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末中美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之爭

2022-06-10 22:28:22崔志海
社會科學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東三省

〔摘要〕 晚清的通商開埠問題曾引發(fā)近代中外戰(zhàn)爭,經(jīng)歷了從被動開埠到主動開埠的過程。清末中美關于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之爭,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反映了中國近代開放的兩條道路之爭,即獨立自主開放同殖民地與半殖民地開放之爭。同時,它也表明盡管美國對華奉行相對友好的門戶開放政策,主張維護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但美國政府無意放棄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并不愿看到中國走上獨立自主的開放道路,平等對待中國。另一方面,它還表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家主權意識的覺醒及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清政府并不自我封閉,開始變被動開放為主動開放,有意收回約開商埠喪失的國家主權與利權,展示了清朝政府的另一面相。

〔關鍵詞〕 自開商埠;約開商埠;中美商約;東三省

〔中圖分類號〕K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22)03-0154-10

19世紀中葉,通商開埠問題是中外交涉的一個焦點問題,曾直接引發(fā)中外戰(zhàn)爭。但到19世紀末,隨著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為擺脫鴉片戰(zhàn)爭以來約開商埠受不平等條約束縛而損害中國主權的局面,清政府開始變被動為主動,走上自開商埠的開放之路。清末中美關于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之爭,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學界對于清末自開商埠的歷史背景、過程、模式及商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等多有論述,但對清末為自開商埠與列強之間所進行的交涉則未加專門研究。①事實上,自開商埠作為約開商埠的對立面,自然免不了與相關列強的博弈。本文就清末中美兩國圍繞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的交涉做一考察,以便更好揭示清末自開商埠的歷史和時代意義,以及晚清中美關系的實質。

(一)

在開埠通商問題上,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開啟了中國近代約開商埠模式。這些商埠作為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利益,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橋頭堡或“國中之國”。為改變約開商埠的不平等模式,同時為增加財政收入,開辟餉源,1898年3月24、26日,總理衙門先后兩次上奏朝廷,宣布將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和直隸秦皇島三地“開設通商口岸”,當即獲旨允準。②百日維新開始后,清廷就自開商埠問題于8月10日再次頒布諭旨,號召各省將軍督撫積極響應,在全國范圍內加以推廣,稱:“歐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國均不得侵占?,F(xiàn)當海禁洞開,強鄰環(huán)伺,欲圖商務流通,隱杜覬覦,惟有廣開口岸之一法。三月間,業(yè)經(jīng)準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奏,將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隸秦王島開作口岸。嗣據(jù)該衙門議復中充〔允〕黃思永條陳,謂各省察看地方情形、廣設口岸,現(xiàn)在尚無成議。著沿江沿邊各將軍督撫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籌度,如有形勢扼要商賈輻輳之區(qū),可以推廣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總理衙門辦理。惟須詳定節(jié)目,不準劃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權。該將軍督撫等籌定辦法,即著迅速具奏。”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第4冊,總第4158頁。由此開啟了晚清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的兩條道路之爭。

就在清政府開啟自開商埠的第二年,美國發(fā)布對華門戶開放照會,將美國對華政策聚焦于擴大對華貿易。為擴大對華貿易,美國在與列強共同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之后,就向清政府提出商約談判要求,并于1902年1月任命美國駐華公使康格(Conger)、美駐上海總領事古納(John Goodnow)和美商希孟(J.F.Seaman)為商約談判代表??蹈駝t在中美商約談判開議之前,就向清政府提出開放北京為通商口岸及在廣州設立美租界的要求。《外務部收美使康格照會》,光緒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兩廣總督收美領事默照會》,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到,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編印,第3000、3083頁。有關中美商約談判經(jīng)過,請參見崔志海:《試論1903年中美〈通商行船續(xù)訂條約〉》,《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6月,中美商約談判開議后,在開埠問題上除商埠地點和數(shù)量之外,中美爭議最大也最為重要的,還是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問題。

針對美方提出增開東北的奉天、大孤山(最后改為安東)兩處為通商口岸的要求,清朝商約談判代表呂海寰和伍廷芳在1903年3月31日的談判中為達到自開的目的,明確主張由清政府自行開放,不寫入商約內,僅以彼此互換照會的方式加以解決,并毫不隱諱地聲明“因自開口岸由中國自定章程,主權不失,較為妥當”。茹靜整理:《中美商約談判記錄(第10—41次)》,《近代史資料》第112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47頁。剛開始時美方代表顯然沒有意識到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的重大區(qū)別和意義,同意了中方的這一建議。茹靜整理:《中美商約談判記錄(第10—41次)》,第78頁。在這一建議被美國政府否決之后,清外務部便以俄國反對在東三省新開商埠為由,拒絕將增開商埠寫入商約。5月1日,外務部電令呂海寰和伍廷芳向美方代表轉達此意,謂:“現(xiàn)東三省俄軍尚未全撤,若將開埠列入美日商約,恐投其所忌,更生枝節(jié),希尊處切告美使,東三省開埠一事,由中國隨時自行酌辦?!薄锻鈩詹堪l(fā)商約大臣呂海寰、伍廷芳電》,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五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06頁。同時,外務部在與康格的交涉中也以俄國反對為由拒絕將增開商埠寫入商約,剛開始時獲得了康格的理解。5月7日,康格電告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俄國署華公使反對在東三省開辟通商口岸,因此中國政府不敢將此寫入商約。Mr. Conger to Mr. Hay,May 7,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4,p.58.根據(jù)外務部的指示,呂海寰和伍廷芳在接下來的談判中,為實現(xiàn)清政府自開商埠的目標,不但以俄國反對為理由,拒絕將東三省開放通商口岸寫入商約,對美國代表提出的將北京和湖南長沙、衡州、湘潭及廣東韶州等地開作通商口岸的要求,也以各種理由一概拒絕,不予討論。茹靜整理:《中美商約談判記錄(第10—41次)》,第86、138—139、141—142頁。

