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曉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重要部分,它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因、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任。部編教材更加強調古詩文教學,增加了適合初中教學的新選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核心因素為教師對教學目標定位不當,把握不準,導致教學方向不明;同時教學視野太窄,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由此基于能力層級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目標進行探索大有必要。
(一)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的關系
初中學段文言文的課程目標是“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評價建議”對于古詩文教學的評價表述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方向和靈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追溯到課程標準,明確總體目標與要求,從整體解讀教材出發(fā),逐步分解,有序落實相關的知識與能力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學目標的設置實施注重探求教學策略路徑,找到切合學生實際的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讀懂淺易文言文,從中吸收傳統(tǒng)文化營養(yǎng),提升文化品位。
(二)部編教材與學科目標的關系
部編教材作為課程目標的物化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全國自2017學年開始使用部編教材,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jù),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結構。雙線結構組元,既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重視主流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保證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本訓練,使得文言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序列清晰;又讓學科的學習行為、必備的關鍵能力、適當?shù)膶W習策略等若干基本學科素養(yǎng)訓練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在不同的教學單元內容中,使得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培養(yǎng)訓練更為清晰。這些特點也體現(xiàn)在文言文教學中。從單元導語、預習提示、習題設置等方面可以看出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知識,掌握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體現(xiàn)課程目標的要求。根據(jù)對部編教材文言文選文年級編排形式、篇目特點、教學側重點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部編教材在不同學段體現(xiàn)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特點。
如七年級的文言文分散在各單元,上冊有《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論語〉十二章》《誡子書》《狼》等選文,下冊有《孫權勸學》《賣油翁》《陋室銘》《愛蓮說》《河中石獸》等選文。選文大多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易懂,形象鮮明,故事性強。起始年級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給學生誦讀、理解、背誦的方法。八年級每冊集中兩個單元的編排,上冊有《三峽》《與謝中書書》《愚公移山》《周亞夫軍細柳》等8篇文章;下冊也有8篇文章,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等。這些文章有情趣,有理趣,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了古人的哲思與情懷。在整個初中階段,八年級文言文篇數(shù)多,知識點也相應增多,閱讀難度明顯增大。這一階段是學生增強積累,訓練能力的關鍵階段。九年級每冊集中兩個單元的編排。上冊選文有《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等;下冊有《魚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等選文。其特點取材范圍廣,涉及寫景散文、說理散文、人物傳記等。難度比七年級、八年級加深,生僻字詞、文學典故明顯增多。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背景理解文章深層意蘊,進行歸納、比較、回顧,在系統(tǒng)中強化記憶,在比較中理解、掌握、提升。
(三)考查內容與考試評價目標的關系
結合《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往《廣東省中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學科考試大綱》對文言文的考查內容主要有兩部分?;A部分的內容包括:(1)默寫大綱規(guī)定的文言課文名句;(2)了解課文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識。閱讀部分的內容包括:(1)常見詞語的理解;(2)文言文句子的翻譯;(3)文言文基本內容的理解;(4)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近兩年取消了考試大綱,從2020年及2021年廣東中考文言文命題情況看,新中考文言文的命題呈現(xiàn)出以下趨勢和特點:一是課內考查的范圍擴大,由必背篇目擴大到所有篇目;二是題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主觀題更重能力的考查;三是注重知識的勾連、能力的遷移,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內外兼顧,課內外比較。
例如,2020年廣東省中考的課內文言文和課外文言文閱讀獨立考查。課內文言文《富貴不能淫》是教材新增的篇目。第一題考查一詞多義,“誠”“志”“謂”“屈”選自課內8篇文言文。課外文言文詞語理解選詞與課本的勾連。內容理解部分課內外文言文都從人物形象的角度獨立命題,沒有勾連。2021年廣東省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在最后一題有了改變,從比較閱讀的角度命題:“曹劌和陶侃在指揮作戰(zhàn)方面有哪些共同點?”“李根和孔坦在戰(zhàn)事中各自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兩小題都將兩篇文章的內容進行比較,對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中考文言文命題也呈現(xiàn)了相似的趨向。
(四)初中和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需要
初中作為小學和高中兩個學段的過渡階段,同時又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文言文的起始階段,學生的文言素養(yǎng)可塑性極強。比較初中和高中課程標準對于初中文言文教學目標要求,可明確初高中課標之間缺乏有效鏈接。初中語文文言文部分教學目標,表述簡略,可操作性不強。而高中階段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極大的提升,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難度成跨越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學生從初中階段文言文淺層學習提升到高中階段的深層學習,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要有漸進的過渡和知識、方法的準備。例如,初中課程標準并不刻意要求學生掌握文言文背后的語法基礎知識;而高中階段要求學生理解文言內容,還要理解字詞句的具體語法意義,掌握基本實詞、虛詞、特殊用法、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并能夠熟練掌握、靈活遷移。從銜接的角度看,激發(fā)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初中文言文教育的核心內容。所以不同年級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文言文教學目標設置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充分尊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故而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時不僅要認真研讀課標、文本,更要立足學情,全面助力學生成長。
教學目標的設定基于課程目標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它是課程目標在教學行為中的具體放大延伸?;谝陨蠋追矫娴囊罁?jù),從不同的能力層級分類,設定初中文言文具體教學目標。初中文言文目標維度可分為文言積累、文學審美、文學思維、文化傳承四個方面,四個方面又可以分解為不同的能力層級。
(一)文言積累
1.詞語識記
其內容包括:(1)默寫教材背誦的文言文名篇名句;(2)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3)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90個);(4)積累常見虛詞,如“而”“乃”“其”“為”“以”“于”“者”“也”等;(5)積累文言現(xiàn)象,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等)等;(6)把握文言文特殊文體特點,如“銘”“說”“記”“書”“贈序”“表”等。
2.內容理解
其內容包括:(1)理解重點實詞的含義,體會文言虛詞在關聯(lián)文意、傳達語氣等方面的作用;(2)正確、通順地翻譯句子;(3)在疏通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基本內容。
3.分析綜合
文言文教學要主抓文言詞語內涵的分析理解,重視譯文的準確。識記文言詞語,翻譯文言句子都要充分考慮語境,盡量避免生硬的語法分析。其內容包括:(1)梳理文章思路,歸納主要內容、概括段落或者中心意思;(2)分析文言文的觀點、感情和態(tài)度;(3)分析文言文重點語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文學審美
鑒賞評價內容包括:(1)揣摩關鍵語句,感受文言表達的簡潔之美;(2)分析文章在材料組織、表現(xiàn)手法、表情達意等方面的特點,把握文中寫作特色,欣賞作者的寫作藝術;(3)知人論世,通過了解作者人生經歷和寫作背景,探究文章內涵,把握人物形象,提高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4)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用歷史眼光審視作品當代意義。
(三)文學思維
學會寫作方法(如表現(xiàn)手法、謀篇布局、說理技巧等),并在寫作實踐和日常交際中合理借鑒。
(四)文化傳承
通過文化浸潤達到文化傳承目標。具體內容包括:(1)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2)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古人的責任感與擔當精神,從作品中受到啟發(fā)并形成對社會、人生的正確態(tài)度;(3)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科學、精準的教學目標為起點,探究文言文初高中銜接的契合點,為學生文言文學習提供支架,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能力,為學生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廣東順德德勝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