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翔翔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按照小學生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能力;教學策略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階段科學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以學生探究為主,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其今后進行學習奠定啟蒙基礎。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是提高學生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只有學生真正做到愿意探究、敢于探究、自主探究,才能提高其對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因此,小學科學課堂應當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探究精神。
一、提問導學,啟發(fā)學生思考
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需先明確這一能力的核心點。本文認為,探究能力至少有兩層含義,第一,學生需主動思考,有思考能力,能在面對問題時,有自己的看法。第二,學生需具備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思考有了想法,就要去驗證,去動手操作。這兩層加起來,才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啟發(fā)學生思考,可通過提問來實現(xiàn)。
比如在教科版小學科學《水沸騰了》這一課中,主要是包含水沸騰的實驗,讓學生從這個實驗中觀察并記錄水沸騰的相關現(xiàn)象與證據(jù)。這一部分內容是和學生實際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因此讓學生在觀察實驗時,還需要讓他們能將本節(jié)課的新知和自己以往的認知連接起來,形成新舊知識的整合。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一連串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比如可以提出你燒過水嗎?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水加熱,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學生都見過燒水的場景,很容易回答——在水里看見氣泡,在水面上看見白色的氣體。這一問題就讓學生在潛意識里將這一部分知識和自己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再給學生用視頻展示,具體實驗室依然可以通過提問推動這一節(jié)課的進行,比如:水在加熱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水在什么溫度時沸騰了?
學生在回答教師一個個問題時,他們處于一個持續(xù)思考的狀態(tài)。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是探究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
二、科學實驗,調動探究欲望
科學教學的重要方法是教師通過實驗讓學生可以透過事物的表面了解本質。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探究,學生提高了興趣,加強了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更多實踐理論。還有,多樣的實驗形式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原因,教師要充分借助科學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按照特定的框架完成趣味性實驗活動的設計,使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后能夠快速動手實驗,并通過正確的操作方法獲得相應的目標結果。
對于實驗中所需要的科學知識,通過探究的方式獲知其結構和框架,會更加完整和扎實。比如學生在學習“植物的一生”的知識內容時,教師為了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鍛煉,會讓學生完成“種子發(fā)芽”的探究過程,并鼓勵學生對過程進行完整的短視頻記錄,然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因為學生已經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具備陽光、溫度和水三個基本條件,所以在漫長的記錄過程中,雖然學生要付出更多的觀察時間,但也了解了植物生長的過程。在視頻的錄制、剪輯、制作以及內容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更細致地對相關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和分析,并在教師的要求下對結果進行精準描述,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更深入地感受科學探究的魅力,積極改正錯誤以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
三、趣味活動,調動參與熱情
小學科學學科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包含生物、化學、自然、科學等相關知識,內容多且龐大的知識體系需要學生擁有更廣泛的學習空間,教師也要尊重科學的價值,對特定的理論知識進行資料查詢,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掌握學科知識。借助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要以積極引導的方式使學生通過探究了解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比如教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的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上分別敲擊黑板、水杯等物品,發(fā)出特定聲音,然后詢問學生在不觀看的前提下,如何對這些聲音進行辨別?聲音又是如何產生并傳播的?由于特定問題的出現(xiàn),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更加關注教師的演示,然后在教師的組織下,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參與活動。教師應允許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表現(xiàn),但學生要注意一定要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并對特定的聲音做出精準的判斷,因為聲音與振動有關,因此,學生最終要得到具體的結論。
這種趣味性的小活動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師在愉快的氛圍中既完成了知識的講解,學生也在嘗試的同時,對特定現(xiàn)象有更真實的記憶,并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
四、討論總結,鞏固所學知識
當學生處于課堂上,有教師的引導,因此,在探究所有問題時,會覺得十分順利??墒?,若課下不注重復習,必然不能獲得探究能力的提升。因為在課堂上,教師會引導學生的思維。所以,在課下認真鞏固,才能真正獲得能力的提升。教師要讓學生重視總結,鞏固所學知識,實現(xiàn)探究能力的提升。學生的鞏固總結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完成。
比如在教科版小學科學《物質的變化》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完畢后,學生已經對我們身邊的物質變化等有了了解,此時教師可讓學生對這一單元的知識做整合。比如第1課《我們身邊的物質》,都有哪些物質呢?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在第5課《鐵生銹了》中,則需整理鐵生銹的表現(xiàn)是什么?為什么會生銹?生銹了對它有什么影響?還可以給學生一個具體的討論作業(yè),讓學生合作探究,比如:如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鞏固、回顧課堂所學知識極為必要,這是內化、吸收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技巧的重要方法,是探究能力提升的必要條件。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能夠在完成小學科學基礎教育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探究學習模式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的分析,主動進入其中去完成對科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在為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帶來幫助的同時,也為學生的科學知識探究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段倩.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上旬, 2021(3):0095-0095.
[2]姜東惠.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國際教育論壇, 2021, 2(12):131.
[3]王勝英.基于群文閱讀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 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