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前
史學界目前對太平天國教育和科舉制度的研究相對薄弱,特別是對基礎(chǔ)教育制度的研究,只有簡又文先生在其《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之“科舉考”篇中盛贊:“至于普及教育一點,尤為天朝鄉(xiāng)土政治中之至大特色……如果革命成功,其課程必改進,教科書必增加,而其教師亦必另聘有才者專任無疑……這真是太平天國文化之特別高優(yōu)點,與其革命意義之偉大處?!雹俸営治?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上[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390.他特別肯定太平天國推出的啟蒙讀物《幼學詩》的價值,認為其“特別注重個人于各方面之倫理關(guān)系,包括神天、基督及五倫等以及人格、身心的修養(yǎng)……其內(nèi)容思想清靜,教理純正,道德倫理觀念尤為崇高,而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涵有儒家精華,甚至道學奧義”②簡又文.太平天國全史:中冊[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62:1328.。酈純先生則在論及《天朝田畝制度》時指出,“(太平天國)社會基本上還是一個小農(nóng)經(jīng)濟社會,客觀上不具備全體童子都得受一定限度教育的條件”③酈純.太平天國制度初探[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63:438.,因此,“《天朝田畝制度》所規(guī)定的教育制度只是一種理想,如同土地綱領(lǐng)一樣,事實上并未實行。不過,這種理想如果實行,不管太平天國在制訂時的主觀意圖如何,客觀上必然發(fā)生一定限度內(nèi)普及教育并給女子打開教育之門的結(jié)果”①酈純.太平天國制度初探[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63:439.。
上述結(jié)論均預(yù)設(shè)太平天國教育制度在太平天國取得革命勝利之后的光明前景,這一研究價值取向很容易忽略對具體歷史實踐本身的科學分析。事實上,太平天國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基礎(chǔ)教育制度,太平天國科舉制度也沒有建立在基礎(chǔ)教育制度之上。對太平天國基礎(chǔ)教育和科舉制度的研究理應(yīng)以實證研究為基礎(chǔ)。筆者不揣淺陋,擬以上述思路為線索,全面考察太平天國基礎(chǔ)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演進,以期增加史學界對太平天國史及中國近代教育史的學術(shù)認知。
《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禮拜堂,兩司馬教讀舊遺詔圣書、新遺詔圣書及真命詔旨書?!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22.這說明太平天國在制度設(shè)計中,規(guī)定啟蒙教育以宗教知識為主要內(nèi)容,由最基層行政官員兩司馬具體承擔。
但是,這一制度其實并沒有真正落實過。主管教育事業(yè)方面,太平天國前期曾設(shè)立過育才官一職。據(jù)《賊情匯纂》:“賊選偽試進士,充各偽王府教讀,間封育才官,使出踞地方,采訪賢才?!雹壑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95.清朝情報機構(gòu)將之歸類于“偽官不常置,及隨時點派者”之屬④同③。??梢娺@一職官尚處于草創(chuàng)時期,而且其職責似乎并非主管教育事業(yè),而是或侍讀首義諸王,或外訪賢才。但是,據(jù)滌浮道人《金陵雜記》“偽育才官前封偽育嬰官,有正副,將真賊之子姪輩,并擄得各省孩童,名為娃崽,令其自行送入此館,令通文理者教習讀該逆所撰妖書”⑤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621.,以及王永年《紫蘋館詩抄》“學塾曰育才館”⑥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6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393.,則又說明育才官是太平天國官方教育機構(gòu)育才館,或育才書院的主官。同時,這一教育機構(gòu)有貴族子弟學校的性質(zhì)。另據(jù)張汝言《金陵省難紀略》“設(shè)育才書院,延師教各官子弟讀,名育才館”⑦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709.,說明其主要以太平軍貴族子弟為教育對象。
太平天國后期學校教育是否仍然沿襲前期育才館學校教育暫付闕如。但是,據(jù)楊篤信牧師1861年報告稱:“(天京)城內(nèi)和郊區(qū)都有學校。我訪問的一所學校共有14 名男孩。課本是天王的著作。在我看到的其他課本中,有一種三字經(jīng)。”⑧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86.這可以證明后期天京仍然設(shè)立有與前期育才館類似的官方教育機構(gòu),但學生只有區(qū)區(qū)十余人,說明其教育對象范圍狹窄,應(yīng)該仍然是貴族子弟學校性質(zhì),而且其主要教育內(nèi)容是講授洪秀全的基督教教義。甚至幼天王洪天貴福的啟蒙教育也是如此,據(jù)其自述:“老天王叫我讀天主教的書,不準看古書,把那古書都叫妖書,我也是偷著看這三十多本,所以古書各色也還記得幾種?!雹崃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二[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33.
除了學校教育,據(jù)艾約瑟牧師在南京淳化鎮(zhèn)一位太平軍將領(lǐng)家中看到:“他們領(lǐng)來了他的兒子,一個11歲的天真活潑的男孩。他在一名家庭教師的幫助下學習天王出版的宗教書籍。我要他將正在讀的書本拿來,他應(yīng)聲而去,隨即從書房返回,拿來三字經(jīng)和天條書。毫無疑問,洪秀全的著作被廣泛用作部下的家庭讀物?!雹倭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78.這表明,太平天國似乎同時存在家庭教育。太平天國還在軍隊設(shè)有專門人員從事啟蒙教育。據(jù)寥村遁客《虎窟紀略》:“不論男女,見之即擄……稍通文理者,使之教小長毛識字,或為之書記?!雹谔K州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江蘇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太平天國史料專輯:中華文史論叢增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
太平天國的啟蒙教育讀物是官方出版的《三字經(jīng)》,早在開國時期即刊印出版。該書重點宣揚太平天國意識形態(tài)中上帝創(chuàng)世紀神話,如“皇上帝,造天地,造山海,萬物備。六日間,盡造成,人宰物,得光榮”③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25.;耶穌贖罪神話,如“皇上帝,憫世人,遣太子,降凡塵,曰耶穌,救世主,代贖罪,真受苦”④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26.;以及洪秀全受上帝差遣下凡誅妖建立太平天國的神話,如“上帝怒,遣世子,命下凡,先讀史,丁酉歲,接上天,天情事,指名先,皇上帝,親教導,授詩草,賦真道,帝賜印,并賜劍,交權(quán)能,威難犯”⑤同④。。在此基礎(chǔ)上,該書提出具體以正身為原則的道德規(guī)范:“小孩子,正其身,正是人,邪是鬼。小孩子,求不愧,帝愛正,最惡邪。小孩子,慎莫羞,皇上帝,眼恢恢,欲享福,煉正來?!雹拗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27.這也是洪秀全在早期宗教著作《百正歌》中提倡的道德精神。該書引得部分西方訪問者的好評,如據(jù)1853年5月11日英國公使文翰(舊譯濮亨)致函克拉蘭登伯爵所述:“幼學詩不失為一部好書,其中文字句句皆足為基督教傳教師所當采納而作為傳道冊子以利中國人者。”⑦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916.但也有西方訪問者如艾約瑟牧師對之不以為然,他批評指出:“在普通教育方面,它們無論怎樣都不能取代中國的古典經(jīng)書或三字經(jīng)以外的任何書籍。假如他(洪秀全)征服了全國并建立起和平,這些書只能作為太平天國所奉行的宗教體系的指導性書籍,它們不能也不適宜構(gòu)成一個全民教育的基礎(chǔ)。”⑧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78.
