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虹,艾志強
本刊核心層次論文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科技思想論析
孟 虹,艾志強
(遼寧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主義產生時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同時也是馬克思科技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在這部手稿中,馬克思以感性實踐為核心,提出了自然科學與哲學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結合,感性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技術是人本質的外化,科學技術活動是人的社會活動等一系列重要觀點,從而標志著馬克思科技思想的初步形成。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感性實踐;科技思想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是馬克思主義產生時期的一篇重要著作。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提到自然科學和大工業(yè)生產的作用問題,其對科技的探尋與考察亦初步顯現其中。本文以《手稿》為藍本,對馬克思早期的科技思想予以分析。
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系是從古至今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們試圖回答的重點問題。在馬克思之前,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系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古希臘至中世紀時期哲學與自然科學的一體化時期。由于自然科學與哲學研究對象的重疊,加之當時宗教對自然科學的桎梏,自然科學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被視作以哲學為目的的學科,被視為哲學的注腳,甚至可以說二者在當時的哲學家們眼中是同一門學科。第二階段是自然科學與哲學的分離時期。從中世紀到德國古典哲學時期,二者開始分離,其最顯著的標志是各自研究對象呈現出相異的趨勢。近代哲學開始轉向研究知識和人的生存問題,而伴隨著近代實驗科學的產生和發(fā)展,自然科學更加注重對自然界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第三階段是哲學的科學化時期。19世紀后,以實證主義為代表的西方哲學聚焦于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系問題,力圖實現其建立一種科學化的哲學體系的理論旨趣。但馬克思認為這種理論旨趣是很難達成的,他指出:“哲學對自然科學始終是疏遠的,正像自然科學對哲學也始終是疏遠的一樣。過去把它們暫時結合起來,不過是離奇的幻想。”[1]307這里的哲學是指“新唯物主義”之前的舊哲學。
在馬克思看來,大部分哲學家和科學家們只看到了二者的表象性關聯,并沒有看到二者本質上的內在邏輯關系。自然科學作為一門“整理材料的科學”,為哲學理論提供了大量的物質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唯物主義的基礎,使哲學獲得了新的發(fā)展,并呈現出科學化的傾向。但哲學不能等同于科學,哲學是通過對科學理論的抽象和概括,在思維上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提供指導,從而在更深層次達到借助自然科學的蓬勃發(fā)展為自身發(fā)展提供依據的目的。二者的結合僅僅是從“有用性”上來關聯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歷史學也僅僅把自然科學當作“有用的”學科來看待[1]307。在馬克思看來,當時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還只是表象的結合,實際上仍是疏遠和分離的,二者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結合。
馬克思認為,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真正結合必須以人的感性實踐活動為中介?!妒指濉分刑岬?,“感性(見費爾巴哈)必須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盵1]308哲學有先天的感性基礎,哲學從早期關注世界的本源問題到后來重視人的意識問題,都帶有先天的感性、抽象的特征;哲學的研究方式是在人的大腦中進行歸納分析和邏輯推理,是哲學家們基于感性實踐的精神性活動。自然科學同樣帶有感性基礎,是自然科學家感性實踐活動的結果。馬克思指出,科學要從兩種感性出發(fā),即感性意識和感性需要??茖W要成為現實的科學,只有借助自然界才得以實現[1]308。一方面,自然科學研究這一行為本身就是自然科學家們的實踐活動,建立在收集自然材料、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感性活動之上。科學家對自然的一切認知需求和行為都基于“人”這一主體的感性意識和感性活動。另一方面,自然科學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人化的感性自然已代替純粹的天然自然成為其最主要的研究對象,并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物質材料。即便追溯至古希臘時期最早的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也是人類誕生幾百萬年之后已經打上人的烙印的人化自然界。
不難看出,在馬克思的思維理路中,自然科學有著與哲學同樣的感性基礎,都反映了人的本質力量。自然科學家通過感性的實踐活動來探究自然現象,認識和把握自然規(guī)律,這一行為同時也是人的本質力量外化并作用于自然界的表現。因此,真正使哲學同自然科學結合起來的中介只能是人的感性實踐活動。
馬克思在《手稿》中沿著人的類本質—勞動—技術—人本質的外化的思想邏輯探究了技術的本質問題。馬克思首先提出了勞動是人的類本質的觀點,并通過區(qū)分人的勞動生產活動和動物的生命活動來界定人的類存在屬性。
其一,“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盵1]273馬克思認為,意識從屬于生命活動,而不是生命活動從屬于意識,因而人的本質是生命活動,即實踐活動。但實踐活動又是有意識的,馬克思認為此意識“并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意識”[2]533,即并不是一開始就是無感性內容的抽象的范疇意識,而是感性的意識,即對人與對象的對象性關系有著自覺領會的意識。植物和動物則不具備這一點,因而它們只是被動地被綁在物質環(huán)境中;人則因其在實踐活動中是自覺自為地存在,方才有一個世界。這種自覺自為的突出表現就是人以技術的方式不斷地改變自然界和自身。
