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惠 李永鳳
【內容提要】國家重大主題報道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報道的表達方式與傳播形態(tài)直接影響到傳播效果的實現。虛擬現實技術賦能主題報道,對新聞制作手段、新聞內容、受眾體驗等進行了全面提升,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未來的媒介形態(tài)。本文以新浪網《“舟”游天宮》、央視網《“筑”?!贰丁耙摺本€VR報道》、新華網《XR看報告:繪景未來》虛擬現實新聞作品為例,分析虛擬現實技術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創(chuàng)新表達,并總結其傳播的問題與啟示。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 重大主題報道? 創(chuàng)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曾經只在尖端領域應用的虛擬現實技術漸漸走進了普通大眾的生活?,F如今,虛擬現實技術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展身手,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重大主題報道,突破了傳統(tǒng)新聞報道的呈現形式,增強了新聞傳播效果,給受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聞體驗。
一、虛擬現實技術賦能新聞傳播生態(tài)創(chuàng)新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指借助計算機系統(tǒng)及傳感器技術生成三維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通過調動用戶各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來享受更加真實的、身臨其境的體驗。①虛擬現實技術既以真實世界為基礎,也并不局限于對虛擬世界的模擬,它利用計算機畫面模擬縫合技術,來構建一個真實世界中本就存在的物理存在,讓使用者在這種三維環(huán)境中體驗到真實的臨場感與代入感。②如今,虛擬現實技術正被廣泛地應用在生活娛樂、衛(wèi)生醫(yī)療、航天航空、城市建設、學校教育、新聞傳播等眾多專業(yè)領域。
虛擬現實技術的基本理念雛形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③2012年起,美國媒體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新聞領域,《得梅因紀事報》的推出,標志著VR技術在新聞領域的興起?!都~約時報》、BBC、ABC News、美聯社等多家知名海外媒體都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新聞報道,制作了經典的新聞作品。例如《紐約時報》的《守夜巴黎》與《流離失所》,BBC的《筑堤尼羅河》等。我國VR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但現在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并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了開展VR技術的研究計劃。近年來,國內幾家主流媒體也紛紛創(chuàng)新新聞報道,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重大主題報道中,如澎湃新聞的《海軍70年崢嶸歲月》、央視網的《全景沉浸看報告》、新華網的《年年歲歲春運路,歲歲年年思鄉(xiāng)情》等。虛擬現實技術為主題報道帶來了全新的感官體驗,成為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的又一創(chuàng)新表達。
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媒介技術手段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人們對此感受更加深刻。將目光置于整個新聞與傳播的發(fā)展過程,每一次新媒介技術的產生都會帶來新聞呈現方式的革新。虛擬現實技術下催生出了VR新聞,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新聞的融合,提升了受眾對于新聞的感知能力。VR新聞不僅創(chuàng)新了新聞呈現形式,也給新聞傳播生態(tài)發(fā)展帶來了參考價值。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創(chuàng)新表達
融媒體時代,虛擬現實的應用為傳播領域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媒體語境。虛擬現實構建起仿真的場景,帶來了受眾在獲取新聞時感官上的變化。虛擬現實融入新聞報道,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滿足了受眾在新聞獲取中的認知需求、情感需求、娛樂需求等?,F代人注重的沉浸式體驗感在虛擬現實技術的加持下得以實現;VR新聞突破了時空距離,使受眾既能回到過去,也能穿越到未來;憑借豐富的新聞元素與色彩也使VR新聞具備美學視感;在VR新聞中受眾從觀看角度移位于參與角度,正真實現了與新聞的互動。
(一)營造在場氛圍
VR新聞最初被命名為沉浸式新聞,沉浸感成為其首要特征。沉浸的感覺仿佛讓人離開現實,進入另一種現實。VR新聞與傳統(tǒng)新聞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它不再是講述故事,而是讓受眾成為“在場”的數字化身(Digital Avatar),從而置身于故事當中進行體驗。④
2016年9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fā)射,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新浪新聞隨即推出《“舟”游天宮》及一系列可視化產品。在《“舟”游天宮》專題頁面,受眾點擊畫面里飛船內部的按鈕,就可以進入相對應的策劃欄目;點擊宇航員身份確認按鈕,畫面便會旋轉著進入太空。《“舟”游天宮》專題主頁面模擬飛船操作界面,背景是緩緩移動的漫天繁星,受眾需要自己一步一步探索,仿佛化身為宇航員去探索太空,從而獲得了真實太空場景般的沉浸式體驗。
VR新聞的沉浸體驗轉換了受眾新聞感知的方式,使受眾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選擇,站在第一視角進入新聞場景,讓人身臨其境,更易實現與新聞傳播者的情感共鳴。
(二)突破時空距離
VR新聞顛覆了傳統(tǒng)新聞第三人稱的敘事方式,允許觀眾穿越到新聞現場,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去經歷整個新聞事件。受眾作為觀看新聞的主體,在VR新聞閱讀中可以忽略時空的影響,直接實現“瞬間轉移”,進入新聞現場實現親眼見證。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帶來穿越感,是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方式與在年輕受眾中達到“破圈”傳播效果不容忽視的手段。