現(xiàn)有史料表明,太平天國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基礎(chǔ)教育制度,無論是其倡導的宗教教育,還是世俗教育,均沒有實現(xiàn)制度化。同時,其教育內(nèi)容只局限在宗教意識形態(tài)一隅。太平天國的受教育權(quán)利只屬于太平軍貴族,不能普及一般民眾,少數(shù)貴族子弟學校不足以支持全民教育體系。太平天國始終沒有表現(xiàn)出建立全民教育體系,特別是基礎(chǔ)教育的行政意向。太平天國始終沒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植根于基層社會的基礎(chǔ)教育制度,使得太平天國的城鄉(xiāng)社會缺乏上下貫通的聯(lián)動機制。一方面,太平天國沒能實現(xiàn)其在《天朝田畝制度》中規(guī)劃的由最基層的鄉(xiāng)官行使道德宣講和民風教化的意識形態(tài)灌輸職能,其基礎(chǔ)教育制度的缺失則勢必影響其對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另一方面,上述基礎(chǔ)教育制度缺失的現(xiàn)狀,也勢必影響太平天國政權(quán)以科舉為手段選拔急需人才的效果。反觀清朝直接繼承歷代中原王朝教育制度的成果,不僅強化基礎(chǔ)教育制度的儒家道德教化功能,而且使之成為科舉制度的基礎(chǔ)。清朝基礎(chǔ)教育制度因此為其科舉制度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同時科舉制度吸納的各民族人才又維護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梢?,與清朝科舉制度相比,太平天國基礎(chǔ)教育制度的缺失不僅影響了其科舉制度的效率,也成為影響其與清朝戰(zhàn)爭成敗的原因之一。
史學界目前對太平天國科舉制度的研究,相對于教育制度本體,有較多關(guān)注,如商衍鎏先生在其《太平天國科舉制度考試紀略》中提出:“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于政治方面打擊了封建專制,改良社會……一時除舊布新,顯見得有擺脫數(shù)千年封建枷鎖的氣象。惟對歷代封建帝王束縛知識分子的科舉,則尚沿襲舊制,而頒行開科考試的政令?!雹偕萄荟?太平天國科舉考試紀略[M].北京:中華書局,1961:1.換言之,他并不認為太平天國科舉制度有任何創(chuàng)新意義。而酈純先生認為“太平天國的考試制度不脫科舉窠臼,八股試士,是一缺點。但廢除門第、出身等種種封建限制,使人人皆得應(yīng)考,在考試制度上也發(fā)揮了平等精神,卻是一大改革,比之清制,仍較進步”②酈純.太平天國制度初探[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63:474.,則肯定了其不拘資格的一面。
據(jù)史料記載,太平天國早在永安建制時期即開科取士。據(jù)丁守存《從軍日記》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十八日記:“進(永安)州署,見賊于署外張貼偽文甚多……又有萬壽詩聯(lián)考取名次榜一紙,計四十余人,第一名則馮云山也?!雹厶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1:310.只是此記載系孤證,尚沒有其他史料佐證,因此難以確認此事是否為太平天國科舉的開端。
太平天國前期,科舉制度的運轉(zhuǎn)始終處于試驗和變動之中。綜合各種信息,大略可知前期科舉分京試、省試、縣試三級。其中,京試由于首義諸王均可以以自己名義組織科舉,故往往以天試、東試、北試、翼試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且始終沒有形成制度化。據(jù)《賊情匯纂》,與科舉相關(guān)的職官有天試正副提考、東試正副掌考、北試正副掌考、翼試正副掌考、湖北正副掌考、安徽正副掌考,均為“不常置及隨時點派者”④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95.,恰可證明太平天國科舉制度尚未成型,處于草創(chuàng)和試行階段。
前期京試概貌,據(jù)《賊情匯纂》,京試“會試元甲三人,取中者為狀元、榜眼、探花,封偽指揮職,次甲無定數(shù),取中者為翰林,封偽將軍職,三甲亦無定數(shù),取中者為進士,封偽總制職”⑤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11.。這段史料未說明上述三甲究竟是哪一種考試,或許任一考試都如此設(shè)置。由于天京首義諸王均有資格組織科舉考試,因此京試各試即以各王生日當月某日作為試期。據(jù)《賊情匯纂》:“其試以各渠賊生日為期:石達開二月生,試期以初一日為翼試,韋昌輝六月生,試期以二十日為北試,楊秀清八月生,試期以初十日為東試,洪秀全十二月生,試期以十月初一日為天試,以其子乃十月生也。一年凡四試?!雹拗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12.總之,“其試亦無常,試期并不循例矣”⑦同⑥。。除了文試,太平天國為了適應(yīng)戰(zhàn)爭需要,同時還開設(shè)武試。據(jù)《賊情匯纂》:“甲寅二月陷江寧省,因佐將乏人,故又開武科,以四月初一日為鄉(xiāng)試……屆期佐天侯赴教場校閱,先試馬上箭五枝,次試步下箭三枝,無后場,技藝當日完場,應(yīng)試者三百余人,皆各衙牌刀手,取中……為武舉。十五日,韋賊赴教場校閱,謂之會試,加上馬上炮三聲,取中……為武進士。”⑧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13.
其他各家記載與上述清朝情報機構(gòu)無甚出入。據(jù)謝介鶴《金陵癸甲紀事略》:“賊各偽王生日,先期進貢院考試,出題如東王九千秋,真道豈與世道相同等語?!雹嶂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658.另據(jù)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點狀元”一首:“八月號東試,十月號天試。正月及二月,北試翼試又相繼。六閱月耳四狀元,唾手功名太容易,一稱元,二稱次(謂一甲二甲,為元甲次甲),傳臚以下皆翰林,會元以下皆進士(葉三甲第一為會元)?!雹庵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738.再據(jù)李圭《金陵兵事紀略》:“洪逆父子生日俱賜宴,畀以金牌,皆先期逼人入貢院考試。洪逆為正試,東賊則東試,余仿此。所取偽狀元、榜眼、探花、傳臚各一,偽翰林數(shù)十,偽進士倍之?!雹僦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60.
