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群
古誦劉禹錫佳句:“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今讀習(xí)近平總書記名言:“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巨輪必將行穩(wěn)致遠(yuǎn),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睍r代變遷,不變的是刻骨銘心的追求。雙奧之城盡顯體育的榮耀和國家的強盛,而我們切勿沉溺于今日之輝煌,應(yīng)永不停歇跨越的步伐,秉承“我將無我,不負(fù)人民”之使命。
跨歷史之艱辛,越現(xiàn)世之繁華。
遙望舊時故土,大地籠上血色,那一代的國人憤然站起,執(zhí)長槍,握筆卷,用西學(xué),啟近代,翻天覆地,救國救民。我們牢牢記著曾經(jīng)的血淚辱訓(xùn),不斷發(fā)展跨越,終造就了當(dāng)下這般欣欣向榮的中國。仰天觀星,天眼同望;俯察大地,北斗相守。九天攬月蛟潛海,伶仃洋上屹神橋。中國在各個領(lǐng)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順應(yīng)了發(fā)展跨越這一規(guī)律,繼承了《周易》“窮則通,通則變,變則久”的智慧。生生不息,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真實寫照,我輩青年,尚需努力。
跨體育精神內(nèi)涵,越國際交流真諦。
體育之效,乃野蠻其體魄是也,乃錘煉其精神是也。中國奮進于體育之河上,始終秉持著“更高更快更遠(yuǎn)”的崇高信念。2008年奧運,涌現(xiàn)出百步穿楊郭文珺,如龍躍海吳敏霞;2022年冬奧,又有跳臺玉龍谷愛凌,天才少年蘇翊鳴。他們的體育精神激勵著青年一代奮勇爭先,自立自強。拼搏的競賽精神固然重要,但更要明白深埋在這背后的是各國選手的交流與合作。如今“團結(jié)”一詞成為新的奧林匹克格言,一首《我和你》讓世界看見了中華崛起的繁榮昌盛,而一曲《一起向未來》則更有底氣,更有格局,彰顯中華民族的不凡氣度。中國始終相信“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同舟共濟、團結(jié)合作是中國方案背后的大邏輯,也是立己達人、和合共生的大國擔(dān)當(dāng)。
跨個人篤行不怠,越國家繁榮富強。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到今天的發(fā)展繁榮,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手胼足胝、焚膏繼晷的艱苦奮斗。孫中山說:“以吾人數(shù)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作為新時期的接力者,我們想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就必須擁有居安思危的高瞻目光,奮楫跨越,一往無前。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而是堅持。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跨越,為抵光明彼岸,人不可有須臾懈怠,唯有持之以恒,踔厲篤行,吾輩青年,跨越正當(dāng)時!
(編輯:關(guān)曉星)
評點:伍霖
內(nèi)容:緊扣中心,逐層深入。開頭以古今兩句名言引入跨越這一主題,表明主旨。再從歷史到現(xiàn)在、體育精神到國際交流、個人到國家三個方面論述跨越的重要性及做法,每個分論點從兩個角度舉例并論證,表達兩者的遞進關(guān)系。最后總結(jié),跨越是持之以恒地跨越,我們始終在路上。
表達:語言凝練,兼具文采。文章大量運用四字成語,多處引用名言和詩句,使文章更具文采。分論點拆分“跨越”一詞,表達兩者關(guān)系令人眼前一亮。
將跨越的過程比喻為航行,意在表達我們始終在路上,不可輕而易舉到達彼岸。文章用詞典雅,富有深意,如末段中的“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而是堅持”,能讓讀者讀出人生的況味,確為引人深思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