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 “味”是我國古代文論中比較豐富的理論范疇,其中的詩“味”論、詞“味”論構成了我國古代“味”論最核心的要素,將傳統(tǒng)文論中的“味”論引入到古詩詞教學中,通過解構詩“味”論、詞“味”論中的真情實感、藝術手法、聲律及遣詞造句、含蓄雋永等范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目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率。
關 鍵 詞 古詩詞教學 ?教學范式 ?詩“味”論 ?詞“味”論
引用格式 韓再彬.“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探尋[J].教學與管理,2022(12):79-82.
近年來,古詩詞教學和研究范式值得反思,這些教學和研究范式,看似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古詩詞研究和教學的視野,豐富了古詩詞教學的手段,然而古詩詞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究其原因,在于這些教學和研究范式沒有從根本上觸及古詩詞的內核,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古代文論范疇中的詩“味”論、詞“味”論則是以古詩詞的語言、韻律、節(jié)奏、意象與意境等為核心要素進行品讀鑒賞,將會對古詩詞教學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一、當前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有一種值得反思和需要理性對待的研究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那就是古詩詞研究和教學的范式不斷地在向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靠攏,以新的理論術語試圖建構一種新的語文研究范式,如以格式塔心理學為視角指導古詩詞教學,試圖提高學生對詩詞的直接感知能力;也有從西方文學理論的原理出發(fā),以文本互涉理論談古詩詞教學,以及從建構主義、解構主義、語用學、文化地理學等學術性較強的理論語詞中為古詩詞教學開拓另一片土地,這種研究范式和研究手段,得到了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按理說,這種科學的學習方式應該結出令人皆大歡喜的碩果。然而聯(lián)系當下語文教學現狀,為什么如此不遺余力地引入其他學科的范式來研究古詩詞教學卻收效甚微呢?凡此種種現景,正如郝德永教授在論及教育學“非對象式詮釋現象”時,對教育學中的怪誕現象進行的思考:“它生搬硬套諸如哲學、科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嚴重缺乏自我的邏輯定位及獨立思想。”[1]這其實告訴我們,如果不假思索地移植一些術語或理念,其實對本體研究不利。“當對這一研究范式進行跨文化推論時,文化作為一種干涉變量,會大大降低推論的效度?!盵2]而古詩詞因為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一味地將各種理論語詞生搬硬套在古詩詞的理解或教學上,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可能會極大地消解古詩詞原有的審美內涵,同時,一些研究范式也試圖通過置換本體,將古詩詞教學的重心(內容品讀)轉移到方法論的討論上來,對理論和方法信手拈來,而對語文教育的“本體”,即由漢語和文學分化或衍化的知識和文本分析能力卻擱置不談,如此一來,不僅會消解古詩詞教學和理解的深度,而且也分化了古詩詞研究的推力,不利于古詩詞教學和研究的縱深推進。
而從古詩詞教學的角度來看,我國古代形成了系統(tǒng)的文論,如何從系統(tǒng)的文論中梳理出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理念,將會為古詩詞教學提供內生動力,而古代文化范疇中詩“味”論和詞“味”論的理論存在或許能夠給古詩詞教學帶來新的啟發(fā)。因此,爬梳詩詞“味”論的理論內涵,將有助于我們廓清古詩詞教學內容。
二、“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的特征
“味”是我國古代文論中比較豐富和龐雜的理論范疇,從具體內容來看,有生理層面的食物之“味”,有審美意義上的繪畫、音樂之“味”,也有文學層級上的詩“味”論、詞“味”論等,而其中的詩“味”論、詞“味”論構成了我國古代“味”論最核心的要素,也是“味”論范疇中最豐富、最有價值的理論范疇。
1.真情實感
從古代文論家的論述來看,“味”論范疇的內涵之一是強調詩詞內容的真情實感。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曰:“繁采寡情,味之必厭?!盵3]認為文章如果只有浮華的文采,但卻缺乏真情實感,那么這樣的作品品讀起來,一定會惹人厭煩。同時鐘嶸在批評玄言詩時,對玄言詩缺乏審美情感,也提出了批評,他說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4]。認為玄言詩空談老莊哲學,不能激發(fā)人內心的審美情感,故是無味。茶陵詩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東陽在批評黃庭堅的詩歌時說道:“熊蹯、雞跖,筋骨有余,肉味絕少,好奇者不能舍之,而不足厭飫天下。黃魯直詩大抵如此?!盵5]李東陽認為黃庭堅詩因為追求典雅的語詞,缺少真性情的表達,才導致詩少味。北宋詩人張載也明確地將“真情”看作詩有無味的前提,因此他高度地稱贊蘇軾、陶淵明等人的詩詞是“其情味,其味長”[6]。綜上可見,真情實感是古人論詩詞之味的重要條件,詩詞之所以有味,是因為其充滿審美情感,而這些情感也是詩詞品讀的重中之重。
