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翠
(寧夏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寧夏 固原 756000)
作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教育以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為主要實施渠道,以與有關學科教學的結合、課外勞動為輔助實施渠道。勞動教育課程的設置與我國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教育等密切相關,經(jīng)歷了曲折的發(fā)展歷程。自2015年出臺《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之后,作為新時期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勞動教育再次進入教育視野。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指出:“新時代勞動教育必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作為人的本質活動,勞動是聯(lián)結人與世界的重要紐帶與橋梁,它是專屬于人的。由此可見,新時代背景下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不僅是非常必要的,還是極其重要的。
自信息技術革命開創(chuàng)的信息化、數(shù)字化時代以來,我國社會步入新時代,即走向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社會。在新時代背景下,作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體系的綜合體現(xiàn)與關鍵環(huán)節(jié),勞動教育肩負著落實新時代教育使命的重任。從本質來看,勞動教育是促使學生參與到人與自然互動之中的主要途徑。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賦予自己所屬世界一定的意義,以此來塑造自己的對象世界。同時,在塑造屬己世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樹立自己的世界觀,逐漸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勞動也是提升個人素質與豐富人的社會關系的重要渠道,它能夠在主體與對象世界之間建立聯(lián)系。由此可見,勞動教育在使人成為“現(xiàn)實的人”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馬克思看來,“培育社會主義新人的唯一途徑就是勞動教育”[1]38。蘇霍姆林斯基也強調,“在一切教育中勞動教育處于基礎地位”。因為勞動教育以勞動實踐活動為載體,關注學生生命成長,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調動各種感官,發(fā)揮巨大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新時代背景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不僅需要各中小學校開展相關學科教育,還需要開展勞動教育,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已經(jīng)內化于心的各種概念、理論知識等通過實踐活動付諸外在的行動。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運動的、實踐的、勞動的。勞動也是生命存在的標志,為了存活,勞動是自然的,勞動教育也是自然存在的。馬克思指出,勞動是“成人”的根本途徑。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要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有機統(tǒng)一起來,使諸方面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相互滲透,共同促進我國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目標的完成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單靠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場域是很難實現(xiàn)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就需要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面育人格局,創(chuàng)設網(wǎng)狀立體化的校內外協(xié)同育人機制,在時間上貫穿終身,在空間上無縫對接,共同開展勞動教育[2]9。通過勞動教育,可以促使中小學生與對象世界進行不斷互動。因此,在現(xiàn)有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融入勞動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投入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時,不僅要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勞動科學知識,掌握勞動教育基本理論,又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勞動的普遍意義與本質內涵,還要把握勞動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
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有多種場域。文化場域是實施勞動教育的基本前提,它涉及教育場域的內容,教育活動影響中小學場域中人的勞動習慣與文化心理傾向。勞動教育將勞動、技術、文化等有機結合了起來,打破了以書本知識為主的課程體系,增加了勞動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到現(xiàn)實生活中探究、理解與創(chuàng)造知識。勞動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讓學生認識到美好生活需要靠自己創(chuàng)造、國家富強來源于勞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勞動意識,弘揚勞動精神。勞動教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以勞增智、以勞輔德、以勞益美、以勞強體,對能力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和文化意義。其中的文化意義在于引導人們認識到勞動對人的本質的實現(xiàn)和對需要的滿足的重要價值,以及勞動作為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質,通過激活人的內在發(fā)展動力,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不僅需要公平正義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和高度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等外部條件保障,還需要教育文化為其發(fā)展提供精神建構的文化資源[3]94。在中小學階段開展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勞動實踐活動來獲得勞動感受與體驗,促使其認識并理解勞動世界,形成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習慣。
新時代背景下,實施勞動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還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但不可否認,當前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xiàn)為:勞動教育課程安排缺乏科學合理性,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沒有安排勞動教育課程,也沒有使用相關的教材;未能有效發(fā)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存在方法“規(guī)訓化”、環(huán)境“去自然化”、途徑“去身體化”、目的“外在化”等問題;師資隊伍數(shù)量不足、質量偏低、專業(yè)性不強;評價缺失,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
