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平 胡萍
[ 作者簡介 ]
李基平,女,四川成都人,吉利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
胡萍(通訊作者),女,四川成都人,吉利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 摘要 ]
近年來,國產(chǎn)汽車行業(yè)發(fā)展迅速,出口貿(mào)易量隨之增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產(chǎn)汽車維修技術手冊說明書的翻譯體現(xiàn)出了重要價值和意義。本文基于萊斯文本類型理論中的信息類文本,以《吉利汽車維修技術手冊》中的聯(lián)合復句為研究對象,研究信息類文本下科技文本中并列復句和解說復句的英譯技巧。
[ 關鍵詞 ]
吉利汽車;聯(lián)合復句;分譯;順譯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2.063
翻譯與汽車行業(yè)的結合能打通國際大市場,也給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新的機遇,這兩者的結合意味著翻譯的理論知識能巧妙有效地被應用于汽車英語文本中,從而促進中國吉利汽車與各個國家在汽車方面的技術交流與經(jīng)濟交流。本文基于萊斯的文本類型理論中的信息類文本,以汽車維修手冊為研究對象,對比漢英語言差異,總結此類文本中聯(lián)合復句的英譯技巧,歸納幾條翻譯技巧,以期為同類型文本提供借鑒和參考。
1 ? ?漢語復句
復句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貫通全句的句調(diào)構成[1]。復句包括聯(lián)合復句和偏正復句。本文將對重點研究的聯(lián)合復句中的并列復句及解說復句進行探討。
1.1 ?并列復句
并列復句指前后分句分別敘述或描寫有關聯(lián)的幾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分句間或者是平列關系,或者是對舉關系[2]。常用的關聯(lián)詞有一邊A一邊B,一會兒A一會兒B,一方面A(另、又)一方面B,有時A有時B,又(也)A又(也)B,又(也)B,既A,是A不是B等。
例如:①在發(fā)動機低速工況時,Ⅱ(假設)②依靠兩個進氣門的升程差來加強缸內(nèi)混合氣的流動,Ⅲ(并列)③并因更充分的燃燒來達到降低排放、減少油耗、提高轉矩的目的;Ⅰ(并列)④在發(fā)動機高速工況時,Ⅱ(假設)⑤通過增加進氣門的開啟時間及升程,Ⅲ(因果)⑥使發(fā)動機獲得更高的動力輸出。
1.2 ?解說復句
解說復句指分句間有解釋和總分兩種關系。解釋關系的后頭分句對前頭分句進行解釋;一般不用關聯(lián)詞語,也有少數(shù)在后一分句單用“即、就是說”等關聯(lián)詞語[3]。
例如:①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Ⅰ(解說)②由于制造誤差和長期使用后的磨損,Ⅱ(因果)③發(fā)動機之間存在差異。
2 ? ?漢語復句英譯
漢語復句主要包含并列復合句及解說復合句,難點存在于劃分多重復句語義層,辨別第一語義層,準確找到隱含語義關系詞?;跐h英語言差異,漢語并列復合句常用分譯的翻譯技巧,漢語解說復合句常用順譯的翻譯技巧。
2.1 ?并列復句英譯
漢語并列復句難點在于劃分多重復句語義層,辨別第一語義層,準確找到隱含語義關系詞。
例1:①在發(fā)動機低速工況時,Ⅱ(假設)②依靠兩個進氣門的升程差來加強缸內(nèi)混合氣的流動,Ⅲ(并列)③并因更充分的燃燒來達到降低排放、減少油耗、提高轉矩的目的;Ⅰ(并列)④在發(fā)動機高速工況時,Ⅱ(假設)⑤通過增加進氣門的開啟時間及升程,Ⅲ(因果)⑥使發(fā)動機獲得更高的動力輸出。
Translation: When the engine works under a low-speed condition, the flow of the mixture in the cylinder is strengthened by the lift difference of the two intake valves, aiming for emission reduction, fuel saving and torque boost by burning more completely. When the engine works under a high-speed condition, it manifests higher power output by increasing the opening time and lift of the intake valves.