美國政府對不將增開商埠寫入商約耿耿于懷,5月18日,海約翰電示康格,要求清政府須說明其理由及處理方案。Mr. Hay to Mr. Conger,May 18,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60.根據(jù)美國政府的指示,5月20日,康格照會外務部,指出“美國政府向以商務為緊要,其中有美與中在東三省之事,尤視為極要,故請貴國在東三省另開數(shù)通商埠,切欲在滬兩國所議商約數(shù)大臣將所欲于東三省開埠地名載于商約以內,而貴國以現(xiàn)難再開埠推卻,其推卻之故,使本國政府不易明晰,是以本國政府囑請貴親王將不肯允本國所求之由實系何故明以告我,并將貴國政府于此事擬代以何法辦理示悉,如延誤商約之事,實為未便?!薄锻鈩詹渴彰朗箍蹈窈罚饩w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25頁。

5月24、27日,外務部給康格發(fā)送兩函,解釋東三省不能立即開辦的主要原因是,俄國駐華公使曾照會要求中國在知照俄國之前不得在東三省立意增開新的商埠及準在新埠派駐外國領事官,而本部已與俄使達成口頭協(xié)議:“將來如須開設通商口岸及知照各國設立領事,應由中國隨時察核情形,自行酌量開辦?!币虼耍爸袊跂|三省開埠一事,仍須斟酌商務情形,將來自行開辦,此時未便列入商約,并非于貴國所請有所拒絕也?!薄锻鈩詹堪l(fā)美使康格函》,光緒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五月初一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29、3531—3532頁。換言之,已與俄方達成由中國自行開埠的口頭協(xié)議。中國為實現(xiàn)自開的目的,自然不能將開埠問題寫入中美商約之內。

對于清政府以俄國反對為由主張自開商埠,康格由于語言方面的障礙并沒有很好地理解。5月29日,康格照會外務部,認為兩封來函“仍未明言貴王大臣當面所言之言及上海商約大臣所言要語”,同時表示美國政府肯定不會滿意清政府的這一解釋。《外務部收美使康格函》,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初三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38頁。Mr. Conger to Prince Ching,May 29,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63.而美國政府在接到報告后果然堅決反對,5月29日美國務卿復電康格,表示清政府以自開商埠為由在商約中略去對中美兩國和世界貿易都有益的開埠問題是不能接受的,中國方面十分清楚美國在東三省的商務需要增開新的通商口岸,“如果不將開埠問題寫入商約,并堅持他們所說執(zhí)行,那么應立即發(fā)布上諭宣布開埠”,指示康格要對清政府不愿接受他們的要求表達極大的驚詫。Mr. Hay to Mr. Conger,May 29,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61.6月1日,康格照會外務部,轉達美國政府的指示,敦促清政府答應東三省開埠要求,指出“敝國向與貴國交以信孚,利緣誼起,故凡舉中國有益事,罔不耿耿在念,貴政府不以所請有益之事為是,而敝國政府及商庶等定然不懌,詫為稀奇,是以思維甚慮于懷,理合再將確切情形相應達知貴親王察照可也?!薄锻鈩詹渴彰朗箍蹈窈罚饩w二十九年五月初六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39—3540頁。Mr. Conger to Prince Ching,May 30,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64.

鑒于清政府以俄國反對為由拒絕將開埠問題寫入商約,美國務卿直接與俄國駐美大使及俄國外交大臣聯(lián)系,康格則與俄國駐華公使直接接觸,爭取其支持有關美國政府這方面的活動,詳見6月間康格與海約翰往來函電,U.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p.62—65.,美國政府甚至運動英國政府向清政府施壓。6月13日,英國駐華署理公使燾訥理(R.G.Townley)代表英國政府致函外務部稱:“旬余之前,在貴部談及美國政府請在東三省開立通商口岸一事,查開立通商口岸,與各國商務均有利益,在中國則不但與國帑有益,且有他故。茲準本國政府來電,總盼貴國政府能照美國政府所請即允開通也?!薄锻鈩詹渴沼⑹鹗範c訥理函》,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十八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48頁。但同樣被清政府拒絕。6月16日,外務部復函稱:“此事前經(jīng)美國駐京大臣議及,經(jīng)本部復以由中國隨時察看商務情形自行酌量開辦,日前貴署大臣來署面談,已經(jīng)詳告。茲準函稱前因,本部仍守此議?!薄锻鈩詹堪l(fā)英署使燾訥理函》,光緒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57頁。