“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是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根本追求。從重要價值來看,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養(yǎng),還可以發(fā)揮“立德樹人”作用。但從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來看,我國一些中小學校對勞動教育存在認識偏差,課程安排缺乏科學合理性。從課程安排來看,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沒有安排勞動教育課程,也沒有使用相關的教材,僅以組織學生參與具體勞動的形式開展勞動教育,出現(xiàn)“空無課程”的局面。從教育內容來看,基本觀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可以體現(xiàn)勞動教育要素的學段性內容要求不足,其設計缺乏時代性、系統(tǒng)性,相應載體支撐不足。同時,很多中小學校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用勞動知識的傳授來代替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yǎng),誤將勞動教育視為教師向學生傳授勞動教育知識,甚至有一些學校用筆試形式考評學生的勞動成績。從整體來看,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實踐缺乏對勞動教育課程的關注,僅將其視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下位內容,在理念層面注重研究型學習、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信息技術及勞動教育課程的整合,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勞動教育被遮蔽,并沒有進行有效整合[4]78。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習慣、思維模式等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以往的不尊重勞動者、體腦分離、技術技能教育缺乏、人的發(fā)展片面化、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勞動能力不足等現(xiàn)象依然存在,勞動教育在學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軟化、在社會被淡化。
我國要根據(jù)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復興勞動文化,喚醒勞動熱枕,重釋勞動教育。但在身心二元論思維模式的影響之下,我國教育中“抑身揚心”的思想長期存在,致使智育處于核心地位,勞動教育邊緣化。在現(xiàn)實的教育實踐中,勞動教育面臨方法的“規(guī)訓化”、環(huán)境的“去自然化”、途徑的“去身體化”、目的的“外在化”等危機。有論者指出:“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中小學生勞動意識不足、勞動能力較低,出現(xiàn)部分學生不珍惜勞動成果、輕視社會勞動、甚至不會基本的日常勞動等現(xiàn)象?!盵5]20從教育教學實踐來看,中小學校在學生學業(yè)成績與中高考及升學考試的多重壓力之下,將“考試學科”課程置于核心地位,有意或無意中忽略了勞動教育等“非考”科目,再加上資源、工具、師資等的不足,勞動教育最終停留于課程計劃層面。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我國教育政策對勞動教育的定位不足,缺少與其他學科同等地位的基準要求與課程標準,與大中小學校相銜接的整體性教育設計不足。從教育目標來看,中小學勞動教育目標不夠清晰,一體化、進階性的目標體系缺乏,對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功能未能進行深入挖掘。從調查結果來看,在中小學教育中勞動教育不屬于升學考試的范疇,學校、教師及學生都重視不夠。
從教育教學實踐來看,當前我國許多中小學校呈現(xiàn)出勞動教育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整體勞動教育能力水平較低等問題。從質量方面來看,目前許多中小學校既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職前評定機制,也沒有完善的相應專業(yè)資格認定,其專業(yè)性無法保障。對那些兼職教師來說,他們沒有接受過專門系統(tǒng)的勞動教育培訓,也對勞動教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念等缺乏正確的理解與全面的掌握,在教育教學中很難解決一些技術性、應用性強的問題,更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其專業(yè)素質普遍欠佳。從數(shù)量方面來看,很多中小學校勞動課程教師數(shù)量不足,專職教師更為缺乏,多為其他學科的兼任教師。再加上受職稱評定、課程性質等的影響,勞動課教師崗位吸引力相對較低,從而導致勞動課程教師整體數(shù)量不足。
科學完整的評價體系是確保勞動教育實施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存在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比例失衡等問題。首先,從評價主體來看,當前中小學校勞動教育評價主要由學校教師來實施,家庭與社會評價缺失。很多家庭認為進行知識性學習是學生的唯一目標,不讓學生參與一切家務勞動,甚至用錯誤的勞動價值觀來引導學生[6]9。同樣地,在應試教育影響之下,社會也缺少對學生勞動教育的關注,更加注重學生知識性的學習,將勞動教育視為可有可無的要素。其次,在學校教育評價中,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對勞動教育方面的評估權重相對較小,學生勞動教育評價缺乏具體明確的準則,再加上勞動教育實施效果與一般的學科教育實施效果有所不同,它很難用具體量化的指標來評定,導致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落實效果欠佳。勞動教育評價的實施不僅要關注基礎勞動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學生價值體認、創(chuàng)意物化、問題解決及責任擔當?shù)榷鄠€方面素質的養(yǎng)成。
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教育內容,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一要合理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挖掘并開發(fā)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課程,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內容、評價等;二要深入挖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從根本上破除傳統(tǒng)的陳舊思想觀念,消除對勞動教育的狹隘理解,回歸勞動教育生活本身;三要加強師資培訓,提升勞動教育教師能力水平,開展勞動教育通識培訓,進行勞動教育技能培訓;四要構建勞動教育評價機制,完善相關制度保障,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構建督導評價機制。
