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琨
摘 要:魏晉南北朝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活躍時期。公元398年,北魏定都平城,在此期間,太武帝攻滅北涼,其勢力擴展到西域,通往西域諸國的河西走廊逐步貫通,吸引大批中亞人涌向平城,平城成為絲路東端最重要城市,中西交通和交流登上一個新的階段。平城地區(qū)至今遺存著大量有關(guān)絲路或者西方文明的遺跡和遺物。
關(guān)鍵詞:魏晉南北朝;絲綢之路;北魏平城;館藏精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02
在中外交流史上,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開放、傳播與吸收并舉的對外交流活躍時期,文獻中關(guān)于從北魏建國初到太武帝攻滅北涼期間北魏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多有記載:
太延元年(435)二月,“蠕蠕、焉耆、車師諸國各遣使朝獻”。五月太武帝“遣使者二十輩使西域”。八月“粟特國遣使朝獻”。
太延二年(436)“八月丁亥,遣使六輩使西域?!壮剑哕噰彩钩I”。
太延三年(437)三月“龜茲、悅般、焉耆、車師、粟特、疏勒、烏孫、渴槃陁、鄯善諸國各遣使朝獻”?!白院笙嗬^而來,不間于歲,國使亦數(shù)十輩矣”①。
隨著北魏政權(quán)的鞏固和版圖的擴大,通往西域諸國的河西走廊逐步貫通。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攻滅北涼以后,派大將萬度歸攻克鄯善、焉耆和龜茲,維護絲路暢通后,河西走廊一帶徹底貫通?!皼鲋菁绕?,鄯善國以為‘唇亡齒寒,自然之道也,今武威為魏所滅,次及我也。若通其使人,知我國事,取亡必近,不如絕之,可以支久’,乃斷塞行路,西城貢獻,歷年不入。后平鄯善,行人復(fù)通?!雹谠诎突固贡辈康暮樵优蠋r石上發(fā)現(xiàn)的北魏時期漢文“大魏使谷巍龍今向迷密使去”題記(圖1),足以說明當時中西文化交流日益繁盛。③至此,絲綢之路直通北魏都城平城,擁有百萬人口的平城成了當時絲綢之路的最東端,大批中亞使者和商人涌入平城,一些中亞、西亞的器物經(jīng)絲綢之路運抵平城。多年來,北魏都城所在的大同發(fā)現(xiàn)及出土了大量具有濃郁外來文化元素的遺存,這些遺存包括壁畫、金銀器、玻璃器、銀幣和鎏金銅器等,形象地反映了公元5世紀平城文化的多元與繁榮,成為今天我們探討絲綢之路與北魏平城關(guān)系的重要物證。
胡人牽駝壁畫(圖2),2009年大同御東新區(qū)文瀛北路北魏壁畫墓出土,繪于北棺床立面。壁畫左部繪一個卷發(fā)、深目高鼻的男性胡人,其上身穿圓領(lǐng)窄袖長袍,腰間束帶,下著長褲,腳蹬黑色長靴,轉(zhuǎn)身回首,右手持鞭,左手牽駱駝韁繩。中間繪一頭高大健壯的雙峰駱駝,駝背上繪有障泥一類的坐墊。駱駝后繪一身高體健的中亞人形象,上身赤裸,其左手持一樹枝狀物件,右手上彎,手托棺床邊緣,雙腿邁開作行走狀。壁畫用胡人牽駝形象表現(xiàn)當時胡人入華的情景。
北魏狩獵紋鎏金銀盤(圖3),1981年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出土,口徑18厘米,底徑4.5厘米,高4.1厘米。敞口、斜腹、矮圈足,右側(cè)有部分殘缺。盤內(nèi)外沿飾有三道旋紋,銀盤中央用捶揲和雕刻制作的狩獵圖。狩獵圖中央為一西域男子,深目高鼻,卷發(fā)長髯,頭戴圓形帽,帽前部有九顆圓珠組成的裝飾,腦后飾有飄帶兩道,頸戴聯(lián)珠項鏈,耳垂水滴狀耳墜,身穿緊身衣褲,腰帶中間有圓扣,下垂雙緞帶,兩側(cè)佩武器,足蹬短靴。男子雙手持矛,左腿直立,右腿向后抬起,正與蘆葦沼澤中的三只野豬搏斗。從人物形象、題材以及腦后兩條典型薩珊式飄帶等方面來看為波斯薩珊王朝制品。④