在美國政府的一再施壓之下,俄國于7月14日書面聲明除哈爾濱之外,俄國并不反對在東三省開放通商口岸。當日,國務卿海約翰即將此電告康格,指示他立即將俄國的這一書面聲明副本遞交外務部大臣奕劻,以最強烈的方式,盡快在商約中就開埠地點達成一致意見。Mr. Hay to Mr. Conger,July 14,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67.7月20日,康格將俄國的這一書面聲明翻譯成中文送達外務部?!锻鈩詹渴彰朗箍蹈褡g電》,光緒二十九年閏五月二十六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98頁。俄國政府的書面聲明使得清政府拒開商埠的理由不再成立,在23日的會談中,慶親王奕劻同意在東三省開設兩個通商口岸,但仍堅持“須俟東三省現(xiàn)駐俄兵全行撤退交還地面后,由中國自行開設”。Mr. Conger to Mr. Hay,July 23,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p.68—69.美國政府和康格對此堅決反對,要求必須將東三省開埠問題寫入商約。7月25日,康格專門為此致函外務部,指出:“俄國已普布明文,并不梗阻中國開辦,今揆此情理,中國別無推故,未便開辦,是以敝國定欲中國將奉天、大東溝兩處允準籌辦之法載入約章,且應作速妥定簽字”?!锻鈩詹渴彰朗箍蹈窈罚饩w二十九年六月初二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609頁。海約翰則在26日的電文指示中,威脅如果不能將東三省開放新的通商口岸條款載入商約,中美就不簽訂商約,即使新的通商口岸由中國宣布開放。Mr. Hay to Mr. Conger,July 26,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70.

在美國的強烈施壓下,8月8日外務部照會康格,同意將開埠載入商約,表示“俟西歷本年十月八號東三省所駐俄國兵隊全行撤退交還地方后,再將該兩處由中國自開口岸一節(jié)列入約內,商約全文亦俟彼時一并簽字。倘至西十月八號俄國兵隊尚未全撤,屆時應與貴大臣再行商辦?!薄锻鈩詹恐旅朗箍蹈裾諘?,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六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628頁。對于外務部將東三省開埠條款與俄國撤軍掛鉤,康格明確表示不能接受,要求清政府不能附加條件,不能將商約中開放通商口岸條款與俄國軍隊屆時是否真的撤兵連在一起,威脅清政府如果遲至14日晚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的話,清政府就必須為商約談判失敗承擔全部的責任。Mr. Conger to Mr. Hay,August 14,1903,U. S. State Department,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p.73.8月13日,外務部被迫重新照會康格,文字稍做了修改,雖然仍將開埠與10月8日俄國撤軍掛鉤,但不再提10月8日之后繼續(xù)談判之事,稱“所有盛京、大東溝兩處開通商埠一事,貴大臣迭次面述貴國政府之意,欲將此事載入商約,本爵大臣自可應允”?!锻鈩詹恐旅朗箍蹈裾諘?,光緒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643頁。8月17日,外務部又發(fā)函通知商約大臣呂海寰中美會談情況,表示東三省開埠入約“勢難再卻,只可暫照美政府之言,照會康使辦理”?!锻鈩詹堪l(fā)商約大臣呂海寰等函》,光緒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647頁。至此,清政府在東三省自開商埠的試圖和努力遭受嚴重挫折。

除了入約與不入約之爭外,中美在入約文本的表述上也存在分歧和對立。在美國政府堅持要求將增開商埠問題寫入商約之后,中方談判代表呂海寰和伍廷芳在1903年4月28日的會談中提出要按自開方式表述立約,并向美方解釋自開與約開的區(qū)別在于“照自開口岸之章程,其工部局及巡捕等事悉由敝國節(jié)制,其巡捕捐亦由敝國征收,此即其區(qū)別之大略也。寧波、岳州兩口均系照此辦理?!币笠源藶榱⒓s的前提。茹靜整理:《中美商約談判記錄(第10—41次)》,第79頁。按:寧波雖然屬于第一批約開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載入中英《南京條約》,但寧波在開埠過程中并沒有設立租界,并且場地建設和管理也由寧波地方當局操持,形成與上海有別的“寧波模式”?!皩幉J健币欢ǔ潭染S護了中國的主權,因此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成為清政府主張自開商埠的一個榜樣。在接著的談判過程中,針對美國政府和康格的入約要求,湖廣總督頻頻致電商約大臣和外務部,要求在開埠問題上“必須聲明章程界限由我自定,巡捕由我自設,斷不能云與現(xiàn)已開各口一律,致失主權也”《張之洞致商約大臣等電稿》,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582頁。,指出“日后添開之口岸,應照英約第八款第十二節(jié)敘明須遵守我工部巡捕局章程等語,甚關緊要,擬請飛速加電三星使(駐美公使梁誠),務與美使商添入約,以示限制”?!锻鈩詹渴蘸V總督張之洞(致尚書瞿鴻禨)函》,光緒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黃嘉謨主編:《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五,第3648頁。呂海寰和伍廷芳在9月1日會談上提出的第12款條文也體現(xiàn)了這一精神,突出按自開模式進行:“中國政府并允將奉天府及大東溝自行開埠通商。有關開埠、設立工部局、巡捕以及治理各該地方事項,均與其他中國自開之埠無異?!敝袊?jīng)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辛丑和約訂立以后的商約談判》,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202頁。

