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湖南懷化市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地處偏遠山區(qū),約一半學生是留守兒童。3年前,任教于此的95后教師李柏霖,發(fā)現孩子們有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充滿童真的想象,決定帶孩子們寫詩。這些詩,寫下了不為人知的孤單和簡單純凈的快樂,也讓老師、家長看見了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我看后十分感動。我素不喜讀眼下各類詩人的詩作,也不愿參加各種詩會和文學會,原因只有一個——眼下的東西缺少真情實感。而李柏霖老師及其指導下的學生作品,如山上的清泉,無污染、無裝飾、無任何添加劑地呈現在你面前,嗅之淡香,品之味純,讀之爽口,思之醒腦,好不暢快。一句話來評論:純真的情感與質樸的詩句。
首先要感謝孩子們,然后要感謝“95后”李柏霖老師,雖然沒有事跡介紹,也沒有說有啥光環(huán),更不可能是“教育家”,但李老師勝過所有:以一己之力實在做事,不高談闊論,也不指點江山。教育其實就是這點事兒,踏實做好勝過千言。最后要感謝制作視頻的新華社記者,慧眼童心見水平。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千千萬萬這樣的孩子,培養(yǎng)更多“李柏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