2.雕章琢句
“詩‘味’論,從它正式產生之日起,就曾探討賦、比、興與詩味的關系?!盵7]鐘嶸不僅首次提出“滋味”一說,而且也論述了怎樣做才能讓詩有滋味的問題,他在《詩品序》中言道:“夫四言,文約意廣,取效《風》《騷》,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馀,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盵8]在他看來,詩要想有滋味,應該正確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清代文學家潘德輿也說:“大抵詩知賦而不知比、興,則切直而乏味,知比、興而不知賦,則婉曲而無骨,三緯所以不可缺一?!盵9]認為詩中賦比興的正確運用將會提高詩之味。從“味”的具體內涵來看,除了對詩藝術書法的探討,還涉及到詩詞聲律、字詞的討論。從“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到劉勰《文心雕龍·聲律》云:“則聲轉于吻,玲玲如振玉;辭靡于耳,累累如貫珠矣。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滋味流于下句,風力窮于和韻?!盵10]都強調了聲律、韻律對于詩歌朗讀的重要性。而在字詞上講究的遣詞造句也是詩詞“味”論的重要標準,清代詩人沈德潛云:“詩有不用淺深不用變換,略易一二字,而其味油然自出者,妙于反復詠嘆也?!盵11]詩句中用字的巧妙將會讓詩味油然而生。而在詞上,則同樣如此,南宋著名詞人張炎主張“字字敲打的響”[12],袁枚也主張“一切詩文,總須字立紙上,不可字臥紙上”[13]。因此,古人在煉字上經常思索良久,常?!耙靼惨粋€字,捻斷數莖須”。
3.深層內涵
對詩詞深層次的探討也是論“味”最重要的范疇之一。詩歌有無意境、哲理、理志等等是古人論詩詞有無“味”的重要標準,以及詩詞中的情景交融、意象結構等也是詩“味”論、詞“味”論的重要提及對象。如王昌齡云:“景入理勢者,詩不可一向把理,皆須入景,語始清味?!渚芭c理不相愜,理通無味。”[14]以及“若空言物色,則雖好而無味”[15]。王昌齡認為詩歌應該達到景、理、意的和諧統(tǒng)一,詩才有味道,如果只是一味地表情達意,未包寓詩景,那么這樣的詩只能是無味的詩,在這里,王昌齡以寓景于情,情景交融作為詩歌有無味的重要標準。而從論述詩味論的影響上看,司空圖在《與李生論詩書》一文中,他說:“文之難,而詩又難,古今之喻多矣。愚以為辨味而后可以言詩也?!桓。h而不盡,然后可以言韻外之致力耳。”[16]司空圖認為“味”是言詩的前提條件,詩歌在語言文字之外應有雋永深遠的意致,應該有尋常的意味。王國維批評姜夔詞時說:“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17]認為詞如果不能營造詞中的意境,那么這樣的詞是沒有味道的,同時王國維十分明確地把詞之意境視為詞有無味的唯一標準,如果詞作沒有意境,那么詞人也不會成為一流的詞人。在這里,無論是詩之“味”,還是詞之“味”,意境的有無,作品深層次結構的探尋成了“味”最為主要的著力點。對詩詞深層次內涵的探討則是論“味”的重要形式之一。
4.含蓄雋永
含蓄雋永也是“味”論的又一重要范疇,劉勰在《文心雕龍·隱秀》中云:“深文隱蔚,余味曲包?!盵18]在這里,劉勰強調文學作品應該要內蘊豐富,這樣才能把言外之意都包蘊在其中。另外,蘇軾在評價陶淵明和柳宗元詩歌時說:“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闭J為陶柳之詩表面看起來非常樸素,但這表象的中間確實不一樣的豐富,令人回味無窮而感覺到內在的美。同時蘇軾在《與二郎侄》中云:“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采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盵19]同樣在這里,蘇軾認為文字氣象的崢嶸與平淡其實代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和詩歌的不同境界,成熟時期的平淡,淡味更多表征著詩歌藝術的登峰造極和無與倫比。之后,像楊萬里的“詩已盡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20],主張詩歌的含蓄美,嚴羽的“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21],認為詩歌的藝術境界應該是含蓄雋永,悠長婉轉。
“味”的文論內涵十分豐富,不僅包括了以上的特點,還包括妙悟、情思、自然平淡等范疇,而且更強調審美主體的感受和超脫世俗的功利性,如排斥詩詞解讀中的“主題先行”“強制闡釋”“主觀臆斷”等弊病,而尊重古詩詞自身的文學性、審美性和藝術性??梢哉f,以“味”論詩詞,更多關注到詩詞本身的“興味”“滋味”“美味”等,而要想辨明各種滋味,必須要審美主體親自“玩味”,以“味”論詩詞,更多關注的是詩詞本身的內容,強調詩詞內容的探尋,注重審美主體的個體經驗,而對外化于形式上的倫理、規(guī)則則極力消解??梢哉f,“味”論視域下的古詩詞更注重詩詞的本體教學。因此,挖掘“味”的理論內涵,并在“味”論視域下探尋古詩詞教學內容,不僅有利于規(guī)范古詩詞教學的范式,而且有利于構建中國特色的語文教育體系。
