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喆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基礎教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代教師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具體體現(xiàn),是突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中新探索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英語這一學科中。英語教師只有明白學生所想,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并做好規(guī)劃,在英語教學中對語言的表述、文化的內(nèi)涵、思考的深度和學習能力的高低有合理導向,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英語知識。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英語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語言在英語課程中的具體表達能力,是英語課程教育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是英語課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本質(zhì)就是緊緊圍繞著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與英語教學和活動相關的課程改革,從而使之走向正確和規(guī)范。教師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活動,設計課堂活動時,很多英語教師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課堂有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更好地學習,但又害怕自己設計的相關活動達不到目的。針對這一情況,很多一線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需要關注自己的課堂活動設計和教學內(nèi)容是否相關。
一、初中英語課堂的活動設計
英語課堂的活動計劃是對教師的講授方針、講授內(nèi)容、講授過程、課堂評價等,有一個總體有用的計劃和施行?;顒咏虒W不是課堂的調(diào)味品,也不僅僅是一兩個調(diào)節(jié)氣氛的游戲,而是教學的本質(zhì)。教學的本質(zhì)是由一連串的教學活動組成的。在活動的設計上,傳統(tǒng)的方法是每節(jié)課都練聽說讀寫,但實際上可以有聽說讀寫玩演唱練做試思辯譯,活動就是教學本身。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去感知、理解、操練、運用、拓展和創(chuàng)造語言??梢哉f,活動設計是教師職業(yè)信念、業(yè)務水平、教學智慧的全面展示,是創(chuàng)造力洋溢的舞臺。
(一)“活”的含義
第一,氣氛要活,英語課堂要有英語課堂的氛圍。小學英語教師領著學生做一些趣味活動來引導學生認識單詞和字母,初中階段雖然不用這種方式,教師也要有這種熱烈的學習氛圍。第二,筆墨功夫要活化為語言功夫。課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如何被活化成有語氣、語調(diào)、感情、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聲情并茂的話語,這是教師要思考的。教材就像劇本,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要把冷冰冰的文字變成熱情洋溢的交流場景。第三,講授要活化為社交。教學不僅是我講你聽,我讀你跟,我抄你記,我授你收,教學是師生之間信息情感的交流和分享。教師的很多講授都要以社交為目標,培育學生的表達應用本領。
(二)“動”的含義
第一,肢體感官要動,特別是初中階段,比如唱一唱、跳一跳都是可以的。第二,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動,學生是否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和責任,是否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問題。第三,思維要啟動,只有進入學生思維層面上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對于活動的認識是對教學理解的核心,教學活動是備課和課堂教學的基本構成因素,教師設計和使用教學活動的認識直接反映出教師對于學習過程最佳手段的認識。
二、正確認識課堂活動設計的意義
課堂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要為課堂教育目標服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對活動內(nèi)容要有合理的理解,不能浪費課堂時間,要幫助學生合理掌握知識。課堂設計是為講授和學習服務的,制定的計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與特色,計劃出最適合的課堂活動。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課堂教學活動,將不同的課程類型滲透到具體教學活動中,使教學活動效益最大化。學生在采用學習策略以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時,也將反過來影響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根據(jù)學生的語言學習類型與學習策略,通過教師的語言課堂與教學活動設計,能夠更好地達到教育課程目標與語言學習的目標。
三、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
設計聽與說互相結(jié)合的活動,能讓學生在聽中會說,不僅會說,還會聽。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仔細解讀給學生的文本內(nèi)容,指定相應的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深層含義,從更深層面欣賞感悟文本的主旨大意。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問題時,要遵循順序漸進的原則,從易到難,重視問題設置的難易度。比如,可以設置判斷題,選擇題,完形填空,以及聽和說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逐漸增加難度。如要求學生聽后填句子,寫出文章中提問的問題,并且學會提出問題,而不是只會答,不會問,不會說。在此練習中,不要把拼寫放在重點,重點放在對文章的理解上,可以讓學生分清主次信息。在聽力活動結(jié)束后,設置與文章有關的問答活動,如采訪等,讓學生及時將所聽內(nèi)容進行消化,內(nèi)化為常識。
(一)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與學生在英語聽力這一部分都沒有放太多的精力,所以教師要有計劃、有選擇地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且適當?shù)刎S富課堂中學生的聽說活動,提高聽說能力,設置合適的教學方式。
(二)幫學生建立自信
很多學生認為聽說很難,缺乏自信,這時教師應設置較簡單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建立自信,然后把知識點從簡入繁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避免一開始知識點較難,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障礙。
(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做聽力題時,重在理解文本含義,而非關注聽懂每一個單詞,不過分糾結(jié)細節(jié),并簡明地記筆記。在聽前還要學會猜測內(nèi)容和謎底,掌握合理的學習步驟,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地提高能力。
(四)持之以恒
要落實聽和說的每個關鍵步驟,持之以恒。要做到常聽、精聽和泛聽,并進行復述。保證學生聽和說訓練的時間和機會,多做小組合作的任務。教師在引導教學時也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教學,注意情景計劃,讓學生有話可說和會說。
(五)學會傾聽
不打斷學生的思路,不打擊說的意愿,讓學生學習傾聽,欣賞別人的想法,并增加朗讀與背誦的練習。在大部分學生完成基礎目標后,對部分學生也要設置較高級的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吃得飽”。在聽力活動后進行簡單的問答,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為下一步說的教學活動豐富內(nèi)容,為開展真實語言交際做好鋪墊。
(六)活動的設計還要有層次
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在各階段學習中的不同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為學生鋪設好的臺階,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是完成教學的手段,要反映教材的特性,所以必須在重視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設計。
(七)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
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必需調(diào)動全部學生的熱情,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適應性來教學生,并給予不同學生充分發(fā)揮的可能性,讓學生高興并且大膽地參加一些基礎活動。教師應注意管制和控制,以保證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練習。學生在各種教育實踐中的錯誤有時不一定要全部修正,要抓住主要內(nèi)容。教師要鼓勵學生說更多的英語,這有助于他們建立自信。
核心素養(yǎng)反映在全部講授過程中,經(jīng)由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提高了教研程度,也提高了教師的素養(yǎng)。通過英語課堂活動設計,充分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給學生盡量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動中學”和“用中學”,使學生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多種形式的講授不但培育了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本領,并在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公平競爭意識等,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永軍.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構建與實施[J].基礎教育,2013,(04).
[2]張念武.讓英語教學在課后延續(xù)---初中英語活動課教學探討[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04).
(責任編輯 馮 璐)D399BD22-979F-4BB0-8F45-DF729D39F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