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馥光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方式已然滿足不了當今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求。提升教學技能,以教改促教學的呼聲四起。應該看到,在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教學方法一直是大家關注與爭論的話題。面臨當下一些中職學校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的 “軟、硬件”問題,我們應進一步明確未來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方向,認真思考和解決各種矛盾與問題。以改促學,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完善,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學習劣勢。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在文化課學習方面并不具備優(yōu)勢,在深奧的理論知識學習方面有一定的困難;許多中職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導致學習效率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有限;部分學生存在叛逆心理,很難與教師和同學形成良性互動,對課堂氛圍造成負面影響。
2.學習優(yōu)勢。中職學生雖然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不足,但是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強。很多學生的情商較高,能夠關心、理解教師。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主動靠近教師、積極向上的學生,將他們作為班級學生中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就可以培養(yǎng)成為班級學習標兵。當然,在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其他學生的感受。中職學生因自身學習基礎較差,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指導。因此,對于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以 “優(yōu)”帶 “差”,因材施教。
1.課程計劃設置。好的課程計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進度和學生的接受程度。有的課程教學完成時間不止一個學期,需要更多的教學學時。因此,在設置課程教學計劃時,教師需要考慮到每個學期的課程銜接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有些教師在課程計劃中出現(xiàn)了教學進度與教學目標不一致、教學標準與教學要求有差距等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對于教學學時為一學期的課程,更需要教師具備綜合把控課程進度的能力,嚴格按照教學標準要求完成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確保教學重難點突出。有些教師在學期中或期末考試前,因教學進度慢了,便加快教學進度,導致學生接受程度較低。同樣,有些教師在學期末提前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突出教學重難點,導致學生理解程度欠佳。
2.課堂教學實施。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引路人,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培養(yǎng)不僅依靠教師的知識傳遞,更多的是教學思維的引導與開發(fā),讓學生真正具備探索學習的能力。有些教師的教學形式趨于表面,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在很多實踐課程中,需要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就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但有些教師并非全程參與教學,導致學生課堂前期學習興趣高漲而后期卻情緒低落消極,課堂效果不盡如人意;有些教師在實踐課中面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沒有親自給予幫助解決,而是讓班級的學習委員去幫助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顯然,缺少教師的全過程指導,學生在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經(jīng)常會采取回避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學習動力不足,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教育科研工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育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師為了評職晉級而完成科研任務,并不注重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和教研成果的實用性,導致教育科研與實際教學工作脫節(jié),失去了研究意義。
4.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作為學生群體的管理人員,需要掌握他們的生活動態(tài)和心理變化,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些班主任為了完成日常管理工作,顧此失彼,對學生學科學習情況缺少全面了解,沒有與任課教師及時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專業(yè)課學習情況,不僅無法督促學生學習,也無法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增加班主任的威信力。
上面提到的課程計劃設置、課堂教學實施、教育科研、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都與教學方法改革密切相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出教學“四法”,對新時代教學方法改革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以中職學校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對教學 “四法”加以簡要介紹。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學生學習這門課程需具備閱讀簡單的汽車電路和實車線路查找的能力,具備汽車電氣系統(tǒng)常見故障的診斷、分析、總結的能力。一些學生由于自身能力基礎等原因,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便可采用 “四法”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教學問題:《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包含理論知識與實踐內(nèi)容。該課程以理論為導向,實踐為依托,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尤其是電工電子方面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習功底較為薄弱,學習興趣不高,普遍存在課堂睡覺,學習氣氛較差等問題。
2.應對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提升法主要是針對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情況,提出詳細的解決方案。在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由于自身基礎較差等原因,學習掌握理論知識比較困難,學習興趣較低。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在教學內(nèi)容上面下功夫。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在原本簡單的課件基礎上添加圖片、動畫、視頻等內(nèi)容,使枯燥的課件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資源運用方面,教師可使用網(wǎng)絡素材來拓展豐富教學內(nèi)容,可選擇利用相關的教學網(wǎng)站資源,這樣更加方便直觀。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里,如果是講授新課,教師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但在新課講授過程中,學生對枯燥的課程理論內(nèi)容會產(chǎn)生反感或抵觸情緒,不愿積極配合教師,出現(xiàn)了教師在講臺上認真講課,學生卻無所事事甚至睡覺等情況,這就會形成壓抑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負面影響。此時教師應積極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引導方式有很多,例如,結合某些案例輔助教學。教師可選擇利用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學生實現(xiàn)良性互動,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氣氛。