在開埠條款的文本表述上,美方談判代表為先達到立約的目的,在4月28日的會談中沒有認真對待,表示“請照英約所載辦理可也”1902年9月中英簽訂的《續(xù)議通商行船條約》第12條規(guī)定:“中國允愿將下列各地開為通商口岸,與江寧、天津各條約所開之口岸無異,即:湖南之長沙、四川之萬縣、安徽之安慶、廣東之惠州及江門。凡各國人在各該通商口岸居住者,須遵守該處工部局及巡捕章程,與居住各該處之華民無異,非得華官允準,不能在該通商口岸之界內自設工部局及巡捕?!币姳本┐髮W法律系國際法教研室編:《中外舊約章匯編》第2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9年,第107頁。,“章[程]各事系小節(jié),究應如何辦理,可隨后商議。今請先將口岸一事議定為要,因此事所關甚大也”,提議將這個小節(jié)問題交美駐華公使與外務部商議解決。茹靜整理:《中美商約談判記錄(第10—41次)》,第79頁。但在入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之后,美方談判代表和美國政府卻堅決反對按中方所理解的自開方式表述立約,堅持按條約口岸辦理,不同意、不接受呂海寰和伍廷芳9月1日提出的條文文字,認為工部局和巡捕章程由中國自行制定和管理“是沒有道理的”,美國“一定不能同意”;美國政府所理解的“自開商埠”的含意,只是指“這些地方當然要中國自己開,因為誰也不能代中國開,但是還是按照條約開的通商口岸”。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辛丑和約訂立以后的商約談判》,第205—208頁。一直到會談結束前夕,中美雙方才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妥協(xié),商約第12款規(guī)定,“中國政府應允,俟此約批準互換后,將盛京省之奉天府又盛京省之安東縣二處地方由中國自行開埠通商。此二處通商場訂定外國人公共居住合宜地界并一切章程,將來由中、美兩國政府會同商定?!北本┐髮W法律系國際法教研室編:《中外舊約章匯編》第2冊,第187頁。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條約根據(jù)清政府方面的意愿,聲明奉天和安東由中國自行開辦,但由于寫入了條約,并規(guī)定“將來由中、美兩國政府會同商定”,這就受到了條約的束縛,使得后來兩地的開埠不能完全按自開模式進行。

(二)

盡管在中美商約談判中清政府自開商埠的意圖沒有完全實現(xiàn),這并沒有妨礙和阻止清政府繼續(xù)在其他地方推行自開商埠路線。日俄戰(zhàn)爭之后,受民族主義高漲的影響,清政府掀起新一輪自開商埠運動。山東濟南、濰縣和周村,湖南常德和湘潭,江蘇海州,廣西南寧,云南昆明等地相繼宣布或策劃自開商埠。

對于清政府在濟南、云南等地策劃自開商埠,美國駐華官員起初因這些自開商埠的地點在德國、法國等列強的勢力范圍內,并不反對,且一定程度持肯定態(tài)度。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W.W.Rockhill)在1905年9月18日寫給美國政府的報告中認為,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自開商埠的行動,是要向世界表示他們在沒有任何外來壓力的情況下也贊成和愿意執(zhí)行進步政策,并且,中國還堅信自開商埠是防止一個國家在中國租讓區(qū)獲得獨占影響力的最有效辦法。Minister Rockhill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September 18,1905,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5,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6,p.163.

但在仔細研究清政府頒布的自開商埠的相關章程之后,美國駐華外交官開始意識到,自開商埠實際上是清政府發(fā)起的一場嚴格限制外人在中國居住地所享權利的運動,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1906年柔克義在寫給美國務卿的函中抱怨近年由中國自開或與列強協(xié)議開放的通商口岸縮小了外人的居住權利,并提交了中文秘書衛(wèi)理(E.T.Williams)撰寫的有關這個問題的節(jié)略報告。衛(wèi)理在報告中寫道:“回顧外人在中國通商口岸居住的歷史,表明中國政府愈加決心盡可能地嚴格解釋條約的內容,盡可能削弱外人在通商口岸所能享有的權利,而同時不違背這些條約。最近民族團結思想的覺醒和努力贖回給外人的權利,以及用本國資本開發(fā)中國資源,都是這整個運動的組成部分?!彼赋觯瑢系淖蚤_商埠章程與10年之前的蘇州和杭州開埠章程比較可知,清政府在限制外國人在居住地所享權利方面顯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根據(jù)《濟南商埠租建章程》北洋洋務局纂輯:《光緒乙巳年交涉要覽》上篇卷1,租借門·租建類,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30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46—54頁;《云南省城——昆明開埠之一》,云南省檔案館編:《云南檔案史料》第11期,1986年,第55—57頁。和《濟南商埠巡警章程》北洋洋務局纂輯:《光緒乙巳年交涉要覽》上篇卷2,獄訟門·捕務類,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30輯,第184—194頁;《云南省城——昆明開埠之一》,云南省檔案館編:《云南檔案史料》第11期,第57—60頁。有關條文之規(guī)定,外人的居住和貿易將被限制在位于城外劃定的居住區(qū)商埠(Settlement)內,居住區(qū)之外的濟南城和所有地區(qū)都將照內地規(guī)章辦理,外人在這些地方不能購地,也不能居住和貿易,所有進出居住區(qū)的商品都按運往內地對待。另外設立一個中國人控制的工部局和巡警局,雖然領事的治外法權得到承認,但警察可以進入任何住宅搜捕疑犯,而不需要搜查令。所有居住區(qū)的土地均由政府定價購買后轉租,每畝每年的租金根據(jù)等級在10元到36元之間,每畝每年完納錢糧2元;如租金及錢糧過一年仍未交清,即將該號租契取消。租契以30年為期,期滿換契時,可根據(jù)情況酌加租價;60年期滿后,所有界內產業(yè),中國政府可請中證人估值全數(shù)購回。租地內建筑三年內建成,否則,可將租契注銷,從前所納租金及錢糧概不退還。Foreign Settlements at the Open Ports of China,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9,p.293.