楊秀清在前期政治中的僭越獨尊地位,在科舉中也有表現(xiàn)。如汪堃《盾鼻隨聞錄》:“楊逆生日逼人考試,論題:‘真道豈與世道相同’;文題:‘皇上帝是萬郭大父母,人人是其所生,人人是其長養(yǎng)’。詩題:‘四海之內(nèi)皆東王?!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99.另據(jù)《時聞叢錄》之《孫亦恬金陵被難記》:“楊秀清諭:‘本帥等皆大漢之人,讀大圣之書,豈受滿賊之爵位……我定金陵之后,議定考試,開科取士?!雹厶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112.再據(jù)李濱《中興別記》卷九:“偽科之舉,始偽東王楊秀清生日也。后偽天王洪秀全及韋、石諸酋生日每舉之。試于貢院,題出偽書,如時藝題有曰真神獨一皇上帝,又崇拜皇上帝。論題有曰真道豈與世道相同,說題有曰四海之內(nèi)皆東王,試賊題亦類此。錄取者約百余人,僭擬廷試,傳臚,張榜,有狀元、榜眼、探花、翰林、進士名稱?!雹芴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資料匯編:第2冊上[M].北京:中華書局,1979:148.以上史料均說明,楊秀清不僅在實際政治運作中凌駕于洪秀全之上,在科舉上也處處表現(xiàn)出唯我獨尊的傾向。
前期京試考試內(nèi)容,自然是以太平基督教為主要內(nèi)容。太平天國天歷甲寅四年(1854年)五月二十三日東王在回答英國公使問詢的誥諭中宣布:“天京考試,皆從上帝真道內(nèi)舉意為題,無用經(jīng)典。凡清之生監(jiān),職非天爵,均行革除。有材者許赴天國考拔,量才授用也。”⑤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三[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0.所謂“上帝真道”,即從太平基督教著作中命題。另據(jù)姚憲之《粵匪南北滋擾紀略》:“先后兩次開科考試,皆經(jīng)咒中題,亦有詩題。第一次偽狀元系江寧人,第二次偽狀元系揚州人,狀元之外另有幾等名目,但取人不多耳……詩題‘四海之內(nèi)皆東王’?!雹蘖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四[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6.再據(jù)半窩居士《粵寇起事紀實》:“秦都司之戚車某江浦縣人,先為胥吏,被擄至金陵,應(yīng)赭寇之試,中偽狀元……問賊中考試之事,車某云:‘以天主教之語為題,亦試二場,每場作論一篇?!雹吡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四[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又據(jù)伍承祖《山中草》:“賊在江寧,凡再開試,試題皆取逆書中語,江寧人有被逼試者,已列名,自逸去,不肯汙偽職?!雹嗵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6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419.以及咸豐三年(1853年)七月十二日丹陽典鋪來信:“據(jù)南京逃歸難民云,六月十三日逆匪開考,有千余人赴考,其中逼勒者甚多,題系策一、論一、詩一,不用時文,取中六百三十三名皆押往船上,聞?wù)f載往廣西。”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372.所謂“逆書中語”“不用時文”,也都說明太平天國科舉內(nèi)容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zhì)。
但是也有例外,如據(jù)佚名《金陵紀事》:“八月初十日在南京開科取士,連出三示,用文用策,又謂孔、孟非妖書。所取皆打油與文人不通者。”⑩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3.此處明言“孔孟非妖書”,說明命題或曾突破太平基督教限制。另據(jù)《憶昭樓時事匯編》:“今日逃出難民稱:賊又開考,偽題‘太無上帝皇上帝’,二題‘逸者待勞’,復(fù)試題‘能治其身’,二題‘能治其力’,取中偽狀元姓戴,即系前科偽副榜?!?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60.其中“治其身”“治其力”的表述,也出自儒家經(jīng)典。上述現(xiàn)象表面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也并非沒有可能,因為主政者楊秀清本人即具有儒家化行政思路,因此在命題時有意包容儒家,也是可能的。
前期天試具體形式,據(jù)佚名《粵逆紀略》:“八月十二日,楊逆?zhèn)髁?,凡各館書手,均于貢院考試,不從者加以鞭撲。是日即以偽書命題,不拘各體,于是皆寫百余字以塞責。次日又令再試,仍以偽書命題,限五百字,六韻詩五首。偽官亦有應(yīng)試者,約三百人。數(shù)日發(fā)榜,有一、二、三甲名目,狀元、榜眼、探花俱金陵人。十月又試三日,規(guī)模與前相類?!雹倭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四[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8-69.所謂“不拘各體”,說明因為處于試行階段,科舉考試形式即文體暫時還沒有統(tǒng)一格式;從“皆寫百余字”推斷,當沿襲清朝策論形式;而“六韻詩五首”,又說明太平天國反而恢復(fù)了早已被清朝科舉廢除的詩體形式。這一切也說明太平天國的科舉制度還處于試驗過程中。
京試以外的科舉考試為省試,仍沿用清朝鄉(xiāng)試舊名。據(jù)《賊情匯纂》:“中者無定額,亦不論門第出身,取中者即為舉人。一名授軍帥之職,二名以下,授師帥之職。當發(fā)榜后,其偽舉人,即赴偽守土官署報名,給以行資,具舟車送入江寧應(yīng)偽會試?!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12.太平天國天歷甲寅四年(1854年)先后在安徽、湖北舉行鄉(xiāng)試,“其試文亦如八股,詩則試貼,惟題目出自偽書,不本四書五經(jīng),及子史文集。安徽鄉(xiāng)試文題:真命天子福命將。湖北鄉(xiāng)試文首題:真神獨一皇上帝,次題:皇上帝乃真皇帝。詩題:天父下凡事因誰?耶穌舍命待何為?凡詩文題,皆出自洪秀全”③同②。。由于不拘資格,“其應(yīng)試者多僧、道、巫、卦卜、星象之流,以賊嚴禁醮祝,多毀寺觀,此輩無棲身之所,求食之資,知讀書有志者,皆不屑為所污”④同②。。由于太平天國求賢若渴,錄取資格也自然適當放寬,如“在湖北鄉(xiāng)試入場未及千人,取中者至八百余名,固由考官無學,氣類相聚,亦洪逆寬其資格,誘以仕途,且示士心悅誠服,進取者眾也”⑤同②。。省試考官由天京朝廷指派,如據(jù)謝介鶴《金陵癸甲紀事略》:“武立勛,偽天試狀元,和州人。東賊使往安慶為正掌試官,因出五經(jīng)題,賊怒曰為妖,降為伍?!雹拗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679.