三、“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策略
綜上論述,詩“味”論、詞“味”論視域下的古詩詞教學更注重對詩詞內容本身的把握,如強調對古詩詞字詞的品咂,注重意象、意境以及韻律、章法的明晰,注重閱讀主體的審美體驗等等。同時“味”論更側重對古詩詞教學內容的深度開掘,只有品讀出古詩詞深層次的內核,才能極盡詩詞之味??梢哉f,古詩詞“味”論范疇,更注重對古詩詞內容的把握,只有廓清古詩詞教學內容的主體,厘清古詩詞教學的重點和中心,才能使古詩詞教學的研究范式沿著這一主線縱深推進。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對目前一些古詩詞教學中重方法、輕內容,重形式、輕感悟的現象將起到一定的糾偏作用。
1.解讀詩詞重點詞句
那么“味”論視域下的古詩詞教學,我們應該如何探尋和選擇教學內容呢?就字詞層面來看,“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內容的探尋,我們應該關注詩詞中的字詞,就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來說,這首古體詩呈現的是陶淵明因無法忍受官場的黑暗和約束,便選擇了歸隱,躬耕田園,詩中重點敘寫了詩人歸隱之后面對田園生活的自由所表現出來的欣喜之情,在教這首詩時候,我們也可以以品字入手,僅僅抓住“俗”“愛”“誤”“拙”“閑”“返”等字眼,就可以還原陶淵明從做官到歸隱復雜的心路歷程,也展現了陶淵明真實的個人形象。從首句的“俗”“愛”“誤”字我們可以看出,從一開始,陶淵明的志向便不在官場,他的天性是喜愛自然山水,然而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誤”入了官場,在這里,我們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知曉陶淵明為何“誤落塵網”,之后,隨著詩句中所呈現陶淵明歸隱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拙”“閑”表明,雖然清貧,但確能夠讓人悠閑自得和心曠神怡,句末的“返”字,細致品讀,我們會發(fā)現,這一場回歸,表明陶淵明對自然山水的回歸來之不易。因此,通過對詩詞中具體字的品讀和把握,也能夠將作者所呈現的主體還原。
韓軍在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讓學生們先品“英雄”“風流”這兩個詞的用法,再反復品味“風流”一詞的具體內涵后,又讓同學們品味“周瑜”和“周郎”、“出嫁”和“初嫁”的用法,從而體味到蘇軾用詞的匠心營造和良苦用心,從而更深入地體味到周瑜人物形象的內涵。
2.掌握詩詞韻律章法
與此同時,“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內容的探尋也需要讓學生熟悉詩詞的韻律、章法,只有讓學生關注詩詞中的韻律、章法等基本知識,才能準確地傳達古詩詞的特征和意蘊。比如在對詩經《衛(wèi)風·氓》《秦風·無衣》《邶風·靜女》等詩歌進行教學內容分析的時候,我們除了一般性地對這首詩歌進行字詞的梳理以達到文從字順,以及對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行分析外,也應該掌握《詩經》中常見的基本知識,即知曉和學會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了解先民們高超的藝術表達,同時也應該對每一首詩進行具體的分析,如《衛(wèi)風·氓》這首詩并非像《詩經》中的其他組詩多采用復沓的形式,而這首詩則依照主人公命運發(fā)展的軌跡,以賦鋪陳為主,兼用比興等等。只有學生掌握了《詩經》中基本的結構章法,才會更深入地體會到《詩經》韻味。
3.挖掘詩詞內在核心
而從“味”論的理論重心來看,挖掘古詩詞的深層次內核,也是“味”論最值得關注的地方。
如我們在教學陶淵明詩歌的時候,陶詩雖簡單,但很少有老師能夠將陶詩的深層次內核品讀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那么“味”論視域下,我們如何品讀陶的風格特征呢?在這里,以高中古詩詞教學為例,我們可以讓學生們回憶之前學過《飲酒》(其五),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可以看到一個悠閑自在的陶淵明,回憶《歸園田居》可以看到陶淵明在辭官后,對自然山水的留戀所透露出的一種如釋重負之感。這些詩歌,似乎讓我們看到一個閑適、自在的陶淵明,這個時候,如果僅僅停留在此階段,無論如何都不能挖掘陶詩的深層次之味。此時,我們可以向學生出示魯迅等人對陶淵明的閱讀印象,比如魯迅曾說:“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22]葉嘉瑩評介陶淵明詩歌時也說:“人皆賞其沖淡,而陶之精神實在不沖淡,自沖淡而學陶者多貌似而神非?!盵23]我們看到,陶淵明詩歌風格在不同學人的眼中竟然有如此大的差異,而以往我們往往只注重陶淵明詩歌的某一方面,卻忽視了陶淵明詩歌的整體內涵,自然而然也很難品咂和體味出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而這些學者對陶淵明形象的解構,勢必會顛覆學生對陶淵明形象的慣常認知。那么究竟哪種解讀才符合陶詩的詩味呢?難道陶詩不只是平淡嗎?如此一來,對于這些疑惑,要想真正厘清陶詩的各種“味”,學生還得查閱相關資料,閱讀陶淵明研究文獻等等,才能進一步挖掘陶詩的深層次內核,也才能品出陶詩之味。比如引導學生去關注陶詩中的“悲”“苦”“憂”“愁”“凄”“涼”等字眼出現的頻率,借助資料分析陶淵明筆下常見的酒、菊花等意象,從而體味陶詩的韻味,還原真實的陶淵明。
