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敏
自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的《薩拉曼卡宣言》正式提出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以來,全納教育理念逐步滲透,并迅速成為世界各國滿足特殊兒童教育需要的主要形式(鄧猛、潘劍芳2003)。全納教育指教育應滿足所有兒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學校都必須接受服務區(qū)域內的所有兒童入學,并為這些兒童能接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條件(雷江華 2001)。我國積極推進全納教育理念,并探索出隨班就讀這個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模式對特殊學生進行融合教育。隨班就讀指在普通學校接受殘障學生和普通學生共同進行教育的教育形式。正常普通班級接納一到兩名(最多三名)輕度殘障兒童——主要是視力、聽力、智力殘障的兒童。近年來,隨著我國隨班就讀的長足發(fā)展,全納教育已基本形成了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發(fā)展格局。在國家層面的立法和文件方面,《殘疾人保障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教育條例》等對隨班就讀進行了規(guī)定,從法律上明確了隨班就讀是特殊教育發(fā)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各級各類普通學校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在隨班就讀的教育實踐中,也形成了一些中國特色隨班就讀的基本經(jīng)驗,如形成了教師遴選、殘障學生入學、教學要求、師資培訓、家長工作、教育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管理經(jīng)驗;學校、家庭、社區(qū)、政府及自我支持的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的建構經(jīng)驗;照顧全體兼顧個別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等。同時,隨班就讀實踐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如隨班就讀質量不高,隨班就坐、隨班混讀的情況屢見不鮮。如何提高隨班就讀教學質量(Quality First Teaching),成為新時代特殊教育領域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第一期和第二期都強調了發(fā)展特殊教育,提高隨班就讀質量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總體原則、要求和措施等。為了提高隨班就讀教學的質量,合作學習模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是一種近幾十年發(fā)展起來的、被廣泛證明能有效提高全納教育質量的教學模式。研究表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普通學生和隨班就讀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可以促進普通學生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接納與理解,幫助隨班就讀學生樹立自尊(劉洋 2010);合作學習能夠減輕教師的壓力,可以增加教師對隨班就讀學生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時間,也能夠提高普通學生的成就感和社會責任感(景時 2018)。
同伴助學是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英國的托平(Toppin)教授與美國的艾利(Eli)博士認為,同伴助學指通過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之間互相幫助、交流和支援,并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活動。左璜、黃甫全(2008)認為同伴助學是一種基于同伴互相關照的可能性,旨在促進同伴關系和個體認知能力,以一對一的形式并根據(jù)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組織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鄧志文(2012)將同伴助學模式應用在物理“學困生”課外輔導中。張笑予、程莉榮(2017)探討了同伴助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賴興來(2017)從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口語教學等方面分別論述了合作互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組織策略。范莉莉、彭琳等(2018)調查了殘障大學生同伴助學的現(xiàn)狀。
以上對同伴助學模式的研究較多是普通學校學生之間或者特殊學校殘障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屬于建立在相同年齡、相同背景的同質同伴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但是隨班就讀中同伴助學模式完全不同于以上研究,是屬于相同年齡不同背景的異質同伴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而目前關于異質同伴助學的研究沒有得到關注,影響異質同伴助學的因素也沒有得到關注。
本研究以隨班就讀異質同伴助學英語互助學習為例,分析影響因素,并提出對策。由于傳統(tǒng)偏見的教育理念,社會輿論認為隨班就讀學生能把漢語母語學好就不錯了,根本沒有必要增加負擔去學習英語,走上社會后英語沒有多大用處,對學習、生活影響不大,再加上英語教師特殊專業(yè)教學能力不足,無力照顧隨班就讀殘障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隨班就讀英語課堂中殘障學生英語學習常常被忽略或被放棄。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也是人們學習和社交的一種重要工具(潘啟超、胡曉毅 2020),尤其在全球化時代,英語的作用愈發(fā)重要。因此,在隨班就讀成為殘障學生學習主要方式的情況下,加強對隨班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英語課堂教育質量問題已然成為我國隨班就讀發(fā)展中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本研究具有相對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研究對象為HA市隨班就讀的6名學生,分布在3個市直學校。其中,男生4名,女生2名,年齡集中在11—13歲,分布在3—5年級,殘障類型主要為視力、聽力、智力輕度殘障。因為研究對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調查問卷發(fā)放限制在和隨班就讀學生密切的利益相關者,數(shù)據(jù)量并不大。主要為隨班就讀學生及其班主任、英語教師、普通教師、家長、學校教育管理者及教育主管部門管理者(見下表)。調查問卷共發(fā)放115份,回收115份,有效收回率為100%。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1.文獻資料法
