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濤 楊青林 歐陽姣軍 郭馨
摘要:為了探討負性生活事件對學業(yè)焦慮的影響及負面評價恐懼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問卷對414名高中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和學業(yè)焦慮三者之間兩兩均呈顯著的正相關;負性生活事件和負面評價恐懼對學業(yè)焦慮皆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負面評價恐懼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學業(yè)焦慮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比為33.33%。由此提出,負性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響學業(yè)焦慮,也可以通過負面評價恐懼間接影響學業(yè)焦慮。研究結果幫助教育者進一步增進了對學業(yè)焦慮的影響機制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生;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學業(yè)焦慮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08-0008-04
一、引言
高中生處于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需要面對升學、個人素養(yǎng)發(fā)展等多方面的壓力[1]。并且,他們的學業(yè)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如心理彈性、學業(yè)效能感、生活滿意度等。高中生在生活中也會或多或少地經歷負性生活事件,如家庭矛盾沖突、與同學和教師關系緊張等。遭遇到這些負性事件之后,是否會對其學業(yè)產生影響并引發(fā)學業(yè)焦慮,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負性生活事件指的是發(fā)生在個體生活中的,超出個體自身應對能力的不良事件,它可以讓個體持續(xù)產生焦慮、不安和消極等情緒體驗[2]。首先,已有研究表明,負性生活事件和焦慮癥狀的水平存在顯著的正相關[3]。也就是說,個體所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他們就越容易產生較高的焦慮情緒[4]。同時,負性生活事件還和考試焦慮呈顯著的正相關[5]。根據(jù)焦慮易感性-應激模型理論,如果特定的素質(如人際關系、個人的認知模式等)被特定的環(huán)境因素激活,個體的焦慮大概率會發(fā)展成病理性的焦慮[6]。學業(yè)焦慮屬于焦慮的一種形式,指的是學生在學業(yè)情境中體驗到一種較為頻繁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7]。由此可以推斷出,負性生活事件可能會引發(fā)高中生的學業(yè)焦慮。
負面評價恐懼指的是害怕聽到他人對自己不良的評價,從而產生的苦惱、恐懼狀態(tài),它受到自身特性、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8]。人們通常在遭遇負性生活事件之后,敏感性會變得更高,對生活中他人的評價也會變得更在意,可能會對生活中他人對自身的負面評價尤為恐懼。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負面評價恐懼與考試焦慮呈顯著的正相關[9]。應激模型理論也指出,個體如果做出應激反應,必須擁有三要素,分別是應激源(如個體經歷的事件)、心理中介(如個人的個性特征)、身心反應(如焦慮和身體不適等)。因此可以推斷,負面評價恐懼可能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學業(yè)焦慮間起中介作用。
綜上所述,本文將探討負性生活事件對學業(yè)焦慮的影響,并分析負面評價恐懼在兩者之間的中介作用,以期通過實證研究為干預學生學業(yè)焦慮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采用隨機取樣的方式,在廣西、湖南兩地各選取一所高中,然后在高一和高二每個年級各抽取兩個班的學生為被試,發(fā)放問卷450份,回收414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2.00%。其中,男生170人(41.10%),女生244人(58.90%);高一年級學生208人(50.20%),高二年級學生206人(49.80%)。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由劉賢臣、劉連啟和楊杰等[10]編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27個題目,采用5點計分法,要求被試回顧過去一年內是否發(fā)生過此事項,分數(shù)越高的個體受生活事件影響越高。本研究中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77。
2.高中生學業(yè)焦慮量表
采用由謝明強[11]編制的高中生學業(yè)焦慮量表,共18個題目,采用5點計分法,可以評定高中生的學業(yè)焦慮程度,分數(shù)越高說明學業(yè)焦慮程度越高。本研究中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98。
3.負面評價恐懼量表(簡版)
采用陳祉妍[9]修訂的負面評價恐懼量表,共12個題目,采用5點計分法,個體分數(shù)越高表明其對生活中的不良評價越恐懼。本研究中克隆巴赫 α系數(shù)為0.830。
(三)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piData 3.1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SPSS 25.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PROCESS程序和Bootstrap法進行中介效應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子分析法檢驗共同方法偏差,結果第一個因子解釋了20.46%的變異量,遠小于40%的臨界標準,說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明顯,可以用于后續(xù)數(shù)據(jù)的處理。
(二)描述統(tǒng)計和相關分析
對負性生活事件、學業(yè)焦慮、負面評價恐懼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表明(見表1),自變量負性生活事件和因變量負面評價恐懼、學業(yè)焦慮均呈顯著的正相關。