具體而言,安徽鄉(xiāng)試,據(jù)儲枝芙《皖樵紀實》所記安徽潛山縣情況,“咸豐四年五月,賊安徽鄉(xiāng)試,勒應(yīng)試者二十七縣,中舉人七百八十五名,脅潛中舉人三十名”⑦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7.,“(十一月)賊偽天京開科。咸豐五年夏五月,賊安徽鄉(xiāng)試。勒士至……秋七月,賊偽天京開科”⑧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8.;“咸豐七年三月,賊勒各縣開童子試,進文武秀才,偽監(jiān)軍為試官,不應(yīng)者罪之,脅潛進文士三百六十名,武士一百二十名。賊曰文生、武生為文生、武士”⑨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9.;“(五月十一日)賊于皖城開偽鄉(xiāng)試,脅潛中偽文舉人八十四名,偽武舉人七十三名”⑩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40.。潛山縣科舉記錄從咸豐四年(1854年)延至咸豐七年(1857年),可以得出太平天國科舉在安徽實現(xiàn)制度化運作的結(jié)論。作為太平天國長期占領(lǐng)區(qū)的安徽,民眾對太平天國政權(quán)的認同也突出表現(xiàn)在文人應(yīng)試的踴躍上,以至于李秀成在被俘后的答辭手卷中坦陳:“安徽應(yīng)賊試者尚有三百余人,南京應(yīng)賊試者不過數(shù)十人而已。”?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四[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8-69.
其他省份,如江西鄉(xiāng)試情況,據(jù)張宿煌《備志紀年》:“咸豐七年夏六月偽試。先是五年賊因官軍來,不果行。至是凡取入偽學者,逼往鼓(彭)澤大考。”?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36.另據(jù)《同治金溪縣志》:“咸豐七年十月間,偽翼王至郡,征各縣生童赴郡考試,士多越境避者?!?杜德風.太平軍在江西史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152.咸豐七年(1857年),距離太平天國江西政權(quán)覆滅僅余一年,太平天國當局仍然在大力準備科舉,足見這一制度平時運轉(zhuǎn)之有效。湖北情況,據(jù)咸豐四年(1854年)九月二十七日曾國藩奏稱:“該逆閏七月在鄂城開科取士,興國之人應(yīng)試者最多?!雹倭_爾綱.太平天國史: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1:1287.這也符合興國州民眾對太平天國政權(quán)支持尤力的實情。
西方訪問者也對太平天國前期科舉制度的運作有所關(guān)注,部分訪問者肯定太平天國科舉以基督教內(nèi)容代替儒家內(nèi)容的做法,認為此舉可以改變中國社會的價值取向,如英國廣州領(lǐng)事館翻譯麥迪樂樂觀地報告稱:“東王曾發(fā)出公告,在天朝治下,將以圣經(jīng)為考試題目,用以替代儒教的經(jīng)典。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將來全國的官吏,大都由此一途出身,而且全國男子都要熟讀圣經(jīng)。”②簡又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下[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2001.另據(jù)法國耶穌會傳教士葛必達轉(zhuǎn)達一位太平軍人士的話:“科舉考試中的詩題今后將以我們的宗教書籍為題,今年(1853年)已有400多個中國人取得了功名?!雹哿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2.而部分訪問者則對太平天國科舉不拘出身這一點津津樂道,如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報告稱:“他們得安慶后,即開科取士,按舊名冊通令士子赴考,此外甚至工商各界皆準應(yīng)試。有一賣果者,考中舉人而得官職??茍雒},皆由他們宗教的圣書選出?!雹芎営治?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上[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396-397.
總之,太平天國前期的科舉制度,確實有諸多值得贊賞之處,如不拘出身等。但是,現(xiàn)有史料也充分說明,太平天國并沒有使其科舉制度建立在基礎(chǔ)教育制度之上。如前文所述,太平天國建政于戎馬倥傯之際,缺乏制度建設(shè),雖然科舉制度逐漸實現(xiàn)制度化,但是基礎(chǔ)教育制度卻毫無建樹,這至少說明太平天國缺乏長遠眼光,而只滿足于依靠科舉取一時人才之需,實在不能不為之扼腕。
洪仁玕執(zhí)政后,特別選擇科舉改革作為自己樹立政治威信的契機。據(jù)李圭《金陵兵事紀略》:“洪逆昆弟行仁玕潛入金陵……旋封為偽干王,兼稱偽軍師,掌文衡正總裁,偽政半出其手……適賊中開偽科,考選甄別悉委干賊,干賊亦妄以收攬人才為己任,所有偽主考、偽總裁者,無不奔走其門下?!雹萘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四[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72-273.在他主持下頒布的《欽定士階條例》試圖對科舉制度進行全面改良。
首先,條例規(guī)范了各項考試的時間,將楊秀清時期以諸王名義的科舉考試統(tǒng)一為天試一項,客觀上取消了名存實亡的東試、北試和翼試。條例規(guī)定:“自癸好開科,以天王萬壽時舉行,旋移于幼主萬壽時,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開天試,復(fù)改為每歲三月初三日考文秀才,三月十三日考武秀才,五月初五日考文舉人,五月十五日考武舉人,各省皆然。于九月初九日考文進士翰林元甲,九月十九日考武進士等;又于每歲正月十五日試選各省提考舉人之官?!雹拗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548.
其次,修改各種科舉名目:“改秀才為秀士,謂士人榮顯之初如卉木之云永也;改補廩為俊士,謂智過千人為俊也;改拔貢為杰士,謂才過萬人為杰也;改舉人為博士,謂其博雅淹通也,今于庚申十一月蒙詔改為約士,謂能通徹四約也;改進士為達士,謂其通達事變足以兼善天下也;改翰林為國士,謂其學識超乎一國,以國士報之自克以國士報也;至武秀才等則改成英士、猛士、壯士、威士之殊。英謂其英多磊落也;猛謂其猛可濟寬也;壯謂其克壯大猷也;威謂其有威可畏也。”⑦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549.