以“全納教育、隨班就讀、同伴助學”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Elsevier(荷蘭愛思唯爾)等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并閱讀相關文獻,為本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見附錄1)包含20個題項,涉及四個因子: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和學校管理。采用3級計分方式:1=不同意(不喜歡、不愿意、不贊成)、2=中立(不清楚、無所謂)、3=同意(贊成、愿意、喜歡)。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為0.76,四個因子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0.78—0.83之間,四個因子的方差累積貢獻率為81.35%,說明調查問卷的信度、效度良好。
3.訪談法
為了解隨班就讀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因素,設計半開放式問題,對隨班就讀學生、英語教師、家長和學校管理者進行深度訪談(訪談提綱見附錄2)。
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即一種以英語學習成績較好、能力較強、富有愛心、責任心較強的普通學生作為隨班就讀殘障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學習助手的學習模式。異質同伴助學有2種形式:(1)一對一的異質同伴助學;(2)多對一的異質同伴助學。英語教師針對隨班就讀殘障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能力、家庭情況和英語課程學習任務的要求等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關于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調查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全部隨班就讀學生都選擇了喜歡并接受異質同伴助學模式,通過深度訪談了解到隨班就讀學生喜歡并接受的原因是在同伴助學中沒有壓力和心理負擔,可以自由、無拘無束地學習。而在普通學生中,55%的學生選擇愿意幫助隨班就讀學生,35%的學生選擇中立,10%的學生選擇不愿意。通過深度訪談了解到,愿意的學生認為幫助他們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既培養(yǎng)了自己的愛心,又享受到成就感。中立的學生表示自己也說不清楚,有時愿意,有時不愿意,看自己學習成績和當時的心情。不愿意的學生表示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好,沒有能力幫助他們,或者自己想玩,沒有時間幫助他們。
在接受調查的教師中,83%的班主任贊成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認為能夠幫助隨班就讀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培養(yǎng)班級凝聚力和團結合作精神;17%的班主任不贊成,認為耗費普通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其學習。全部英語教師贊成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認為一方面能提高隨班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6個學生的英語成績通過異質同伴助學可以提高5—10分;另一方面能減少自己的教學輔導任務,同時也有利于普通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在普通教師中,70%的教師選擇贊成,20%的教師選擇中立,10%的教師選擇不贊成。訪談得知,贊成的普通教師認為只要有利于隨班就讀學生的成長,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可以嘗試;選擇中立的普通教師認為自己沒有實踐過,無法判斷;不贊成的普通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在隨班就讀學生身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只要隨班就讀學生不出事,平平安安,不給教師和班級添亂就行,學不學英語不要緊。
全部隨遷就讀學生的家長都非常贊成異質同伴助學。原因是能讓隨班就讀學生多學一些知識,能夠為其走向社會打基礎,表示愿意配合教師和學生做任何事情,并感謝學校和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重視和教育。80%的普通學生家長表示,在不影響自己孩子英語學習的情況下,同意孩子幫助隨班就讀學生;20%的普通家長并不完全贊成甚至反對自己的孩子幫助隨班就讀學生。
無論是學校教育管理者還是教育主管部門管理者,全部選擇贊成。學校教育管理者認為國家和社會有責任、有義務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一切可能的學習條件,不僅僅是英語學習,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是如此。這說明學校教育管理者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接受了全納教育思想。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和學校管理是隨班就讀英語教學中異質同伴助學模式的主要影響因素。
良好的同伴關系是開展異質同伴助學的前提。對隨班就讀學生來說,異質同伴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來自異質同伴的愛心和幫助能夠增進隨班就讀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提高隨班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同伴助學英語學習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隨班就讀學生英語學習的首要因素,英語教師的特護專業(yè)素養(yǎng)及關注、鼓勵和支持能夠影響隨班就讀生學生學習英語的意愿和興趣。