其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是真正的生產?!盵1]273在馬克思看來,人的生產已經超越動物僅受本能驅使的階段。動物的生命活動是被動的,而人的生產活動是能動的,人從自然界獲取生活資料受到能動的意識指導。正因為人具備可以選擇不受這種本能支配的能力,人對自然的生產活動和動物對自然的生命活動才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其三,“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1]273在馬克思看來,與動物僅滿足肉體需求的生命活動不同,人的勞動生產不僅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同時也實現自己對精神追求的滿足;人不僅從自然界獲取生存所必需的材料,同時也通過勞動對自然界進行能動的改造以滿足自己生存之外的需求??梢钥闯?,正是基于人的類存在特征,我們方可真正理解勞動如何成為人的類本質。勞動對于人,是體現人的現實特質的實踐活動。人們在勞動中不僅能夠進行自由自覺的生產,而且能動地創(chuàng)造和實現自我價值,展現出人的內在本質力量,進而使人的本質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因此,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的類本質。
基于上述認識,馬克思在《手稿》中進一步提出了技術是人本質的外化的思想。由于馬克思在《手稿》寫作之時更多使用的是“技術”的下位詞,如工業(yè)、機器等,因此他將工業(yè)的本質視為技術的本質,即人本質的外化。然而,馬克思同樣指出,人的本質力量在工業(yè)中是以異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1]307。大工業(yè)生產就是當時的工人最直接、最現實的勞動,工業(yè)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的外化。雖然在大工業(yè)生產時代勞動已經被異化,異化桎梏下的工人由于機械的、重復的工作只能看到自己非人性的一面,看不到自己作為現實的人的本質,人們所理解、所使用的工業(yè)技術僅以一種對生產的“有效性”而存在,但工業(yè)仍舊是工人的勞動活動,工人在生產中對技術的使用仍舊是人的實踐活動,只不過是以一種異化的、特殊的方式表現出來;工人在工業(yè)生產中的勞動產品雖與自己相異化,但仍是最現實、最直接的勞動成果。因此馬克思認為,工業(yè)的歷史是人的歷史的一部分,我們必須研究工業(yè)、生產的歷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歷史,理解人的本質和力量。正如他在《手稿》中所指出的:“如果把工業(yè)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質,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質,也就可以理解了。”[1]307
在《手稿》中,馬克思通過論證人的社會性問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人的社會活動的思想。
首先,人的社會性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得以體現的。馬克思把人的社會性與生產實踐聯系起來考察勞動的運動性問題。以人為主體、以勞動為主要內涵的實踐活動,既是運動的出發(fā)點,又是運動的結果,人的對象性活動決定了勞動的運動性,而勞動的運動性進一步決定了勞動的社會性,人與社會正是在這種現實的勞動活動中相互生成的。
其次,社會性是人之存在的本質屬性。馬克思強調,人的自然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稱之為人的存在[1]301。正如前文所述,馬克思認為“自由自覺地活動”(勞動)是人的類本質的體現,在這里馬克思同樣指出人的類本質只有在社會這一范疇中才能實現真正的存在。如果我們脫離社會性,僅討論人對自然的認識及改造這一感性的對象性行為,那么我們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直觀的“類”這一層面。社會在本質上是感性的交往活動及其產生的關系總和,因而社會性與實踐性本質上是統(tǒng)一的。因此,人與自然的辯證統(tǒng)一需要以社會性為基礎,在人與自然辯證統(tǒng)一的前提下真正實現社會發(fā)展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辯證統(tǒng)一。
最后,科學技術通過工業(yè)生產塑造人的社會性。馬克思認為,自然科學通過工業(yè)在實踐上日益進入人的生活[1]307。這里的“實踐”,從歷史的視域看,指的是工人的工業(yè)生產。資本家們通過科學技術改進機器設備,提高生產率,從而牟取更多剩余價值,科技亦被應用于工人的日常生產中,并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馬克思認為,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應用是以一種非理性的、異化的形式來改造人的社會生活。
基于對人的社會性的分析,馬克思提出了科學技術的社會性問題。“甚至當我從事科學之類的活動,即從事一種我只在很少情況下才能同別人進行直接聯系的活動的時候,我也是社會的,因為我是作為人活動的”[1]301。在這里馬克思表達了以下觀點:第一,普遍認為的社會活動是現實的個人或群體進行的勞動、生產、交往等實踐活動。它直接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即“直接通過同別人的實際交往表現出來和得到確證的那種活動和享受”[1]301是一種共同的社會活動。第二,人的活動的社會性以“人”為基礎。作為現實的人,“社會性”是其固有屬性,“人”的活動是無法游離于社會之外的。但同時更深層次的含義是:人的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共同”的活動,不論是否采取與他人直接交往的廣義上的共同方式,人作為活動主體的“社會性”從本質上決定了人的活動帶有“社會性”。因此,科學工作者的科學研究活動雖然很少與社會中的人有直接接觸,甚至可以說是“孤獨”的活動,但科學工作者作為現實的人必定帶有人的“社會性”這一固有屬性,科技活動自然也因此成為一種社會性的活動。雖然馬克思在《手稿》中對科技活動的社會性這一屬性僅做初步的闡釋,沒有過多展開,但這一思想構成了他之后關于科技本質思想的基礎。
馬克思在寫作《手稿》時,一定程度上仍受到舊哲學的影響,但馬克思已經開始“確立自我觀點”,其科技思想也是在這一時期萌芽。在《手稿》中,馬克思以分析自然科學與哲學通過感性實踐活動的結合入手,得出人對自然最“自由自覺”的感性實踐活動——勞動是人的類本質的思想,進一步闡釋了技術的本質,并提出了科技是一種社會活動的思想,展現了他對于那個時代的科技發(fā)展、社會經濟生產、人的解放的整體考察與剖析,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科技思想。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科技思想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手稿》中所堅持的思想原則——從現實勞動實踐來考察科技發(fā)展,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綜上所述,《手稿》在馬克思科學技術思想的形成方面,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1] 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 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5.003
A8
A
1674-327X (2022)05-0008-03
2022-03-03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20YJAZH002)
孟虹(1989-),女,河南洛陽人,碩士生。
艾志強(1975-),男,遼寧凌海人,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葉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