北魏鎏金鏨花人物紋銀碗(圖4),1970年大同城南軸承廠北魏窯藏遺址出土,口徑8.5厘米,高5厘米。敞口,圓腹,圜底。口沿及上腹各有一圈聯(lián)珠紋,兩圈聯(lián)珠紋之間鏨刻有麥穗紋,腹部被圜底伸展而出的“阿堪突斯”葉紋分為四個區(qū)域,每組葉紋之間有一圓環(huán),共四個圓環(huán),每個環(huán)內(nèi)均捶揲出一個相同的男性頭像。該頭像皆正身側(cè)臉,深目高鼻,卷發(fā)遮額,頭戴圓形小帽,頸部配有項鏈,內(nèi)著V領(lǐng)衣,衣物肩部飾有圓點。
北魏鎏金鏨花人物紋銀碗(圖5),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口徑10.2厘米,高4.6厘米。此碗敞口、圓腹、圜底,口沿之下略微內(nèi)收。口沿及上腹各有一圈聯(lián)珠紋,兩圈聯(lián)珠紋之間素面無紋。器物腹壁被由底部伸展而出的“阿堪突斯”葉紋分為四個區(qū)域,每組葉紋之間有一圓環(huán),共四個圓環(huán),每個環(huán)內(nèi)均捶揲出一個人物頭像。頭像皆側(cè)身,深目高鼻,穿翻領(lǐng)上衣。圜底中部有兩圈同心圓凹弦紋,內(nèi)圈素面內(nèi)凹,兩圈之間由兩條鋸齒紋組成的紋飾分為八等分,每等分內(nèi)的圖案相同,為“阿堪突斯”葉紋。器物腹壁沒有紋飾的地方均有鎏金。
北魏銅鎏金童子葡萄紋高足杯(圖6),1970年大同城南軸承廠北魏窯藏遺址出土,口徑9.6厘米,底徑5.4厘米,高11.5厘米。敞口,深腹,腹壁呈束腰狀弧形,高足。杯外裝飾有纏枝葡萄,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由葡萄藤組成的五個圓環(huán)布滿外壁。葡萄藤上飾有飛鳥,在環(huán)繞外壁的五個圓環(huán)中飾有童子,五個童子形態(tài)各異。腹底飾花葉紋與聯(lián)珠紋各一周,圓底外周飾“阿堪突斯”葉紋,這種題材應(yīng)與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酒神節(jié)有關(guān),應(yīng)是舶來品。
北魏銅鎏金高浮雕人物及動物紋高足杯(圖7),1970年大同城南軸承廠北魏窯藏遺址出土,口徑9.4厘米,底徑4.9厘米,高10.3厘米。敞口,束頸后肩部起折,深鼓腹,高足素面。器物頸部有八只臥羊,現(xiàn)存七只。杯身腹壁由底向上伸展出四組“阿堪突斯”葉紋,葉紋之上承托一男性頭像,葉紋間飾有手持器物的女性形象,衣飾輕薄,兩足交叉站立。這件高足杯屬于波斯薩珊王朝的飲用器具,是一件舶來品。
北魏鎏金鏨花人物紋高足銀杯(圖8),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口徑9.3厘米,底徑3.75厘米,高11.4厘米。敞口,圓腹,圜底,高足,口沿下和上腹部各有聯(lián)珠紋一周。另有四組從器物底部伸展出的“阿堪突斯”葉紋將器物的外壁下方分成四個部分,葉紋之間分別有一個圓環(huán),各環(huán)內(nèi)都捶揲出一個男性頭像。四個頭像兩兩相對,都是深目高鼻,頭戴帽,著圓領(lǐng)衣,但具體裝飾略有不同。其中一人側(cè)身向左,頭戴鳥形冠,長發(fā)卷曲,披至后背,耳朵戴有飾物;與其相對的頭像則是卷發(fā)遮額,直至衣領(lǐng),頭戴豎條紋小圓帽;另兩個相對的頭像,其中一人頭戴有帽檐的圓帽,帽下頸部露出卷發(fā);與此人相對的頭像則是卷發(fā)遮額及領(lǐng),頭戴豎條紋小圓帽,面部有胡須,胡須上揚。杯身近底部有弦紋一周,外圍環(huán)繞忍冬紋。杯足呈腰鼓狀,杯底為圓形,類似倒扣的盤子,周圍飾有忍冬紋。
北魏磨花玻璃碗(圖9),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口徑10.3厘米,高7.5厘米,腹徑11.4厘米。直口扁圓唇,束頸,圓腹圜底。腹部和底部均有磨飾,腹部共有四排縱橢圓形凹球面磨飾,長徑1.3~1.5厘米,短徑0.7厘米左右,每排35個,上下相錯。底中心為一個直徑3.4厘米的圓形凹球面磨飾,環(huán)繞其周圍的6個橫橢圓形凹球面磨飾,長徑約3.1厘米,短徑2.8厘米,凹點、凹窩全部拋光。淡綠色半透明玻璃,內(nèi)含氣泡很少,是質(zhì)量很高的薩珊玻璃。⑤依據(jù)墓葬出土陶器和形式來看,墓葬年代應(yīng)不晩于公元5世紀中葉。