良好的家校關系是開展同伴助學英語學習的條件。家長的態(tài)度對同伴助學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普通學生的家長,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成長,不愿意或者不贊成自己的孩子進行同伴助學。
科學的學校管理是開展同伴助學英語學習的保障。學校氛圍的營造、學校經(jīng)費的投入、學校管理的組織、學校制度的建立等直接影響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開展。
對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影響因素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實施的效果,關系到能否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認同,在實踐中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在英語課堂中,隨班就讀學生不可能與普通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步,教師也不可能因為照顧隨班就讀學生而放慢教學進度。要使隨班就讀學生能跟上進度,單靠教師課下的指導也是不現(xiàn)實的,最好的辦法是尋找適合隨班就讀學生的助學伙伴,這樣可以彌補他們在課堂上顯現(xiàn)的不足。在挑選助學伙伴時,教師一定要選擇有責任感、有愛心、英語成績較好且愿意幫助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生。
要發(fā)揮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最佳效果,教師需充分進行合作學習的準備,科學、合理地組織、參與和引導,促進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參與合作學習。尤其是擔任隨班就讀學生的英語教師,還應具備一些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首先,在英語課堂上教會普通學生正確地面對隨班就讀學生隨時出現(xiàn)的問題,要協(xié)調好隨班就讀學生與普通學生在發(fā)展上的差異。其次,建立隨班就讀學生專屬的英語課堂信息系統(tǒng),讓他們學會觀察教師的動作、眼神、姿勢代表什么意思,知道教師要干什么。教師通過簡單的信號告訴隨班就讀學生該做什么。師生之間通過英語溝通密碼,形成默契的師生關系,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和諧的家校關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構建,一方面家長要經(jīng)常和英語教師保持聯(lián)系,多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英語學習情況,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緒,因為隨班就讀學生的情緒具有不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要及時把隨班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取得家長的支持,從而調整英語教學方法。
由于在學校規(guī)模與環(huán)境設置,學生的具體需要,教師的知識、技能和經(jīng)驗等方面存在差異,各學校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的支持方案、方法及具體干預措施,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學校和班級為隨班就讀學生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可以借鑒英國在普通學校設置特殊教育協(xié)調員的做法(雷江華 2001),為開展異質同伴助學的學校設置一名英語特殊教育協(xié)調員。英語特殊教育協(xié)調員具體開展對隨班就讀英語教學質量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檢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英語學習情況,協(xié)調學校、家長和社會團體的各種關系,為特教教師的英語在職培訓提供服務,對同伴助學英語學習做到經(jīng)驗共享、問題共探。
異質同伴助學模式是提高隨班就讀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模式之一。以隨班就讀的殘障學生英語學習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分析隨班就讀的利益相關者各方對同伴助學模式的認知和意愿,了解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實施現(xiàn)狀和效果。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和英語教學實踐證明,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普通學生和隨班就讀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可以促進普通學生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接納與理解,幫助隨班就讀學生樹立自尊;能夠減輕教師的壓力,可以增加教師對隨班就讀學生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時間,也能夠提高普通學生的成就感和社會責任感。
對異質同伴英語助學模式的影響因素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實施的效果。通過調查研究和教學實踐證明,可以選擇相互信任的英語學習伙伴,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加強英語教師的特殊專業(yè)素養(yǎng),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家庭和學校就英語學習積極溝通和聯(lián)絡,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開展科學的學校管理,為隨班就讀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濃厚氛圍;建立隨班就讀英語教學質量監(jiān)督和評估制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