央視網VR新聞作品《“筑”?!罚l(fā)布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筑”?!窇肰R全景與VR航拍等方式,生產制作出了60秒一期的VR短片,受眾在移動端或PC端都可以觀看。打開《“筑”?!稸R短片,3D立體真實場景即刻映入眼簾,受眾可以通過觸控移動或轉動手機屏幕選擇變換新聞場景。例如前往庫布奇沙漠、北京地鐵、港珠澳大橋、人民大會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不需要長途跋涉,點開《“筑”?!稸R短片就能即刻體驗。
《“筑”?!稸R短片同時運用VR、AR、AI等技術融合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方式,賦予微視頻滿滿的科技感,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絕倫的報道,成功地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與發(fā)生的可喜變化。
(三)架起虛擬與現實的橋梁
不論在紙媒時代,還是網絡媒體時代,人們大多都在一維空間或者二維空間內接收新聞信息。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在傳播領域的應用,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在空間感知上發(fā)生了轉變。這種由技術帶來的改變,不但拉近了傳播者與受眾的距離,也能使受眾在虛擬現實環(huán)境中得到反饋與獲得情感認同。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央視網推出了《“疫”線VR報道》系列報道,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VR全景的觸角伸入到疫區(qū)的大街小巷,帶來了新聞就在家門口的體驗感。在報道中,受眾能夠與醫(yī)護工作者“大白”共同守護家園,平凡的英雄仿佛陪伴在受眾身邊。同時,《“疫”線VR報道》并不滿足于場景方面的展示,還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樣化處理,使報道更加引人入勝。
VR新聞的互動感帶給了受眾真正的新聞參與式體驗。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新聞的視角、聲響、場景、角色等,這極大地滿足了受眾的能動性,使新聞信息獲取更加高效與精確。
(四)匯聚多元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與新聞報道的結合并不是單一的,往往融合多種技術。XR是囊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的一種沉浸式技術,它是虛擬現實的更高級形態(tài)。圍繞虛擬現實技術賦能的重大主題報道,從生活化審美的角度切入,為人們帶來了深層次的審美愉悅和精神滿足。
新華網在2022年全國兩會報道中利用XR技術制作了融媒體產品《XR看報告:繪景未來》。在微視頻中,實景與虛景交融,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3D效果使新聞元素更加凸顯,讓人眼前一亮。新華網還應用了美術風格的技術,讓場景既有三維空間的透視感,又有卡通漫畫的質感,這種空間維度給人神奇的視覺沖擊,使人印象深刻。VR繪畫作為橫跨虛實場景又極富互動感的可視化展現形式,在新華網制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微視頻中大展身手,工作人員在首頁的第一個視頻里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情節(jié):讓一個小女孩戴著VR眼鏡在虛擬空間中繪制小火箭,也讓“繪景未來”這一主題得到更充分的體現。⑤
新華網融合美術元素、動畫元素,利用XR技術給觀眾呈上了兩會新聞大餐,其融媒體產品不僅受到成年人的認可和接受,由于其畫面色彩豐富,也吸引了低齡兒童群體的注意力。技術賦能兩會,高效地將兩會的亮點、重點通過微視頻傳達給受眾,能夠讓嚴肅的新聞變得好看,更具審美價值。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傳播問題與啟示
提升重大主題報道的影響力與創(chuàng)新報道的可視化呈現方式,虛擬現實技術功不可沒。虛擬現實技術雖使新聞可感可觸,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現階段,由于VR新聞拍攝難度大、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國內VR新聞的制作主要集中于主流媒體,對于人力、財力、技術有限的中小新聞機構而言,VR新聞可以嘗試,但不可能成為常態(tài)化的運作模式。⑥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深度”與“權威”是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賦能報道,雖然形式新穎、生動有趣,但是容易忽略對新聞細節(jié)的刻畫和對觀眾的引導,使新聞價值遺漏、新聞深度有所局限,甚至走向娛樂化。VR新聞的接收設備價格昂貴且不像手機和電腦那樣普及,操作也需要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導,這一定程度上給受眾接收VR新聞帶來了難度。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的形勢賦予了新聞傳播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新聞工作者應積極主動學習新的傳播技術和手段,并應用于新聞實踐。要打造精良的主題報道作品,技術引領是新出路,同時也應重視對新聞細節(jié)的優(yōu)化與處理,深度挖掘主題報道的新聞價值,從而更好地引導受眾理解新聞內容。技術的升級與應用離不開國家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吸引專業(yè)技術人才、研發(fā)機器設備等在VR新聞中都尤為關鍵。新華網、央視網等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的新聞作品,改進了傳統(tǒng)主題報道嚴肅與枯燥的狀況,為重大主題報道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
注釋:
①牛祿青.虛擬現實:發(fā)展現狀與未來趨勢[J].新經濟導刊,2018(Z1):34-38.
②孫振虎,李玉荻.“VR新聞”的沉浸模式及未來發(fā)展趨勢[J].新聞與寫作,2016(09):29-32.
③尤紅.VR新聞的重構特征與倫理風險[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42(04):51-55.
④徐來.“作為新聞的儀式”與“作為儀式的新聞”:VR新聞的模式突破與倫理反思[J].視聽界,2022(03):11-15.
⑤陳凱茵,魏文彬.XR看報告:走心“繪景”,展現美好“愿景”[N].新華每日電訊,2022-03-10(008).
⑥張超,丁園園.新聞業(yè)的沉浸偏向:VR新聞生產的變革、問題與思路[J].中國出版,2016(17):38-41.
作者簡介:龐惠,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李永鳳,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編輯: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