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閱讀往往關(guān)注那些對提升學生分數(shù)有幫助的“有用之書”,而忽略對學生和自身的精神涵養(yǎng)、思想成長有重要作用的“無用之書”。多讀“無用之書”,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讓教師有更高的教育追求;可以讓教師真正看見教育的價值,體會到教育生活的創(chuàng)造性和幸福感;可以啟蒙教師的思想,讓教師能獨立思考,具有反思習慣和批判精神。
關(guān)鍵詞:教師閱讀;“無用之書”;專業(yè)素養(yǎng);思想啟蒙
常有教師問我,想把課上好,應該讀些什么書。這樣的問題,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好回答,是因為一句話就可以回答:讀可以指導自己教學的書,既有適合各個學科的,也有專屬于某一學科的。不好回答,是因為可能每位教師心中“把課上好”的標準不一樣,有的教師追求的目標是“稱職”,有的教師追求的目標是“優(yōu)秀”,目標層次不一樣,需要閱讀學習的書自然也不一樣。
如果只是追求“稱職”,讓學生考出好看的分數(shù),就可以歸為好回答的那一類,多讀“術(shù)”,外加必要的“道”即可。換言之,就是多讀“有用之書”;如果追求“優(yōu)秀”,不唯分數(shù),更重視精神涵養(yǎng)和思想成長,除了要多讀“道”,還要讀很多“無用之書”。對教師來說,“有用之書”就是直接指導和應用于教育教學日常工作的書籍。而文史哲類的,大概都是“無用之書”;此外,地理天文、藝術(shù)美學等書籍,可能也是無用的。的確,文學、藝術(shù)等書籍(除非是日常教學所必需的),都不會給教師帶來更多的直接利益,讀之自然“無益”。那么,教師讀“無用之書”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讓教師有更高的教育追求
如果教師去了解一下自己眼中的優(yōu)秀教師,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讀的書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們眼中的“無用之書”。筆者曾與凌宗偉老師有過幾次謀面,也常聽他聊起讀書,他所讀的書,大概一線教師認為很多都屬“無用之書”,如《被壓迫者教育學》《烏合之眾》《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與結(jié)局》《快思慢想》《文學:八個關(guān)鍵詞》等。凌老師作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一定與他大量閱讀這些“無用之書”有很大的關(guān)系。他自己就說,沒有這些閱讀,他就只能是平庸的。
讀了很多“無用之書”后,教師便能從更廣闊的視野、更多維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從而不斷精進和創(chuàng)新,有更高的教育追求。只讀“有用之書”的教師,按部就班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基本完成了規(guī)定動作,就覺得任務完成、萬事大吉了。如果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新問題,他們就會逃避、抱怨,就會感到無形的壓力。多讀“無用之書”的教師,除完成規(guī)定動作外,還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教育追求。例如,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他們不僅能發(fā)現(xiàn)學科學習的價值,還會挖掘豐富的育人價值;同樣的學生成長問題,不僅解決眼前問題,還會精心設計有關(guān)成長課程,努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真正看見教育的價值,體會到教育生活的創(chuàng)造性和幸福感
錢理群教授說:“語文教學的實質(zhì)就是給學生的一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薄按蛳乱粋€精神的底子”就是教育最大的價值,而“精神的底子”離不開“無用之書”。教師自己“精神的底子”厚實了,才能幫助學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多讀“無用之書”,教師就能更好地看見站在教育中央的是“人”,教育要成全的是“人”本身,而非其他。教師眼中有了“人”,教育行動就會溫柔而堅定,就會以尊重為前提,成全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成長。
多讀“無用之書”,教師就能豐厚知識和精神底蘊,拓寬文化視野,給學生的影響自然就會積極而深遠。知識和精神豐厚了,文化視野拓寬了,教育教學工作就充滿了創(chuàng)意,就有了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語文教師就不會按部就班地講授一篇篇課文,數(shù)學教師就不會只講課本上的知識和習題……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意課程誕生了,自主探究性學習落實了,學生的視野被打開了,學習的熱情被點燃了,思維既有了廣度又有了深度。擁有了這樣的教育生活,教師就會遠離平庸,遠離困頓和倦怠,就能體會到職業(yè)的幸福感。
三、啟蒙教師的思想,讓教師能獨立思考,具有反思習慣和批判精神
法語中,“啟蒙”的本意是“光明”。如果我們說一個教師缺乏自我啟蒙,他肯定是不樂意的。因為,在他看來,身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者,是不需要自我啟蒙的。
實話實說,大多數(shù)教師是有教育情懷的,都希望把課上好,把學生教好;但也不可否認,也有不少教師拒絕啟蒙,自己缺乏理性,不講邏輯,不肯反思,卻不自知、不承認。畢竟,教師的情懷能否創(chuàng)造出好的教育,還需要認知、專業(yè)、思想等做基礎,沒有專業(yè)、智慧和理性作為堅實基礎的情懷,就有可能“好心辦了壞事”。
每每遇到熱點性的教育事件,總能看到一些教師“天真的善良”或“狹隘的正義”,這些都是缺乏啟蒙的表現(xiàn)。筆者私下揣測,盲目、盲從、盲呼的教師,可能沒有讀過阿倫特和勒龐;在教育中習慣并享受專制的教師,可能沒讀過《被壓迫者教育學》之類的書;固守傳統(tǒng),不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教師,大概對《教育與腦神經(jīng)科學》一類的書是排斥的……
往往,“有用之書”大多與思想啟蒙無關(guān),只有“無用之書”則多具思想啟蒙的屬性。只有啟蒙者,才能深諳“人”的價值,才會真正尊重“人”的獨立和尊嚴,才會在教育生活中幫學生“成人”。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化”的過程,它需要教會學生許多準則,也需要教給學生不單一的價值判斷。心系準則,同時尊重不同的價值判斷。教師只有經(jīng)歷啟蒙,才能慢慢做到這一點。
要做到遇事不盲從,能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具有批判精神,就得讀很多“無用之書”。有人說,不讀百部以上經(jīng)典,就談不上啟蒙,這話未免會讓很多人對“啟蒙”望而卻步。我想,只要真正開啟了“無用之書”的閱讀之旅,就已經(jīng)走在了自我啟蒙的路上。
教師要追求優(yōu)秀,就不能忽視“無用之書”。不讀“無用之書”,再多的情懷,也僅僅是情懷,無論對于學生,還是對于自己,很難創(chuàng)造出更有價值的教育生活來。
(李竹平,特級教師,北京亦莊實驗小學,郵編:1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