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中有諸多傳誦至今的優(yōu)秀篇章。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掀起了學習漢語、傳誦中華經典的熱潮。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口語教師,我深知,職業(yè)教育要取得高質量發(fā)展,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橙語堂”語言藝術團在2020年、2021年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中均榮獲全國中學生組一等獎。在比賽進程中,我們有收獲也有思考。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文化基礎不扎實、學習習慣欠佳等,整體文學修養(yǎng)不高。普通話是傳誦經典的基礎,南北方語音差異也給誦讀經典增加了難度。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將經典誦讀在中職學校推廣開來,達到“人人心中有經典,經典傳誦人人行”的目的,是本文探究的內容。
一、學習發(fā)音技巧,提高聲音審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情況: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如《紅樓夢》中黛玉進賈府,正和賈母等人交談,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笑聲傳來,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短短一句話,就將王熙鳳潑辣的性格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優(yōu)秀的語言駕馭能力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的重要性。反觀學生:當眾講話緊張、結巴,聲、韻、調缺失,語言表達不流暢等問題,都需要在語言課堂和學校社團活動中加以鍛煉。
普通話語音的規(guī)范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規(guī)范使用普通話顯得尤為重要。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相比于淮河以北的北方方言區(qū),南方方言區(qū)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最常見的是平翹舌音不分。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發(fā)現(xiàn),平翹舌是一個認知和習慣的問題,學生如果按照正確的發(fā)音方式糾正練習,很快就可以掌握。平舌音可以通過舌尖前部輕輕抵住齒背形成阻礙,避免過多的舌尖部位抵住齒背,并且不能把舌尖夾在上下齒中間,盡量將前音往后發(fā),舌尖一碰就走,避免聲音笨拙而產生噪音。翹舌音也叫舌尖后音,發(fā)音時舌尖后移和上齒齦或硬腭前部構成阻礙,舌尖微微翹起發(fā)音。除阻時,要有一種舌尖向前除阻的感覺,避免舌頭向后移動過多或者產生卷舌情況。
除此之外,n、l、r的發(fā)音也是易錯點。n是濁鼻音,它的成阻方式是舌尖抵住上齒齦,軟腭下降,打開鼻腔通道,除阻發(fā)音時大部分氣流從鼻腔流出。l是濁邊音,它的發(fā)音要領是舌尖輕輕抬起抵住上齒齦的后部,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道,除阻發(fā)聲時舌頭放松,適當咧開嘴唇,使氣流從舌頭兩邊通過。r是舌尖后音,發(fā)音時舌尖輕輕翹起,不要過于靠后,在接近硬腭的前端留一個間隙,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道,同時r是舌尖后濁擦音,聲帶需要震動,所以喉部不要過度用力,氣流從縫隙沖出時聲帶震動并保持向前除阻的感覺。
發(fā)音的精細程度決定了聲音的清晰程度。當我們可以清晰發(fā)出字音之后,感情的處理就變得非常重要。為了增強聲音的感染力,我們可以通過氣泡音來放松喉部肌肉,也可以通過口部操來提高唇舌靈活度和力度,保持口鼻同時吸氣,避免雜音的產生。
二、處理作品,表達情感
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時常在耳邊回響。作為聽眾,我們可以從平平仄仄中領悟文章的感情色彩和哲學道理;而作為作品傳遞者,我們就需要通過備稿技巧和表達技巧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在備稿時,一是要劃分層次,理清作品結構,為完整、準確、清晰地表達作品內容打好基礎。二是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準確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三是要有充分的體驗和豐富的想象力。要喚起聽眾的感情,朗讀者必須仔細品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在感受作品的同時發(fā)揮想象,使作品內容活起來,從而打動聽眾。四是要明確作品的感情色彩,并通過情景再現(xiàn)、內在語、對象感、觸發(fā)情感等內部技巧和停連、重音、語氣、節(jié)奏等外部技巧來充分表達情感。
語氣的豐富多彩決定了聲音形式的千變萬化,具體的色彩要通過具體的聲音形式表現(xiàn)出來,總體要求是從內容出發(fā),以準確、具體的思想感情作為依據(jù),通過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虛實、明暗、剛柔、粗細、厚薄的對比來調整聲音的張力和彈性,達到情感表達的目的。
語氣色彩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愛——氣徐聲柔造成溫和感,口腔寬松,氣息深長;憎——氣足聲硬造成擠壓感,口腔緊窄,氣多阻塞;喜——氣滿聲高有跳躍感,口腔積極輕快,氣息順暢;悲——氣沉聲緩,有遲滯感,口腔沉重,氣息似渴;懼——氣提聲凝,有緊縮感,口如冰封,氣息倒流;怒——氣粗聲重,有震動感,口腔如鼓,氣息如椽;疑——氣細聲黏,有遲疑感,口腔欲松還緊,氣息欲斷還連;等等。各種色彩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是互相交叉、重疊的,但在綜合中又是有主次的,在語言表達過程中要注意比例的調配。
三、用心吐字,用愛發(fā)聲
情感的表達基于對作品的分析。學生通過普通話語音基礎的訓練調整后,需要對經典誦讀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提高文學修養(yǎng)?!把叛詡鞒形拿?,經典浸潤人心”,經典文化的浸潤對當代青年而言舉足輕重。誦讀經典、傳承文明是時代贈予中華兒女的寶貴財富,更是黨和國家賦予青年的責任和擔當。擁有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fā)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近年來,職教改革是國家轉型升級的重要決策,是加強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力度的風向標。我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秉持立德樹人的育人初心,著力提高學生各項專業(yè)技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職業(yè)素養(yǎng),打造一批有文化素養(yǎng)、有教育情懷、有赤誠初心、有堅定信念的教育工作者。
通過參加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我校優(yōu)秀學生代表深刻感受到中華經典篇目強大的精神內涵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對經典誦讀作品的背景剖析和情感表達過程也給學生帶來多維度、深層次的全新體驗。為了傳承和發(fā)揚中華經典文化,“講好中國話”和“講好中國故事”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經之路。堅持用心吐字、用愛發(fā)聲的中華少年也必將在傳播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道路上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欄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