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紅
從事幼兒教育專業(yè)的30年間,時間被濃縮為分不開的一幕,拉開一看,其實有一些靜悄悄的聲音深深影響了我,如同花開,無聲而有形。
從前慢
工作后的第3年,我向《幼兒教育》雜志投稿,很快便收到了“用稿通知書”,那是一個見字如面的時代,手寫體的書法傳遞著人情的溫度。當文章被刊登時,雖然被修改為“豆腐干”,但細讀起來,字字珠璣,玲瓏可愛,所以我的心里一直留著溫暖與感謝:編輯是未見面的老師。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木心的《從前慢》描述了那個車、馬、郵件的時代。而我,懵懂的專業(yè)成長之路,就是從手寫的文字、高高的郵筒開始的,《幼兒教育》雜志寄給了我,一把有專業(yè)溫度的鑰匙。
稿件的第三種樣態(tài)
后來,我成為了媽媽,《幼兒教育》雜志也有了父母孩子版,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最近關注區(qū)”讓我有一吐為快的沖動?!锻敢暋皯泻⒆印爆F(xiàn)象》這篇文章就是在那樣的狀態(tài)下寫成的。寫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投給《幼兒教育》雜志。
很多天過去了,在喧鬧的幼兒園活動室里,我接到了來自杭州的電話,聽筒里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她介紹自己是《幼兒教育》雜志的編輯。第一次接到編輯的電話,感覺深刻而神奇,在我的認知范圍內(nèi),稿件有錄用與非錄用兩種結果,而電話溝通讓稿件有了第三種樣態(tài),即進一步修改與轉(zhuǎn)化。記得編輯這樣和我講述文章修改的建議:“黃老師,文章觀點非常好,但是我們的讀者大部分是家長,所以我們需要站在家長角度,一層一層地為他們解讀文章理念……”
“一層一層”,關于“邏輯凸顯”的修改建議被如此“溫柔而具象”地表達。編輯有一雙“慧眼”,寥寥數(shù)語便提煉出3000多字的主線;編輯也有一顆“慧心”,熨帖一位投稿者“忐忑”的心靈,理清她糾結纏繞的思緒。我非常幸運,能再次遇見《幼兒教育》雜志的編輯老師,也因此遇見了寶貴的“他者視角”。
這是一種聚沙成塔的力量。有時是文章話語表述上的小小改變,有時是文章畫面感的建議,有時是關于一個小標題的推敲,有時是用幼兒語言、家長語言、教師語言交融講述一個觀點……
在一遍遍的修改與轉(zhuǎn)化中,我傾聽到了兒童成長的秘密。在媒體信息時代的嘈雜聲音中,我學會了將跳躍的信息置于靜態(tài)的文字中,用家長喜歡的方式,引導他們“看見”走向孩子心靈的路徑。
靜默導師
后來,因?qū)懽餍判牡闹С?,我考取了國家公費研究生,進入了一個更抽象、概括的理論世界。
有一次,在“職后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的考場,我遇見一位應試者,其中一個題目是:“可以介紹一下你最近閱讀的幼教類書籍嗎?”那位年齡略長的鄉(xiāng)村教師猶豫了片刻后神情一亮:“我最近讀過《幼兒教育》雜志,上面有一篇文章……”當她把“雜志”等同于“書籍”時,作為評分者的我是忐忑的,因為應試者“淺讀”了題意。但緊接著,這位教師從雜志上的家庭故事展開,自然而然地將個人體驗、實踐經(jīng)驗、理論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自如地進入到正確的題意之中。
回憶鄉(xiāng)村教師面試的場景,我熱淚盈眶,它是我們專業(yè)起步時的縮影,對于一名一線教師來說,讀懂一篇文章,即遇到了一位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靜默導師”,智慧在潛移默化中滋長?;叵肫疣l(xiāng)村教師在緊張、陌生、充滿競爭感的考場神情一亮的那個瞬間,我想,應是智慧安定了心靈。
回首時光,我深感幸運遇見了《幼兒教育》,它非?!皬V大”,立足于兒童廣闊無垠的心靈。一代又一代的編輯們“盡精微”之職,發(fā)現(xiàn)作者與讀者之間微妙的心靈聯(lián)結,用文字將他們聚合在書香、墨韻、畫美的思想世界中。