最后,重新規(guī)范科舉考試層級為鄉(xiāng)、縣、郡、省、京五級。條例規(guī)定“擬每年試期,于二月舉行鄉(xiāng)試,由各省郡縣師帥先期出示,并行文至該師帥所屬之旅帥、卒長、兩司馬,其各統(tǒng)下有愿應(yīng)試者令各造名冊先期送師帥處。師帥匯集本師名冊一并呈送軍帥。軍帥先期出示,于二月初三日考鄉(xiāng)文學一場,其首一名曰信士,二月十二日考鄉(xiāng)武學一場,其首一名曰藝士,由軍帥典試,文武均取首一名,軍帥給以信士、藝士執(zhí)照……每年三月舉行縣試,縣監(jiān)軍先期出示,于三月初三日考縣文學一場,初六日復(fù)試一場,其首二名曰秀士;三月十三日考縣武學一場,十六日復(fù)試一場,其首二名曰英士……擬每年欽遣各郡提學,考俊士則兩文一詩,考毅士則馬箭三枝布箭五枝及弓刀石技勇……擬每逢子午榮酉年由京遣放提考每省正副各一員。提考先期行文,于七月初七日考約士,三文一詩;初九日復(fù)試一策一論一詩,由提考出題。于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馬箭三枝,步箭五枝,十九日復(fù)試步箭五枝及弓刀石技勇,并默寫武略一節(jié),由提考校閱”①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554.;“擬每逢辰戌好未年,集各省新舊科提考所取之約士、猛士及榮酉年提學所取之杰士,先期來京恭應(yīng)天試。考取之甲、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國士、威士,三甲達士、壯士于九月初九日考文士子,首場三文一詩,九月十二日次場一策一論一詩,由真圣主頒詔命題。于九月十九日考威士子,首場馬箭三枝,步箭五枝,九月二十二日次場考弓刀石技勇,二十三日復(fù)試步箭五枝,各默寫武略一節(jié)。正副講武官隨正副總閱襄理,所有文武甲乙均由正總裁評定”②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555.。
總之,洪仁玕的上述改革舉措,除了規(guī)范科舉制度形式,使前期試驗進一步定型,沒有任何其他特別意義。而這種形式的規(guī)范,也仍然是以其政治上強調(diào)中央集權(quán)為基本價值取向。遺憾的是,洪仁玕在規(guī)范科舉考試形式的同時,并未以此為契機科學規(guī)劃基礎(chǔ)教育制度,從而使太平天國教育和科舉制度不能服務(wù)于《資政新篇》中提倡的近代化夢想。
關(guān)于太平天國后期的科舉制度,董蔡時先生認為后期太平天國科舉,首先“把原來縣、省、京三級考試改為鄉(xiāng)、縣、郡、省、京五級考試制”③董蔡時.太平天國在蘇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95.;其次,“太平天國反對八股取士,反對浮詞虛文”④同③。??傊?,“作為培養(yǎng)選擇革命積極分子,補充革命隊伍的骨干力量,太平天國蘇福省地方政權(quán)重視了考試制度,是完全應(yīng)該的”⑤董蔡時.太平天國在蘇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02.,但是,“太平天國地方當局還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人材的學校更須加以控制、整頓和改造”⑥同⑤。。此論注意到太平天國科舉與基礎(chǔ)教育的脫節(jié),頗有見地,但是董氏認為太平天國反對浮詞虛文,則是不準確的。
太平天國后期的科舉制度,在考試程序上基本落實了洪仁玕的設(shè)想。據(jù)沈懋良《江南春夢庵筆記》:“偽試以每年二月初二日軍帥文試,取信士一人。十二日武試,取藝士一人。三月初三日監(jiān)軍文試,取秀士二人。十三日武試,取英士二人。四月初四日總制文試,取賢士二人。十四日武試,取能士二人。五月初五日省提學文試,每五人取俊士一人。十五日武試,每五人取毅士一人。逢榮酉兩年五月二十五日,集新舊信賢秀俊士考拔,每五十人取杰士一人。每逢子午榮酉年七月初七日,省提考文闈,中式者曰約士。十七日武試,中式者曰猛士。每逢辰戌好未年九月初九日,正總裁文天試:一甲曰狀元、榜眼、探花,二甲曰國士,三甲首名曰會元,以下曰達士。二十二日武天試:一甲同名,二甲曰威士,三甲首名曰會元,以下曰壯士?!雹咧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442.另據(jù)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初四日記:“聞偽天京會試,吾邑(常熟)文中三人,武中六人。”①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1.而據(jù)趙烈文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三月二十二日記“《欽命記題記》一本,其取士程文,其題目皆其節(jié)令,凡七節(jié),有云《太兄升天節(jié)記》、《太兄暨朕登極節(jié)記》、《東王升天節(jié)記》等類…此書庚申所刊”②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七[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9.,則說明科舉制度化在洪仁玕的大力倡導下得到穩(wěn)步推進。庚申年即1860年,這一年出版了太平天國科舉考試的科舉題庫性質(zhì)的官書。另據(jù)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記載,1861年12月1日,“天王詔令每年正月由兩司馬卒長師旅帥等開考,有兩文學、兩武學、旅文學、旅武學等名,其縣試郡試等仍從舊制”③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831.,但具體出處不明。
天京天試的情況得到西方訪問者的證實。據(jù)慕維廉牧師轉(zhuǎn)述干王洪仁玕的話:“每年都將舉行考試,所有的官員都將參加。在這些考試中,將主要以《圣經(jīng)》為課本,根據(jù)答卷人圣經(jīng)知識的高低來決定他們在國家中的相應(yīng)職位。考中者將被授予某種官職,無論官職大小,都將定期到各地布道?!雹芰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45.這位牧師的另一份報告稱:“今年(1861年)在南京曾舉行了一場文科科舉考試,應(yīng)試者約有200名書生。這些書生都是在研讀上訴著作中得到培養(yǎng)的,他們要寫出與圣經(jīng)相關(guān),或者以引用圣經(jīng)警句為題而展開論辯的文章。”⑤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十[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1.
科舉制度在后期各地的落實情況,以蘇福省省會蘇州為典型,呈現(xiàn)日益制度化的趨勢,考試內(nèi)容也仍然如前期一樣強調(diào)宗教精神。據(jù)寥村遁客《虎窟紀略》,“(咸豐十年)九月,賊出示招考。賊開偽科秀才曰秀士,舉人曰博士……首題:同頂天父天兄綱常。次題:禾王作主救人善。詩題:一統(tǒng)山河樂太平。邑吳投考二人,皆取偽博士”⑥蘇州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江蘇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太平天國史料專輯:中華文史論叢增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咸豐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偽監(jiān)軍考童生,吳邑與考者二十五人,原系庠生四人,題:真道豈與世道相同。次題:道之大原出于天。詩題:萬國來朝。里中亦有去應(yīng)試者,皆鄉(xiāng)官勒令進城,誘以有錢給與……二十四日,偽總制考童生,取偽秀士二十三名,給付賊憑一紙。文題:能救人靈享福無窮。策論題:堅耐心腸倍加研煉。詩題:師克在和”⑦蘇州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江蘇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太平天國史料專輯:中華文史論叢增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2-33.;“(五月)十八日,賊開偽科,所取有約士、杰士、俊士之分,偽題:皇上帝為天下萬郭大共之父,人人是其所生所養(yǎng),人人是其保佑。又天父有主張,天兄有擔當。又天生真主坐山河。與考者百余人,取偽約士七十五人,偽杰士十七名,偽俊士十一名”⑧蘇州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江蘇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太平天國史料專輯:中華文史論叢增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4.。以上信息說明:首先,后期蘇州地區(qū)的科舉考試,基本落實了洪仁玕的規(guī)劃,實現(xiàn)了在鄉(xiāng)、縣、郡,直到省的各級考試;其次,考試內(nèi)容仍然以基督教內(nèi)容為主,形式包括文題、策論題、詩題三種,具體隨考試等級搭配。
