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夢嘉 孫 曉(通訊作者)
織物整理是一種改善織物物化性能的紡織加工工藝,改善質料的舒適性是織物整理的目標之一。尤其對于傳統(tǒng)紡織品而言,質料往往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其中雜質含量較多,加之在紡織過程中,經各種熱濕處理、機械外力等作用,不僅織物結構會發(fā)生形變,而且織物手感亦僵硬、粗糙。搗練技術則是彌補這種缺陷的紡織加工工藝,其通過物理方式,使紗線或纖維松動,降低彼此間的摩擦,以獲得令織物柔軟的效果。
考古報告將“織物纖維呈扁平狀,經緯線位置發(fā)生移動,形成不均勻孔隙的織物”記載為是經“搗練”處理后的。文獻對于產生此種組織結構的后整理工藝稱謂較多,有“搗練”“搗衣”“砑光”“踹布”“軋光”等。本文結合文獻記載及民族學調查,以工具、織物材質、纖維柔軟度使用需求、最終成型效果等,對以上后整理工藝作出了合理推斷,以證明“搗練”與“砑光”工藝的繼承性及連續(xù)性。本文將探討此種工藝方法的織物后整理技術及歷史進程,以期厘清搗練技術的特征。
中國古代文獻對于搗練技術的稱謂較多,有“搗練”“搗衣”“砑光”“踹布”“軋光”等,卻鮮有對其織物特征的具象描述。在考古學報告中,對紡織品搗練技術的判斷主要是基于顯微鏡下纖維的截面形狀,即纖維是否呈現“扁平狀”。纖維原料的采集與加工制取技術,與織物最終形態(tài)的形成密切相關。由文獻分析可知,搗練工藝所“搗”之物,既可以為紡織纖維原材料(即在織造前通過搗練以完成脫膠精煉的工藝);也含括已經完成的成品織物(即織物后整理工藝)。
從現有考古出土實物來看,該類型織物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山東臨淄東周殉人墓中出土的刺繡殘片上,所見絹地織物表面平整光滑,幾乎不能識別明顯的結構空隙,很可能是經過處理的。湖南長沙楚墓、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亦發(fā)現該技術實物留存。對湖南長沙楚墓出土的帽子里襯和劍鞘上的絲綢殘片進行分析,發(fā)現其纖維截面與一般截面不同,形態(tài)呈扁平狀,推測其是經過專門處理而成。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些絹,“在織造后經過捶砑,絲線扁平,多斷裂產生的毛茸,使織物的孔隙縮小。一些較為稀疏的絹經砑紗處理后,經緯線的位置移動,形成不均勻的孔隙。有個別絹經砑光處理,具有較好的光澤”。湖北隨縣戰(zhàn)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塊深棕絹(E.11.4),經密104/cm,緯密36/cm,經過搗練處理。早期出土的“搗練”織物與當時絲綢的練漂技藝密切相關,絲綢草木灰漚練生絲的工藝雖仍沿用,但從秦漢時期開始已在“?氏湅絲”工藝基礎上,逐漸采用草木灰與砧杵相結合的絲綢精煉。
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紡織品中,有一塊表面平整,質地堅實且富有光澤的麻布(圖1)。該織物在顯微鏡下觀察,麻纖維的橫截面呈灰黑結構扁平狀,類似現代苧麻織物軋光加工的形態(tài)(圖2)??脊湃藛T通過分析認為其屬于“搗練技術”制品。從實物表面分析可知,應為砑光滾動碾轉,不均勻的條紋痕跡較為明顯。與早期纖維的單純漚麻水練不同,搗練后的纖維經浸漬與捶打后更易脫膠,同時纖維不易紊亂,在外觀上具有明顯的光澤感。搗練技術處理過的絹織物常用做衣緣、內襯。
圖1: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麻織物顯微鏡下圖像
圖2:馬王堆漢墓出土灰加工苧麻布(原始編號:N26-10)
自東漢時期以來,我國廣泛使用的紡織纖維主要有絲、麻、葛三類。蠶絲主要是由絲素和絲膠組成,絲膠包覆在絲素表面,對絲素起保護作用,但絲膠的存在會影響絲條的光滑和柔軟度。在中國,生坯的練熟工藝技術由來已久,《周禮·?氏》已有“湅絲”一詞。早期植物纖維多采用漚麻與煮葛方式來使韌皮纖維脫膠,秦漢時期草木灰漚練絲帛雖仍沿用,但隨著砧杵結合的搗練工藝的使用,讓生絲脫膠的工藝技術得以改進。成絲的外觀品質也與單純的水練不同,具有了更好的光澤度。