薩珊波斯銀幣(圖10),大同市天鎮(zhèn)縣新平鎮(zhèn)平遠頭村出土,現(xiàn)藏山西省博物院,直徑5厘米。這些銀幣為薩珊波斯卑路斯王時期的貨幣,由不同的印模壓印而出。圖案大體為一種類型,但正面王像略有不同,按照這種差異可將銀幣分為兩類:A類樣式有兩枚,銀幣正面均有半身王像,面均右向,王冠前有一新月,冠的后部有一雉堞形飾物,冠頂有一新月,之上托有一圓球,臉及肩的空白處有缽羅婆文的銘文,意為“主上卑路斯”,王像和銘文的周圍以聯(lián)珠紋圈飾;B類樣式有八枚,此類樣式的正面王像除了具備A類的特征之外,在冠頂新月的兩側(cè)各有一翅翼。這兩種類型的銀幣背部花紋都為拜火教的祭壇,壇上有火焰,火焰兩側(cè)為五角星(六角星)和新月,祭壇兩側(cè)各有相對而立的祭司一人,左右祭司背后皆有銘文,左側(cè)為紀年銘文,右側(cè)為鑄幣地點,圖案外圍同樣有聯(lián)珠紋圈飾。
北魏八曲銀洗(圖11),1970年大同城南軸承廠北魏窯藏遺址出土,最大口徑23.8厘米,底徑5.4厘米,高4.5厘米。八曲花口式杯口,每曲在口沿處旋繞成云朵狀的花瓣,而且每一曲都從器口直通器底,圈足亦為八曲花瓣形。器物中心有兩獸互搏圖,口沿下刻有銘文,林梅村先生根據(jù)器物銘文認定這件器物應(yīng)為五六世紀的大夏制品。⑥
北魏太和八年釉陶駱駝及牽駝俑(圖12),1965年大同城東石家寨村司馬金龍墓出土,駝長29.5厘米、高31.5厘米,牽駝胡俑高20厘米。駱駝通體施褐色釉,昂首曲頸,目視前方,雙峰高聳,呈站立狀,宛若整裝待發(fā)。牽駝胡俑施青綠色釉,深目高鼻,頭戴尖頂圓帽,帽邊有穗,身著圓領(lǐng)窄袖及膝長衣,側(cè)擺開叉,腰系帶,足蹬靴,左手執(zhí)叉,右手平舉做牽引狀,側(cè)身仰視駱駝。
北魏胡人雜技俑(圖13),大同雁北師院北魏墓出土。雜技俑位于墓室中部,共9件,泥質(zhì)灰陶,均為深目高鼻,具有西域人的特征。除兩個童子俑外,其余俑均頭戴黑色風帽,身著紅色圓領(lǐng)窄袖長袍,點綴色調(diào)相近的團花圖案,袍面胯下開衩,圓領(lǐng)、袖、下擺及開衩處鑲邊著不同顏色,腰系革帶,腳穿黑色高靴。雜伎俑以一額上頂橦的胡俑和高竿上表演雜技的二童子為中心,頂橦胡俑高26.8厘米,兩小俑分別是6.6厘米和10.4厘米。其余六件胡俑高25~27厘米,姿態(tài)各異,作表演狀:一俑雙手平展舉至頭部兩側(cè),似為保護者;一俑雙手半握舉至嘴兩旁,似在吹奏橫笛類樂器;一俑雙手臂彎曲向前,自然平展伸于體前,手心向里,似在演奏鼓類樂器;一俑嘴巴大張,疑似喊口號;一俑兩臂向前彎曲,左手五指張開,手心向上,右手半握,似在演奏琵琶類樂器;一俑似在演奏鼓類樂器。
北魏花卉人物紋金盤(圖14),大同市博物館藏,直徑12厘米,通高1.7厘米。金質(zhì),敞口,平沿,淺腹,平底。盤底捶揲環(huán)繞纏枝桃形葉紋,內(nèi)有四位神話人物形象,兩位半馬人拉一戰(zhàn)車,其中一位右手叉腰,左手緊握號角做吹奏狀。戰(zhàn)車上立兩位,前者右手握權(quán)杖,左手托物,后者左手托物,右手握杵。所有人物均深目高鼻,須發(fā)卷曲濃密,肌肉隆起,健壯勇猛。經(jīng)考證,位于圖像中間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葡萄酒之神狄奧尼索斯,左邊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注釋
①②魏收.魏書:卷102:西域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③馬雍.巴基斯坦北部所見“大魏”使者的巖刻題記[M]//馬雍.西域史地文物叢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④夏鼐.北魏封和突墓出土薩珊銀盤考[J].文物,1983(8):5-7.
⑤張慶捷,李書吉,李鋼.4-6世紀的北中國與歐亞大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⑥林梅村.中國境內(nèi)出土帶銘文的波斯和中亞銀器[J].文物,1997(9):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