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作曲家喬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2022)2月6日病逝于美國家中,享年92歲。克拉姆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演奏單簧管,母親則演奏大提琴。在良好的音樂氛圍熏陶下,7歲克拉姆開始學習單簧管,10歲開始嘗試作曲,之后經(jīng)常與家人一起同臺演出室內(nèi)樂。高中時期的克拉姆便完成了2部交響曲。1959年在密西根大學獲得音樂博士后在多所大學任教,他的教學重鎮(zhèn)在賓夕法尼亞大學。1968年,克拉姆獲普利策獎,1997年退休??死吩谧髌分袩嶂蕴剿餍乱羯?,嘗試使用各種形式與符號記譜,并且研發(fā)器樂和聲樂新的表現(xiàn)技巧。代表作有《遠古的童聲》《大宇宙》《黑天使》《四首夜曲—夜樂II》《牧歌I》《秋天的十一個回聲》等等。
克拉姆幾乎為每首作品尋找不同的樂器組合,音樂織體簡潔、稀疏,強調(diào)發(fā)揮單個音響的特點,從中可看出韋伯恩的影響。他也受德彪西音樂的啟發(fā),經(jīng)常采用調(diào)式和聲或印象主義的平行和弦來襯托他的旋律。他對柔和的東方打擊樂音響有著特別的興趣。總之,他善于吸收各種不同成分,有時直接引用其他作曲家或民間的音樂材料,但都能有機地統(tǒng)一在他自己的風格里。他的音樂不僅音響新奇,而且感情充沛,具有戲劇性,因此,擁有廣泛的文壇影響。
音樂評論家哈羅爾德·勛伯格認為,他的作品“光輝燦爛,驚心動魄,個性極為鮮明”。中國音中怡樂學者鐘子林曾于1994年訪問了克拉姆,并撰寫《喬治·克拉姆訪談錄》一文,發(fā)表于本刊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