另據(jù)潘鐘瑞《蘇臺麋鹿記》:“期年之后,開科取士,賊之命題不于四書五經(jīng),而于贊美詞中,應(yīng)試者寥寥,無不獲售,一試而躍為名士,再試而貢入偽京?!雹嶂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90.這說明太平天國科舉錄取標準不高,以鼓勵文人踴躍投考。再據(jù)滄浪釣徒《劫余灰錄》:“賊亦開科取士……而取士勒令鄉(xiāng)官舉報,其懷才者畏賊如虎,莫敢應(yīng)試,率士而無行者應(yīng)試,故稍知文理者皆掄首選……是科太倉陸殿,農(nóng)民也,中解元歸?!雹偬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1:144.說明太平天國科舉不拘考生身份。所謂“懷才者”即仍然懷念清朝的有功名文人,一般會抵制太平天國科舉。而所謂“率士而無行者”往往踴躍參加,甚至出現(xiàn)農(nóng)民高中解元的事,這在清朝社會當然是咄咄怪事。又據(jù)馮氏《花溪日記》:“咸豐十年十一月初二日,聞蘇州賊開考,文題‘及其成功一也’,詩題‘太平天國萬萬年’?!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90.以及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年(1860年)九月十九日記:“聞賊在蘇試士,題為‘同頂天父天兄綱?!}‘禾王作主救人善’,三題‘能正天所親’。詩題:‘一統(tǒng)山河樂太平’?!雹哿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4.咸豐十一年(1861年)六月初六日記:“聞蘇省鄉(xiāng)試題為‘天父有主張,天兄有擔當,積善之家必有余論’、‘誅殘妖以安良善策’。榜出,吾邑中式者三十三人,遺一人,分博士,約士、杰士等第……見偽示,九月天京會試,準舉、貢、監(jiān)、布衣一齊入場,不拘新舉子,亦借求才之意,誘進群儒?!雹芰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8.均可證蘇福省建政當年即舉行省試。
蘇州屬縣常熟的主政者是李秀成的親信錢桂仁,因此其科舉情況與蘇州類似。據(jù)顧汝鈺《海虞賊亂志》:“次年(咸豐十一年)二月,錢侯二逆懸牌于三月初三日考試文武生童,發(fā)偽札飭各師旅帥,每師名下送考文者五名,考武者一名?!雹葜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371.另據(jù)湯氏《鰍聞日記》:“(咸豐十一年)三月初二日,城內(nèi)錢逆發(fā)偽告示札諭,要招童生考試文章,著各鄉(xiāng)官四處尋覓……于初一日進場,分常、昭兩邑,出四書題:‘先之勞之足食足兵’。又詩一首。復(fù)試賦一篇……百余童生,取中四十余人,遽作秀才,賊中名為博士……文既考畢,又考武。亦不弓箭,但走馬使刀而已。后來又送到蘇州考中舉人,名為約士。再到南京考中進士?!雹蘖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46-347.再據(jù)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三月十八日記:“城匪于十六日縣試……題為‘赦小過舉賢才’。昭文題為‘知我者其天乎’。策論為‘廣大無邊’。上下塘應(yīng)試四人,除不完卷者皆取進?!雹吡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96.以及佚名《庚申(甲)避難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二十七日記:“長毛有告示來鎮(zhèn),三月初三日要縣考,十三日蘇省府考,每旅帥要文童三十名,武童三十名,初一日動身。”⑧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4-215.十二月十二日記:“縣中有應(yīng)長毛試者,由秀才而中舉人,由舉人而中進士,點翰林數(shù)人…又有武會元一人?!雹崃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29.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十一日記:“常、昭長毛又要開考,傳各處童生。”⑩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33.三月十八日記:“十六、十七、十八,晴。長毛此數(shù)日考秀才?!?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1:144.三月二十日記:“今歲考秀才者甚少,兩縣不過五十余人,將各軍帥關(guān)起,著令喚人補考?!?同⑩。四月初七日記:“今年考秀才,本鎮(zhèn)有兩人俱入學,鹿苑亦有二人,恬莊有一人?!?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34.均說明常熟縣的科舉無論從基層動員到組織參加蘇州鄉(xiāng)試,均與蘇州政策同步。
蘇州屬縣吳江縣科舉,據(jù)倦圃野老《庚癸紀略》,“(咸豐十年八月)初六日,偽行文告示,招文武生應(yīng)試,里中赴考者四人……十一日,偽鄉(xiāng)試頭場。十五日,二場。鎮(zhèn)中中式三人,拜稱博士;鐘志成,計姓,任性”?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15.;“(咸豐十一年)三月初六日,偽監(jiān)軍出示招文武生應(yīng)試……十五日,偽考試。十六日,復(fù)試。與考者四十余人……六月初三日,偽鄉(xiāng)試,鎮(zhèn)上中式二人,稱偽約士:鐘小四,任性”①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17.。松江郡科舉,據(jù)姚濟《小滄桑記》:“去年(咸豐十年)九月竟在大考棚考試,亦有鼎甲,其所出題目一文一論一詩。其文題云:‘坦盤惑鬼語,紅水浸天下,上帝永約云,彎彎曰教化’。論題云:‘孝敬父母孝敬爺’。詩題云:‘求魚得吳,猶餓人求飯得菜,五言八韻不限韻’?!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462.無錫郡科舉,據(jù)佚名《平賊紀略》:“(無錫)城賊黃和錦奉偽令舉辦偽試,勒令各鄉(xiāng)官招能文者,取齊監(jiān)軍局,得數(shù)十人,監(jiān)軍送城應(yīng)試,以杜撰鄙語命題,錫金取三十余人,名曰‘約士’。旋赴金陵鄉(xiāng)試,錫金中式二十人,名曰‘達士’?!雹厶教靽鴼v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1:277.以上各郡縣科舉情況也均與蘇州同步。
浙江省嘉興郡與蘇福省同時建政,其科舉自然與蘇福省同步,其中又以桐鄉(xiāng)縣最典型。據(jù)沈梓《避寇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十五日記:“見符天福貼告示于關(guān)帝廟,招桐邑生童投轅報名,定于初十日開課,評文取士。每月三課,分上取、次取、備取三等?!雹芰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八[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3.另據(jù)佚名《寇難瑣記》:“同治元年三月間,忠王有令,各屬開考,人多不應(yīng),啖以利乃往,桐鄉(xiāng)共得二十四人,取進士十八名為秀士……定于五月赴蘇郡試,九月中金陵會試,然多事之秋,未能各縣取齊。嘉興屬唯桐鄉(xiāng)行之,符天安出題,不用四書,彼處自有洪姓干王新造之書。至策論、賦詩亦多,即近事為題,俚鄙不堪?!雹菽暇┐髮W歷史系太平天國史研究室.江浙豫皖太平天國史料選編[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198.嘉興郡的科舉得到忠王李秀成的直接關(guān)注,桐鄉(xiāng)縣考生也直接參加蘇州郡試。
浙江省其他郡縣,紹興郡科舉情況,據(jù)古越隱名氏《越州紀略》:“賊稱秀才曰‘秀士’,二月行科舉,舉秀士,令旅帥各貢三人,既而會試之。首題為:‘進貢基篤盡弟道,恭敬魂哥永榮光’。”⑥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770.另據(jù)王彝壽《越難志》:“同治元年四月偽天王以偽文狀元(缺一字)天安充正提考官,偽文傳臚書天燕充副提考官,來浙開科……各令邑佐將先試文童于郡城,送中試者再試于省……山陰題:‘進貢上帝盡子道,敬孝魂爺福久長’。會稽題:‘進貢基督盡弟道,孝敬魂哥永榮光’。蕭山題:‘進貢幼主盡臣道,令知幼主見天父’云云。詩題:‘賦得萬郭定威寧,得寧子五言六韻’。越二日出榜,每邑進(俊)士一人,秀士十二人。復(fù)試題:‘重拜皇上帝’。詩題:‘運籌設(shè)策馬銜枚,得枚字七言八韻’。”⑦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49.由天王欽點正副提考官到浙江組織開科,足見太平天國對通過科舉廣泛吸納人才的決心。省會杭州雖然克復(fù)較晚,但是對科舉一事也絕不拖沓。據(jù)鐘慈生《志哀詩》記浙江仁和縣事:“征詔豈同求博士(村間勒赴偽試)?!雹嗪営治?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上[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444.另據(jù)西方訪問者聶牧師(Neving)稱:“據(jù)說,在占領(lǐng)杭州之短期內(nèi),他們已籌謀開科取士,而以圣經(jīng)章句為試題?!雹岷営治?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下[M].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1974.