分析:第一語義層有語義標志符號“;”,為并列復句,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合句類型,因此本句為并列復合句。本句闡釋了發(fā)動機在低速工況和高速工況兩種情況的工作狀態(tài)。翻譯難點包括正確劃分語義層,準確翻譯專業(yè)術語,如進氣門和升程。本句共有6個分句、3個語義層。
第一語義層由語義標志符號“;”連接的分句①-③和分句④-⑥,為并列復合句,解釋了發(fā)動機在低速工況和高速工況兩種情況下的工作狀態(tài)。第二語義層由隱性的語義詞“如果……就……”連接的分句①和②以及分句④和⑤,為假設復合句,闡明了如果發(fā)動機處于低速工況時,是依靠進氣門的升程差來加強氣體的流動;如果發(fā)動機處于高速工況時,是通過增加進氣門的開啟時間及升程來提高動力輸出。第三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并”連接的分句②和分句③,為并列復句,闡明了依靠兩個進氣門的升程差來加強缸內(nèi)混合氣的流動,并且因為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燒來達到降低排放、減少油耗、提高轉矩的目的;另一個第三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使”連接的分句⑤和分句⑥,為因果復句,闡明了增加進氣門的開啟時間及升程是發(fā)動機獲得更高動力輸出的原因。
根據(jù)劃分的語義層可知,分句①-③和分句④-⑥為并列關系。原文可知,分句①-③和分句④-⑥分別講述了發(fā)動機在低速工況下和高速工況下的兩種工作狀態(tài)。不像漢語那樣喜歡詞語和結構的整體勻稱,成雙成對和對偶排比,英語比較喜歡詞語和結構的主從分明和長短交錯[4]。因此,本句運用分譯翻譯技巧,將①-③和④-⑥進行分譯,并列的兩個部分單獨成句,從并列處斷開為兩個句子進行翻譯。
例2:①若故障碼說明為某電路電壓過低,Ⅱ(假設)②指的是該電路中有可能對地短路;Ⅰ(并列)③若故障碼說明為某電路電壓過高,Ⅱ(假設)④指的是該電路中有可能對電源短路;Ⅰ(并列)⑤若故障碼說明為某電路故障,Ⅱ(假設)⑥指的是該電路中有可能存在斷路或存在多種線路故障。
Translation: If the fault code shows a low voltage, a short circuit to ground is highly possible. If the fault code indicates a high voltage, it is likely to be a short circuit to the power supply. If the fault code demonstrates a circuit failure, a broken circuit or a variety of circuit failures probably exist.
分析:第一語義層有語義標志符號“;”,為并列復句,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合句類型,因此本句為并列復合句。本句闡釋了故障碼在三種情況下分別對應的電路問題。翻譯難點包括正確劃分語義層。本句共有6個分句、2個語義層。
第一語義層由語義標志符號“;”連接的分句①-②,③-④和分句⑤-⑥,為并列復合句,解釋了三種故障碼所代表的不同電路問題。分別為電路電壓過低的故障碼是指該電路中有可能對地短路,某電路電壓過高的故障碼是指該電路中有可能對電源短路,某電路故障的故障碼指的是該電路中有可能存在斷路或存在多種線路故障。第二語義層由語義詞標志詞“若”連接的分句①和分句②,分句③和分句④,分句⑤和⑥,為假設復合句,闡明了在三種故障碼情況下所存在的電路問題。
根據(jù)劃分的語義層可知,分句①-②,分句③-④,分句⑤-⑥分別為并列關系。原文可知,不同的故障碼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電路問題,分句①-②,分句③-④,分句⑤-⑥分別講述了三種故障碼所代表的不同電路問題。同樣,本句運用分譯翻譯技巧,將分句①-②,分句③-④,分句⑤-⑥進行分譯,并列的三個部分單獨成句,從并列處斷開為斷成兩個句子進行翻譯。
2.2 ? 解說復句英譯
漢語解說復句難點在于劃分多重復句語義層,辨別第一語義層,準確找到隱含語義關系詞。
例1:①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Ⅰ(解說)②由于制造誤差和長期使用后的磨損,Ⅱ(因果)③發(fā)動機之間存在差異。
Translation: Adaptive adjustment of the ignition ang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engines because of manufacturing errors and abrasion after long-term usage.