苧麻纖維硬挺、剛性較大、彈性差,紡紗時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差、不易捻合,紗線的毛羽較多,織物不耐磨、易褶皺,吸色性能差?!对娊洝L·周南》中的《葛覃》記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崩畎住饵S葛篇》記載:“黃葛生洛溪,黃花自綿冪。……閨人費素手,采緝作絺綌?!惫市鑼ζr麻纖維進行改性處理,以改善纖維的可紡性和服用性。對葛麻纖維進行加工,也需經過脫膠工藝,稱之為“治”。秦漢時期我國就已廣泛使用大麻和苧麻作為服裝的主要原料,直至宋明時期,麻布的服用才逐漸減少并被棉布所取代。宋代以降,隨著棉花的廣泛種植,人們開始用草木灰液搗練法精練棉織物,并在清代江南地區(qū)得到廣泛發(fā)展。用黃漿水結合槌搗的棉布精練工藝,具有精煉時間短和織物手感柔和等特點。
專門針對“搗衣”題材的詩詞始于魏晉,隋唐時最為興盛。唐宋之際古詩詞中有大量搗衣詩出現,“搗衣”“搗帛”“搗衣砧”是頻繁出現的詞語。元代以后,“搗衣”題材詩詞日漸式微。搗衣詩中提及的所“搗”之織物,主要為以下幾種材料:
首先,“帛”?!安弊值氖褂猛ㄘ灩沤?,意為絲織物總稱。漢代班婕妤《搗素賦》中記載:“改容飾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唐朝王建《搗衣曲》記載:“明月庭中搗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卑拙右住堵勔拐琛罚骸罢l家思婦秋搗帛,月苦風凄砧杵悲。”帛是搗衣詩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紡織品。
其次,“紈”。紈是細膩有光澤的素白平紋絲織物,可能經過精煉,光澤較好。許慎《說文解字》:“紈,素也?!鳖亷煿抛ⅲ骸凹w素,今之絹也?!奔w與縞有相似之處,但不是生絲織品,可能是熟絲織物。東晉曹毗《夜聽搗衣詩》中記載:“寒興御紈素,佳人理衣襟?!碧瞥Z至《寓言二首》:“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蹦纤沃x惠連《搗衣》詩:“紈素既已成,君子行不歸?!痹瘡埗恕稉v衣》:“為搗清砧素,令人念藁砧?!?/p>
再次,“綃”。綃是輕薄的絲白色平紋生絲織物,《周禮》鄭玄注:“綃又為生絲,則質堅脆矣。此綃之本質也。”韓愈《元和圣德詩》:“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搗綃。”生絲的精煉技術在中國古代練漂工藝技術中占極大比重。
又次,“練”。對生絲、麻的初加工均可稱為“練”,生絲通過灰練、水練而去雜取精,由粗質的生絲變?yōu)槿彳浖毮伒氖旖z。李賀《龍夜吟》:“砧寒能搗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線。”張繼《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薄夺屆め尣刹酚涊d:“練,爛也,煮使委爛也?!币鉃閷⑸z煮之,使其柔軟。練麻則是使麻纖維脫膠,使之更柔軟,以達到“麻衣如雪”(《詩經·曹風·浮游》)的效果。
最后,“流黃”。北魏溫子昇《搗衣》:“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薄掇o源》中將此釋為“黃色的帛布”;另有解釋為用黃繭絲織成的絹,即搗練時的織物已是黃色。由于染料中酸的化學作用和暴曬,曬干后的絲織物會變得粗糙且多皺褶,因此在裁剪、縫制前必須捶搗,使之柔軟平整。
搗衣詩中記載的所“搗”之物多為生絲品。早期纖維的練漂工藝較為原始,主要使用草木灰與砧杵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精煉,以去除纖維內的膠質、蠟質。搗練工藝與現代制絲工藝中的“摜經”作用相類似,為的是讓生絲更加潔白并具有光澤。元明之后,“豬胰練白”產生,人們開始用豬胰酶脫膠精煉絲綢,使之外觀色澤柔和明亮、手感柔軟,為單純用堿液搗練、精煉脫膠所不及,因此豬胰練白法在后代被長期沿用。同時,元朝之后,隨著人們對棉纖維優(yōu)良紡織性能的不斷認識,以及棉花的廣泛種植,傳統(tǒng)的服用面料絲麻逐漸被棉所取代。棉纖維的表面不同于絲麻纖維,并不需要脫膠,因此“搗練”景象也減少了。
搗練的工具是砧和杵,砧為捶或砸東西時墊在底下的器具。元代王禎《農書》卷二一記載:“砧杵,搗練具也?!蹦媳背瘡埑ā稏|宮舊事》記載:“太子納妃,有石砧一,又搗衣杵十?!北蔽簻刈訒N《搗衣》詩:“......佳人錦石搗流黃。香杵紋砧知近遠,......”錦石、紋砧形容搗衣石光澤有紋理,搗衣砧通常以青石板為墊。明徐光啟《農政全書·蠶桑》:“砧杵,搗練具也?!庇晌墨I記載及田野考察可知,搗練的工具自古至今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主要以青石板為墊,以木質為捶?!短旃ら_物》記載:“凡布縷緊則堅,緩則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質膩者,石不發(fā)燒,則縷緊不松泛。”由此可見碾壓衣服的石材要選取性冷質地光滑的,如此在碾布時石頭才不易發(fā)熱,織物的紗縷碾后才會緊致不松懈。