(三)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和學業(yè)焦慮的差異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和學業(yè)焦慮的得分在不同人口學上的差異,結果表明(見表2),負性生活事件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負面評價恐懼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學業(yè)焦慮在性別和年級上均存在顯著的差異。
(四)負面評價恐懼在負性生活事件和學業(yè)焦慮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通過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與學業(yè)焦慮三者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滿足了中介效應檢驗的條件?;诖耍瑸榱诉M一步探討三者之間的關系,以負性生活事件為自變量、負面評價恐懼為中介變量、學業(yè)焦慮為因變量,以性別和年級為控制變量,采用Hayes編制的宏程序中的Model4方法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表明,負性生活事件顯著地正向預測負面評價恐懼(β=0.16,t=6.90,p<0.001)和學業(yè)焦慮(β=0.22,t=6.56,p<0.001);負面評價恐懼顯著地正向預測學業(yè)焦慮(β=0.67,t=9.53,p<0.001)。
然后采用百分位Bootstrap(偏差校正)的檢驗方法,抽取5000次來檢驗中介作用的顯著性。其中,Bootstrap中介效應檢驗的各效應值和置信區(qū)間見表3。由表3可知,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對應的95%置信區(qū)間都不包含0,表明負性生活事件→學業(yè)焦慮的直接效應顯著(效應值為0.22);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學業(yè)焦慮的中介效應顯著(效應值為0.11),占比總效應的33.33%(0.11/0.33),說明負面評價恐懼在其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的模型圖見圖1。
四、討論
(一)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與學業(yè)焦慮的差異性
研究結果表明,負面評價恐懼與學業(yè)焦慮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女生負面評價恐懼程度顯著比男生高,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男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異相關;女生的學業(yè)焦慮程度也顯著比男生高,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 [12]。說明相比男生,女生更擔憂自己的學業(yè)成績,這可能是因為女生對學習的投入比男生多,對學業(yè)成績重視的程度也比男生高。
負性生活事件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二年級的學生在負性生活事件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高一年級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高二年級的學生普遍比高一年級的學生的負面生活經歷更多;學業(yè)焦慮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且高二年級的學生的得分比高一年級的學生高,這可能跟高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任務比高一年級的學生重,學業(yè)壓力也比高一年級的學生大有關[13]。
(二)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與學業(yè)焦慮的關系
首先,負性生活事件和負面評價恐懼呈顯著正相關,說明高中生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產生的負面評價恐懼就越強。對高中生而言,他們處于青春期階段,自尊心比較強,在經歷較多負性生活事件之后,會更不愿意接受生活中的負面評價。
其次,負性生活事件和學業(yè)焦慮呈顯著正相關,說明高中生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產生的學業(yè)焦慮感也越強。負性生活事件包括學業(yè)上的受挫、失敗等事件,當高中生經歷過這些負性生活事件之后,自然會對自身學業(yè)產生較高的焦慮感。
最后,負面評價恐懼與學業(yè)焦慮呈顯著正相關,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似,表明高中生的負面評價恐懼感越高,學業(yè)的焦慮感就越強[9]。
(三)負面評價恐懼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在探討負性生活事件、負面評價恐懼和學業(yè)焦慮三者關系的基礎上,通過中介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負性生活事件能直接影響學業(yè)焦慮,也能通過負面評價恐懼這個中介變量間接影響學業(yè)焦慮。這也進一步驗證了應激模型理論。負性生活事件之所以能夠直接影響學業(yè)焦慮,可能是因為高中生在經歷負性生活事件之后,會降低對學習的投入,造成學業(yè)成績下降,從而產生學業(yè)焦慮感[14]。
另外,負性生活事件通過負面評價恐懼間接影響學業(yè)焦慮的原因可能在于,個體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韌性越低,不能抵御外界的負面評價,從而產生較高的負面評價恐懼[15]。當高中生被負面評價恐懼支配時,會擔憂身邊的各種事物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以致無法集中精力投身于學習當中。在學習成績下降時,也害怕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不敢尋求同學和教師的幫助,從而造成學業(yè)焦慮。
(四)教育啟示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中生的學業(yè)焦慮受到負性生活事件和負面評價恐懼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因此可得出一些對高中生學業(yè)焦慮的干預啟示。
1.提升學生的個人心理抵抗力
