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靜
(張家口市第二中學 辦公室,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堅持德育為先[1]。2017年,《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又指出:“充分發(fā)揮出美術學科獨有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思考等學習活動,培育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堅定的文化自信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痹谛抡n程改革及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承擔著極高的德育教育責任,也承擔著塑造學生行為習慣和道德價值觀的關鍵使命。這就需要美術教師積極和新課程理念接軌,以高中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以藝術教育為載體,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實現學生道德品行與知識素養(yǎng)同向同行的目標。
德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只有抓好德育,才能有效促進青少年一代的健康發(fā)展?!安耪?,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比瞬排囵B(yǎng)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根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辯證法。當代高中生正處于信息量爆炸的大數據時代,各種娛樂產品在網絡平臺盛行,部分高中學生由于自身認知力不足,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甚至還有部分高中學生走上不正確的人生道路[2]。鑒于此,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是高中美術教學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這就需要新時代的高中美術教師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此外,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和融合,無形中沁潤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助力學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長[3]。通過德育滲透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以及文化素養(yǎng),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目前,高中美術德育教育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美術學科屬于藝術學科。自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級課程均承擔著引領道德價值觀的任務。但高中美術教師對德育工作的探索缺乏深度,在教學觀念上也沒有及時更新,他們往往更加注重課程目標的達成和對學生審美能力與繪畫能力的培育,卻忽略了對學生人格與思想上的教育,產生了重學輕德現象。部分教師認為德育教育“費時費力”,更多地是班主任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的任務。還有部分美術教師雖然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美術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但對德育教育的認知、理解和把握仍存在嚴重缺失。由于教師教育理念的偏差,學生沒有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無法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3]。
部分美術教師單一照本宣科,教學中毫無德育教化,美術作品的選取只有數量沒有質量,這導致學生缺少人文情懷。美術作品的選擇是對教師知識素養(yǎng)的考驗,選取的作品應題材新穎有說服力。部分美術教師即使有進行德育滲透的意識,但仍以“說教”為主,方法不夠新穎,德育教育方式不能與時俱進。久而久之,學生甚至會出現厭煩情緒。因此,教師要講究方式方法和教育的尺度[3],調動學生積極性,不能僅局限于教材,還應拓展課外實踐活動體驗、參觀美術館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等,使美德和修養(yǎng)深化在學生心中,挖掘德育滲透方法的廣泛多樣性。
針對高中美術教育德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魯迅曾論及美術的德育功能:“美育可以鋪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盵4]美術教師不僅肩負“授業(yè)解惑”的傳習使命,還應懷負“時而化之,德而成之,材而達之”的教化責任,要深刻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經明行修,自律敬業(yè),轉變“德育工作不再只是班主任開班會”的觀念,強化美術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有機協(xié)同。同時,美術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美術素養(yǎng),還需要具備優(yōu)良的品行以及一定的教材觀,明確應在哪個單元或哪個知識點進行德育滲透,以及明確哪個知識點應傳遞給學生哪種道德品質等。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德育素材,增強學生對德育學習的可接受性。教師要在課堂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引領作用,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的同時升華其道德情操,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以正確的審美觀影響和引導學生樹立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分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無形中達到升華學生精神品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5]。
充分挖掘高中美術教材中蘊含的德育教育內容,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品德品質教育。
1.挖掘德育教育元素
美術學科蘊含的德育元素很多,如著名畫家徐悲鴻如何持之以恒畫馬,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怎樣畫雞蛋等,這些生動的故事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講授中國古典園林一課時,由于學生對中國園林里的建筑樣式不熟悉,因此教師在展示頤和園的細節(jié)組圖時應提問“頤和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其園內建筑有什么獨特之處”?在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頤和園中的亭子有單層和雙層,其屋頂是由木構架結構形成的6種基本的屋頂形式,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和攢尖頂,這些結構特征富于變化且有觀賞價值,使學生在感受園林藝術巧奪天工的同時,又增強了熱愛和保護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的意識。
2.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道德培養(yǎng),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價值理念等,為作好學生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因此,進一步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首先,通過美術教學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美術作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如在欣賞董希文油畫《開國大典》、詹建俊油畫《狼牙山五壯士》以及石魯中國畫《轉戰(zhàn)陜北》等優(yōu)秀作品時,也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多種藝術形式重溫往昔崢嶸歲月。其次,挖掘美術教學與其他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學生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梢詮狞h史和新中國史中發(fā)掘愛國主義題材,激勵學生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實踐行動,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把愛國主義精神落實到做好小事和管好小節(jié)中,通過落細落小落實的無聲教育,更好地引導學生以品德潤身、用大德鑄魂。
3.美術實踐滲透德育
將德育融入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中,組織學生外出寫生,以各類繪畫設計和書法競賽為依托,拓展德育的范疇和載體。賽事前,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民生問題,在作品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美學元素,以環(huán)保和綠色發(fā)展等選題參與各類賽事。教師還可精心設計高質量德育活動,如參觀美術館、博物館、校史館、紅色歷史寫生基地以及革命烈士陵園等實踐活動,舉辦紅色主題學生美術作品展和書法展,從目標到過程都融入德育理念。教師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感受幸福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審美能力。如江蘇常州溧陽巨幅“3D稻田畫”和江蘇2 500 m2花海拼成巨幅國旗等,這些都是藝術化的愛國情懷。
4.美術作品滲透德育
旅居新加坡的華人藝術家張春雷的油畫作品《無用之用》,引用《莊子·人間世篇》“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語,嘗試用現代繪畫語言解答這一典型的東方哲學問題,他將繪畫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點、線和面在作品中有節(jié)奏地排列組合,在散布著黃、綠、褐和白等不同顏色的方塊與線條的畫面中,將貌似可有可無的繪畫元素構為一個整體。這件具有抽象思辨性的繪畫作品以最簡單的藝術語言回應了困擾世人的哲學問題,啟發(fā)人們重新審視生活和生命。壁畫《城濮之戰(zhàn)》采用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的方式繪制,以歷史背景為創(chuàng)作依據,細致描繪了晉、楚兩國交戰(zhàn)時旌旗舒卷的宏大場面,體現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高度統(tǒng)一,是近年來大幅壁畫創(chuàng)作中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代表作。畫面表達了對和平的呼喚[2],足以讓每一個人深受震撼。
5.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與中國美學精神。年畫、剪紙、皮影、彩塑和刺繡民間美術作品展現了中華大地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與風俗,它們的裝飾和美化豐富著人們的生活。物品上的圖案造型多取材于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傳統(tǒng)小說與地方戲曲等,傳遞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悌和忍的價值觀念。如中國聯通的標志“中國結”的設計靈感就來自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形式“盤長結”。在講授剪紙藝術時,美術教師應與學生分享剪紙的歷史傳說、剪紙工具和剪紙符號等,共同完成剪紙作品。此外,還可將剪紙貼于團扇上,并配上書法文字,這樣既能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和貫穿于美術教學中,還可使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如此一來,德育便是有趣的過程。
綜上,高中美術教師要時刻秉持“嚴謹、細心、堅韌”等品格,并時刻保持良好的教師形象[5]。充分運用德育元素進行德育滲透,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的同時升華其道德情操,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6],讓學生能夠走上更為長遠的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