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為,梁益銘,馬季容,楊姝君,鄭建強
(西安現(xiàn)代控制技術研究所,西安 710065)
在現(xiàn)代海戰(zhàn)中,作為主戰(zhàn)武器的反艦導彈從發(fā)射開始,就處在敵方天、空、地各種傳感預警系統(tǒng)的監(jiān)視之下,敵方利用預警信息,就會引導其艦空導彈、“密集陣”火炮等進行攔截。為了提高導彈的突防概率,新型反艦導彈都采用機動變軌彈道。所謂變軌彈道,是指為了增加敵方對我反艦導彈的預測難度,并盡可能縮小敵方反應時間,提高突防概率,反艦導彈從發(fā)射開始,在燃料消耗、導航精度和作戰(zhàn)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實現(xiàn)的彈道軌跡變化。顧文錦等采用比例導引進行機動彈道設計,未考慮接近目標時攻角過大問題;莊益夫等采用變結構導引律進行機動彈道設計,但是由于引入符合項,存在抖振問題;畢開波等分析了導彈機動變軌的突防效能,但僅限于幾種典型的機動變軌方式。
基于Kappa制導算法,文中提出一種大氣層內(nèi)機動變軌方法,可實現(xiàn)導彈任意方位的大空域變軌,且攻角變化緩慢,過載分布合理。
Kappa控制算法應用于大氣層內(nèi)的中制導,也可解釋為使導彈末速最大的中制導方法,這對于打擊遠距低高度目標是非常關鍵的。
用來表示彈目相對距離的垂直投影,視線角可以寫成:
(1)
當較小時,視線角可表示為:
(2)
視線角速率可以表示為:
(3)
設導彈和目標不機動,接近速度近似為常值,即:
(4)
以向量表示預測攔截點的位置;向量表示導彈當前位置;為導彈速度;為期望的導彈末速,則比例導引可寫成:
(5)
更一般的,可表示為:
(6)
式中:,為比例系數(shù)。
根據(jù)制導方程:
(7)
式中:為彈目距離;為導彈速度大小;為導彈質量;為=+分量確定的阻力;為推力;為升力系數(shù)。
為了保證末速最大,系數(shù),的最優(yōu)值分別為:
(8)
當→0,→0時:
(9)
由于制導指令生成于慣性系下,不存在比例導引視線系轉序問題,只需給定終端速度方向矢量,即可實現(xiàn)導彈以任意方位攻擊目標。
導彈采用虛擬目標變軌方式,給定一系列三維坐標點(,,),=1,2,…,,≠≠,將每一個坐標點看做一個虛擬目標,利用Kappa導引實時生成過載指令,形成一條光滑的軌跡,使其通過所有坐標點,并滿足限制條件||≤max。
Kappa制導本質是通過抑制視線的旋轉來達到命中目標的目的,若目標速度為零,則在命中點附近導彈速度方向將收斂于視線方向。記
(10)
若Δ=+1-或Δ=+1-較大時,則切換目標后指令會有較大的跳變??紤]改變命中點的速度方向。
若三點共線時,即
(11)
則曲線在(,,)處的導數(shù)為:
(12)
若三點不共線時,設過三點的曲線為一空間圓,圓心為(,,),半徑為。
由三點到圓心距離相等,可得:
消去,得到:
(14)
記為:
(15)
又圓心與三點共面,則:
(16)
展開記為:
+++=0
(17)
則:
(18)
于是空間圓由以下兩式確定:
(19)
對式(19)求全微分,得到:
(20)
則曲線在(,,)處的導數(shù)為:
(21)
記
(22)
則(,,)處速度的矢量可以表示為:
(23)
當導彈接近目標時,g會趨于零,制導指令將發(fā)散,導致切換指令出現(xiàn)大的跳變。給定一個切換距離,當彈目距<時,即切換到下一個目標。
(24)
式中:為當前時刻;為切換時刻;Δ為切換時間。
綜合上述分析得到:
(25)
對提出的變軌制導律進行六自由度仿真,導彈方程組參考文獻[7]。彈道形式為躍起彈道。設導彈速度為600 m/s,以m為單位給定5個目標點:(5 000,1 000,1 000),(10 000,1 500,1 500),(20 000,1 000,1 000),(30 000,1 300,1 300),(40 000,0,0)。||<10°,||<10°,當彈目距<300 m時切換到下一虛擬目標,過渡時間Δ=2 s。仿真結果如圖1~圖4所示。
圖1 軌跡
圖2 彈目距
圖3 攻角
圖4 側滑角
圖1為導彈三維軌跡,可知導彈光滑的經(jīng)過所有預設的虛擬目標點。圖2為彈目距,導彈按照預設的切換條件切換4次,最終脫靶量幾乎為零。圖3、圖4分別為導彈攻角和側滑角,攻角最大為1.8°,側滑角最大為1.3°,滿足指標要求,且攻角變化緩慢,過載分布合理。
研究了基于虛擬目標的大空域變軌技術。采用變軌彈道可以充分發(fā)揮導彈的機動能力,從而使攔截彈無法準確預測彈道,極大的提高導彈的突防效能?;贙appa制導律設計了變軌彈道,通過空間圓確定虛擬目標點的速度方向,減小了目標切換引起的指令跳變。采用二階平滑方式,使過載指令平滑過渡。該技術極大的提高了機動彈道設計的靈活性,且過載分布合理,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