在意識到自開商埠對外人條約權利的影響之后,美國政府開始不愿意接受清政府自開商埠的安排。1906年6月,在收到湖南常德自開商埠章程后,柔克義就對章程第2條關于外人租契以30年為限,期滿歸還中國出租人的規(guī)定表示不能接受,認為該條內容違背中美商約第3款之規(guī)定,該款明確申明“美國人民準在中國已開及日后所開為外國人居住、通商各口岸或通商地方往來、居住、辦理商工各業(yè)制造等事,以及他項合例事業(yè);且在各該處已定及將來所定為外國人民居住合宜地界之內,均準賃買房屋、行棧等,并租賃或永租地基,自行建造。”另外,柔克義認為,常德自開商埠章程第9條關于商埠巡警的內容也沒有條約依據(jù),該條規(guī)定“管理商埠各事宜,均歸常德關監(jiān)督主持,會同稅務司辦理,各國商民在通商場內僑寓,中國地方官自應按約保護。巡警為地方要務,應遵光緒二十八、九年中英、中日、中美商約,歸中國自行辦理,由監(jiān)督與稅務司會商酌議章程,稟請大憲核定,檄委諳習警務規(guī)章及各國條約之員認真辦理。所定章程,華洋商一律遵照?!薄对颇鲜〕恰ッ鏖_埠之一》,《丁振鐸轉發(fā)湖南常德府城外通商場租地章程札》,光緒三十二年五月十四日,云南省檔案館編:《云南檔案史料》第11期,第51頁。柔克義指出,1903年中美商約并無任何關于由中國自行執(zhí)行巡警工作的內容,有關奉天和安東的居住章程將在征詢兩國政府意見之后確定。他指示美國駐漢口領事,要使中國地方當局明白,在常德自開商埠章程中,“美國政府不會答應任何剝奪已存條約所賦予美國公民在中國權利的條款”。Mr. Rockhill to Mr. Martin,July 16,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208.

為維護約開商埠的權利,對于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仿照南市辦法,將與上海租界接壤、屬于華界的寶山地區(qū)開埠,設為北市,美國也與其他列強一道,極力抵制,要求保護擴大上海租界外人居住區(qū)。在收到上海外國領事團有關清政府設立北市,對擴展上海租界構成威脅的報告后,美國務卿羅脫(Elihu Root)即于1906年6月30日將上海領事團致美國政府和北京外交團的信函轉達柔克義,要求他與北京外交團一道與清政府交涉,擴大外國人在上海的居住區(qū)。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Minister Rockhill,June 30,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297.在接到美國政府的指示后,柔克義態(tài)度極為積極,在北京外交團達成聯(lián)合照會之前根據(jù)柔克義寫給國務卿的信中所說,當時各國對于清政府在閘北設立北市是否要提共同照會有不同意見,見Minister Rockhill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August 9,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299.,便于8月8日單獨照會清外務部,對清政府方面限制外人在上海的居住區(qū)、將外國人居住區(qū)東北面的市政歸于中國政府管理之下表示抗議,指責清政府在寶山地區(qū)自開商埠是對上海外人合法利益的一種不友好行為和損害,要求外務部飭令南洋大臣停止在閘北地區(qū)自開商埠。柔克義稱,多年來,居住在上海的外國人在寶山地區(qū)已賃租土地;根據(jù)條約,外國人居住區(qū)應不受限制,只是根據(jù)各方面的需要和便利而定;必須允許為上海租界的自然擴展留出空間,寶山地區(qū)即是租界擴展的方向;在中國當局的應允下,外國居民在寶山地區(qū)修建道路,提供電力、煤氣和水及消防保衛(wèi)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因此,如果在公共租界附近設立中國工部局,必將阻礙公共租界的擴展,從而嚴重危害租界的利益。Minister Rockhill to the Prince of Ching,August 8,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99—230.《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十九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501—502頁。