當個體的心理抵抗力特別強大時,他能抵御外界各種不良事件對自身心理的攻擊。因此,個體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抵抗力,去戰(zhàn)勝生活中的各種負性事件和負面評價。學生可以通過以下形式來提升自身的心理抵抗力,如樹立正確的信念、養(yǎng)成健康的習慣、學會接受失敗、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等。
2.學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學校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學生在經歷負性生活事件之后,會產生較多的心理問題,學??梢酝ㄟ^心理咨詢服務來緩解或解決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還要針對高學業(yè)焦慮的群體進行團體輔導、放松訓練等來降低其學業(yè)焦慮。其次,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良好的班級氛圍有助于學生的成長,特別是對那些經歷過不良生活事件的群體有一定的心理治愈作用。最后,定期開展課后活動。緩解學業(yè)焦慮最好的方式是放松,學校可以定期為學生開展藝術活動、運動比賽等,使學生得到一定的放松,確保學生能夠勞逸結合,減輕學業(yè)焦慮感。
3.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高中生產生負面評價恐懼、學業(yè)焦慮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父母。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以下三方面來降低子女的負面評價恐懼感和學業(yè)焦慮感:第一,父母要多關注子女的生活,在子女遭遇到困難挫折時,及時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第二,多與子女進行深入的溝通,子女學業(yè)成績不佳時,不要在言語上辱罵、責備他們,給予他們過多的負面評價,應該學會主動與他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并進行鼓勵;第三,降低對子女的學業(yè)期待,學業(yè)成績并不代表一切,父母應該對子女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存在的優(yōu)勢,讓其能夠自我實現(xiàn)。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雖然探討了負性生活事件和學業(yè)焦慮之間的關系,并發(fā)現(xiàn)了負面評價恐懼在這一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但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第一,本研究采用的是橫斷面研究,無法揭示個體的學業(yè)焦慮程度隨時間發(fā)展的變化趨勢,因此未來可以考慮開展縱向研究。第二,本研究只選取了高一、高二兩個學段的學生作為被試,未來可以考慮選取初中和大學的學生,擴大研究的樣本量。
參考文獻
[1]唐芹,方曉義,胡偉,等. 父母和教師自主支持與高中生發(fā)展的關系[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29(6):604-615.
[2]張庭輝,楊秀清,張麗.廣西大學生負性生活事件對孤獨感的影響:反芻思維的中介作用[J].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36(12):32-37.
[3]王潤程,明慶森,蔣雅麗,等.高中生生活事件與焦慮癥狀關系的追蹤研究:神經質的調節(jié)作用[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4):615-618.
[4]鄧曉春. 負性生活事件對高中生焦慮的影響[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5]王文偉. 初中生負性生活事件、心理韌性與考試焦慮的關系[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6]Mathews A ,Macleod C.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emotional disorders[J]. Annu Rev Clin Psychol,2005,1(1):167-195.
[7]Collie R J ,Ginns P ,Martin A J ,et al. Academic buoyancy mediates academic anxiety's effects on learning strategies:an investig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speaking Australian student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7:1-18.
[8]林小琴. 評價恐懼量表修訂[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6,4(2):110-115.
[9]陳祉妍.中學生負面評價恐懼與考試焦慮的相關性[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2):855-857.
[10]劉賢臣,劉連啟,楊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檢驗[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7(1):39-41.
[11]謝明強. 高中生人格特質、結構需求與學業(yè)焦慮關系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7.
[12]孫易卓. 高中生社會地位、自尊、負面評價恐懼和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15.
[13]邵鈺.PISA 2015:學業(yè)焦慮和欺凌現(xiàn)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J]. 世界教育信息,2017,30(12):73.
[14]張信勇,卞小華,徐光興.高中生的學習投入及其與應激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1):1246-1248.
[15]王鳳巧,陳光輝,李一涵,等.初中生負性生活事件與學校疏離感的關系: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J]. 青少年學刊,2021(4):50-55.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