至于搗衣的方法,文獻記載及圖像資料眾多,最著名的是唐代張萱的工筆重設色風俗畫《搗練圖》(圖3)。長安縣興教寺一青石槽上亦刻畫有兩幅“搗練圖”,從圖像人物服裝形制來看,亦屬于唐朝(圖4)。明代王禎《農書》記載:“......蓋古之女子對立,各執(zhí)一杵,上下搗練扵砧......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又便且速易成帛。”可知至明朝站搗及坐搗兩種搗練形式,均已具備(圖5)。
圖3:張萱《搗練圖》局部
圖4:興教寺石槽搗練圖摹本之一
圖5:王禎《農書》
站搗時采用長木杵,通常木杵長約與一人身高相等,兩端呈扁平狀,中間手握處呈圓柱狀(圖6)。后來搗練由站立式轉變?yōu)樽P搗以節(jié)省體力。坐搗之后木杵的形制隨之發(fā)生變化,并借鑒了錘子的形制,變?yōu)槟鹃常▓D7)。這兩種搗練方法至今仍為西南地區(qū)的侗族所使用,侗布為棉織物,棉花屬于短纖維,織物表面絨感較多,易沾染灰塵。侗布在后整理的過程中,會對織物進行上膠和上漿處理,膠質和漿料填充了紗線的空隙,使織物平整、硬挺結實。經搗練及染色處理后的侗布織物結構緊密,在重力反復捶打下,將棉纖維內的油脂素、糖類等成分析出表面,產生光澤,紗線的纖維橫截面被壓為扁平狀,能夠相對減少灰塵的吸附性。同時,搗練也兼顧處理染色后的固色,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冕寧地區(qū),涼山彝族自古采用傳統(tǒng)石滾染色、踹布固色工藝。后世染坊設備中有“一缸二棒”的傳統(tǒng),染棒可能就是由砧杵搗練中的“杵”演進而來。
圖6:長木杵搗練
圖7:木槌搗練
至明朝,隨著植物纖維粗加工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練、染工藝技術的系統(tǒng)形成,木杵搗練法由早期搗練以木錘捶打逐漸發(fā)展為以碾石碾壓為手段的砑光整理,并已廣泛使用。《天工開物》記載:“碾石取江北性冷質膩者......為衣敝浣,猶尚寒砧搗聲,其義亦猶是也?!泵鞔乃山?、蕪湖、廣東地區(qū),都開始使用碾石來做砑光工序,其工作原理為:“下置磨光石板為承,取五色布卷木軸上,上壓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金,一人足踏其兩端,往來施轉運之,則布質緊薄而有光”。同時,砑光整理技術也應用于染色后的布匹固色。傳統(tǒng)印染分為“染”和“踹”兩道工序(圖8),染后用元寶石碾壓,使得染料能深度滲浸、染至纖維內,以增強織物的著色度。正如傳統(tǒng)上人們漿洗衣服時也喜歡放在性冷的石砧上捶打,是相同的原理。
圖8:踹布圖
絲織品同樣可以進行砑光處理,《天工開物》記載:“......練后日干張急,以大蚌殼磨使乖鈍,通身極力刮過,以成寶色。”由此可見在明朝時期,絲織品的后整理工序就使用大蚌殼來刮磨,使得絲織品呈現出光澤。明清之后,砑光技藝更多地用來加工棉織物,棉花的短纖維性能使之砑光處理后織物表面纖維緊實而具有光澤?!赌久拮V》中記載,這種棉織物很適合在風高日燥的西北地區(qū)使用,可以避免織物上吸附過多塵土。
紡織品砑光工藝近代發(fā)展為機器軋光,用以改善織物表面光澤效果。砑光處理后,織物的組織結構緊密度增強、紗線纖維中的空隙縮小,從而使織物的透氣性、防水性、防塵性增強。近代又分為平軋光、摩擦軋光、電光等主要類型。在軋光整理過程中,摩擦軋光使織物表面纖維擦壓得極為平滑,織物間的空隙縮小,以致其透氣性能顯著降低。軋光織物結構的力學性能,為開拓仿羽絨面料提供了條件。
考古文物證實,在夏至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練、染工藝已逐步形成。絲、麻等天然纖維需經過精煉及脫膠才能達到優(yōu)良的可紡性能。秦漢時期,精煉技藝已經結合了以砧杵為工具的搗練法。宋明之際,搗練已發(fā)展為練漂手工業(yè)的基本工藝,歷史上大量的搗衣詩及搗練圖記載了此種練漂工藝。至明清時期,棉花的優(yōu)良服用性能被廣泛了解,棉花被廣泛種植。棉纖維異于絲、麻纖維,無需脫膠練漂。搗練技藝逐漸發(fā)展為砑光,以機械整理的形式來改變織物的外觀特征,從而使織物外觀具有光澤感。即利用光滑的石塊、木錘等,對織物表面進行碾壓加工。砑光整理可以增加織物的光澤感、柔軟度并兼顧織物的固色作用。
紡織品砑光工藝近代發(fā)展為機器軋光,用以改善織物表面的光澤效果。砑光處理后,織物的組織結構緊密度增強,紗線纖維中的空隙縮小,從而使織物的透氣性、防水性、防塵性增強,又分為平軋光、摩擦軋光、電光等主要類型。在軋光整理過程中,摩擦軋光使織物表面纖維擦壓得極為平滑,織物間的空隙縮小,以致其透氣性能顯著降低。軋光織物結構的此項力學性能,為開拓仿羽絨面料提供了條件。