上海道在閱讀外務部轉達的照會后,堅持這是中國方面的權利。他稱,閘北自辟華界,始于光緒二十九年冬?,F(xiàn)議設馬路、工巡局,仿南市成例,官督興修。該處北接寶山,昔年早有洋商租地。光緒二十四五年間,上海議擴租界時,各國本欲擴至寶山境內。各前道以約載上海通商,寶山并非口岸,礙難劃入,只定緊鄰上海之寶邑結一結九等圖,準洋商租雜居,地方一切仍歸華官治理。此次議開新界,本準洋商一體居住,與華民同享利益。界內以警察實行保護,此系主國自治地方、保商衛(wèi)民之政,與約章本不相涉。8月16日,外務部將上海道的回復轉達柔克義,并表示贊同上海道的意見,稱“本部查上海閘北地方,既在各國租界之外,由中國自行開辟市場,設工巡局,系屬治理地方應辦之事,且準洋商一體居住,可見并無限制抵阻之意。辟界后,實行辦理巡警,不惟與洋商利益無損,正可以保護洋商產業(yè),以期益敦睦誼?!薄锻鈩詹恐氯峥肆x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434頁。外務部給英國駐華公使也發(fā)了同樣的照會,見《外務部照會上海租界外自開辟市場系準洋商一體居住并無限制抵阻之意文》,六月,北洋洋務局纂輯:《光緒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覽》下篇卷1,開埠門·開埠類,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30輯,第1444頁。

美國政府對濟南、昆明、常德等地自開商埠及上海閘北地方開市的態(tài)度清楚表明,盡管自開商埠是清政府實行的一項有利中外貿易的進步改革,但由于自開商埠剝奪了列強約開商埠所享的各項特權和利益,美國政府為維護不平等條約特權,對中國這一自主開放政策不但不支持,而且極力加以阻撓和破壞,這在東三省奉天和安東等地的開埠問題上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

(三)

1905年秋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同年底中日簽訂的《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明確規(guī)定清政府在日俄兩國軍隊撤兵后從速將東三省十六處“自行開埠通商”。受此推動,1903年中美商約規(guī)定的奉天和安東兩地開埠問題也被清政府提上議事日程。

1906年4月27日,清外務部照會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通報最近接日本駐華公使照會,北洋大臣袁世凱和奉天將軍已派開埠局員為安東和大東溝開埠勘劃地段,待妥擬開辦章程,“即當會商訂定開辦”?!锻鈩詹恐氯峥肆x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409—410頁;The Prince of Ching to Mr. Rockhill,April 27,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200.在接到清政府關于奉天和安東兩地行將開埠的通知后,柔克義即于4月30日照會外務部,要求根據(jù)中美商約第12款之規(guī)定,由中美兩國派代表商定開埠章程,并反對在奉天和安東開埠之后將外人限制在劃定的居住區(qū)內,主張全城對外開放,強調“惟應行聲明,約內雖云訂定奉天等處為洋人居住租界,因為洋人方便,實已在奉天城內或附近城外地方作為通商之埠。安東縣亦與奉天相同。該二處設立洋人居住租界,美國各領事均仍有居住該各城內之權,緣附近官署較為方便。又美商雖應居訂定地界以內,實不能廢其在各城內按約貿易應有之權”?!睹绹v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七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489頁。柔克義在向國務院的匯報中將他致外務部的照會說成4月28日,即在收到外務部照會的次日,即作出回應。見Minister Rockhill to the Prince of Ching,April 28,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00—201.5月8日,美國務卿明確電示柔克義在討論開埠章程中,美國代表要盡其所能保證維護外人免除受中國令人討厭的監(jiān)督的權利,堅決抵制任何有礙貿易的“專橫條款”。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Minister Rockhill,May 8,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190.5月12日,柔克義照會外務部,通報美國政府已任命駐營口總領事撒門司(Sammons),代表美國政府會同中方官員勘定安東租界,并商定所有相關章程?!睹绹v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十九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490頁。

在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中,柔克義和撒門司根據(jù)美國政府的指示,堅決拒絕接受中方擬定的開埠章程,指責該章程第一節(jié)的表述歪曲事實,指責章程中所涉及的限期租地、征稅問題、市政地位問題及對審判案例的調整公然違背最惠國待遇原則。為此,柔克義一面于6月14日專門前往外務部交涉,提出抗議,強調奉天和安東為條約口岸,美國絕不會同意任何限制在其他條約口岸所享權利的事情;一面電令撒門司拒絕就該章程進行進一步討論。面對柔克義的抗議,外務部左侍郎唐紹儀解釋說沒有收到該章程的副本,章程可能丟失了,但這只是中國代表的提議,現(xiàn)在美國應該提出對案,相信一定能達致一個滿意的結果。Minister Rockhill to Mr. Sammons,June 15,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01—202.不久(7月間),柔克義和撒門司以奉天等地一部分仍為日軍占領,同意清政府暫緩討論訂定外人居住區(qū)及管理章程,要求清政府將奉天和安東作為條約口岸,按約先設立海關,照稅則一律納稅,避免各國商務畸輕畸重,同時保證美商在奉天和安東兩地享有與其他通商口岸同樣的權利。他們認為這樣才能最好地保護美商在東三省的利益,也符合中國利益。7月14日,柔克義就此向外務部提交節(jié)略,指出設立海關后“凡外國運入東三省之貨,均照稅則一律納稅,俾免各國商務有所畸重畸輕,此為最關至要之件,必應即辦。至開埠訂定租界、為洋人所住之地及擬管理租界章程,可暫緩辦,俟將來再行商訂。如此辦理,不過系使美商按約在該兩處及他處通商口岸已獲之權利,無所退讓?!薄段髌咴率査屯鈩詹抗?jié)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499頁;Minister Rockhill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July 14,July 16,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02—203.7月25日,柔克義又照會外務部,敦促盡快落實14日外務部所談內容,開設海關。《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500頁。關于東三省開埠問題,美國政府贊同開設海關,但反對暫緩討論訂定外人居住區(qū)及管理章程,堅持兩地按約開埠。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Bacon to Minister Rockhill,July 24,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214.