勞動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學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各中小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重要價值和它在基礎階段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中小學校要依據(jù)國家教育方針、根據(jù)學校教育需求與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構建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課程體系,挖掘并開發(fā)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課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內容、評價等進行完善,使勞動教育不再成為“空無課程”。具體來說,在內容上,應將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等學科進行橫向融合,不僅要將勞動教育滲透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中,不斷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中隱性的勞動教育功能,還要借助其他學科教育載體實施勞動教育,形成全面貫通、“五育并舉”的整體育人體系。其次,“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勞動,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是分不開的”[7]29。因此,中小學校要正確理解勞動教育,不僅要將勞動教育貫穿融合在其他各門學科教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還要將教育與社會生產(chǎn)勞動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勞動。同時,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把握育人方向,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使其成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
勞動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維持現(xiàn)實生存的重要工具,更是通過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引領人們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途徑。從屬性來看,勞動教育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和體現(xiàn)社會主義性質的教育,是一個連續(xù)性、多途徑、一體化整合實施的過程。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中智育占據(jù)核心地位,勞動教育處于邊緣化地位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破除傳統(tǒng)的陳舊思想觀念,消除對勞動教育的片面認識,正確理解勞動教育的深刻內涵。勞動教育能夠引導新時代中小學生認識和理解勞動世界、勞動關系及勞動的意義,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與勞動習慣,使其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勞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回歸生活,回歸生活世界的勞動教育,要注重校內外打通、課上課下結合,強調綜合化的課程實施渠道,通過構建“生活化”的聯(lián)合機制,不斷探索更好的實踐方案,充分釋放人們的勞動創(chuàng)造力、深入挖掘其勞動潛能。與傳統(tǒng)學科教育相比,勞動教育更多關注的是人的培養(yǎng)、人的發(fā)展及人格的形成。對中小學生來說,簡單的“多與少”“對與錯”,甚至筆試考試都很難考查學生對勞動意義的獲得與理解。只有關注真實的生活,回歸生活本身,勞動教育才能引導學生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學校要注重課程的本土性與目標的普適性,在體現(xiàn)地域特色的同時,進行普適性活動的設計[8]72。
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因此,中小學校不僅要加強師資隊伍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水平和綜合文化素質,還要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目前我國中小學校存在勞動教育教師質量不高、數(shù)量不足、專業(yè)性不強等問題,需要加強教師培訓,進一步優(yōu)化勞動教育師資隊伍。首先,開展勞動教育通識培訓,通過課題討論、舉辦講座、沙龍游戲等形式引導勞動教育教師正確認識勞動教育價值、課程理念及課程地位等,幫助其了解和把握勞動教育課程指導綱要、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加深其對該課程育人價值的理解。其次,進行勞動教育技能培訓,這里主要指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及課堂教學技能。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與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勞動教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掌握新的專業(yè)技能,通過進階培訓,進行示范教學,開展教學競賽,組織教研活動,加強企業(yè)與學校間的合作,使教師深入企業(yè)進行實踐訓練,同時讓企業(yè)深入學校進行交流和示范,提高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及教育教學技能等。再次,開展課程融通能力培訓。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并不是單獨、孤立進行的,而是與其他課程一起實施的,這就需要打破學科界限,融通各學科課程,進行跨學科學習,從而提升教師學科融通能力、課程整合能力及學科素養(yǎng)能力,如進行跨學科聽課、開展教育研討交流會等[9]15。
未能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素質考評范圍,是當前中小學校忽視勞動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基礎教育階段,即使有些中小學校將勞動教育作為考評學生素質的條件之一,也只是起到象征性的作用,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政策,建立中小學勞動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相關制度保障。首先,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從實施主體來看,中小學勞動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任務,更是家庭、社會等責任。所以勞動教育的實施還需要借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尤其要統(tǒng)籌利用社會資源,努力爭取社會支持。其次,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任務、形式、實施及評價等方面建立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健全機制,完善制度,確保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再次,構建督導評價機制。在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中增加勞動教育實施內容,通過學生評價來促進勞動教育發(fā)展,通過教學督導來促進學校管理。同時,學校還要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評價方式方法,重點關注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情感、勞動態(tài)度及勞動行為等,強調過程性、發(fā)展性、連續(xù)性評價,具體可以采用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袋的形式,將學生勞動教育情況與相關材料等作為評優(yōu)、升學的重要依據(jù)[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