在儒家文化氛圍濃厚的江南地區(qū),太平天國科舉總被抵制。但是仍然有部分邊緣文人通過積極參加太平天國科舉考試,熱烈擁護太平天國。如據(jù)昆山紳士王德森《先世遺聞》:“有新陽廩生孫啟楙,號吟秋,考中長毛解元,其文有‘恨不得殺盡妖頭,上答天王之高厚’句,得意甚,逢人輒曰:‘吾道行矣’?!雹饬_爾綱.太平天國史: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1:1286-1287.另據(jù)《桐鄉(xiāng)縣志》:“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杭省再陷,賊勢益張,公然考試文武童生,無賴子竟有投誠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雹俟⒁?太平天國史事日志[M].上海:上海書店,1986:706.
盡管面臨抵制,太平天國當局還是盡力發(fā)揮鄉(xiāng)官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鄉(xiāng)官掌握社會資源的有利條件,動員文人參加科舉。據(jù)施建烈《記無錫縣城失守克復(fù)本末》:“咸豐十一年七月,賊勒偽鄉(xiāng)官舉行偽試,令曰:不應(yīng)試者砍其手,資餽試者,按圖報名?!雹谥袊穼W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254.據(jù)柯悟遲《漏網(wǎng)喁魚集》,“咸豐十一年三月初,著每一旅名下,出童生五名捉考,所有已經(jīng)入學或已中式一二榜者,一概無算,總以童子試為始……初六日,扃門考試,常題足食足兵,昭題先之勞之,太倉舉賢才。賊中亦有略知文墨者,取五十人。初七日,武場,馬步箭刀石,所取甚廣”③柯悟遲.漏網(wǎng)喁魚集[M].北京:中華書局,1959:52.;“同治元年三月初一日,考試文童,著師旅帥硬捉……題出:知我者其天乎?吾方無一取者。初八試武童,又因所來考者皆未完卷,重新補考”④柯悟遲.漏網(wǎng)喁魚集[M].北京:中華書局,1959:57.。據(jù)湯氏《鰍聞日記》:“咸豐十一年四月聞新進長毛秀才,又得鄉(xiāng)官包辦,護送到蘇偽忠王處作鄉(xiāng)試,取中常、昭偽舉人十八名,稱為約士。”⑤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49.據(jù)陸筠《海角續(xù)編》:“賊中偽試,出題不拘何語。其與考之人,多半強逼。考期前數(shù)日,賊著偽軍帥各師要有幾人去考。鄉(xiāng)官聞村鎮(zhèn)有讀書人,必須設(shè)法往勸,代為報名,至期引入城中?!雹揸戵?海角續(xù)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126.據(jù)王步青《見聞錄》:“雅慕求賢名,開科取士,秀才曰博士,舉人曰約士。遣正副偽主考二人,于春取博士,夏取約士,秋則使賊護送金陵會試。而偽天王下偽詔,以江、浙兩省文才淵藪,一試不足盡其才,宜頒詔恩科,廣收遺才。然其所取者皆市井無賴,鄉(xiāng)官之所勸駕而來,有真才者不至也。”⑦蘇州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江蘇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教研室.太平天國史料專輯:中華文史論叢增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40.據(jù)王彝壽《越難志》:“同治元年四月偽來王遣其經(jīng)政司袁某為試官,調(diào)鄉(xiāng)官中之曾為諸生者入閱文。又令每旅必得赴試者五六人……于是各鄉(xiāng)官趣人赴試,約每人與四金……合山、會、蕭多至六七百人,其中半諸生也?!雹嗔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49.經(jīng)濟利誘也是勸導文人參加科舉的手段。據(jù)曾含章《避難紀略》:“賊中偽考試,常熟取者曰秀士,蘇州取者文曰博士、約士,武者猛士、勇士,金陵取者曰俊士、杰士……應(yīng)偽考試之人,初猶令偽鄉(xiāng)官脅從之,皆無恥之輩,稍識數(shù)字者應(yīng)之,亦無有不取者,取后皆與洋錢三、四元,此賊之以利誘人也。后通文墨者亦應(yīng)之,甚有生員、廩生亦應(yīng)之。”⑨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42.另據(jù)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二十九日記:“見牌示常昭邑試定于上巳,案首獎銀二十兩,其次遞減,與考者免掠一村。翰林稱國士,進士稱通士,舉人稱博士,貢生稱俊士,生員稱秀士……武則有猛士、威士、壯士、毅士之等?!雹饬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0.