8月3日,在收到奉天開埠總局聲稱安東設立海關“系照自行開埠略為布置,并無特別章程”的照會后,柔克義即表示嚴重關切,照會外務部須遵守1903年中美商約第12款之規(guī)定,稱“本大臣請詢貴親王,凡自行開埠設關與別等開埠設關有何分別?茲必提醒貴親王,開安東縣為通商口岸事,系載于中美新商約第十二款;款內聲明一切章程將來由中美兩國政府會同商定等語。本大臣深信貴親王與有同心。至所定何章,若未經(jīng)美政府會商,不能照允。是以必須聲明本國政府于新定商約所準之權利,不能有所退讓也?!薄睹绹v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十四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501頁;Mr. Rockhill to the Prince of Ching,August 3,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18—219.對柔克義的交涉,美國政府表示完全贊同,重申必須維護美國商約權利,反對清政府違背商約規(guī)定,按自開方式進行。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Minister Rockhill,August 29,190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6,pp.219—220.11月19日,在看到9月28日《北洋官報》上刊載的《戶部奏核議奉天等處開埠經(jīng)費擬令自行籌墊片》中有關奉天、安東等處開埠經(jīng)費將按自開商埠辦理,并奉旨依議的內容后,美國駐華參贊固立之(Coolidge)又照會外務部,重申中美商約第12款內容,表示“愿派委人員與中國所派之員商定租界地址與管理界內章程也”?!睹绹v華參贊固立之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初四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533—534頁。11月30日,美國駐華參贊莫多馬照會外務部,拒絕接受直隸總督袁世凱和奉天將軍擬定的《奉天府安東縣開埠章程》。該章程共9節(jié),其中第一節(jié)“宗旨”開宗明義寫道:“查奉天府安東縣二處系于中日美商約內載明由中國自行開埠通商,是該二處均應作為自開商埠,與各處約開口岸不同,一切應照自開章程辦理?!闭鲁痰诙?jié)規(guī)定商埠定界以外的城區(qū)及附近華商之地,均應照內地章程,洋商不準租地賃屋、開設行棧。章程第三節(jié)規(guī)定奉天和安東兩地的稅關由中方監(jiān)督會同稅務司管理,奉天監(jiān)督擬以驛巡道作為監(jiān)督,安東以東邊道作為監(jiān)督;埠內工部局和巡捕廳也均由中國自行設立,負責埠內衛(wèi)生、清道、防疫、救火及地方保安等各事;埠內審判案件,則由中國委員設局專門負責處理華洋輕微案件,諸如斗毆、小竊及違犯埠章之類,重大案件仍由地方官裁判,洋人犯案,則送請就近領事官審判。章程第四節(jié)規(guī)定埠內土地先由地方官定價收買后再轉租,凡民間私相授受者,概行無效;埠內租地以30年為期,期滿須另行換契,再定立年限;在租建專章尚未頒布之前,無論華洋人均不得爭先租地。章程第六節(jié)規(guī)定埠內應抽之房捐、鋪捐、碼頭捐、行捐、車捐、船捐、巡捕捐、執(zhí)照捐等項捐款,由監(jiān)督及工巡兩局隨時察核情形,分別抽收,屆時華洋各商一體遵照。莫多馬在照會中表示,“若照此法定章,實屬有違中美商約”,重申“本署大臣深望貴親王速飭委員同美國所派官員,按照商約所載,查勘兩處租界地勢,訂劃四址,會商辦理一切事宜可也。”《美國駐華參贊莫多馬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第10冊,第536—537頁。《擬定奉天府安東縣開埠章程》又載《政藝叢書》光緒丙午年,皇朝外交政史卷6,第12頁下—14頁上。

