劉三姐看透地主莫懷仁的不軌企圖,她并未因此上當,而是基于地主莫懷仁的思路予以先發(fā)制人的回擊,即告訴對方已經識破他的陰謀詭計,讓其丑惡嘴臉完全暴露。既是讓地主莫懷仁心思落空,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策略?!澳偬崾ベt書,怕你越讀越糊涂,五谷雜糧都不種,餓死你這人之初”。這是劉三姐在對歌場中,看到一些自命不凡、酸腐愚鈍的秀才頻繁獻丑,而且又是特別的虛偽。她選擇即興編唱的方式,用高超的音樂素養(yǎng)與嘹亮優(yōu)雅的歌聲,將這些反動封建文人進行體無完膚地批判,而且句句在理,讓對方牙口無言,只能“啞巴吃黃連”。這是體現(xiàn)出劉三姐的才思敏捷、隨機應變。而且,她唱的歌詞非常有生活道理,對這些文人而言,既有很強的回擊性,也是以“旁敲側擊”訓誡他們,不要一心只讀圣賢書,也是要關心勞動生產活動。
(四)追求愛情
電影中劉三姐人物形象最為精彩之處,正是體現(xiàn)在影片所描述的愛情故事情節(jié),讓觀影群體心靈深深受到震撼,感人至深。劉三姐被塑造成一個追求自由戀愛并對愛情忠貞的少女形象。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體系下的封建時代,這是以父權社會與夫權家庭為主要社會支撐體系,女性地位不高,而且是以包辦婚姻的方式成家。女性對愛情沒有任何期盼,只能被迫接受家庭的安排,更是不敢想象婚姻的幸福生活。而劉三姐具備較為明顯的女性主義思想,敢沖破封建傳統(tǒng)道德體系,為了向往的愛情而奮不顧身。影片中講述劉三姐受到鄉(xiāng)民的幫助,好事多磨的她最后逃出莫府,當她和阿牛哥乘舟于江上時,她認定此人是可以與之相守一生的理想伴侶。此時,她毫不猶豫地唱著“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劉三姐面對心上人敢于表白,對愛情的追求不遮掩,她的愛情觀超越時代,熾熱又動人。
二、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19世紀中葉的女性形象塑造
在1847年,作品《簡·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是通過其女性意識體現(xiàn)的,即婦女地位低下,受到教育和參加社會活動等很多權利都被剝奪,只能是人們眼中的二等公民。1848年,在大西洋西海岸——美國紐約,伊麗莎白·卡迪·斯坦頓及安東妮等一些作家發(fā)起第一屆爭取婦女權利與地位的集會。在1847—1920年的這段時間里,廣大婦女為代表為爭取選舉權,在大西洋兩岸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為此,婦女都涌上了街頭游行,用焚燒信箱,破壞政府大樓的建筑,砸碎玻璃等行為來宣告自己想要和男子一樣擁有平等的地位。這些事件,直接導致英美文學越來越重視兩性沖突這個主題。主張這個思想的男女作家們都在他們的作品之中大肆宣揚了這種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主要有浪漫派詩人坦尼森的《埃德公主》及喬治·梅里狄思的《十字路口的狄安娜》等作品,所塑造的女性無不體現(xiàn)出此類的形象。
(二)20世紀初女性形象塑造
20世紀來臨的初期,英美文學作品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涌現(xiàn)了大量的肯定并支持女性意識的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美國女作家凱特·肖邦《時間的故事》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小說中女主角名叫路易斯·瑪拉德,她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受傷,她的反應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傷,沒有擔心可能會喪夫守寡,而是高興地想:“自由!身心都自由了!”還有諸如眼里難以掩飾的“狂熱的勝利的光芒”,“她的一舉一動宛如一位勝利女神”等描寫。她卻在她的丈夫平安回來的時候死去了。醫(yī)學界認為,她的死因是見到丈夫脫險高興過度。但作者犀利地說路易斯是因為無法得到自由極度失望而死。
20世紀初,女性意識思想在英美女作家的作品中宣揚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婦女形象始終未能找到掙脫束縛、反抗壓迫、尋求婦女自身解放的有效途徑,夢想依舊是夢想,無法得到實現(xiàn)。
(三)20世紀30年代女性形象塑造
20世紀30年代之后,女性意識開始成為英美文學極為重要的流派之一。大部分女作家切實的為女性考慮,在這些女性作家的文學作品之中折射出如下主張:
1.主張男女婚姻關系平等,女子也有權利取消家庭。
2.反對將男女之間的生理差別無限夸大,由此認定把女子是男子的玩物和附屬品。
3.主張婦女能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包括生育小孩)。
4.反對不讓婦女參加一切公共事務,主張婦女同男子一樣具有社會地位。
在這一階段,男性作家所描寫的男子同之前那些作品中的男性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很多均是軟弱無能、優(yōu)柔寡斷、娘娘腔,不存在同《簡·愛》里的羅切斯特相媲美的資格。例如,艾略特作品中的普魯弗洛克、喬伊斯作品中的納撤尼爾、海明威作品中的杰克、韋斯特作品中的“孤心小姐”等均是這樣的角色。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婦女地位的改善都是這些消極男子形象形成的原因。同時,現(xiàn)代派文學中的女性意識作家認為女性維權會有新的勝利出現(xiàn),意味著這個世界不再以男人作為唯一的中心。弗吉尼亞·沃爾夫在其作品《自己的房間》中塑造的女性群體獲得這種新的勝利,痛斥了英國傳統(tǒng)大學拒絕婦女享受教育的權利,勇敢地諷刺了男子學院里的迂腐、保守的教育與僵化的生活方式。