1.教學問題:學生理論知識學習不夠扎實,不能很好地應用于實踐操作。也就是理論知識不能服務于實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
2.應對方法:強化理論服務于實踐的教育理念,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
在傳統(tǒng)的中職教學模式中,實踐課教學忽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習慣于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分開對待。應該看到,學生只有理論知識基礎扎實豐厚,才能更好地指導于具體實踐。在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學中采用技能導向法,需要學生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只有在充分掌握了電氣設備的結構原理之后,學生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實踐操作。否則,學生即使掌握了實踐技能,也難以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當遇到電路方面的故障時,就需要查閱維修手冊。但如果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較差就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否則難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理論導向法需要教師擁有更多的耐心,要嚴把學生的理論關。在實踐操作之前應考查學生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如確定其掌握程度達標才可允許進行實踐操作。對于尚未完全掌握理論知識的學生應進行細心引導,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學生即便能操作,也不懂其實踐原理,教學就失去了價值與意義。
1.教學問題:實踐課如果缺少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條件,沒有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學生將難以更好地學習實踐技能。
2.應對方法: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
信息化教學法是近年來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在理論課上應用,也可以應用于實踐課。信息化教學主要是借助多媒體,采用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改變了單純利用黑板和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在實踐課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實踐操作之前,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習相關的知識要點和操作要求。這種方式相比于教師的口頭要求和講述,其指導效果更為明顯。
1.教學問題:單純的實踐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持久。如果以任務教學驅動,可促使學生主動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
2.應對方法:實踐課教學采取任務驅動模式,分組教學,小組評價,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任務評價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應用過程是:教師預先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形成分組練習的良好習慣;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布置學習任務,即學生應完成的實踐學習任務;在各小組組長的帶領下,學生依次完成任務規(guī)定的探究與學習;開展各組內(nèi)評價和小組相互評價,進而形成互相激勵的機制。在此教學方法中,教師應注重引導,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避免個別學生得不到學習的機會。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不僅是對教師個人的成長具有指導意義,也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育人政策的有益實踐。教學“四法”的實踐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工匠精神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品質。不僅是一線工人,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工匠精神。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僅對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提出要求,更是對落實工匠精神的踐行。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教師運用四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進課堂、深入課堂,在課堂教學中不斷 “精雕細琢”,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探究思考能力,正是體現(xiàn)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既改變了育人方式,也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探索,更是時代的產(chǎn)物。目前,信息化技術手段在學校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線上教學對于廣大教師而言并不陌生,它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教師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增加,打造信息化課堂已是必然趨勢。
教學 “四法”中的信息化教學法要求學校營造數(shù)字化的教學環(huán)境,并且要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常態(tài)化。學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解決課堂上遇到的學習問題,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化。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數(shù)據(jù)化的學習過程,掌握課堂教學規(guī)律,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師應做到不為信息化而信息化,真正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進課堂,增強課堂效果。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程是育人的載體。只有堅持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尋找適合現(xiàn)代課堂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才能建立起真正的高效課堂。教學 “四法”的運用,既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升教學研究意識和教育研究能力,完善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促進專業(yè)化成長,也有助于師生相互理解,相互溝通與合作,共同進步。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職業(yè)教育要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越來越高。因此,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需要轉型升級,落實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廣大的一線教師牢記育人的初心與使命,堅持不懈,努力奮斗,高標準、嚴要求地培育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