“味”論視域下古詩詞教學內容要探尋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激發(fā)審美主體的情趣、品咂詩詞的意境等等。限于篇幅,以上只是簡要列舉了古詩詞教學內容的幾個要點。近年來,古詩詞教學和研究常常出現很多問題,主要癥候之一是沒有回歸到古詩詞的語言、韻律等核心層面中來,一些研究和教學范式看似花樣翻新,教學策略新穎,但卻很少能夠解決古詩詞教學中的一些老問題。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一些方法論也在消解古詩詞研究的動力。說到底,古詩詞教學還要引導學生細讀、品讀、細味、悟味,只有這樣,才能領略古詩詞的各種“味”。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味”論詩詞,更多關注到的是古詩詞本身,注重古詩詞的語言、韻律、節(jié)奏、意象等,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品讀和領悟,對古詩詞教學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國古代文論存在著豐富的理論內涵,如“象”“氣”等理論范疇,也可以像以“味”論詩詞的教學研究范式一樣,都可以從傳統(tǒng)文論中為語文教學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方法論,這也正符合新時代語文教育的主題方向,如何總結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從而構建中國特色的語文教育學體系,需要我們挖掘傳統(tǒng)語文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的經驗和知識,這或許就是“味”論詩詞最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郝德永.超越左與右——課程改革的第三條道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107.
[2] 安富海.教學論研究者為什么“走不下去”——兼論“國外教學理論詮釋中國教學實踐”現象[J].課程·教材·教法,2012,32(07):26-31.
[3][10][18] 劉勰.文心雕龍[M].戚良德,輯校.黃叔琳,注.紀昀,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94,200,232.
[4] 鐘嶸,古直箋,曹旭.詩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
[5][6][20]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xù)編[M].中華書局,1983:1386,450,137.
[7] 陳應鸞.詩味論[M].成都:巴蜀書社,1996:167.
[8] 鐘嶸.詩品譯注[M].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1998:19.
[9] 郭紹虞.清代詩話續(xù)編[M].富壽蓀,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165.
[11] 葉燮,薛雪,沈德潛.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M].霍松林,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90.
[12] 張炎.詞源[M].夏承燾,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15.
[13] 袁枚.隨園詩話[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683.
[14][15] 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校箋[M].盧盛江,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9:114,389.
[16] 高文強.中國文化經典導讀[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5:145.
[17] 王國維.人間詞話[M].王仲聞,校訂.徐調孚,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76.
[19] 李之亮.蘇軾文集編年箋注(第10冊)[M].成都:巴蜀書社,2011:509.
[21] 何文煥.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70:694.
[22]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36.
[23] 顧隨.中國古典詩詞感發(f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313.
[作者:韓再彬(1995-),男,四川廣元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
【責任編輯 ?關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