安·佩特里采用紀實文學的體裁形式在她的小說《大街》中講述,女主角黑人婦女羅蒂·約翰遜蝸居在紐約哈萊姆區(qū),為了獲得生存的權利,勇敢地同貧窮與犯罪展開搏斗,并且取得了勝利。
(四)20世紀40年代女性形象塑造
20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興起的關鍵階段,引發(fā)女性意識第二次革命。在這方面,英美女性作家群體的作品的女性形象塑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1.塑造一些心理扭曲的女怪人形象
代表作有卡遜·麥卡勒斯的《傷心的咖啡店之歌》,弗萊納瑞·奧康納的短篇小說《鄉(xiāng)下好人》(1957),這些作品側重于塑造一種心理扭曲的女怪人形象。
2.揭露男性的固執(zhí)與殘忍
在這一時期,伊麗莎白·鮑恩的作品《魔鬼情人》具有代表性,這部作品著重描述了一個女人怎樣逃避死去的情人的糾纏,然而卻在失敗中謝幕?!断矚g女兒的孩子》傾注了艾麗絲·沃克的心血,這部作品描述了丈夫的兇殘與妻子憤怒扭曲的心理,丈夫把妻子致殘,而妻子又將丈夫的女兒胸脯切成碎塊。她們筆下的描述體現(xiàn)了男子的兇殘與女子的弱勢地位。
3.科幻小說形式表現(xiàn)對男人專制暴虐的憤怒之情與報復心理
女作家希望有一天男性會成為女性的虐待對象,改變自身的弱勢地位。例如,在小詹姆斯·蒂普特里獨具特色的作品《媽媽回家》中,整部小說圍繞著一群外星女巨人入侵地球,訴說對男人專制的憤怒與報復心理。1975年,當時頗具影響力的女性作家喬伊娜·拉斯的《女男人》出世,這部小說主體圍繞女人如何“玩弄”沒有反抗意識的、受虐狂形象的男人。
不可否認,19世紀40年代以后的女性意識作家比以往的女性意識作家更加著重體現(xiàn)女性的地位,作品里處處都體現(xiàn)著女性地位的改善,作家們認為婦女應當擺脫家庭束縛,徹底地改變以男人為世界中心的世界觀,獲得生活樂趣。這些都還算是正常的手段,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女性意識作家還主張排斥一切男性,用這種激進的手法來體現(xiàn)男人專制暴虐的現(xiàn)象,為的就是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憤怒,并且對男性這樣的行為進行猛烈的報復。
三、結語
來自于民間藝術領域中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盡管有著藝術加工的成分,相關的藝術人物都是有著其相應的原型,通常也是表現(xiàn)出該民族的價值標準與審美意愿,存在民族的獨特性與民族文化發(fā)展與傳承的特征等,代表著民族的精神內涵,也是有人其生活奮斗的憧憬與美好的愿望,展現(xiàn)出文化風貌與歷史沿襲,具備重要的文學探討價值與歷史研究意義。其中,壯族女性形象劉三姐已經成為少數(shù)民族人物藝術形象的杰出代表,在民族文化沃土中滋生,也是會充分展現(xiàn)出相關民族的文化價值理念。
在19世紀中期之后,在英美文學中體現(xiàn)的女性意識思想可以看出,英美女作家的著作均表達出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思想,然而,并不代表女性意識的爭取都取得了成功,還有很多的因素局限性,如男女之間的婚姻關系。實現(xiàn)女性的意愿還是非常困難的,至少在當時的社會還存在著很多的制約,尤其是受到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傳統(tǒng)觀念及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等一系列重要因素的影響。
劉三姐形象的塑造與早期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在文學藝術作品上的體現(xiàn)告訴人們,爭取想要的權利和幸福,女性必須要有獨立自主意識,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覃春華.英美文學作品中悲劇女性人物的創(chuàng)作特點研究[J].芒種,2021,(07).
[2]梁昭.劉三姐[J].民族藝術,2018,(04).
[3]覃春華.壯族劉三姐女性主義意識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08).
[4]劉穩(wěn)亮,林娜,鐘偉軒.文化視角下的劉三姐女性意識與譯介活動研究[J].河池學院學報,2021,(02).
[5]劉穩(wěn)亮,鐘偉軒.論劉三姐歌謠文化中生命美學的呈現(xiàn)[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16).
[6]孟翔珍.女權主義在翻譯文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5).
[7]羅婷.中英女權思想與女性文學之比較[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4).
作者簡介:
鐘偉軒,男,廣西鐘山人,本科,河池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
雷炎炎,女,湖北十堰人,副教授,學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李艷飛,遼寧撫順人,碩士,河池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視文化、翻譯與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