后期科舉盡管遭到抵制,但是仍然產(chǎn)生了一些良好的社會效果。首先,太平天國通過科舉制度,獲得了部分擁護太平天國的文人積極分子的主動投效,如吳江縣監(jiān)軍鐘志成,就是通過科舉得以執(zhí)掌吳江權(quán)柄的。據(jù)《柳兆薰日記》咸豐十年(1860年)十月初四日記:“同里有不肖生員鐘某九月中長毛考取偽舉人,在鎮(zhèn)頗作威福。”?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M].上海:上海書店,1986:706.其次,科舉產(chǎn)生的太平天國士人,在后期農(nóng)村政治中發(fā)揮過些許作用。如據(jù)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初十日記:“聞新進士文者官統(tǒng)制,武者官(缺二字)……回籍包攬詞訟,陰圖局規(guī)慫人捏浮收之弊,誣告鄉(xiāng)官,朱局遂至被控?!雹倭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2.這說明太平天國科舉士人起到了一定的行政監(jiān)督作用。但是,當時即有西方訪問者對太平天國科舉的效果持消極觀感。如艾約瑟牧師稱:“該城(蘇州)叛軍首領(lǐng)最近推行的另一項措施是科考制度。士大夫階層中應(yīng)試者寥寥無幾……新近的一次考試只有60 人參加,考試的題目是‘同尊天父天兄掌握萬權(quán)’……在選定上述考題,宣稱信仰上帝和耶穌基督和在名義上評判這些試卷的首領(lǐng)們中間,這種人極少,甚至沒有。此外,他們對舉子們的文字也根本提不出什么要求……這些考試無法體面地進行下去,除非他們能在這個國家掌握更多的權(quán)力,并把有助于重建這個國家已被破壞的政治機構(gòu)的優(yōu)秀學者和能人吸引到自己一邊來?!雹诹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72-273.換言之,他認為太平天國科舉還是應(yīng)該回到以儒家經(jīng)典為考試內(nèi)容的老路,以吸引文人主動參加。
耐人尋味的是,常熟科舉中不斷出現(xiàn)儒家經(jīng)典內(nèi)容,無異為后期科舉的異響。據(jù)龔又村《自怡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三月初九日記:“(常熟)出四書題為‘足食足兵’,賦得‘禮門義路得‘(缺一字)’字’……正案有名即作秀才,常、昭額名十三名,余為廣額。擇日送學習儀,至圣像已毀重塑……俟端陽再送蘇福省試,取中者即作舉人,重陽再送天京會試。主鄉(xiāng)試者為偽狀元、偽探花?!雹哿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2-63.十三日記:“聞邑試初覆,常熟策題為‘智者踴躍’,昭文策題為‘愚者省悟’。古今體詩題為‘琴囊劍鋏棋枰詩筒’。昭為‘茶煙蕉雨琴韻書聲’。俱不拘體韻,末覆題常為‘春草碧色’,以‘金勒馬嘶芳草路’為韻。詩題則‘經(jīng)明行修’得‘明’字,昭為‘春水綠波賦以’(缺七字)為韻。詩題則‘為國求賢得求字’。常熟取進譚可大等二十五人,昭文取進吳載堯等二十五人。”④羅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3.其中的一道賦題有“禮”“義”字樣,顯然來源于儒家經(jīng)典。另外在形式方面,常熟科舉也出現(xiàn)了古體詩科目,這無疑是對天京朝廷,特別是洪仁玕新政提倡曉暢文風的背離。這或許是常熟主將錢桂仁宗教意識淡薄,有意抵制天京宗教狂熱的反映,也是后期地方軍事貴族專橫的表現(xiàn)之一。另據(jù)佚名《庚申(甲)避難日記》咸豐十一年(1861年)三月初八日記:“初四傳童生考。考題:‘足食足兵,先之勞之’。詩題:‘明經(jīng)取士’。賦題:‘春草碧色’。兩縣考者共有一百余人,取中者五十人,皆有賞錢,聞武亦考取十余人……限期初八日考,聞知又未考成?!雹萘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5.其中,“明經(jīng)取士”,明顯也是儒家意識的反映。在常熟科舉中甚至出現(xiàn)了考生拜祭孔子牌位的現(xiàn)象,據(jù)湯氏《鰍聞日記》:“學宮已毀,像亦無存,乃具紙位望空拜之?!雹蘖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47.
桐鄉(xiāng)縣主政貴族鐘良相,在以濮院鎮(zhèn)為中心的地區(qū)實施的堪稱“仁政”的農(nóng)村政治,是太平天國時期儒家化政治的最高成就,這一點在科舉上也有表現(xiàn)。據(jù)沈梓《避寇日記》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二十七日記:“桐鄉(xiāng)長毛開考秀才曰秀士,軍帥姚某偽考官,顧小垞陸巽齋閱文,首題‘君君臣臣’,次題‘真天真主’,詩題‘四海一家皆兄弟’,皆教書中語也……初八日招覆試,題目五道:文題‘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而喜與予游(缺一字)’、‘開辟獨一論’、‘天國三大政賦,以耕田、鑄錢、取糧三大政為韻’、‘桐鄉(xiāng)縣城破廢不堪記’、‘十八學士登瀛洲詩得登字’?!雹吡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八[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6-117.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初一日記:“二月二十八日,夏月帆在廬山寺開考,周硯圃為正主考,首題‘悔悟不醒’,次題‘遠者來’,皆天主妖書之語,秀水考者二十九人,進十人?!雹倭_爾綱,王慶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國:八[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93.其中,三月二十七日的考試出現(xiàn)了“天國三大政賦,以耕田、鑄錢、取糧三大政為韻”這樣的直接切中現(xiàn)實需要的命題,表現(xiàn)了鐘良相投身農(nóng)村建設(shè)的熱忱。
但是,這種儒家化現(xiàn)象不可能成為后期科舉的主流趨勢,因為太平天國當局對科舉意識形態(tài)內(nèi)容的控制仍然是十分嚴格的。據(jù)陳慶甲《金陵紀事詩》,“賊目某到蘇開考,因出五經(jīng)四書題,被誅”②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剪輯:第6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401.,即說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如果把太平天國科舉制度的演進軌跡放在其教育制度的整體框架下加以考察,可以看出,太平天國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基礎(chǔ)教育制度,無論是其倡導的宗教教育,還是普通世俗教育,均沒有實現(xiàn)制度化。少數(shù)貴族子弟學校不足以支持全民教育體系。同時,教育內(nèi)容只局限在宗教意識形態(tài)一隅,這是由太平天國貢役制的社會結(jié)構(gòu)所決定的。太平天國的受教育權(quán)利只屬于太平軍貴族,不能擴展到一般民眾,而這一切也正是與太平天國教育制度的缺失互為表里的。具體到其前期科舉制度,也并沒有建立在基礎(chǔ)教育制度之上,這至少說明太平天國缺乏長遠眼光,而只滿足于依靠科舉暫時取一時人才之需。洪仁玕在規(guī)范科舉考試形式的同時,也并未以此為契機科學規(guī)劃基礎(chǔ)教育制度。至于后期科舉,以儒家化政治相對成熟的蘇州為例,一方面,基本落實了洪仁玕的行政規(guī)劃,實現(xiàn)了在鄉(xiāng)、縣、郡,直到省的各級考試;但是另一方面,其考試內(nèi)容仍然以基督教內(nèi)容為主,形式包括文題、策論題、詩題三種,比較清朝科舉,也并沒有任何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革新。再具體到科舉制度的社會功能,太平天國當局盡力發(fā)揮鄉(xiāng)官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鄉(xiāng)官掌握社會資源的有利條件,動員文人參加科舉,盡管遭到抵制,但是仍然產(chǎn)生了一些良好的社會效果:一是太平天國通過科舉制度,獲得了部分擁護太平天國的文人積極分子的主動投效;二是科舉產(chǎn)生的太平天國士人,在后期農(nóng)村政治中發(fā)揮過些許作用。而常熟科舉中不斷出現(xiàn)儒家經(jīng)典內(nèi)容,無異為后期科舉的異響,鐘良相濮院“仁政”也在嘉興科舉上有所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