在劃定奉天和安東兩地商埠和外人居住區(qū)及會商開埠章程中,美方代表極力維護并希望擴大條約口岸權利。在劃定奉天和安東兩地商埠和外人居住區(qū)問題上,美方代表和柔克義反對盛京將軍將外人通商和居住限定在劃定的商埠和居住地內,主張奉天府和安東縣全城開放,享有條約口岸權利,指責盛京將軍的意見“實與商約所列明者不合,且系阻礙兩政府所定推廣商務,俾商務易興而訂商約之意”,指出“兩國訂此約,并非欲阻礙限制意見。若按該將軍之意,實系有礙通商。在美政府視該商約所列者,只此一義,并無他說。美商按此約,實有居住奉天、安東城內各處與城外附近地方,并于該二處城內外貿易。該二處訂定居住合宜租界,系因便于通商,并非減其所應有之權。茲無論商約明明載列,無可致疑,然因貴國政府恐商人雜居各處,不為方便,本國政府愿讓此端權利,限美商居住租界以內,不過先行貴國政府承認美商于約內所列權利,即系于奉天、安東二城內外附近地方貿易,有權在該各處設立棧房,用華人于各處代辦生理,免納內地一切稅項?!比峥肆x在1907年2月5日致外務部的照會中,即要求外務部將此作為劃定商埠和外人居住區(qū)及訂定開埠章程的依據(jù),飭令盛京將軍會同總領事“按以上講解之意辦理,嗣再妥速訂定居住租界與一切章程”?!睹绹v華公使柔克義致外務部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美國駐華使館與中國當局往來文件存稿》第10卷,縮微膠卷。此件未被《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收錄。對于美方提出的將奉天全市作為外商居住之地的要求,清政府堅決拒絕。2月7日,外務部照會柔克義,聲明美方的這一要求與中美商約第12款之規(guī)定不符,指出“本部查奉天由中國自行開埠通商,系訂在中美商約第十二款及中日商約第十款。約內均載明此通商場訂定外國人公共居住合宜地界,并非將奉天全市均認為通商居住之地。今駐奉各國總領事所稱與約不符,斷難允認?!薄锻鈩詹恐氯峥肆x照會》,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美國駐華使館與中國當局往來文件存稿》第10卷,縮微膠卷。此件未被《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收錄。

雖然清政府拒絕接受美國等列強提出的將奉天全市均認為通商居住之地的要求,但由于美國和英、德、日的共同抵制和反對,奉天和安東最終未能按自開商埠模式辦理。根據(jù)1908年4月14日訂定的《奉天省各商埠租地簡章》,奉天和安東最終按約開商埠的模式辦理。該章程第一條明確宣布奉天各埠租地均按上海和天津三聯(lián)印契辦法執(zhí)行,規(guī)定“奉省各埠有已經(jīng)官家收買地段者,有未經(jīng)收買者,至于所有各國商人居住合宜地界,在各埠擬照津滬三聯(lián)租地契辦法,道契易名為司契,所有章程,悉仿行之?!备鶕?jù)條約口岸模式,《奉天省各商埠租地簡章》對外人租地年限沒有明確限制,既可永租,亦可年租;既可與官訂租,亦可民間自與洋商訂租。有關《奉天省各商埠租地簡章》的具體內容,詳見王彥威纂輯:《清季外交史料》卷213,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第3261—3262頁??傊?,在開放通商口岸問題上,美國并不支持清政府的改革,反對清政府自開商埠,這充分表明美國試圖將中國的開放始終置于不平等條約體系之下。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受中美商約的限制,清政府在奉天和安東未能如愿自開商埠,但美國沒有也不可能阻止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阻止清政府自開商埠的努力。在清政府的堅持下,上海閘北、濟南、昆明、常德等地都實現(xiàn)了自開的目標,至清末,清政府批準宣布自開的商埠總數(shù)多達37處。關于清季自開商埠的數(shù)量,學界有不同說法。根據(jù)楊天宏《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第112—113頁統(tǒng)計,為36處,遺漏了上海閘北開市。

清末中美關于自開商埠與約開商埠之爭的歷史,實質上反映了中國近代開放的兩條道路之爭,即獨立自主開放同殖民地與半殖民地開放之爭。它表明盡管美國對華奉行相對友好的門戶開放政策,主張維護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但美國政府無意放棄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并不愿看到中國走上獨立自主的開放道路,平等對待中國。它也表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家主權意識的覺醒及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清政府開始自覺放棄自我封閉政策,變被動開放為主動開放,有意修改和收回約開通商口岸喪失的國家主權與利益;表明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近代中國歷史不只是沉淪的歷史,也是中國各階層人民不斷抗爭、不斷探索、不斷覺醒、不斷進步,謀求民族和囯家獨立與發(fā)展的歷史。

(責任編輯:許麗梅)

猜你喜歡
東三省
困境與紓困:錫良督東時期東三省新軍編練
關東學刊(2021年1期)2021-08-02 22:52:59
偽滿洲國時期東三省地區(qū)音樂發(fā)展研究
黃河之聲(2020年13期)2020-09-12 16:52:54
“一帶一路”背景下東三省擴大對外開放策略研究
東三省原煤產量持續(xù)下降
“一帶一路”背景下東三省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yè)轉型的探索
轉型期東三省日語專業(yè)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
文教資料(2019年8期)2019-04-23 10:22:22
不能忘卻的“東四省”問題
東三省投資環(huán)境討論
商情(2018年38期)2018-09-30 03:11:22
基于蒙東地區(qū)與東北三省協(xié)同發(fā)展視角下的生態(tài)補償法律制度研究
東三省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沿河| 易门县| 长兴县| 临安市| 安国市| 綦江县| 张家港市| 鄂伦春自治旗| 阜平县| 济源市| 大姚县| 治多县| 西平县| 陆丰市| 岑巩县| 腾冲县| 潼南县| 儋州市| 龙门县| 常宁市| 射洪县| 新营市| 剑阁县| 肇庆市| 肇东市| 塔河县| 武安市| 九寨沟县| 东乡县| 道真| 乐安县| 临泽县| 宁国市| 木里| 新宾| 浑源县| 图们市| 韩城市| 陇川县| 大渡口区|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