分析:第一語義層有語義標志符號“:”,為解說復句,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合句類型,因此本句為解說復合句。本句闡釋了進行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的操作原因。翻譯難點包括正確劃分語義層,準確英譯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本句共有3個分句、2個語義層。
第一語義層由語義標志符號“:”連接的分句①和分句②-③,為解說復合句,解釋了為什么要進行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的操作。第二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由于”連接的分句②-③,為因果復合句,闡明了發(fā)動機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是由于制造誤差和長期使用后的磨損導致的。
根據(jù)劃分的語義層可知,分句①和分句②-③為解說關系。漢語注重話題,英語突出主語和主題句。由原文可知,本句的話題“適應性調(diào)整點火角”也是本句的主題,因此本句采用順譯的翻譯技巧,按照原文順序,依次翻譯。
例2:①M7系統(tǒng)自學習方法為,Ⅰ(解說)②打開點火開關,Ⅱ(轉折)③但不要馬上起動發(fā)動機,Ⅲ(解說)④等待5s后,Ⅳ(順承)⑤再起動發(fā)動機。
Translation: Self-learning method of the M7 system requires users to open the ignition switch, wait for the 5 seconds, and start the engine, instead of starting it immediately.
分析:第一語義層有語義標志詞“為,即”,為解說復句,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合句類型,因此本句為解說復合句。本句闡釋了M7系統(tǒng)自學習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翻譯難點包括正確劃分語義層。本句共有5個分句、4個語義層。
第一語義層由語義詞“為,即”連接的分句①和分句②,為解說復合句,解釋了M7系統(tǒng)自學習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第二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但”連接的分句②和分句③-⑤,為轉折復合句,闡明了在打開點火開關時,不要馬上啟動發(fā)動機。第三語義層由隱形語義標志詞“即”連接的分③和分句④,為解說復合句,闡明了在打開點火開關時,應該等待5秒以后,不要馬上啟動發(fā)動機。第四語義層由語義詞“再”連接的分句④和分句⑤,為順承復合句,解釋了等待5秒以后再起動發(fā)動機。
根據(jù)劃分的語義層可知,分句①和分句②-⑤為解說關系。漢語注重話題,英語突出主語和主題句。由原文可知,本句的話題“自學習方法”也是本句的主題,因此本句采用順譯的翻譯技巧,按照原文順序,依次翻譯。
例3:①拆下傳動帶,Ⅰ(解說)②是指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傳動帶張緊器,Ⅲ(目的)③以使傳動帶松弛;Ⅱ(順承)④然后拆下傳動帶,Ⅳ(順承)⑤再慢慢放回張緊器,Ⅲ(目的)⑥使張緊器完全松弛。
Translation: The removal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that the tensioner should be rotated slowly and clockwise to slack the belt, and then the conveyor belt should be removed and the tensioner should be replaced to fully slack the tensioner.
分析:第一語義層有語義標志詞“是指”,為解說復句,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合句類型,因此本句為解說復合句。本句闡釋了怎樣拆下傳動帶。翻譯難點包括正確劃分語義層。本句共有6個分句、4個語義層。
第一語義層由語義詞“是指”連接的分句①和分句②-⑥,為解說復合句,解釋了拆下傳動帶是指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傳動帶張緊器。第二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然后”連接的分句②-③和分句④-⑥,為順承復合句,闡明了待傳動帶松弛以后,即可拆下傳動帶。第三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以使”連接的分句②和分句③以及分句⑤和分句⑥為目的復合句,闡明了往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傳動帶張緊器的目的,是使傳動帶松弛以及慢慢放回張緊器的目的是使張緊器完全松弛。第四語義層由語義標志詞“再”連接的分句④和分句⑤,闡明了拆下傳動帶之后緊接著慢慢放回張緊器。
根據(jù)劃分的語義層可知,分句①和分句②為解說關系。漢語注重話題,英語突出主語和主題句。由原文可知,本句的話題“傳送帶”也是本句的主題,因此本句采用順譯的翻譯技巧,按照原文順序,依次翻譯。
3 ? ?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漢語并列復句及漢語解釋復句的翻譯技巧。首先,仔細閱讀和分析至少三次,通順理解原文。其次,劃分多個語義層,確定第一個語義層(第一語義層決定漢語復句類型),確認第一語義層的隱形語義關系。文本類型理論為翻譯技巧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要達到令人滿意的翻譯效果還有很多困難。通過本文論述,希望能為漢英汽車維修技術翻譯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伯榮.現(xiàn)代漢語·下(第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31.
[2]梁春媚.科技翻譯中的翻譯腔:表現(xiàn)形式及應對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14,3(27):9-12.
[3]李創(chuàng).通信專利漢譯英中無主語句的處理[J].中國科技翻譯,2021,3(34):5-7.
[4]連淑能.英譯漢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
[5]王劍娜.汽車工程英語詞句特征及漢譯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21,1(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