注釋:
① 陳維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4年,第86頁。
② 山東省博物館:《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殉人墓》,《考古學報》,1977年第1期,第75-106頁。
③ 湖北省荊州地區(qū)博物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53頁。
④ 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紡織品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35頁。
⑤ 同注④。
⑥ 同注③。
⑦ 呂友仁等譯:《周禮》,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79頁。
⑧ 葛培嶺注:《詩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75頁。
⑨ [清]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揚州:揚州詩局刻本,1706年,第1098頁。
⑩ 姚穆:《紡織材料學》,上海: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年,第98頁。
? 陳維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421頁。
? 作者不詳:《古文苑》,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2065頁。
? 同注⑨。
? 同注⑨。
?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23頁。
? [北周]庾信 :《庾子山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年,第298頁。
? 同注⑨。
? 徐陵編:《玉臺新詠箋注(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09頁。
? 同注?。
?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宋本周禮疏》,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年,第365頁。
? [清]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揚州:揚州詩局刻本,1706年,第1098頁。
? 同注⑨。
? 同注⑨。
? [漢]劉熙著:《釋名》,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312頁。
? 田彩仙整理:《魏晉南北朝詩歌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第698頁。
? 董志翹:《<辭源>(修訂本)書證芻議》,《辭書研究》,1990年第4期,第9頁。
? 豐家驊:《再談?chuàng)v衣》,《文史知識》,2000年第12期,第46頁。
? 同注①。
? 王禎、 繆啟愉、 繆桂龍:《農書譯注》,齊魯書社,2009年,第675頁。
? 田彩仙整理:《魏晉南北朝詩歌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第698頁。
? 同注?。
?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253頁。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8頁。
? 同注?。
? 馮潔、馮濤:《侗族面料工藝研究》,《四川絲綢》,2008年第3期,第49頁。
? 楊渝坪:《涼山地區(qū)彝族傳統(tǒng)石磙染和泥染調查》,《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第89頁。
? 趙豐等:《中國紡織通史》,上海: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年,第579頁。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9頁。
? 同注?。
? 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