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愛 國
《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厭。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據(jù)此,今人多以為孟子講義利對立而排斥利。然而,程頤的解讀,與他解《孟子》“故者,以利為本”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結(jié)合起來,又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只以利為心則有害”,并講“仁義未嘗不利”。朱熹不滿于程頤對“故者,以利為本”的解讀,但繼承程頤對“王何必曰利”的解讀,引述程頤所言“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包含了對于利的較多肯定,又把“以利為心”看作人欲之私,要求通過“存理去欲”而去除“以利為心”,從而達到“不求利而自無不利”,而不是“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并且還說,“孟子言仁義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賢之心也”,對程頤的解讀做了進一步發(fā)揮和完善。
《孟子》不僅載孟子曰“王何必曰利”,而且《孟子·盡心上》又載孟子曰“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似乎都有講義利對立而排斥利之嫌。但是,《孟子·離婁下》載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睆淖置嫔峡矗献友浴肮收?,以利為本”,明顯是對利的肯定。
對于《孟子》“故者,以利為本”,東漢趙岐注曰:“言天下萬物之情性,當順其故,則利之也;改戾其性,則失其利矣?!庇肿⒃唬骸敖裉煜轮孕裕瑒t以故而已矣。以言其故者,以利為本耳,若杞柳為桮棬,非杞柳之性也?!睂Υ耍螌O奭疏曰:“孟子言今夫天下之人有言其性也者,非性之謂也,則事而已矣。蓋故者,事也……以其人生之初,萬理已具于性矣,但由性而行,本乎自然,固不待于有為則可也,是則為性矣。今天下之人,皆以待于有為為性,是行其性也,非本乎自然而為性者耳,是則為事矣。事者必以利為本,是人所行事必擇其利然后行之矣,是謂‘故者,以利為本’矣?!痹谒麄兛磥?,人、物之性,本乎自然,所以,講人、物之性,應當順乎自然則有利;顯然是把《孟子》“故者,以利為本”解讀為順于性則有利。
程頤解《孟子》“故者,以利為本”,說:“今言天下萬物之性,必求其故者,只是欲順而不害之也,故曰‘以利為本’,本欲利之也?!庇终f:“‘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收?,舊也,言凡性之初,未嘗不以順利為主。謂之利者,唯不害之謂也。一篇之義,皆欲順利之而已?!背填U的解讀與趙岐并無不同,都把“故者,以利為本”解讀為順于性則有利;而這里所言利,講的是利與害的關系。
應當說,《孟子》“故者,以利為本”是就人、物之性而言,不同于《孟子》“王何必曰利”是就富國強兵而言。但是,程頤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他說:“‘故者以利為本’,故是本如此也,才不利便害性,利只是順。天下只是一個利,孟子與《周易》所言一般。只為后人趨著利便有弊,故孟子拔本塞源,不肯言利。其不信孟子者,卻道不合非利,李覯是也。其信者,又直道不得近利。人無利,直是生不得,安得無利?且譬如椅子,人坐此便安,是利也。如求安不已,又要褥子,以求溫暖,無所不為,然后奪之于君,奪之于父,此其趨利之弊也。利只是一個利,只為人用得別?!痹谶@里,程頤將孟子言性而講“故者,以利為本”的“利”,等同于《周易》“乾,元亨利貞”中的“利”,等同于《易傳》“利者義之和”“利物足以和義”,明確提出“天下只是一個利”“利只是一個利”,并且由此認為《孟子》“王何必曰利”也是同一個利,只是由于后人趨利成弊,所以孟子“拔本塞源,不肯言利”,但是卻被不信孟子者李覯批評為是講仁義而不講利,而信奉孟子者又講“不得近利”。因此,程頤講“人無利,直是生不得,安得無利”,強調(diào)利對于人生之重要。應當說,程頤的這段論述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解《孟子》“故者,以利為本”,提出“天下只是一個利”“利只是一個利”,是他講“仁義未嘗不利”“君子未嘗不欲利”的理論依據(jù)。
據(jù)《程氏遺書》楊遵道錄:“‘利貞者性情也’,言利貞便是《乾》之性情?!币騿枺骸袄c‘以利為本’同否?”程頤說:“凡字只有一個,用有不同,只看如何用。凡順理無害便是利,君子未嘗不欲利。然孟子言‘何必曰利’者,蓋只以利為心則有害。如‘上下交征利而國?!?,便是有害?!从腥识z其親,未有義而后其君?!贿z其親,不后其君,便是利。仁義未嘗不利?!背填U的這段話,可分為兩段理解:前半段講的是,孟子言性而講“故者,以利為本”,其中的“利”是指順于性、順于理而有利,就“凡順理無害便是利”而言,并認為與《周易》“乾,元亨利貞”的“利”,是同一個利,由此,程頤提出“君子未嘗不欲利”,也就是說,從利害關系的層面看,“君子未嘗不欲利”;后半段解《孟子》“王何必曰利”,認為“只以利為心則有害”,并認為“上下交征利而國?!北闶怯泻Γ拔从腥识z其親,未有義而后其君”便是有利,由此,程頤提出“仁義未嘗不利”,也就是說,從義利關系的層面看,“只以利為心則有害”,而“仁義未嘗不利”。
在程頤看來,既要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又要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只以利為心則有害”“仁義未嘗不利”,二者所言利是同一個利。另據(jù)《程氏遺書》胡氏本拾遺所載,程頤還在解《論語》“子罕言利”時,說:“所謂利者一而已。財利之利與利害之利,實無二義,以其可利,故謂之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較論,但不至妨義耳。乃若惟利是辨,則忘義矣,故罕言?!痹诔填U看來,利,可以是義利之利,也可以是利害之利;從利害關系的層面看,“以其可利,故謂之利”,所以“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較論”;而從義利關系的層面看,“乃若惟利是辨,則忘義矣”,所以孔子罕言利,只是要反對唯利是求,并不是要排斥利。
需要指出的是,程頤雖然強調(diào)利害關系層面的“利”與義利關系層面的“利”,只是一個利,但解《孟子》“王何必曰利”,實際上仍只是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只以利為心則有害”“仁義未嘗不利”,而沒有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直到后來朱熹《孟子集注》解“王何必曰利”,才既從利害關系層面引述程頤的“君子未嘗不欲利”,又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只以利為心則有害”“仁義未嘗不利”,從而使之具有更為深刻的道德內(nèi)涵。
應當說,程頤講“君子未嘗不欲利”,只是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若是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程頤講“仁義未嘗不利”,較為強調(diào)義與利的相互聯(lián)系。與此不同,《近思錄》所選錄程頤講“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與不當為”,從字面上看,則更為強調(diào)義與利的相互對立,忽視了程頤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以及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仁義未嘗不利”。
第一,如前所述,程頤原文分為兩段:前半段解《孟子》“故者,以利為本”而講“凡順理無害便是利”,由此提出“君子未嘗不欲利”;后半段解《孟子》“王何必曰利”,而提出“仁義未嘗不利”。也就是說,在程頤那里,“君子未嘗不欲利”并非是對于《孟子》“王何必曰利”的解讀。與此不同,朱熹對程頤所言的引述把“君子未嘗不欲利”與“仁義未嘗不利”結(jié)合起來,都看作是對《孟子》“王何必曰利”的解讀。
第二,程頤原文是要從利害關系的層面將《孟子》“故者,以利為本”的“利”,等同于《周易》“乾,元亨利貞”中的“利”,并且由此提出“凡順理無害便是利,君子未嘗不欲利”。與此不同,朱熹不贊同程頤由《孟子》“故者,以利為本”而講“君子未嘗不欲利”,是要把“以利為本”的“利”與“君子未嘗不欲利”的“利”區(qū)別開來,同時解《孟子》“王何必曰利”,既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對利多有肯定,又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仁義未嘗不利”,強調(diào)義與利的相互聯(lián)系。
程頤解《孟子》“故者,以利為本”,并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雖然也與《周易》“乾,元亨利貞”、《孟子》“王何必曰利”聯(lián)系起來,但實際上并沒有運用于解《孟子》“王何必曰利”,只是到了朱熹解《孟子》“王何必曰利”,從利害關系講富國強兵,引述程頤的“君子未嘗不欲利”。重要的是,朱熹對程頤的引述,雖然不同于程頤的原文表述,但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程頤的“君子未嘗不欲利”,并運用于解《孟子》“王何必曰利”,從這個意義上說,程頤提出的“君子未嘗不欲利”,實際上是程朱解《孟子》“王何必曰利”的共同創(chuàng)見。
在中國古代《孟子》的詮釋史上,程頤將《孟子》“故者,以利為本”的“利”解為通常所謂利益,并由此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朱熹不滿于程頤對“故者,以利為本”的解讀,但在解《孟子》“王何必曰利”時,從利害關系的層面引述了程頤的“君子未嘗不欲利”,包含了對于利的較多肯定,是一重要的創(chuàng)見。
與司馬光相同,程頤通過解《孟子》“以利為本”,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而且解《孟子》“王何必曰利”而提出“仁義未嘗不利”;朱熹則在解《孟子》“王何必曰利”時,從利害關系的層面引述程頤的“君子未嘗不欲利”,更多地講天下百姓之利,給予利以較多的肯定,成為《孟子》詮釋史上的重要創(chuàng)見。
需要指出的是,程朱對于利,既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較論”,對于利多有肯定;又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只以利為心則有害”,講“仁義未嘗不利”,講“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人皆知趨利而避害,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與不當為”,在對利有所肯定的同時,又包含了對利的謹慎,講仁義對于利的優(yōu)先價值,雖然最終在于興利除害,但重點在于明辨義利,在于“惟看義當為與不當為”。
《大學》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可見儒家講本末,就先后而言?!洞髮W》又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講德與財二者不可分割而先德后財。由此可見,儒家義利觀的重點,不在于講義利對立,而在于講義利不可分割、先義后利。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程朱為什么既從利害關系的層面講“君子未嘗不欲利”,又從義利關系的層面講“仁義未嘗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